学术投稿

权衡利弊合理用药

张环英;李翔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不合理, 药源性疾病, 生理机能, 科学原则, 科学合理, 合理用药, 适应证, 目的地, 致畸, 致残, 治疗, 预防, 用法, 药品, 物质, 死亡, 商品, 疗效, 经济
摘要: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因此用药必须安全、有效、经济、科学合理.用药不合理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严重的能致残、致畸,甚至引起死亡.怎样才算合理用药,无绝对统一的方案,必须在严密的科学原则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处理.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炎患者测定前列腺液中C-反应蛋白含量的初步观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时反应迅速而灵敏.为了探讨前列腺液(EPS)中CRP含量的变化与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我们测定了42例前列腺炎病人和29例正常人前列腺液中的CRP含量,其结果如下.

    作者:张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中西理三结合治疗小儿肺炎86例报道

    目的:观察中医、西医结合理疗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7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依据入院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西医、理疗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作对照,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中医、西医、理疗结合的治疗组在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西医、理疗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作者:牛文龙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心肌梗死病人恢复期的饮食指导

    患心肌梗死的病人,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加上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在度过危险期后除积极按医嘱服药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外,还应在日常饮食营养方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秀兰;程兰慧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超高倍显微镜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评价

    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利用超高倍显微镜系统与传统的培养法对226例临床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柳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应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黏液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而上呼吸道则是调节吸入气体湿度和温度的重要部位,口鼻腔对气体的湿化、温化起很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后,气体未经口鼻腔作用直接进入气管,这样就可能造成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及潴留,使病人排痰不畅,也不利于痰液的吸出,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气管切开术后,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是必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珍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重型脑干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发性重型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复习我院近十多年来19例经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自发性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效2例,好转8例,植物生存3例,未愈1例,死亡5例.结论:重型脑干出血患者预后凶险,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可能有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育昌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立止血过敏性休克的急救配合和护理对策

    静脉注射立止血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极其罕见,本文分析总结了1例术前使用立止血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婴儿的抢救和护理,认为静脉注射立止血后应密切注意药物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抢救时应使患儿去枕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保暖,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通过本例的报告,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立止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和监护,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翠君;黄林华;郑汉琪;庄春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一次给药完成CT增强扫描和IVP在儿童肾积水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肾积水时,一次给药完成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两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例既需要CT增强扫描又需行IVP检查的患儿,在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行CT扫描,然后在电视透视下根据需要点片完成IVP.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完成检查,得到无异于分别单独检查的CT增强和IVP影像资料,均获得了成功.结论:采用一次给药完成CT增强扫描和IVP两种检查的方法,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同时又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继志;顾维;王斌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国产钒酸氧化法试剂测定血清胆红素方法的评价

    目的:用国产钒酸氧化法试剂测定血清胆红素并对其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批内总胆红素高低值分别为CV=1.78%和1.95%,直接胆红素高低值分别为CV=1.85%和2.3%.总胆红素回收率101.6%、直接胆红素回收率103.3%.总胆红素:Y(计)=0.996X(测)-1.15,r=0.994;直接胆红素:Y(计)=1.003X(测)-0.52,r=0.996.血红蛋白达到15 g/L有极轻微干扰.

    作者:陈建霞;吴有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血细胞分离术在治疗高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高细胞性白血病(HLAL)通常指WBC>100×109/L的白血病,约占急性白血病的5%~20%[1],常伴有高粘滞综合征的症状,易发生颅内出血,死亡率高,缓解率低.目前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是化疗时常因化疗药物剂量较大而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及其他重要器官,同时化疗后易出现DIC、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用血细胞分离机对22例患者在化疗前分离去除白血病细胞,然后再用联合化疗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素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2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对照组12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盆肌保健操锻炼、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指导和随意锻炼.结果:护理干预组性生活满意率提高了39.4%,性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性生活问题普遍存在,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施少霞;陈映曼;李娜娜;何柱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咪康唑及氟康唑治疗RVVC33例疗效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女性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明显增长,特别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应用咪康唑及氟康唑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仙翠;张月倩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疑似病例检测结果分析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自我国普及接种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麻疹的发病有所增加,尤其是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病例有较多报道.为探索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病例的变化规律趋势和制定降低小月龄麻疹的对策提供依据,本文收集了2005年1月至7月份太原市8个月龄内麻疹疑似病例血清28份,进行了实验室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林;石洁平;刘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取能量过多,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者增多,营养过剩及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故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任务已迫在眉睫,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青春期乳房纤维腺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春期乳房纤维腺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皮下积液、乳头坏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青春期乳房纤维腺瘤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有其特殊性,发病年龄是诊断青春型乳房纤维腺瘤的主要依据,应注意鉴别诊断.手术尽量保持乳房的形态与功能.

    作者:汤宁文;陈艳;顾伟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儿童固定正畸的口腔护理

    错 畸形是口腔常见病,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也影响口腔功能和口腔健康,近年来,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固定矫治器附件多、疗程长,过程复杂.在矫治期间如果口腔护理不当,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这样不仅影响矫治的效果,而且更有损于口腔健康.本文对近3 a来我院182例儿童固定矫治资料的收集,浅谈口腔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二维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2D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进行测量、分析,并与临床表现和血、尿淀粉酶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38例急性胰腺炎中胰腺弥漫性增大125例,其中合并腹腔积液5例,合并胸腹腔积液1例,合并小网膜囊积液10例.胰腺呈气体全反射8例,胰腺正常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直接简便.无痛、无创、迅速,对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玉红;赵长林;陈金春;刁晓晴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反复感染处理成功探讨

    术后心脏起搏器系统感染保守治疗的复发感染率较高,保守疗法仅适用于感染较轻的患者.对于严重感染的起搏器系统,其治疗应在彻底清创并利用原起搏器继续工作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待感染被控制,创口痊愈后,于同侧远离感染灶的部位或对侧重新埋置起搏器,其疗效较准.

    作者:曾维理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在小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缺氧以及因缺氧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儿科高压氧主要用于各种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性瘫痪、一氧化碳中毒、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但对早产低体重儿原则上不进行高压氧治疗[1],如因病情需要,必须遵照中华高压氧医学分会所制定的31种对婴幼儿治疗适应证[2]进行选择.患儿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家长也焦虑不安,影响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04年9月开始,对进行高压氧治疗的80例患儿,针对其负性心理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护理

    目的:寻找对脑血管病患者便秘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52例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经心理护理、指导饮食、适当运动、定时指导排便、辅以排便药及灌肠护理措施后,均能顺利排出粪便,无一例因排便困难而出现病情加重.结论:心理护理、指导饮食、适当运动、定时指导排便、辅以排便药及灌肠等护理措施,能减轻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的排便痛苦,减少排便引起的并发症,对提高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运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