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之森;沙云风;商敏
目的:探讨抗乙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处方中药的性状和理化性质,确定了简单合理的制剂制备工艺;同时根据医院药品质量检测条件,应用薄层色谱法与丹参、赤芍、重楼和青黛的鉴别,经考察,剂型稳定,检测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行.
作者:吴静;王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一个项目会影响紧随其后项目的测试结果,这是由仪器清洗系统的工作模式造成的.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之一是一种试剂中含有另一试验的测定物质而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原因之二是一种试剂中含有改变另一试验反应条件或影响其反应进程的物质而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是用调整实验的前后顺序来消除这种影响[1],但遇到实验互相干扰或因选作实验使原本不相关的实验相互影响,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设置交叉污染对来解决.
作者:尤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寻求合理的给药方法.方法:选择胃镜检查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Ⅰ组予丙泊酚2.5 mg/kg静脉推注,Ⅱ组丙泊酚1 mg/kg+咪唑安定0.04 mg/kg.Ⅲ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 mg/kg+芬太尼2 μg/kg,观察HR、BP、SpO2的变化、苏醒时间及术中记忆.结果:Ⅰ组BP下降较Ⅱ、Ⅲ组显著P<0.05,所有患者在苏醒时间、病人满意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用药比单用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小从而减少术中并发症.
作者:杨刚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血中铅水平与钙、铜、铁、锌、镁等微量元素的相互关系.方法:血铅水平测定采用阳极溶出法;全血的钙、铜、铁、锌、镁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铅中毒与血铅未超标组相比,铅中毒组的钙(1.56±0.15)、锌(71.31±19.13)、铁(7.81±1.90)极显著低于血铅未超标组(P<0.01),而铜(19.28±7.93)则显著升高(P<0.05),镁则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铅超标者除导致铅中毒外,可致铜元素不同程度的中毒,还导致钙、锌、铁的微量元素缺少.铅中毒患者在驱铅的同时,还要同时驱铜和补充钙、锌、铁的微量元素.
作者:陈社安;吕婉娴;黄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以期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结合文献对46例中1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准备不充分;丧失手术有利时机;术式选择不当而增加机体创伤或未达到充分胆道减压;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及伴发疾病多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除合理的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外,应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尽早施行胆道引流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杜长江;周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卵巢畸胎瘤的CT特征与病理基础.方法: 47例卵巢畸胎瘤病例,术前均常规进行平扫,两期或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各种二、三维重建,术后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与病理表现.结果: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成熟性畸胎瘤44例多有典型的脂肪、液体、软组织、骨、钙化等多种密度结构混杂;1例恶变成熟性畸胎瘤以软组织肿块为主,周围边界不清,有淋巴结转移;2例未成熟性畸胎瘤均有大量散在斑点及小结节钙化,而其他征象相对于成熟性畸胎瘤无明显特异.结论:螺旋CT拥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卵巢畸胎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对病变是否恶变和分辨成熟性/未成熟性畸胎瘤做出初步判断.
作者:陈爱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源性尿道损伤,从护理角度分析其原因,探讨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措施.医源性尿道损伤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导致的患者尿道损伤[1].据报道[2~4]医源性尿道损伤中因留置尿管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6/87[2],30/50[3],92/138[4].往往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的双重痛苦.笔者在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实行留置尿管205例,共561次,出现8例尿道黏膜损伤(前列腺三度增生5例,膀胱癌化疗3例).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源性尿道损伤,避免医疗纠纷,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赵香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所有入选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5例均给予一周2次~3次,每次2 h~4 h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愈34例(占75.6%),转为慢性4例(占8.9%),死亡7例(占15.6%).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及时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少死亡率.
作者:张亚莉;柳红婷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儿童免疫规划,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普及的工作.施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率,形成人群保护屏障,从而提高人群对疾病的免疫水平,以降低、控制和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是座落在宜昌市东大门的城郊结合部,是一所拥有500多名职工、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自1982年以来,负责承担伍家岗工业辖区的地段预防保健工作.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辖区内的适龄儿童都得到了免疫,有效控制了相应的传染病发生率.
作者:李琴凤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临床医学检验实习是教学中关键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学习,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技术操作,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巩固和提高,以便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以救死扶伤为宗旨,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作者:李丽芳;张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尿液检验是临床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多联试纸分析方法是重要的检测手段,然而检测质量往往被忽视.通过长期的实际工作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提高尿液分析质量较为重要:标本质量的控制、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和尿液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本文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加强质量意识,规范操作步骤,发出高质量尿分析报告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白云;安黎云;李玮;刘艳丽;王缚鲲;陈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随着口腔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口腔卫生知识产权的普及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口腔医疗服务的卫生化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要求口腔医学提供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装备及业务流程和规范.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灭菌比较困难,故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切断口腔器械传播途径是预防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身材矮小在现代社会中已被极大地关注.凡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 SD)者为身材矮小,低于3个标准差(3 SD)以上者为侏儒症.本作者对我院儿科矮小门诊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矮小儿童35例,通过用长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心理干预、加强营养等方法治疗后,身材明显增高,现将治疗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丁培玲;杨金社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院门诊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糜烂,对能坚持随访的68例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侯雪娥;郝秀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5例病例,手术方法包括单纯内镜手术、内镜辅助的显微外科、内镜控制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治愈13例,好转2例.结论:应用内镜手术需正确掌握神经内镜技术及手术适应证.
作者:薛国强;史益民;王静波 刊期: 2005年第2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心悸胸痛20 d加重3 d伴头晕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4次/min,三尖瓣区可闻及全收缩Ⅱ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姚英;黄朝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仪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应用.方法:采用FQ-PCR 法,对超高倍显微仪检测143例CT/UU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FQ-PCR检测,CT阳性率26.57%(38/143),UU阳性率40.56%(58/143);CT、UU两者阳性率9.79%(14/143).结论:柳州地区妇科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CT、UU合并感染者占有一定的比例,FQ-PCR和超高倍显微仪检测CT、UU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但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作者:杨柳光;李卓园;蒋利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赋予了尿液分析许多新的内容,它的快速、简便、准确、多参数分析,深得广大检验及临床医生的好评,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现分析如下.
作者:师秀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与冠状动脉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例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耐量异常组)和25例血糖正常且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相匹配的病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活动平板、心率变异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糖耐量异常组空腹及糖耐量试验后2 h的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5±0.21)mmol/L与(5.18 mmol/L±0.66 mmol/L,(10.63±3.26)mmol/L与(9.09±1.89)mmol/L,P<0.05).同对照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的活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例数增高、心率变异性减小、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率增加血脂增高.结论:糖耐量异常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罹患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任志敏;顾成圻;王莲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分原发与继发两类.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本院从1986年12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心脏黏液瘤24例,且全部进行了手术摘除,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辉;卫永太 刊期: 200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