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论述中医和苗医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刘欣欣;杨柱;崔瑾;龙奉玺;张震;税会利;邓茜;唐东昕

关键词:中医, 苗医, 癌性疲乏
摘要: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普遍存在于恶性肿瘤病人中.在当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除了对肿瘤本身的治疗外,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开始备受关注.CRF较普通疲乏而言有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的特点,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医药及苗族医药经过中国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两个学科在对CRF的认识和治疗上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中医理论和苗医理论对CRF认识作对比论述,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治疗CRF的研究提供思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南北医家同病异治崩漏浅析

    崩漏是妇科血证之一,也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先后师从北方医家陈师、岭南著名医家罗师,观察南北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同时结合地理、气候、患者体质不同,对于崩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医案进行整理与总结.通过分析二位医家的方药和经验,认为治疗本病除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外,也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和人群体质运用不同治疗原则、药物配伍及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得出与中医同病异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契合的结论.

    作者:杜鑫;陈莹;罗颂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张述文教授学术思想探析

    张述文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知名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对治疗外科疾病造诣颇深.文章介绍了张师在中医方面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创新,如他在治疗中广泛应用中药、蒙药、单方、复方,口服药物、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配合,疗效卓著;他还创新使用手心用药法,并取效于临床;张师研读了大量中医外科典籍,对《串雅》中的一些经典方药作了精彩评述,对《灵枢·卫气行》《难经·一难》《针灸大成》等中医典籍中提出的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根据气血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开穴极为重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郝海霞;师建平;张孝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500年大事记(Ⅳ)(建国后1949~1998年)——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1518~2018年)

    1951年2月: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李时珍作为唯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李时珍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世界文化名人誉称的中国人.1952年:蒋兆和绘“李时珍画像”.系中国科学院请蒋兆和绘,莫斯科大学廊厅上的李时珍马赛克像即照此画像制成.此后的各种李时珍画像、塑像皆为此像为范本.1953年:李时珍作为世界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马赛克雕像被镶在苏联莫斯科大学的廊厅上,此举在我国医药界引起极大的关注.

    作者:梅全喜;王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失疏泄致脑老化”假说初探

    精气血津液是维持脑的生机并保证其功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匮乏或运行逆乱可导致脑老化的发生,痰浊瘀血会加速脑老化的进展.肝失疏泄影响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易致痰浊瘀血的形成.所以,肝失疏泄是导致脑老化的重要因素.课题组据此提出“肝失疏泄致脑老化”假说,拟从肝入手,研究肝失疏泄对脑老化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及其防控策略,以期为脑老化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拓展新的空间.

    作者:侯俊林;刘永;李宁;赵川;詹向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佃贵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 总结李佃贵教授应用化浊解毒法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李佃贵教授门诊及住院1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患者临床信息录入分析平台,利用频数分析、高频药物归类分析、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考察化浊解毒法与各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结果 132例患者共用药物113种,其中频数统计显示,使用频数在100次以上者有22味,代表药物有黄连、茵陈、豆蔻、莱菔子、厚朴、鸡内金、绞股蓝、枳实等,高频药物归类分析由多到少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化湿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药物组合出现28对.结论 李佃贵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化浊解毒法为主,随证辅用清热解毒、益气健脾、芳香化湿、行气止痛、利水渗湿、活血化瘀以及消食和胃等药.

    作者:徐伟超;李佃贵;刘建平;杜艳茹;郎晓猛;刘宇;李国雷;贾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三七地上茎紫化、双茎化和地下部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特征,为三七药用品质的优化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云南文山州栽培的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地上茎的总花色苷含量(TAC)和地下部的总皂苷含量(TSC).结果 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地上茎植株双茎化均导致地上茎TAC上升,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TAC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三年生三七的却达到.二年生三七单、双茎植株地上茎紫化均导致其主根TSC降低、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绿、紫地上茎植株地上茎双茎化的效应均恰好相反;三年生三七地上茎的紫化均导致其侧根TSC降低、主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上升,而双茎化的效应也恰好相反.但是,二、三年生三七绿、紫、单、双地上茎植株主根、侧根和整个地下部的TSCs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或达到不同的显著性水平.结论 三七地上茎双茎化对地上茎TAC、地上茎紫化对地下部TSC有提升效应,但地上茎双茎化对三七地下部TSC有降低效应,故地上茎紫化是三七药用品质优化和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应保留的性状,而地上茎双茎化则是应避免的.

    作者:赵昶灵;文国松;陈中坚;丁灿;张丽梅;魄富刚;臧灵飞;李正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参颗粒剂的制备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佳提取工艺,与刺五加提取物一同作为原料药,制备双参颗粒剂.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人参皂苷的佳提取条件;筛选制备双参颗粒剂所需辅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处方.结果 人参皂苷的佳提取条件为6倍量的80%乙醇,80℃回流提取2次,每次3h;双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人参干浸膏和刺五加提取物(1∶2∶1)为原料药,并与蔗糖、β-环糊精的比为1∶1∶0.5,10% CMC-Na为黏合剂,16目筛制粒,30℃烘干,16目筛整粒.结论 实验可有效提取人参皂苷,制备的双参颗粒剂口感良好、粒度符合要求.

    作者:付佳;苑广信;安丽萍;杜培革;赵南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逍遥散影响慢性应激T2DM大鼠糖脂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慢性应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和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大鼠办研究对象,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将成模的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逍遥散组、应激对照组、应激加逍遥散组等4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应激对照组的体重和ISI下降(P<0.01),BG及HbAlc升高(P<0.01),逍遥散组大鼠BG降低(P<0.01),血脂水平降低(P<0.01,P<0.05),与应激对照组相比较:应激加逍遥散组体重增加(P<0.05),BG降低(P<0.05),HbAlc与ISI均显著降低(P<0.01),TC、TG降低(P<0.01,P<0.05).结论 慢性应激能显著加剧T2DM大鼠IR和糖脂代谢紊乱;逍遥散能影响慢性应激大鼠的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慢性应激T2DM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作者:陈欢;张铭珈;倪慧;敖海清;朱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清肠化湿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 评价清肠化湿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204例轻、中度UC患者被随机入组至清肠化湿方组或美沙拉秦组,治疗28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结果 两组血小板升高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血小板不升高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肠化湿方可以特异性的降低溃疡性结肠炎伴血小板升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郑凯;沈洪;顾培青;张声生;赵文霞;王垂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思路与应用概况

    中药谱效关系结合中药指纹图谱与其相应的药效学作用,能够揭示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相关关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质量,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文章从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近年来中药谱效关系应用概况、优势与不足、总结与展望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刘英;徐永莉;李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依托大数据研究模式探析针灸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选穴规律

    目的 探索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取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近5年收录于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VIP),有关针灸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2篇以针灸推拿为主要干预手段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涉及有效穴位63个,使用频次较多的穴位依次为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足三里、腹结等,使用频次较多的经络依次为胃经、任脉、膀胱经、脾经等,以腹部和下肢部的穴位使用较为频繁.结论 针灸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选穴具有规律性,便于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韵扬;曹必伟;周晶;赵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肾藏精,主骨”理论探讨黄芪补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在其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通过VD/VDR调控FGF23-Klotho轴可以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靶点;同时,中医基于“肾藏精,主骨”理论认为肾虚是衰老和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机,补肾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法;另外,补肾中药黄芪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同时具有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功效;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黄芪能调节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FGF23、Klotho含量.综上推测,补肾中药黄芪可能通过VD/VDR对FGF23-Klotho轴的调控作用,改善衰老BMSCs活力和骨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柴艺汇;管连城;高洁;李文;秦忠;陈雨佳;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散血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散血草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散血草治疗血管瘤的细胞学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株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将实验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B1(单纯PBS溶液处理)和不同浓度散血草乙醇提取物干预组:B2、B3(添加药物分别为100μg/mL、1 mg/mL的散血草乙醇提取物).用散血草乙醇提取物干预培养的细胞.观察比较三组体外培养的EOMA细胞在药物干预24h、48h、72h后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血管内皮瘤细胞生长旺盛,而散血草提取物干预组细胞生长相对缓慢,尤以1 mg/ml组为甚.在干预后第24,48,72h时间点上,100μg/ml药物组和1mg/ml药物组细胞Ki67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低(P<0.05);1mg/ml药物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值较100μg/ml药物组低(P<0.05).在干预后第24,48,72小时时间点上,100μg/ml药物组、1mg/ml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高(P <0.05);1mg/ml药物组细胞凋亡率较100μg/ml药物组高(P<0.05).在干预后72h,100μg/ml药物组、1mg/ml药物组VEGF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低(P<0.05).在干预后72h各组间单个细胞上的VEGFR免疫荧光检测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同样大小视野内VEGFR表达对照组多,1mg/ml组低.结论 散血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抑制EOMA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对EOMA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EOMA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尹德成;彭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银屑1号对体外培养的银屑病中性粒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银屑1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抽取1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培养中性粒细胞,实验组加入3个不同浓度(中药原液、1/2浓度及1/4浓度)的中药银屑1号含药血清,对照组分别加入雷公藤、生理盐水,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各组分泌的TNF-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中药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中药含药血清浓度的降低,TNF-α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雷公藤组及生理盐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银屑1号方可通过下调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TNF-oL的表达,从而改善银屑病炎症反应.

    作者:陈梦雅;陈智斌;刘靖;涂绍忠;高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陈皮总黄酮含量5种分光光度法对比

    目的 探求较优的陈皮总黄酮分光光度法.方法 分别按照直接测定法、碱液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三氯化铝显色法、二甘醇显色法等5种分光光度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在λ200 ~ 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通过对比分析光谱扫描曲线,确定较优方法.结果 经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处理后的标准比色液和陈皮样品比色液的光谱扫描曲线相似度高,特征峰重叠,其波长分别为λ285.5nm和λ286nm.方法学考察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误差小,准确性好,均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检测,其他3种方法则不适宜.结论 5种分光光度法中只有直接测定法和碱液显色法适宜用于陈皮总黄酮的检测.

    作者:伍长春;彭晓俊;梁伟华;张瑞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从“心胸内关谋”浅论经穴脏腑相关学说

    内关穴与心脏密切相关有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依据,但当前大部分研究,如经穴诊断方面研究仍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机制探索.经穴脏腑相关的实质可能是在一定物质结构基础上,经穴状态、脏腑组织功能状态自身调节,动态塑造后的彼此影响.以内关穴与心脏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运用高通量的表观遗传技术,研究经穴脏腑相关学说对深入挖掘和阐释经穴脏腑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嘉磊;顾一煌;卢圣锋;刘辛同;张宏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病证结合”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探讨

    胃癌前病变是胃炎转变为胃癌的重要阶段,属于胃癌的癌前状态,是临床上消化科的一大难题.病证结合是一种在临床中重视西医“病”和中医“证”并将两者相互结合的思想,即以特定的“病”为主线,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证”贯穿起来,体现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优势互补,常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在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中起到明确诊断、稳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病证结合思想的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

    作者:赖虔青;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对雪旺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利用FITC-UEA-1和Dil-acLDL双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对其进行抽样鉴定;雪旺细胞采用细胞株复苏,当细胞传代培养至所需数量时,将两种细胞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进行培养,并予以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0.05mg/ml、0.1mg/ml、0.2mg/ml、0.4mg/ml、0.8mg/ml)干预培养24h,时效关系研究中予以不同时间(Oh、6h、12h、24h、48h)干预进行培养.MTT比色法检测雪旺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能明显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黄芪多糖浓度为0.4mg/ml时增殖能力为显著(P<0.01);时效关系研究中培养24h增殖能力达到佳效应(P<0.01).结论 黄芪多糖体外干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共培养能有效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永华;徐寒松;吴青;吴春;李吉灿;蒋梅;王治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蒙药朱日很滴丸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优选

    目的 优选朱日很滴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羟基红花黄色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选醇提取工艺;以提取率为指标,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为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选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结果 朱日很滴丸的佳醇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h;佳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分离温度3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朱日很滴丸处方中各味药材的提取.

    作者:王跃武;陆景坤;金军;郭俊英;那生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青龙汤对不同周龄哮喘豚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不同周龄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及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并与糖皮质激素干预比较.方法 豚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系统致敏,并用1% 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豚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MMP-9及TIMP-1含量,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气道重塑程度的指标.结果 地塞米松组4周龄与模型组4周龄豚鼠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1,P<0.01,P=0.01),地塞米松组6周龄与模型组6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1,P=0.01,P=0.01),小青龙汤组4周龄与模型组4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 <0.01,P<0.01,P<0.01),小青龙汤6周龄与模型组6周龄相比WAt/Pbm,WAi/Pbm,WAm/Pbm明显降低(P<0.05,P<0.05,P<0.05).结论 与地塞米松相比,小青龙汤在改善的气道重塑方面作用无明显差别.

    作者:杨莉颖;程燕;陈慧;李宏超;杨红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