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斌丽;唐宏亮;王雄将;卢栋明;梁英业;庞军
周细胞是位于微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基底膜侧的一种血管壁细胞,既有维持血管完整性、稳定性的功能.其功能受阻是导致脏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发病机制与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缺血缺氧、间质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密切相关,诸多研究表明周细胞的功能在RIF的进展中充当重要角色.我们认为RIF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微型癥积,并提出“周细胞-信号通路-微型癥积-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科学假说.
作者:黄伟;沈金峰;谢娟;罗富里;晏子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经典理论之一,通过阐述其理论内容及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探讨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的重要影响.这将从现代医学研究层面证实中医相关经典理论的正确性,以期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作者:郑海涛;范奕熳;袁海霞;袁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5天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及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MMSE、MOCA、BI及F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蕲艾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殃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严宏达;梅全喜;陈普生;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搜索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整理出163首方剂,涉及156味药物,通过分析,发现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处方中的药物药性偏寒,药味偏苦,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依次是苦参、黄柏、蛇床子,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演化得到新处方14首.研究表明,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以清热燥湿,止痒杀虫为主.客观呈现了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药的处方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杨利林;郜洁;丘维钰;罗颂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比较和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08年1月-2017年4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关于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治疗及选穴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血管性痴呆治疗数据库,对传统毫针治疗疗效及选穴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纳入的12篇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中,传统毫针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常规治疗),二者有效应答率分别为86.35%和64.82%.频次前五的穴位为百会、神庭、悬钟、四神聪和太溪,频次依次为9、6、4、3、3,所占比例依次为13.43%、9.00%、5.97%、4.48%和4.48%;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高频穴位中归督脉的频率高,为31.34%.结论 目前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疗效,以补肾填精、补脑益髓法论治占主导地位,经脉以督脉肾、胆经和肾经为主,但治法及取穴尚无统一规范.
作者:张帅;闫超群;杨静雯;张欣;刘存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平行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Ⅳ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150例,被随机分为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治疗组,进行为期8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组后2个月单用西药),观察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二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②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71例和70例完成了研究,总有效率分别为60.6%和75.7%,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9.2±8.1和25.6±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以及临床副作用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③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TGF-β1、MCP-1、TNF-α)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用中药继续西药治疗随访2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虽较治疗6个月时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仍好于西药组.④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好转,甚至变坏.结论 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一体化治疗能明显改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延缓肾功能衰竭.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路建饶;易扬;刘文瑞;韩海燕;陈杰;田军;蒋更如;简桂花;胡静;陈秀峰;张传福;廖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心、肺、肝、肾等器官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络病学说,器官纤维化共同的病机为“络虚邪瘀”,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以“补络虚、通络瘀”为治疗原则,运用“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等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器官纤维化有良好疗效,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
作者:郑钰;刘创;庞立健;刘勇明;刘妍彤;吕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胃肠舒片醇提物不同剂量对大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探讨其临床佳用药剂量所达到的佳疗效.方法 选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6只,即空白组,胃肠舒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空白组给蒸馏水,胃肠舒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小剂量灌胃液、中剂量灌胃液、高剂量灌胃液,各组灌胃用药7天后,以葡聚糖蓝(BD) 2000为标记物,观察各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与胃动素(MTL)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肠舒小剂量和高剂量组促进大鼠胃排空率显著优于空白组(P<0.01或P<0.05);胃肠舒小、中、高剂量组促进大鼠小肠推进率均显著优于空白组(P<0.01,P<0.05);胃肠舒小剂量组增强大鼠血清胃动素(MTL)含量显著优于空白组(P<0.01).随胃肠舒片剂量增加反而有对促进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分泌作用减弱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胃肠舒片即可达到促进胃肠动力和增加MTL的佳疗效.
作者:赵伟伟;李然;夏炳妍;刘孟安;王斌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CK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MCF-7细胞,分别通过四甲基噻唑蓝(MTT)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CK对MCF-7细胞活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苷CK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CK 5,10 μmol/L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及2.5,5,10μmol/L组的细胞侵袭能力呈显著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CK2.5,5,10 μmol/L剂量组的MMP-2及5,10 μmol/L剂量组的MMP-9表达呈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人参皂苷CK具有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该作用与MMP-2及MMP-9的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孙师钢;杜佳蕾;孙晓琦;武天琦;宋伍;刘智;姜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文章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不饥症的原因、分类辨治经验作了分析总结,认为叶天士治疗不饥症以宣通胃气为主,或辛开通调以祛中焦痹阻,或苦降以开上焦气痹,或柔剂以温通补下,或甘寒以滋润益阴,或清营滋阴以救津液.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干预NRF2-Notch信号调控辐射旁效应“毒损髓络”的机制.方法 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全身辐射组,半身辐射组,给药1、2、3组.4Gy 137Cs-γ射线照射辐射各组小鼠,除全身辐射组外均仅照射小鼠上半身,给药各组并用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灌胃1周,处死小鼠取脾和骨髓.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状态改变,并检测体重和脾指数的变化;cck8法检测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realtime 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小鼠骨髓的NRF2-Notch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仅辐射各组小鼠生存状态明显弱于给药各组,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5);骨髓细胞NRF2、Notch1、Jagged1及PCNA基因mRNA表达下调(P<0.05);骨髓细胞Jagged1、HES1及PCNA蛋白表达下调,全身辐射组尤为明显.服药1周后,除给药1组外,给药各组骨髓细胞活力增加(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骨髓细胞NRF2 mRNA表达增加,激活Notch通路,其下游节点基因HES1表达上调(P<0.05),靶基因PCNA表达增加(P<0.05);骨髓细胞Jagged1、HES1及PCNA蛋白表达量均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实验各组小鼠骨髓细胞Cleaved Notch1的表达成阴性.结论 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上调NRF2基因的表达,激活Notch通路,促进辐射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分化,缓解电离辐射靶效应或旁效应造成的骨髓抑制,促进造血免疫系统重建.
作者:丁香;王丽帆;刘志强;李慧宁;李妍;杨小娟;王晓玲;汪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狭叶花花柴Kareliniacaspia (Pall.) Less.f.angustifolia Smolj.基原,为该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考证狭叶花花柴文献,研究并记述狭叶花花柴植物形态、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粉末显微特征及成分类别进行分析.结果 提供了狭叶花花柴使用的历史依据,生药和理化鉴定数据,得到了狭叶花花柴中未曾记载的生药特征.结论 为狭叶花花柴的资源利于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林丽;王振恒;晋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阐述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中医痰毒的相关性.提出痰毒产生的病理过程、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特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痰毒的相似性.
作者:刘磊;张光霁;楼招欢;徐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背俞穴隔药饼灸对肺癌癌因性疲劳患者疲劳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癌癌因性疲劳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29例,根据症状予以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接受肺癌健康教育,其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4±7.6)岁(51 ~70岁),病例分期:ⅢA期8例、ⅢB期12例、Ⅳ期9例;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背俞穴隔药饼灸,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7±7.0)岁(50~ 70岁),病例分期:ⅢA期8例、ⅢB期15例、Ⅳ期11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疲劳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Piper量袁中感觉、情绪、认知、行为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ACT-G中生理状态、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但治疗组血清IL-6、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俞穴隔药饼灸可以减轻癌因性患者的炎症反应,起到缓解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梁虹;杨丽燕;易展;贲定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李碧教授对慢性肾炎的辨治有独到经验,提出“重邪实”辨治本病.认为慢性肾炎是风、湿、热、毒、瘀等实邪侵扰人体,与人体正气相搏于肾,导致肾关不固、封藏失守、精微外泄,主水功能失职,形成蛋白尿或(和)血尿,进一步造成肾及相关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非单纯正虚所能导致;“重邪实”论治,畅达肾关,往往能迅速恢复肾脏机能、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控制病情反复发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可靠有效的途径.
作者:刘星;吕允涛;李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医药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懂中药质量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本文分析了面向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师资培养、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探讨了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路径.
作者:张丽;单鸣秋;包贝华;曹雨诞;姚卫峰;程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该文整合我国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藏蒙维民族药资源信息,深入分析研究其信息描述规范,建立了民族药资源数据信息模型,设计与开发了民族药资源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民族药资源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存储、无缝的信息整合、模糊信息检索以及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作者:李智彪;刘敏;杜建强;朱彦陈;慕泽泾;钟国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电针不同刺激量对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兔pJAK1、pSTAT3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2.5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1天后立即进行不同电刺激量治疗,疗程为7天,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截取各组受损面神经,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介导JAK-STAT调节通路的pJAK1、pSTAT3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JAK1、pSTAT3表达显著减少(P<0.05);经治疗后,电针组pJAK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轻刺激量治疗后,电针组pSTAT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神经损伤急性期电针轻刺激可以使pJAK1、pSTAT3表达水平趋于正常,而电针治疗效应不随刺激量的增长而增加,电针治疗需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
作者:李小娟;严兴科;曹朝霞;魏玉婷;赵中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广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门诊患者发放自评调查表并收集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53例抑郁状态患者中平和质组和偏颇体质组的PHQ-9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例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主要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35.72%)及偏颇体质(64.28%),其中偏颇体质包括气虚质(26.83%)、阳虚质(16.87%)、气郁质(11.29%)、痰湿质(6.51%),湿热质(1.59%)和特禀质(1.20%),阴虚质与血瘀质仅在兼夹体质中出现.另外,有336例(44.62%)抑郁状态患者同时兼夹2种及2种以上的体质,以同时兼夹8种体质为主(34.52%).而且气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患者在抑郁状态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较常见,并且兼夹多种体质类型多见.另外,偏颇体质患者较平和质抑郁状态程度更加严重,尤以气虚质更为突出,提示临床上应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基本调治原则.
作者:蔡东滨;宁玉萍;郑伟;罗新妮;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了多功能针灸的结构及研发思路.一次性可拆卸的多功能针灸针涉及的是针灸医疗器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13 2 0630630.8.该专利将中医针灸毫针与西医注射器针头的优点相结合,方便临床医师在一次针刺中施行针刺手法和穴位注射治疗.该专利在传统针灸毫针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中空的针体,在针尖后侧作一个侧方开口,药液经中空的针体后从此处流出,针尾部组件可灵活拆卸,能够安装透明气囊保障针刺安全,或装配注射器注射药液,满足了医师施行针刺手法后进行药液注射的需要.针体上有刻度,能够准确定量针刺深度,临床与教学均可采用,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作者:吕浩源;张驰;肖强兵;张艳佶;王前江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