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诊断的研究

吴立成;李百明;李玉红;雷兴旺;解建军

关键词: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瘤, 细胞学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溢液涂片及针吸细胞学形态.方法:选取32例有病理诊断对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涂片进行分析,光镜下观察稀薄溢液及血性溢液的不同细胞学形态,并与相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相对照,观察其细胞学涂片形态,并分析溢液涂片与穿刺涂片之间的联系.结果:在3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17例(占53.1%),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1例(65.6%),两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7例(占84.4%),误诊3例(占9.4%),可疑者2例(占6.2%).结论:溢液涂片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较准确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但应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相鉴别.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尿道憩室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自觉尿频、尿急、尿痛、便后滴尿伴排尿困难、下腹坠胀,反复数月,加重2 d,来我院就诊.妇检:阴道通畅,宫颈光滑,于阴道前壁后下方触及一约45 mm×34 mm×36 mm大小肿物,质软光滑,边界清,有波动感,轻压痛,上压肿物于尿道外口有大量脓样液溢出.子宫附件正常.下腹部膀胱区膨隆,导尿后抗炎治疗.第2天自行排尿后,妇检:见肿物有所增大.尿常规检查:RBC(++),WBC(++++),蛋白(+++).临床诊断:①后尿道肿物性质待查?②泌尿系感染.

    作者:姚国林;谢学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通过12例UA患者随机单盲分组治疗;结果:灯盏细辛治疗UA效果理想、稳定、安全.灯盏细辛注射液(下称灯盏细辛,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近年来广泛用于脑血管病治疗[1~3],效果理想,本文旨在观察其对UA疗效.

    作者:李晓阳;张艳婷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侧俯卧位应用于昏迷腹泻病人肛周炎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侧俯卧位在昏迷腹泻病人致臀裂、肛周皮肤炎症护理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颅脑疾患昏迷腹泻病人,并分别按皮肤受损程度分为Ⅰ度~Ⅲ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侧俯卧位,对照组取常规侧卧位,其他治疗及护理方法两组均相同,进行观察两组病人局部受损皮肤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治愈时间进行t检验,Ⅰ度、Ⅱ度、Ⅲ度臀裂、肛周炎症治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16、4.04、3.77,P<0.05).结论:侧俯卧位能有效保持臀裂处皮肤充分暴露,不受挤压,从而避免加重炎症皮肤的损伤,缩短各类型皮损的治愈时间.

    作者:谢琼香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磁共振检查

    人工耳蜗植入(CI)近几年来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它作为极重度聋和全聋患者听力语言康复的有效方法,给无数患者带来希望,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工耳蜗价格昂贵,人体内耳解剖结构复杂等原因,使人工耳蜗植入术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在术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内耳及其周围解剖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证、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耳蜗的类型以及制定精确的手术方案等,对确保手术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了耳科专项检查和听力学评估以外,影像学检查以其直接、立体的优势而成为术前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我院自2002年开展CI以来,已成功完成11例,术前均行CT或MR检查.

    作者:汪群;林青;刘学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超短波治疗胆囊炎100例的临床观察

    胆囊炎的病因由微循环障碍、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胆囊黏膜充血、水肿,灶性坏死,囊壁增厚,胆囊膨胀.临床表现急性期右上腹隐痛,伴胆绞痛、恶心、呕吐、莫非氏征阳性.非急性期常感右上腹隐痛或钝痛、腹胀、胃区灼热感、食欲不振、背及肩胛部放射性的疼痛,进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我们对超短波治疗胆囊炎10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月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妇科肿瘤出血及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体会

    盆腔内大出血常见于肿瘤、外伤性以及产后,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外科手术但是手术创伤大,且手术过程中打开后腹膜,破坏了后腹膜对血肿的压迫效果,助长了出血倾向,效果不甚理想.自从1972年Margulis首次将髂内动脉栓塞用于治疗1例因骨盆骨折引起的动脉大出血后,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栓塞术治疗内脏出血的方法随后被临床广泛应用.经动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盆腔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安全简单等特点.我们从1996年12月至今采用介入治疗肿瘤及产后大出血患者1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坚;高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关节镜下空心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998年6月至2003年1月,我科有选择的对33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采用关节镜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30例得到定期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4 a,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文庆;王建航;洪焕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溢液涂片及针吸细胞学形态.方法:选取32例有病理诊断对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涂片进行分析,光镜下观察稀薄溢液及血性溢液的不同细胞学形态,并与相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相对照,观察其细胞学涂片形态,并分析溢液涂片与穿刺涂片之间的联系.结果:在3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诊断正确者17例(占53.1%),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1例(65.6%),两者相结合细胞学诊断正确者27例(占84.4%),误诊3例(占9.4%),可疑者2例(占6.2%).结论:溢液涂片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较准确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但应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相鉴别.

    作者:吴立成;李百明;李玉红;雷兴旺;解建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X光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目的:探讨X光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0年至今,对于46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X光监视下,经皮穿刺针刀股骨头骨髓腔穿刺及X光监视下,经皮穿刺针刀髋关节腔穿刺行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结果:采用针刀经皮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可有效降低骨髓腔压力,改善血运,重建微循环,为死骨部分再血管化和细胞重新长入开辟了道路.结论:采用X光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中止或逆转病变,保留患者股骨头及髋关节功能.

    作者:闫汝萍;冯崇元;刘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门诊护理中如何进行病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对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健康教育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我院门诊就门诊的特点将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把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促进疾病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作为重要职责.

    作者:范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技术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MR)快速自旋回波(FSE)脉冲序列是磁共振成像(MRI)中重要的基本快速成像技术,通过对其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的初步介绍,使影像及临床工作者对其能有一个很好及正确的认识.

    作者:戴捷;于尧;候秋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阿司匹林临床新用及其配伍

    阿司匹林是闻名遐尔的解热镇痛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经临床应用观察,一方面发现该药物在防治糖尿病等有关疾病方面具有新的用途,而另一方面也发现该药与某种药物配伍后易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毛光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对检验质量管理的几点看法

    十余年来,我院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或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内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通过多年观察也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深感只有搞好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的整体水平.

    作者:常新剑;任俊宏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胃癌根治术的几点体会

    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186例,兹将本组资料谈几点体会.

    作者:武东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探讨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是用来治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的一类药物,在我国临床用药中,抗生素用量很大据有关文献资料,抗感染药物费用已占住院药物费用的40%左右,且5 a来一直排在用药费用的第1位.

    作者:李文;刘凤琴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以低蛋白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胃癌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胸闷、气短10 d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呈进行性加重,无心慌、胸痛,无咳嗽、咳痰,未予任何诊治,入我科.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适形铅块的制作及验证结果探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利用立体定向定位技术,在三维空间方向上通过多个非共面照射野对靶区的适形集束投射,使照射剂量的分布与靶区形状相适合的一种精确放射治疗方法.3DCRT使靶区得到较均匀的高剂量的同时,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吸收剂量很小,提高了放射治疗的增益比,进而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或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3DCRT被放射肿瘤学界认为是本世纪初放射治疗的主流.适形照射野是3DCRT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多野光栅和适形铅块实现的.适形铅块通过低熔点铅制作成的,虽然制作比较费工时,但较电脑控制的多野光栅的照射技术的费用低廉,而且当轮廓成型性相对优越,相对符合我国国情,故在我国广泛应用.但适形铅块制作的工艺影响因素较多,故出现误差的可能性较前者大.我科自1997年引进该技术以来对421例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了3DCRT,并制作了大量的铅块.本文通过对3DCRT中适形铅块的制作及验证结果分析,探讨减小适形铅块的制作及固定误差,提高3DCRT精度的措施.

    作者:王永刚;刘跃;陈宏;刘均;李英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腹水型髓外浆细胞病一例

    浆细胞病是由单克隆浆细胞增生引起的肿瘤性或有可能发展为肿瘤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病、重链病及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我们收治1例以腹水为首发的髓外浆细胞病患者,因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建国;连董彪;颜邦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与防护

    现代医院手术室工作紧张、任务繁重,而且还是一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声等危害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1].为了保证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我们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素兰;廖瑞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营养性贫血血清铁铜锌含量的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44例营养性贫血血清铁铜锌含量的监测,分析微量元素对营养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采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样品,结果表明:营养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铜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清铜含量无差异.结论:在营养性贫血治疗中注意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有积极意义.

    作者:乔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