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PI3K-Akt-mTOR通路与EGFR及CDK1表达的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的影响

唐秀娟;方健松;马媛萍;陈良荣;陈小芬;张涛

关键词:结肠癌, 健脾清热活血方, PI3K-Akt-mTOR, EGFR, Cdk1
摘要:目的 应用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干预人结肠癌SW480细胞,观察PI3K-Akt-mTOR通路相关指标表达变化,探讨其防治结肠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制备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治疗组分别予不同浓度(5%,10%,15%)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照组予LY294002,空白组予胎牛血清.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P85、P110、P-Akt1、mTOR及EGFR、CDK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甘草酸铵为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主要有效成分.与空白组相比,治疗组P110、P-Akt、mmTOR、EGFR、CDK1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110、P-Akt、P85、EGFR、CDK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但仅P85、EGFR、CDK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空白组P85基因和P110、mTOR、P-Akt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健脾清热活血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介导PI3K-Akt-mTOR通路,下调EGFR、CDK1表达,达到防治结肠癌的效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鲁贤昌教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经验撷菁

    介绍鲁贤昌教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经验.鲁贤昌教授认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以阴虚内燥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以宿邪缓攻、驱邪扶正,养营补阴、疏肝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随证加减,同时适当配合西药使用,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史佳妮;赵宏利;来韵祺;徐诗辉;钱祥;鲁贤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探讨现代文献,总结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1977 ~2017年收录的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期刊文献,建立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归纳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临床选穴规律.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选取的腧穴主要为环跳、阳陵泉、委中、秩边、承扶;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为下肢部;选取特定穴主要为五输穴、下合穴和八会穴.结论 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选穴常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主,重用特定穴.

    作者:袁月;曹方;赵树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宣痹消痛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宣痹消痛汤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宣痹消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1.4%,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92.9%,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69.0%,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好.结论 宣痹消痛汤联合西医治疗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及心电图表现,缓解心绞痛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群;魏晏;魏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细胞中Fas/FasL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细胞中Fas/FasL通路的影响.方法 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以10%、20%、30%浓度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作用SGC-7901胃癌细胞后,MTT法检测七方胃痛颗粒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经七方胃痛颗粒干预前后胃癌细胞SGC-7901中Fas,FasL,FADD,Caspase-3、Caspase-8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中药血清干预后人胃癌细胞株Fas,FasL,FADD,Caspase-3、Caspase-8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 在体外试验中,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SGC 790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通过下调胃癌细胞Fas、FasL、FADD、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抗癌作用.

    作者:廖纬琳;陈国忠;苏洪佳;刘锟荣;黄丽萍;谢卓恩;曾丽金;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揉拨理筋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7例

    目的 研究揉拨理筋法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揉拨理筋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组(揉拨理筋组)及超短波联合桃红四物汤(超短波组).揉拨理筋组采用双手大拇指弹拔梨状肌为主和桃红四物汤加减,超短波组采用超短波对置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 两组对比,在显效率及痊愈率方面,揉拨理筋组在治疗后明显优于超短波组(P<0.05),且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揉拨理筋组更低于超短波组(P<0.05).结论 揉拨理筋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减轻患者疼痛显著,且治疗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于麟;陈顺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蒙药那如-3指纹图谱的HPLC-DAD技术研究

    目的 建立蒙药那如-3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色谱柱ODS-C18(250×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235,343 nm.结果 通过10批次蒙药那如-3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分析,建立了蒙药那如-3的对照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本)”,计算出10批次蒙药那如-3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并以单味药材与蒙药那如-3的HPLC图谱进行比较,归属了主要色谱峰.结论 以胡椒碱为参照峰,280 nm波长下标识了25个共有峰,建立了蒙药那如-3指纹图谱.此方法准确性好,可靠快捷,重复性好,初步确定了主要色谱峰的处方来源,为以后更好地全面控制复方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曹人郦;于永辉;顾艳丽;林娜;王超;李海鸥;赛那;刘勋;王小凤;杨彩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对肥胖鼠胸腺、脾脏及肠派氏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究针刺对肥胖鼠肠胸腺、脾脏及肠中段派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C57BL/6小鼠,随机筛选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饲以高脂饮食,8周后,将体重大于正常组均值20%的肥胖鼠均分成模型组和针刺组,观察比较针刺干预前后各组小鼠的体重、Lee's指数、附睾脂肪质量及重要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肠中段派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CD11c+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脂肪质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脾脏中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肠派氏淋巴结中的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CD8+及CD11c+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针刺干预后,针刺组体重、Lee's指数及附睾脂肪质量显著下降,肠派氏淋巴结中的CD4+、CD4/CD8比值显著升高,CD8+及CD11c+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肥胖鼠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肠粘膜免疫紊乱或低下,通过针刺治疗调整后可以有效改善,揭示针灸减肥调整肠黏膜免疫的机制.

    作者:司原成;苗维纳;何嘉悦;丁维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化痰祛瘀方联合脑超声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验证中药化痰祛瘀方联合脑超声治疗对颈动脉斑块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2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阿托伐汀+超声治疗+化痰祛瘀方)和对照组(阿托伐汀+超声治疗),足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颈动脉斑块测量值和血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的内膜-中层厚度和长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化痰祛瘀方联合脑超声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明显改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斑块测量值和血脂指标,对于甘油三酯并没有明显改善.

    作者:谢福恒;冯卫星;闫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认识和处理《本草纲目》中少部分药材品种之我见

    《本草纲目》中收载的部分药材品种,由于不符合现代人文与科学的要求,或不利于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等,亟待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文章将这些药材品种大体分为建议不用,依规使用,待研慎用和可作为提取某些药物的原料等四类.同时呼吁人们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将《本草纲目》与现代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

    作者:杨红兵;王剑;刘艳菊;刘登攀;朱志国;徐智斌;吴杰;詹亚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国医大师王烈教授治疗小儿鼻性哮喘经验

    文章总结及归纳王烈教授提出的“鼻性哮喘”一病的诊治经验.鼻性哮喘以寒热之邪为主要病因,病机为外寒犯肺,内热蕴脾,将鼻性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以散寒清热,利鼻止哮,化痰平喘为治法.通过中医特色的系统辨证治疗,可以缩短病程,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对传承国医大师学术经验及丰富中医儿科创新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敬璐;王烈;孙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本草纲目》中毒性药物的炮制

    《本草纲目》在“气味”项下介绍药物的毒性,有毒药物共342种.“修治”专项主要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根据现代中药炮制方法,可将毒性药物的炮制分为净制法、切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及其他制法.通过对毒性药物的炮制,可以去除药物中的有毒部位或降低药物的毒性,从而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现文献整理《本草纲目》中的毒性药物及其炮制方法,为临床中药的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郑文杰;王振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AUC权重的参麦注射液多组分整合毒代动力学

    课题组前期研究系统考察了参麦注射液在大鼠和犬等动物体内多种组分的毒代动力学.文章中提出了基于AUC自定义权重系数“中药多组分整合毒代动力学”思路,在参麦注射液犬和大鼠的毒代动力学数据基础上,根据各组分的AUC值计算各组分的权重系数,对血药浓度进行加权求和,获得基于AUC自定义权重系数的整合毒代动力学模型.参麦注射液的整合毒代模型能较为准确的反应参麦注射液在动物体内的暴露、蓄积等情况,并与相关生物标志物有高度的关联性.

    作者:余健;顾利强;张升;由振强;徐晓珍;杨林;辛艳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翻译能力构建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医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肩负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中医翻译水平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医翻译教学的现状,提出应构建包含7大要素在内的中医翻译能力体系,并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论述了以发展中医翻译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策略,旨在强化外语教学过程中的翻译实践和应用能力,为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刘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鼠皮质和海马区LC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大鼠皮质区和海马区中LC3蛋白表达的变化分析.方法 5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电针组(18只)、模型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电针组及模型组行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行假手术.三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2h,5d,7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针组于造模2h后取神庭、百会穴进行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同时于针灸干预后第4~8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及皮质区LC3Ⅱ的含量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Ⅱ及LC3Ⅰ/Ⅱ比值.14d后处死3组大鼠,立即断头取脑,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梗死区域并计算脑梗死的体积.结果 ①神经功能学评分: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经针灸干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②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期的时间及路程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01);③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及海马区检测LC3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LC3Ⅰ及LC3 Ⅱ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及皮质区LC3Ⅱ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海马及皮质区LC3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海马及皮质区LC3Ⅱ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⑤脑梗死体积计算: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脑梗死的区域和体积明显缩小(P<0.001).结论 电针神庭、百会穴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对自噬网络及其调控机制在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晓东;黄金;李瑞青;刘仁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穴位超声导入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免疫调节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穴位超声导入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免疫调节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住院治疗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氨溴索给入途径不同分为静脉组、雾化组和超声导入组,每组40例;静脉组经静脉输入、雾化组经氧驱雾化吸入、超声导入组经穴位超声导入氨溴索.观察治疗前后患儿PCT、IgG、CD3、CD4 CD4/CD8变化及氨溴索用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依从性.结果 超声导入组CD3、CD4均数(50.30±4.81、27.44±3.40)显著高于静脉、雾化组(47.87±4.04、24.35 +3.03)、(47.72±4.20、25.29±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5);超声导入组氨溴索用量均值(110.69±17.51)明显低于静脉组(167.10±12.40)和雾化组(207.17±2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导入组患儿依从性明显优于静脉组、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穴位超声导入氨溴索可调节支气管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减少药物用量、提高患儿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小明;钟梅;罗开源;廖红群;邓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鲜白芷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鲜白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化学成分以及其体外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芷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连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研究其体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正交试验法得优化条件为:白芷粒度3mm,液料比7:5 (ml/g),提取液pH值5,在该条件下白芷(500g)挥发油提取量为0.4ml.挥发油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其中39种为非萜类化合物,25种为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二碳醇(30.62%)、1-十五烯醇(16.15%)、罗勒烯(2.9%)、萜品烯(2.83%).鲜白芷挥发油体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高达(43.21±1.96)%.结论 白芷挥发油主要由双键类化合物组成,具有较好的体外美白护肤功效.

    作者:徐广;任星宇;罗敏;杨永东;罗川;邓才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火树华教授治疗眩晕方药经验总结

    目的 整理、总结火树华教授治疗眩晕临床辨证思路及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跟师临证抄方,搜集并分析临床病例,梳理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探讨火教授治疗眩晕的临证特色.结果 506个中医眩晕处方包括眩晕痰瘀互结型389例,肝阳上亢型90例,气虚型27例;用药多以温、平性,苦、甘、辛味为主,主入肝经,活血药运用多,而后是化痰湿、平肝息风药.结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风阳卷痰多带瘀”是火教授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治眩晕不离天麻,常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天麻钩藤汤加减;善用活血药以养血活血为主.

    作者:王贤娴;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对IVF-ET患者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成为治疗不孕的主要医疗手段,但其妊娠率仅30% ~ 40%,如何提高临床妊娠率一直是研究热点.针刺疗法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领域,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积极干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卵巢血供及促进卵子的成熟排出、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及改善不良情绪等方面.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可以对以后辅助生殖的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

    作者:董光苹;严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CYP450酶的四逆汤复方配伍减毒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CYP450酶的四逆汤复方配伍减毒机制.方法 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测定CYP1 A2和CYP3A4酶活性,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中咖啡因和咪达唑仑两种特异性探针药物的浓度.应用CO示差还原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CYP450酶含量,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来检测CYP1A2和CYP3A4 mRNA的表达.结果 附子对CYP1A2和CYP3A4酶活性及CYP450酶含量无影响;甘草、附子配伍甘草和四逆汤对CYP1A2和CYP3A4酶活性有诱导作用并且显著增加CYP450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甘草组、附子配伍甘草组和四逆汤全方组对CYP3 A4 mRNA的表达有不同程度诱导作用.甘草组和四逆汤全方组对CYP1A2mRNA表达有显著诱导作用,附子配伍甘草组对CYP1A2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实验研究表明甘草、附子配伍甘草、四逆汤全方能够诱导CYP1A2和CYP3A4酶活性,显著增加CYP450酶含量;附子配伍甘草对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可能由甘草对酶基因表达影响引发,使酶活性增强,从而加快附子毒性成分在体内代谢,从肝药代谢酶角度阐明甘草在四逆汤中对附子起主要减毒作用.

    作者:鞠爱霞;张曦文;孙爽;张羽;李秋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现状探析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的电子化,需要直面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大数据.经系统文献梳理发现名老中医数据的来源、数据完整性、真实性等是目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停滞的原因.利用诸如以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反馈于临床,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或许会成为今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周鹏飞;甄曙光;颜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