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瘤临床、X线及病理分析

陈菲;陆东辉;陈湘华;王三锡

关键词:牙瘤, 临床, 病理分析, 病理科, 诊断, 性病, 文献, 收集, 国内, 报告
摘要:牙瘤为少见的良性病损,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就病理科收集和诊断的47例牙瘤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X线及病理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颈管肌瘤的护理经验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先进的医疗器械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2年10月射频消融技术(简称自凝刀)被成功引进并应用于临床,妇科部分常规经腹手术改为经阴手术治疗实现了子宫颈管肌瘤不经腹手术的理想,自凝刀由于本技术不开刀、无痛苦、恢复快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现将我院应用自凝刀治疗子宫颈管肌瘤术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门风清;赵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3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3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后,临床征象和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NIPPV治疗的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经验和床旁监测调节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是行NIPPV治疗的前提;各项生命体征、通气机工作状况、并发症及饮食调节是NIPPV治疗时的监测重点.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应用螺旋CT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的体会

    目的:应用螺旋CT特殊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病变并对扫描后图像进行后处理,以大程度显示病灶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诊断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材料及方法:CT机SIEMENS SMATOSFSPRIT,病人为我院2002年至2004年2月肺部发现孤立结节住院病人.病人先进行常规CT扫描,对孤立性结节行1mm~2 mm薄层扫描,范围从病灶上缘至病灶下缘.部分病人行靶扫描.扫描后图形行靶重建、多层面重建及立体三维重建等后处理.结果:应用上述特殊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肺部孤立性结节,在病灶自身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显示上明显优于普通扫描,为诊断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使得我科影像诊断的符合率大大提高.

    作者:查春宇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性别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尿液或前列腺液,并按常规法培养,培养出可疑的菌落后,首先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链球菌胶乳凝集试剂盒做初步乳胶凝集试验,再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做鉴定及药敏,检测其小抑菌浓度,终统计无乳链球菌对常用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55株无乳链球菌药敏结果经统计显示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全部55株无乳链球菌中未发现耐药株;同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2.7%、10.9%、16.4%、7.3%、52.7%、18.2%;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90.9%.结论:引起我院病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无乳链球菌目前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不很严重,对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治疗仍有一些有效的抗生素可选用.

    作者:王德;白丽霞;苏琪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对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康复的探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重要一类疾病,占普外科住院者总数的15%~25%.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妊娠年龄段恰好是急性阑尾炎高发年龄.我院从1993年至2003年10 a中共作阑尾切除术1 560例,其中妊娠合并阑尾炎32例,占2.1%.我们在诊治过程中体会到:妊娠合并阑尾炎的病人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特殊变化,一旦发生急性阑尾炎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往往同时威胁母婴生命.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把握手术时机,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山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268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治疗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多,但疗效不甚理想,其原因可能与盆腔局部药物浓度较低以及病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等因素有关[1],我们按照中医辩证施治原则,运用西医检查诊断治疗技术,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改变给药途径,并配合微波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晓静;陈凤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2003年盐湖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盐湖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对2003年盐湖区所有在校的小学生5 010人,初中生11 885人,高中生3 140人,共计20 035人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小学视力低下率4.5%,初中41.4%,高中59.6%,各个学习阶段视力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学习时间延长,学习负担加重有明显的关系,并针对存在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浅谈静脉穿刺的技巧与体会

    在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是常用的护理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提高,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根据笔者多年来的静脉穿刺术的临床经验,现将工作中常用静脉穿刺的技巧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文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心脏介入治疗引发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心脏介入治疗中过度的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对我室开展的心脏介入治疗病人中所发生的10例反应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状态进行观察、护理和急救,并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婉琳;张琴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

    目的:分析并研究梗阻性黄疸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9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头Ca 36例,壶腹Ca 22例,胆总管Ca 12例,胆结石19例,胆总管炎7例,转移Ca 2例.结果: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原因及良恶性的区分准确性较高.结论: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作者:孙俊;刘桂华;毕万利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婴幼儿喉部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婴幼儿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病理诊断的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1个月.患儿均以进行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就诊.结果:12例病人中,7例可见喉部的局限性的直径5 mm~12 mm的软组织结节;3例可见喉部黏膜的弥漫性的不规则的软组织增厚,病变累及声门、喉室或喉前庭等结构,其中2例向上累及咽部结构和向下浸润气管黏膜;在高窗宽和低窗位条件下,2例患儿喉室下部的气管内可见游离的有蒂的带状物,蔓延侵犯喉下方的气管.结论: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位置、形态、大小范围和病变向深部组织的浸润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作者:刘国瑞;方文辉;罗育新;郑文斌;沈延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天疱疮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天疱疮的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方法:总结35例天疱疮的患者治疗及护理.结果:35例中20例患者经治疗,皮损得到控制出院.在门诊随访短5个月,长4 a.13例患者仍在泼尼松维持量用药治疗.1例冲击后病情不能有效控制,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因病情复发多次,开始采用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后,恢复到泼尼松的80 mg/d皮损可控制.结论:重症天疱疮采用皮质类固醇和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加之有效护理,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冯彩琴;严金文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微创手术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2例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均伴有中线明显移位,伴脑疝者7例,双侧硬膜下血肿5例,血肿量60 ml~180 ml,平均105 ml.手术方式:①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在局麻下,于血肿的低位切开头皮,电钻钻孔,切开硬膜缓慢放出积血后,插入直径约5 mm硅胶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流出的冲洗液转为清亮时将管固定留置.外接引流袋引流24 h~72h后拔除.②YL-Ⅰ型穿刺针血肿冲洗引流术,在局麻下,用长2 ml~2.5 ml,直径3 mm的针钻一体器械,在电钻驱动下进入血肿腔,拔出钻头后将空针套管锁定,由正中孔注水测孔引流,用含地塞米松冰盐水反复冲洗;待流出的冲洗液转为清亮时将正孔用盖帽封闭,侧孔外接引流袋引流24 h~72 h后拔针,不需缝合头皮.结果:术后1周复查CT,本组36例血肿清除干净.血肿清除量达85%左右者5例,在随访中有4例残余积液吸收,1例因重度脑萎缩未完全吸收.1例复发.结论:YL-Ⅰ型穿刺针钻血肿冲洗引流较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万明;朱俊荷;贾国俊;高武云;周维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利多卡因用于无痛性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无痛性人工流产既能有效终止妊娠,又可减轻受术者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笔者采用术前利多卡因阻滞宫颈旁神经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呼吸、循环等脏器功能的监测,对于判断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进行呼吸机的合理调节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30例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血气指标进行分析,对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维持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结论:机械通气过程中,各项监测及通气效果的观察,紧急处理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陈秀桃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凝血实验的质量控制

    随着人们对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凝血实验将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它不仅对止血与血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凝血实验的质量控制概述如下.

    作者:白丽;孟艳秋;刘英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O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118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治疗组60例,为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43例,女17例;年龄41岁~78岁,平均(59±9)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1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6例,自发型心绞痛4例,梗死后心绞痛2例,混合性心绞痛37例.

    作者:柴慧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03年度全院共检出的167株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用VITEK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检出葡萄球菌138例,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79%;肠球菌29例,以粪肠球菌为主,占90%.药敏结果显示: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高达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50%,对庆大霉素、氯霉素较敏感;肠球菌对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50,对其他几种抗生素敏感率>50%.结论: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肠球菌稍好,临床医生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红;邱小燕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

    目的: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8例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手术均在伤后5 d~7 d进行,术前股骨髁上牵引,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约3个月~12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结论: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史彤;冯建立;段天玉;席志彬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B超引导在胸腔和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肺因其为含气组织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度,为放射诊断提供独特的便利条件,但同时也限制了B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或诊断价值.随着介入B超的普及,为混合复杂脓胸引流定位困难者;近邻胸壁的的肺部病变,特别是弥漫性和结节性病变,而一般辅助检查难以确诊者,提供介入性诊疗手段.为此,我们自1998年2月至2003年12月,在B超引导下行复杂脓胸穿刺置管引流,胸腔、肺部病变经皮针刺活检术25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虹;郭振辉;邓清南;肖猛;周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