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蛇藤提取物通过Cofilin 1调控细胞骨架重组抑制人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研究

王海波;钱亚云;朱耀东;顾昊;陈珏;王萱怡;金凤;史有阳;赵敏

关键词:南蛇藤提取物, 胃癌, Cofilin 1,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骨架
摘要:目的 研究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Celastrus orbiculatus extracts,COE)对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EMT的影响.方法 TGF-β1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造模,设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COE实验组.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MT生物标志分子(biomarker)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相关的丝切蛋白1(Cofilin 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TRITC-标记的鬼笔环肽细胞骨架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骨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OE能下调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Cofilin 1蛋白水平和EMT标志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EMT进程,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COE能降低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另外COE(10、20、40mg/L)能下调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COE能明显抑制细胞骨架发生改变.结论 COE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EMT进程,降低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骨架改变和降低Cofilin 1、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草乌适宜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不同采收时期的草乌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6种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初步研究草乌的适宜采收时期,为草乌的科学采收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8个采收期,重复3次,共24个处理,每个采收期采样进行草乌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6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草乌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UPLC法,采用BEH shield RP18(2.1mm ×50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2%三乙胺)-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35℃.结果 草乌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在8月30日采收时达到大值,分别为66.31g,32.17g;6种生物碱含量总和随采收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9月15日达到大值,为5.202 mg·g-1;单株有效成分总量在9月15日采收时达到大值,显著高于8月30日采收时的单株有效成分总量(P<0.05),为152.52mg.结论 草乌产量高峰和有效成分含量高峰不一致,以有效成分总量为指标,初步确定草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旬.

    作者:邵财;张浩;张亚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质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中物质组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灭菌率为指标,优选出佳的微波灭菌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并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佳微波灭菌条件为功率600W、灭菌时间90s、物料厚度为2mm、含水量10%左右时;通过特征图谱的比较,两种工艺下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98,微波灭菌工艺下的3种指标性成分的总含量略高于传统灭菌工艺.结论 两种灭菌工艺下的全天麻胶囊化学成分类型无差异,在微波干燥工艺条件下,没有对天麻胶囊的质量造成影响.

    作者:杨东晟;徐剑;杨立勇;张永萍;潘胜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尼泊尔酸模中蒽醌类成分研究

    目的 对中药尼泊尔酸模中蒽醌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为chrysophanol(Ⅰ),emodin(Ⅱ),rhein(Ⅲ),physcion(Ⅳ),citreorosein(V),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Ⅵ),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Ⅶ),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Ⅷ)和2-(2',6'-dihydroxybenzoyl)-5-methylbenzoic acid-8-0-β-D-gluc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V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敬;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星夏涤痰饮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星夏涤痰饮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6例痰瘀阻肺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9例)采用星夏涤痰饮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单纯西医治疗组(67例)采用化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对比,肿瘤瘤体大小前后对比.对两组KPS评分及瘤体大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两组病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31.34%(单纯西医组)与59.42%(中西医结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病例CR+ PR+ SD分别为57.35%(单纯西医组)与60.29%(中西医结合组),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 星夏涤痰饮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能够显著提高痰瘀阻肺型肺癌怠者生活质量.

    作者:方灿途;李陆振;张华堂;刘立文;孟金成;旷雯;刘铮铮;曾颂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岭南罗氏妇科治疗绝经综合征经验

    通过典型案例阐述岭南罗氏妇科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认为其病机特点为阴血亏虚,阴不制阳,虚阳偏亢,临床证型可分为肾阴虚证或阴阳两虚证.治疗以补肾阴为基础,阳中求阴,或阴阳双补,总以调和肾中阴阳为原则,以平为期,并擅补脾助肾、柔肝平肝、交通心肾以助平调阴阳.

    作者:朱玲;郜洁;罗颂平;任锦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食积经验介绍

    遵循消积导滞,调理脾胃的选穴组方原则,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并善于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该文从辨证论治、选穴处方、预防调摄等多个方面,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主要传承者之一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经验.

    作者:梁燕;李艳红;邢潇;王艳君;崔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评述

    回顾近二十年2型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在中医药理论、临床及实验室研究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中药作用机制进行了评述,对研究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着重分析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当前研究的缺陷,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和将来研究的方向,认为现代研究应将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将现代医药知识与传统的中医理论相融合.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裴学军;肖飞;唐惠丹;赵厚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气虚证实质研究概述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专业的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验日益丰富,对人体内环境的微观认识不断深入,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复杂的参考数据.如何将这些客观数据纳入中医经典辨证论治体系,即明晰证候实质与这些客观数据的对应关系,是当前中医药理论实质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气虚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证候之一,以人体之气总量的不足或功能的低下为主要病机,可导致整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及抵御邪气侵袭能力的下降,而引发多种疾病.对于气虚证实质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医证候客观物质基础的认识,以及对疾病进行病证结合的整体观、综合性治疗.

    作者:方金苗;杜武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资源法律保护现状与完善研究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较为珍贵的自然资源,然而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如立法滞后且法律位阶较低;守法不足、执法不力导致法的威慑力不足,并危及中药资源有效供应和生物多样性.文章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构想.

    作者:周荣敏;田侃;贺云龙;夏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合募配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PGI、PGIL、PGR及G-17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合募配穴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及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蛋白Ⅰ/Ⅱ比值(PGR)及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 将75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造模组(60只)和空白对照组(15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方法干预造模组大鼠制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15只)、合穴组(15只)、募穴组(15只)、合募配穴组(15只);合穴组取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募穴组取中脘穴进行针刺治疗,合募配穴组取足三里穴和中脘穴进行针刺治疗,三组留针时间均为30 min,每10分钟行针一次,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一次,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8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PGⅠ、PGⅡ、G-17的变化并观察光镜下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胃粘膜组织学检查均明显好转,其中以合募配穴组好转为明显;治疗后合募配穴与模型组比较,PGⅠ明显升高(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穴组、募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Ⅰ未见明显变化(P=0.235Vs0.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穴组、募穴组和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Ⅱ均未见明显变化(P=0.912Vs0.974Vs0.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募配穴与模型组比较,PGR明显升高(P =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穴组、募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R未见明显变化(P =0.681Vs0.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穴组、募穴组和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G-17均明显升高(P=0.032Vs0.047Vs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合募配穴组升高为显著.结论 合募配穴法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CAG大鼠一般状况及胃粘膜组织学,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PGⅠ、PGR及G-17水平实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作者:袁星星;王炳予;刘长发;杨磊;李丹丹;张雅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单味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和苍耳油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健康豚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苍耳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组和苍耳油滴鼻剂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市售鼻刻灵滴鼻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豚鼠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基础致敏完成的次日开始,用滴鼻剂滴入双侧鼻腔进行治疗,每侧20μl,每日3次.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并以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腔黏膜的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结果 两种苍耳子药物组动物体征与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鼻黏膜上皮结构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且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含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8mg·ml-1浓度的滴鼻剂和苍耳油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岗;陈鹏;尹美珍;陈春艳;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苗药夜关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苗药夜关门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 C18(20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2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nm,建立夜关门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的夜关门及其混淆品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 夜关门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为17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的夜关门相似度均大于0.90,而与地肤子全草的相似度在0.20以下.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可靠,为评价夜关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可用于夜关门药材的鉴别.

    作者:冯华;刘英波;刘亮;潘年松;周德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脾强力复方对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前后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胸腺切除术后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MG并胸腺切除术患者31例,其中对照组为于外院手术者16例,手术前后根据个体情况不同分别予以(溴吡斯的明+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治疗,治疗组(补脾强力复方组)为于我院手术者15例,治疗在前者基础之上于手术前后分别加用补脾强力复方,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G临床绝对评分、临床相对记分、QMG评分.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内手术前后MG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QMG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胸腺切除术后MG症状改善情况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在MG胸腺切除术后MG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QM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疗效更有优势.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的重要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MG胸腺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治疗组(补脾强力复方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胸腺切除术后MG的疗效,且无肌无力危象发生,具有更为理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静;周双秀;况时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芥子碱氯化盐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

    目的 考察芥子碱氯化盐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三组为芥子碱氯化盐低、中、高剂量组.各组采取股静脉给药方式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0.2ml;芥子碱氯化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给予芥子碱氯化盐20,40,80mg/kg)0.2ml.实验动物给药1 min后,采集血清样品.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果 ELISA实验结果提示芥子碱氯化盐能够显著抑制血清中ACE、Ang Ⅱ的水平.结论 芥子碱氯化盐可通过抑制血清中ACE、Ang Ⅱ的水平发挥降压作用.

    作者:王惠国;张楠楠;秦海宏;卢轩;冯宝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阳不同提取物对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锁阳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活性部位,明确其改善记忆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试剂盒测试SOD及GSH-Px的活性.结果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也能提高小鼠血液中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记忆的活性部位,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SOD和GSH-Px的活性有关.

    作者:郑玲艳;韩瑞兰;曹俊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 IL-8、IL-1β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宣肺平喘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地塞米松混悬液灌胃,其余治疗组以宣肺平喘颗粒混悬液灌胃,观测大鼠一般情况,酶连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较,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增高(P<0.01);宣肺平喘胶囊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8、IL-1β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宣肺平喘胶囊治疗COPD有可能是降低COPD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8、IL-1β等炎症介质来发挥作用.

    作者:薛晓明;蔡宏瑜;王洋;赵勤萍;陈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藏药小檗膏提取物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藏药小檗膏提取物中3种生物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WR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0.3%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0 ~5 rmin,23 %B;5~27 min,23%→26%B;27~32 min,26%→35%B;32~35 min,35%→23%B;35 ~45 min,23 %B),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 3种生物碱分别在4.3886~87.7716(r=0.9997)、3.6649 ~73.2982(r =0.9998)、29.5994~591.9876(r =0.9999)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8);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7.97%(RSD=1.02%)、100.70%(RSD=1.42%)、98.51%(RSD=0.86%).测定5个批次小檗膏提取物,以干燥品计,3种生物碱平均含量分别为12.9553,5.4508,46.1840 mg·g-1.结论 建立的3种生物碱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药小檗膏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叶凡;周邦华;王胜;李艳;范刚;赖先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旋覆花潜在功能的考察与分析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中国药典》中记载旋覆花功能的考察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能通过《中国药典》大体传承下来.但由古代本草文献提取的止痛、定悸、祛风除湿、退翳明目、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功能,以及古代含旋覆花复方治疗头痛、目赤肿痛、中风、眩晕、疮疡、瘕瘕积聚等病症,《中国药典》未曾收录.结合现代研究,初步确认止痛、清热泻火解毒、补益、软坚散结是旋覆花的潜在功能.

    作者:李然;刘立萍;梁茂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炎性因子IL-1昼夜节律的研究

    目的 根据以往研究事实,结合“子午流注”治疗思想和现代节律研究方法,探索艾灸治疗RA的IL-1节律调控机制.方法 以144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假摘除肾上腺组(以下简称假摘组)、摘除肾上腺组(以下简称摘除组)、摘除肾上腺艾灸组(以下简称摘灸组),各组分4个时间点(分别为0点组、6点组、12点组、18点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各组大鼠实验全程给予LD12:12的光暗周期限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动物采用右后足足垫部皮内注入福氏完全佐剂建立RA模型.造模后对摘除组、摘灸组大鼠摘除双侧肾上腺预处理.艾灸组、摘灸组大鼠在上午7:00 ~9:00进行单侧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治疗(双侧交替治疗),其它组大鼠同法固定,但不艾灸治疗.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分别进行体重及足容积测定.治疗结束后分别在各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血,用酶免法做相关指标检测.数据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Halbeg余弦法软件进行昼夜节律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IL-1保持昼夜节律性(P<0.05),但峰相位有后移趋势,振幅有增高趋势,中值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IL-1存在昼夜节律性(P<0.05),峰相位有前移趋势,振幅有降低趋势,中值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摘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IL-1昼夜节律消失,峰相位有后移趋势,振幅接近,中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 实验性RA大鼠血浆IL-1具有明显的病理性昼夜节律特征;在HPAA完整的条件下,艾灸可能通过调整实验性RA大鼠IL-1的昼夜节律,从而发挥控制炎症的作用.

    作者:马文彬;刘旭光;覃勇;周海燕;杨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粟米草提取物抗大鼠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的 研究粟米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粟米草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给药3h后,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分析.测定血清中CK和LDH活性,心肌组织Ca2+-ATPase活性.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粟米草提取物可降低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CK和LDH水平和提高心肌组织中Ca2+-ATPase活性.结论 粟米草提取物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李兴暖;龚帧;刘莉萍;钱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