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

朱茉莉;朱路佳;秦正红;孙晓飞;梁中琴

关键词:11-脱氧甘草次酸钠,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E2, 模型, 小鼠
摘要:目的 研究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3个模型观察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和炎症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5、10、2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片肿胀;也可显著抑制纸片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使血清和炎症液中PGF2含量减少,NOS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11-脱氧甘草次酸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量肝素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通道抑制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通道抑制物(TFPI)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Ⅲ期或Ⅳ期胃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浆TF、TFPI的水平.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F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FPI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能增加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FPI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T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能促进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FPI的表达.

    作者:华东;茆勇;张力元;黄朝晖;魏巍;姚强;葛荣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黄金血康预防兔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研究黄金血康对兔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调节和预防作用.方法 将实验兔分成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和黄金血康预防组,分别喂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黄金血康.2周后,所有的实验动物分别用气囊损伤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第4、8、12周进行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TC、TG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兔血清TC、TG、apo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HDL-C、apoA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黄金血康对高脂血症兔脂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示此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作者:赵益明;张威;何杨;沈文红;阮长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蒙古族农牧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蒙古族农牧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内蒙古通辽市半农半牧地区的≥20岁常住蒙古族居民共253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标本.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压等指标;测定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MS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标准.结果 MS粗患病率为9.3%,年龄标化患病率为8.1%,男性为7.6%,女性为8.6%.MS组分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20.2%、37.3%、35.8%及10.8%.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腰围、臀围及腰臀比6个因素与蒙古族农牧民MS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当地蒙古族农牧民MS患病率较高,男性与女性MS患病率无差异.高血压家族史、LDL-C、CRP、腰围、臀围及腰臀比6个因素是蒙古族农牧民M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佟伟军;吴刚;王健;赵丽;刘占生;张永红;于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苏州市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3970例病案调查

    目的 探讨苏州市近年来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该市老年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13970例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案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汇总,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6年来苏州市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逐年递增,性别构成上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60-69岁年龄段例数多;癌谱中前6位依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结论 苏州市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不可忽视,肺癌成为威胁该市老年患者的主要癌症,重视并积极开展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潘旭东;郑黎;王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84例疗效观察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器剥脱和曲张浅静脉切除或结扎.

    作者:王益;陆耀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超声肿块检出率94.7%,病灶诊断符合率65.8%,隐匿性癌诊断率16.7%.超声的图像特征主要有: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多发型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结论 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注意隐匿性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金钰玛;方军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脓毒血症致早期AKI患者随机进行高容量(70ml·kg-1·h-1)、标准容量(35ml·kg-1·h-1)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动态观察APACHE Ⅱ、SOFA评分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的转归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 和标准容量组比较,高容量组存活率明显增高,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APACHEⅡ、SOFA评分下降早且幅度大,两组治疗前TNF-α、IL-6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治疗后高容量组TNF-α、IL-6水平下降早且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高容量CBP技术在脓毒血症致早期AKI患者中的应用能更好地清除炎症细胞因子,降低病死率,促进肾功能恢复.

    作者:孙铸兴;王凉;刘斌;严正;吴锡平;刘晓斌;张志坚;张悦;尤宇望;单炜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TLA-4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子水平,探讨两者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初治MDS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表达率.结果 (1)MDS组CD3+CD4+CD28表达率为(79.82±8.99)%[难治性贫血(RA)(78.65±10.4)%、伴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80.10±7.28%)],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9.56±3.0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MDS组CD3+CD4+CTLA-4+表达率为(2.14±1.25)%[RA(1.51±0.80)%、RAEB/RAEB-t为(2.65±1.3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11±0.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MDS疾病的进展,RAEB/RAEB-t组CD3+CD4+CTLA-4+的表达率与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TLA-4/CD28免疫应答中相互拮抗的共刺激分子对比值在MDS-RA组中为2.14±0.97,RAEB/RAEB-t组为3.58±1.5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O.11±0.1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RA组和RAEB/RAEB-t组之问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MDS患者骨髓的CD3+CD4+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28下调,CTLA-4上调,T细胞处于抑制状态;(2)随着MDS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增多,CD28/CTLA-4比值增高,进一步说明CD28/CTLA-4异常与MDS疾病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作者: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消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小鼠热板致痛和化学致痛的痛阈值,观察消痛宁胶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并测定消痛宁胶囊小鼠灌服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 热板法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消痛宁胶囊500 mg/kg剂量组在240 min时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而1 000、1 500mg/kg剂量组在给药60 min就能较明显地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作者:朱永红;秦媛媛;朱路佳;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在儿童血小板无效输注中的应用

    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血小板减少和(或)出血的重要措施,但反复多次输注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refractoriness,PTR).

    作者:陆叶;胡绍燕;李捷;何海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卡西平治疗小儿良性癫痫34例临床分析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占小儿时期癫痈的15%~20%,比儿童失神癫痫多3~4倍.

    作者:马丽;廉云华;戚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鼠额叶损伤后细胞凋亡及iNOS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凋亡细胞在损伤后3 h即可发现,24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伤后3 h 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开始上升,24 h达到高峰,以后也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iNOS表达增加可能是影响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D)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SUI的30例患者在局部浸润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TVT手术,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出院时治愈28例,改善2例.29例获随访6~24个月,其中治愈28例,改善1例.结论 TVT手术治疗SUI方法简单,效果确切.

    作者:黄吉;余进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镜下内支架置放治疗上消化道狭窄51例疗效分析

    上消化道常常因各种良恶性疾病而引起不同程度狭窄,其中食管是易发生狭窄的器官.

    作者:蔡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enor内固定器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38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滑脱腰椎节段椎板切除减压、神经根松解、Tenor内固定,滑脱椎尽量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6年,平均38.2个月.神经功能、腰背痛、下肢疼痛改善各37例,无变化各1例;脊柱活动改善36例,无变化2例.结论 Tenor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可达到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目的 ,效果满意.

    作者:成茂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刺五加皂苷对化学诱导缺氧PC12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刺五加皂苷(ASS)对神经元缺氧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和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神经元缺氧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ASS对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几乎没有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氯化钴的处理可显著增加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可进一步增加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和NGF的预处理还可以增加磷酸化ERK1/2的表达.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S的上述作用与NGF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对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HIF-1α mRNA的转录和通过激活ERK1/2途径进而抑制HIF-1α降解从而增加其含量有关.

    作者:季秋虹;顾永健;朱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维塑形个体化颅骨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塑形个体化颅骨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普通钛网颅骨修补术43例,三维塑形钛网个体化成形颅骨修补术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外观、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维塑形个体化成形颅骨修补术组较普通钛网颅骨修补术组外观佳;手术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并发症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三维塑形钛网个体化成形在颅骨修补手术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军;于涛;路扬;周林强;石磊;王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环氧化酶-2对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SCLC中COX-2、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阿司匹林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阿司匹林对A549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COX-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COX-2表达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R=0.62,P<0.05),COX-2阳性组MVD(49.55±17.18)高于COX-2阴性组(34.65±22.25),COX-2和VEGF均阳性组MVD(51.71±15.42)明显高于两者均阴性组(28.70±18.94),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2)阿司匹林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549细胞增殖,48 h细胞大抑制率达65.49%,10 mmol/L阿司匹林作用A549细胞48 h后,A549细胞VEGF表达明显降低(作用前后分别为0.109±0.012与0.517±0.0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SCLC组织中存在COX-2的高表达,其通过增加VEGF表达促进肺癌血管的形成,进而促进肺癌的进展;阿司匹林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COX-2和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国华;黄建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术后不同程度疼痛的靶向镇痛作用

    目的 研究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手术后不同程度疼痛的靶向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乳腺纤维腺瘤行腺瘤切除术(Ⅰ组,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全麻)、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Ⅱ组,罗派卡因硬膜外麻醉)、下肢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Ⅲ组,罗派卡因硬膜外麻醉)各50例,ASA分级Ⅰ~Ⅱ级.Ⅰ、Ⅱ、Ⅲ组又分别设对照组(Ⅰa、Ⅱa、Ⅲa)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Ⅰb、Ⅱb、Ⅲb)各25例.结果 Ⅰa、Ⅱa和Ⅲa组的VAS评分分别为(4.1±1.5)分和(7.5±3.1)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Ⅱb组总体满意度优于Ⅰa、Ⅱ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手术后轻、中度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王玲;刘思兰;姜文强;赵玉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是否与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方法 选取焦虑症患者5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进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测定,同时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定.后将HRV指标与心理评定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HRV指标中dVLF、PNN50、SDANN与HAMA总分有相关性(P<0.05);dLF与HAMA躯体因子分有相关性(P<0.05);SDNN、dHF与HAMA精神因子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对焦虑症患者测定HRV指标对反映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栾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