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铸兴;王凉;刘斌;严正;吴锡平;刘晓斌;张志坚;张悦;尤宇望;单炜薇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器剥脱和曲张浅静脉切除或结扎.
作者:王益;陆耀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43例颅内动脉瘤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42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 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3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8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手术采用Yasargil入路或颞下、枕下入路.结果 43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出现血管痉挛、脑梗死致偏瘫、失语3例,有精神症状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36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HuntⅢ级以内者手术效果较为显著,Ⅳ级以上者术后致残率明显增高.
作者:鲁峻;顾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黄金血康对兔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调节和预防作用.方法 将实验兔分成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和黄金血康预防组,分别喂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黄金血康.2周后,所有的实验动物分别用气囊损伤兔腹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第4、8、12周进行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TC、TG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兔血清TC、TG、apo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HDL-C、apoA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黄金血康对高脂血症兔脂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示此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作者:赵益明;张威;何杨;沈文红;阮长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肿胀死亡.因此,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以了解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谭卫国;张勇;陈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子水平,探讨两者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初治MDS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表达率.结果 (1)MDS组CD3+CD4+CD28表达率为(79.82±8.99)%[难治性贫血(RA)(78.65±10.4)%、伴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80.10±7.28%)],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9.56±3.0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MDS组CD3+CD4+CTLA-4+表达率为(2.14±1.25)%[RA(1.51±0.80)%、RAEB/RAEB-t为(2.65±1.3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11±0.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MDS疾病的进展,RAEB/RAEB-t组CD3+CD4+CTLA-4+的表达率与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TLA-4/CD28免疫应答中相互拮抗的共刺激分子对比值在MDS-RA组中为2.14±0.97,RAEB/RAEB-t组为3.58±1.5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O.11±0.1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RA组和RAEB/RAEB-t组之问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MDS患者骨髓的CD3+CD4+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28下调,CTLA-4上调,T细胞处于抑制状态;(2)随着MDS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增多,CD28/CTLA-4比值增高,进一步说明CD28/CTLA-4异常与MDS疾病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作者: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与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10名健康志愿者,B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长期存活的血透患者,C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血透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PAC-1的表达.结果 C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明显高于B组和A组[CD62P:A组(1.31±0.88)%,B组(2.57±1.24)%,C组(4.67±2.64)%;CD63:A组(0.77±0.67)%,B组(1.044±0.62)%,C组(1.96±1.40)%;PAC-1:A组(0.81±0.64)%,B组(0.96±0.51)%,C组(2.04±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与其循环的活化血小板水平较高有关,循环的活化血小板水平升高可能是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汤立;侯建全;戴兰;沈文红;陈凤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凋亡细胞在损伤后3 h即可发现,24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伤后3 h 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开始上升,24 h达到高峰,以后也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iNOS表达增加可能是影响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DGHAL)治疗内痔及直肠下段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DGHAL治疗内痔及直肠下段出血患者25例,在腰麻或局麻下完成手术过程.结果 术后随访出血停止22例,明显好转3例,1周后出血1例,18例痔核明显萎缩,无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简单、安全、微创伤,疼痛轻.
作者:俞一峰;李森;龚海;冯强;姚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剂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无引产禁忌的单胎头位孕妇63例.将地诺前列酮栓1枚(10 mg)置于阴道后穹隆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足月妊娠孕妇56例,给予硫酸普拉酮钠200 mg每天静推作为对照组,连用3 d.两组用药结束后24 h若未临产,且宫颈条件≥6分,予人工破膜并静滴催产素2.5u引产.观察两组的宫颈评分、引产效果、产后出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宫颈评分提高≥2分的占79.3%(23/29),对照组为48.4%(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24 h内临产占58.7%(37/63),对照组为12.5%(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81%(51/63),对照组为64.3%(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平均产前住院时间(2.9±2.5)d,对照组为(4.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剂可以有效改善宫颈条件,并有启动分娩的作用,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汪云;金蕴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TC/HDL-C比值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对早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45例)及胃溃疡(30例)3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应用酶法测定血浆TC含量,沉淀法测定血浆HDL-C含量.结果 早期胃癌组TC和HDL-C与胃溃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代含量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和胃溃疡组,HDL-C的检测值低于早期胃癌组和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患者TC/HDL-C比值升高,TC降低与HDL-C升高成负相关(r=0.75,P<0.01).结论 术前血清TC、HDL-C及TC/HDL-C比值与胃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术前判断胃癌临床病理分期、决定治疗方案及预测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作者:缪云翔;王晶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Excel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利用Excel可绘制散点图的功能.了解原始数据自变量X和因变量Y,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并由自变量X和(或)因变量Y的自然对数转换后的散点图的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曲线拟合.结果 X取自然对数与Y作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拟合对数曲线方程;Y取自然对数与X作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拟合指数曲线方程;X取自然对数与Y取自然对数作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拟合幂函数曲线方程;原始数据X和Y成抛物线关系,拟合抛物线方程.结论 Excel拟合曲线回归简单易行.
作者:艾自胜;张长青;单连成;王刚;余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38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滑脱腰椎节段椎板切除减压、神经根松解、Tenor内固定,滑脱椎尽量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6年,平均38.2个月.神经功能、腰背痛、下肢疼痛改善各37例,无变化各1例;脊柱活动改善36例,无变化2例.结论 Tenor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可达到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目的 ,效果满意.
作者:成茂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胰肠吻合口痿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主要而严重的并发症,防止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是降低术后病死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季沅;李建平;戴途;竺来法;陈波;虞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脑膜癌病(MC)是恶性肿瘤神经系统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临床少见,表现于特异性,极易误诊.
作者:周汝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D)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SUI的30例患者在局部浸润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TVT手术,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出院时治愈28例,改善2例.29例获随访6~24个月,其中治愈28例,改善1例.结论 TVT手术治疗SUI方法简单,效果确切.
作者:黄吉;余进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刺五加皂苷(ASS)对神经元缺氧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和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神经元缺氧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ASS对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几乎没有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氯化钴的处理可显著增加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可进一步增加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和NGF的预处理还可以增加磷酸化ERK1/2的表达.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S的上述作用与NGF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对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HIF-1α mRNA的转录和通过激活ERK1/2途径进而抑制HIF-1α降解从而增加其含量有关.
作者:季秋虹;顾永健;朱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移行区校正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各19例,就其声像图特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应的PSAD和PSATZ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例PCa中,超声发现14例,5例仅提示为BPH.14例中,1例为弥漫性病变,13例为结节性病变.共检出16个结节.其中低回声结节占75%(12/16),高回声及混合回声占25%(4/16);13个结节位于外周区,3个位于移行区.PCa的PSA值为8.61~98.65 ng/ml,平均(48.79±25.34)ng/ml;BPH的PSA值为0.58~28.36ng/ml平均(9.73±8.19)ng/ml.PCa与BPH两组间的前列腺体积及其移行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AD与PSATZ则PCa组显著高于BPH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直肠超声对PCa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合PSAD及PSATZ则可提高对PCa的检出率.
作者:沈伟东;查月琴;王阿军;侯建全;欧阳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炎性痛大鼠模型中炎症局部肥大细胞(MCs)的表达,探讨MCs在炎性痛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8、8、27、27),于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A、C组)或0.1%CFA(B、D组)50μl.A、B组用热敏测痛法测定注射生理盐水或CFA前及注射后1、4、12 h及1、3、7、9、14d时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C、D组在上述时间点取注射局部组织用甲苯胺蓝法染色MCs并观察MCs的数目和形态学变化.结果 (1)B组TWL在4 h时与A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2 h时为低点,TWL下降62%,持续3 d后逐渐恢复,14 d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2)与C组相比,D组MCs总数在1 h时显著上升,在7 d时多,14 d时仍显著高于C组同时点.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脱颗粒MCs数在1 h时明显增多(P<0.01),12 h时达到高峰,1 d后渐降,14 d时基本正常(P>0.05);镜下见D组MCs胞体增大,细胞多呈不规则状.结论 CFA能诱导大鼠产生为期2周的炎性痛,MCs通过聚集和脱颗粒启动并参与炎性痛觉过敏的发生和维持.
作者:余健;成浩;王丽娜;张艳兵;冯继英;杨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纯化人白细胞介素24(IL24)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1a(+)-IL-24在大肠杆菌BL(DE3)中的表达产物rhlL-24,并初步探讨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hIL-24对胃癌细胞株SGC-790l中促凋亡因子bax表达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观察其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hIL-24处理组胃癌细胞中促凋亡因子bax表达增高,rhIL-24处理组二、三级血管数目明显减少,三级血管的数目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表明rhIL-24能上调促凋亡因子bax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发挥对胃癌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陈卫昌;韩梅;严苏;刘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劳教所强制性戒毒人员的人格障碍状况.方法 以人格诊断问卷(PDQ+4)调查吸毒者335例,用个性障碍晤谈(PDI-IV)评定其B群人格障碍筛查阳性者的人格障碍阳性率.结果 吸毒组B群人格障碍各分量表分中,划界分阳性率较高的为反社会型(74.0%),较低的为表演型(33.7%),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划界分阳性率分别为51.9%和63.O%.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PDI-IV评定的B群人格障碍阳性率,反社会型为21.O%,边缘型为8.7%,自恋型为6.4%6,表演型为1.3%.结论 PDI-IV评定的B群人格障碍中,反社会型与边缘型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
作者:付文青;阙墨春;孔明;赵幸福;王杏云;郭玲玲;周石雄;殷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