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105例疗效分析

严禹;邓学东;黄敏;沈延政;金秋龙;顾军;周轶群;郭建锋

关键词:超声引导, 肾囊肿, 穿刺治疗, 硬化剂
摘要: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进行穿刺并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105例肾囊肿患者的112个囊肿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直接冲洗(无水乙醇总量不予控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12个囊肿中,治愈97个,明显有效10个,有效5个,无效0个.治愈率为86.61%,有效率为100.00%.无1例出现肾囊肿破裂、出血、乙醇过敏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效果明显,过程安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与纤溶、内皮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原(PI)水平、胰岛素抵抗与纤溶、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66例冠心病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一亲和素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PI及真胰岛素(TI)水平.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含量.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I和稳态模式评估(HOMA)指数水平与PAI l和vWF的相关性.结果 在冠心病组中,PAI-1与HOMA指数和PI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37和0.391,P<0.01),vWF与HOMA指数和PI水平亦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76和0.285,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PAI-1分别与HOMA指数、Pl成正相关,而vWF与HOMA指数和PI的相关性消失.结论 纤溶功能异常是PI、胰岛紊抵抗影响冠心病发病的重要中间环节;PI、胰岛素抵抗可能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血管的内皮功能.

    作者:谢勇;贾恩志;杨志健;曹克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肿胀死亡.因此,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以了解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谭卫国;张勇;陈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及26例胃良性组织中生存索的表达.结果 48例胃癌组织中43例(89.6%)有生存素表达,在高、中、低分化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率分别为66.7%(2/3)、80.0%(16/20)和100%(25/25),高、中分化癌组织与低分化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良性组织中均无生存索表达.生存索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生存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黎;李岭;陈卫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超声肿块检出率94.7%,病灶诊断符合率65.8%,隐匿性癌诊断率16.7%.超声的图像特征主要有: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多发型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结论 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注意隐匿性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金钰玛;方军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髓内螺钉固定对髋臼横断骨折的髋臼接触特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髓内螺钉固定对髋臼横断骨折的髋臼接触特征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具成人尸体髋关节,经手锯造成髋臼横断骨折,采用自加压钉、空心钉2种内固定,采用压片敏技术,对不同螺钉固定后的髋关节标本分别加载800N,研究髋关节的接触特征.结果 自加压钉和空心钉固定的髋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接触应力分别与正常髋臼比较(自加压钉)相差12%、11%、13%,而后者(空心钉)相差22%、21%、25%.结果 显示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横断骨折之后采用2种不同髓内螺钉固定后有助于增加髋臼与股骨头之间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应力.2种固定中,自加压钉优于空心钉.

    作者:张伟中;计小东;夏春林;孙茂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uPAR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和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PAR)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uPAR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包膜侵犯、门脉癌栓等的关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Hep-3B和SMMC-7721中uPAR的表达,通过Boyden小室侵袭实验比较两种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别;从SMMC-7721中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uPAR阳性及阴性的细胞,比较两者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别,并通过裸鼠体内成瘤及转移模型,比较两者体内侵袭和转移的能力.结果 肝癌中uPAR的表达和肿瘤的包膜侵犯、门脉癌栓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肝癌细胞系HeP-3B和SMMC-7721中uPAR的表达和其体外侵袭能力相关;而在SMMC-7721中,uPAR阳性组较阴性组有更强的体外及体内侵袭及转移能力.结论 uPAR蛋白的表达在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

    作者:刘双海;李德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奥卡西平治疗小儿良性癫痫34例临床分析

    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占小儿时期癫痈的15%~20%,比儿童失神癫痫多3~4倍.

    作者:马丽;廉云华;戚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10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进行穿刺并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105例肾囊肿患者的112个囊肿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直接冲洗(无水乙醇总量不予控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12个囊肿中,治愈97个,明显有效10个,有效5个,无效0个.治愈率为86.61%,有效率为100.00%.无1例出现肾囊肿破裂、出血、乙醇过敏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效果明显,过程安全.

    作者:严禹;邓学东;黄敏;沈延政;金秋龙;顾军;周轶群;郭建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Excel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xcel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利用Excel可绘制散点图的功能.了解原始数据自变量X和因变量Y,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并由自变量X和(或)因变量Y的自然对数转换后的散点图的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曲线拟合.结果 X取自然对数与Y作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拟合对数曲线方程;Y取自然对数与X作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拟合指数曲线方程;X取自然对数与Y取自然对数作散点图有直线趋势,拟合幂函数曲线方程;原始数据X和Y成抛物线关系,拟合抛物线方程.结论 Excel拟合曲线回归简单易行.

    作者:艾自胜;张长青;单连成;王刚;余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FOLFOX改良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FOLFOX改良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2例老年晚期胃癌,给予FOLFOX改良方案治疗.按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WHO标准评价毒副反应;同时观察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32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9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53.13%,95%可信区间为35.84%~70.42%.中位TTP4.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一过性感觉异常,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FOLFOX改良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有效,临床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张明;时建明;余蓉;王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刺五加皂苷对化学诱导缺氧PC12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刺五加皂苷(ASS)对神经元缺氧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和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神经元缺氧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ASS对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几乎没有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氯化钴的处理可显著增加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可进一步增加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和NGF的预处理还可以增加磷酸化ERK1/2的表达.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S的上述作用与NGF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对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HIF-1α mRNA的转录和通过激活ERK1/2途径进而抑制HIF-1α降解从而增加其含量有关.

    作者:季秋虹;顾永健;朱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鼠额叶损伤后细胞凋亡及iNOS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凋亡细胞在损伤后3 h即可发现,24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伤后3 h 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开始上升,24 h达到高峰,以后也逐渐下降.结论 大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iNOS表达增加可能是影响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和PAC-1在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与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10名健康志愿者,B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长期存活的血透患者,C组为20例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血透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PAC-1的表达.结果 C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明显高于B组和A组[CD62P:A组(1.31±0.88)%,B组(2.57±1.24)%,C组(4.67±2.64)%;CD63:A组(0.77±0.67)%,B组(1.044±0.62)%,C组(1.96±1.40)%;PAC-1:A组(0.81±0.64)%,B组(0.96±0.51)%,C组(2.04±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与其循环的活化血小板水平较高有关,循环的活化血小板水平升高可能是血透患者自身动静脉内瘘反复失功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汤立;侯建全;戴兰;沈文红;陈凤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维塑形个体化颅骨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塑形个体化颅骨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普通钛网颅骨修补术43例,三维塑形钛网个体化成形颅骨修补术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外观、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维塑形个体化成形颅骨修补术组较普通钛网颅骨修补术组外观佳;手术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并发症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三维塑形钛网个体化成形在颅骨修补手术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军;于涛;路扬;周林强;石磊;王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国产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喹硫平(舒思)和氟哌啶醇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老年痴呆伴B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舒思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定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HAVE-AD和CMAI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之问治疗前后BEHAVE-AD总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情感障碍和焦虑两因子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喹硫平(舒思)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患者BPSD的疗效相当,国产喹硫平(舒思)的优势在于对情感障碍和焦虑的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兰志敏;冯锋;尚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15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无继发出血、尿漏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0~107个月,平均42个月.有1例术后18个月非肿瘤性死亡,余14例无肾功能障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是较为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局部复发率低.

    作者:徐仁方;何小舟;王坚;巢志复;经浩;车文骏;解斯杰;王建平;薛钟;许贤林;宋广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劳教吸毒人员人格障碍阳性率调查

    目的 研究劳教所强制性戒毒人员的人格障碍状况.方法 以人格诊断问卷(PDQ+4)调查吸毒者335例,用个性障碍晤谈(PDI-IV)评定其B群人格障碍筛查阳性者的人格障碍阳性率.结果 吸毒组B群人格障碍各分量表分中,划界分阳性率较高的为反社会型(74.0%),较低的为表演型(33.7%),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划界分阳性率分别为51.9%和63.O%.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PDI-IV评定的B群人格障碍阳性率,反社会型为21.O%,边缘型为8.7%,自恋型为6.4%6,表演型为1.3%.结论 PDI-IV评定的B群人格障碍中,反社会型与边缘型人格障碍阳性率较高.

    作者:付文青;阙墨春;孔明;赵幸福;王杏云;郭玲玲;周石雄;殷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消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小鼠热板致痛和化学致痛的痛阈值,观察消痛宁胶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并测定消痛宁胶囊小鼠灌服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 热板法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消痛宁胶囊500 mg/kg剂量组在240 min时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而1 000、1 500mg/kg剂量组在给药60 min就能较明显地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作者:朱永红;秦媛媛;朱路佳;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Ad-hIL-24体外诱导喉癌细胞Hep-2的凋亡作用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24(hIL-24)基因选择性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携带有hIL-2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hIL-24)感染喉癌细胞Hep-2,并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WI-38为对照,采用RT-PCR法检测Hep-2、WI-38细胞中外源性hIL-24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 腺病毒介导的hIL-24基因能在Hep-2细胞和WI-38细胞中表达;MTT法显示Ad-hIL-24能明显抑制喉癌细胞Hep-2的生长.LSCM观察结果表明Ad-hIL-24能促进喉癌细胞Hep-2凋亡,流式细胞术显示Hep-2细胞经Ad-hIL.24感染48 h后凋亡率为18.47%,G2/M期细胞百分比为38.9%,显著高于PBS组、Ad-GFP组和WI-38细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hIL-24能抑制喉癌细胞Hep-2生长和诱导Hep-2细胞凋亡,但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

    作者:杨学明;杨吉成;王金志;盛伟华;谢宇锋;繆竞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TLA-4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子水平,探讨两者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初治MDS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表达率.结果 (1)MDS组CD3+CD4+CD28表达率为(79.82±8.99)%[难治性贫血(RA)(78.65±10.4)%、伴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80.10±7.28%)],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9.56±3.0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MDS组CD3+CD4+CTLA-4+表达率为(2.14±1.25)%[RA(1.51±0.80)%、RAEB/RAEB-t为(2.65±1.3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11±0.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MDS疾病的进展,RAEB/RAEB-t组CD3+CD4+CTLA-4+的表达率与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TLA-4/CD28免疫应答中相互拮抗的共刺激分子对比值在MDS-RA组中为2.14±0.97,RAEB/RAEB-t组为3.58±1.5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O.11±0.1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RA组和RAEB/RAEB-t组之问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MDS患者骨髓的CD3+CD4+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28下调,CTLA-4上调,T细胞处于抑制状态;(2)随着MDS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增多,CD28/CTLA-4比值增高,进一步说明CD28/CTLA-4异常与MDS疾病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作者: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