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5例疗效分析

徐仁方;何小舟;王坚;巢志复;经浩;车文骏;解斯杰;王建平;薛钟;许贤林;宋广来

关键词:肾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15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无继发出血、尿漏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0~107个月,平均42个月.有1例术后18个月非肿瘤性死亡,余14例无肾功能障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是较为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局部复发率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和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乳腺癌标本中Survivin、PCNA、Bcl-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和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87%和62.5%,且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指数(PI)平均为(61.5±10.1)%,并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块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Survivin表达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Survivin与Bcl-2的表达不相关,有各自不同的机制;PCNA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进展.

    作者:杜旭东;周云海;周士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刺五加皂苷对化学诱导缺氧PC12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刺五加皂苷(ASS)对神经元缺氧保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和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神经元缺氧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ASS对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几乎没有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氯化钴的处理可显著增加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可进一步增加缺氧PC12细胞中HIF-1α mRNA的转录和表达;ASS和NGF的预处理还可以增加磷酸化ERK1/2的表达.以上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S的上述作用与NGF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S对氯化钴诱导化学缺氧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HIF-1α mRNA的转录和通过激活ERK1/2途径进而抑制HIF-1α降解从而增加其含量有关.

    作者:季秋虹;顾永健;朱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1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15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无继发出血、尿漏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0~107个月,平均42个月.有1例术后18个月非肿瘤性死亡,余14例无肾功能障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是较为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局部复发率低.

    作者:徐仁方;何小舟;王坚;巢志复;经浩;车文骏;解斯杰;王建平;薛钟;许贤林;宋广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蒙古通辽市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入院血压的差异比较

    目的 调查研究内蒙古通辽市脑卒中不同亚型患者入院血压的差异.方法 从内蒙古通辽市所属的6家医院病案室,抽取神经内科2003年至2005年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用病例-病例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血压对脑卒中不同亚型作用的差异.结果 出血性脑卒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比缺血性脑卒中平均高20.19mmHg和11.96 mmHg.在缺血性脑卒中组中,血压正常者占22.5%,其余各级高血压所占比例均衡;而出血性脑卒中组各级高血压的构成比随着血压等级增高而增大,血压正常者占9.9%,3级高血压占54.1%.调整基线不均衡危险因素后,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1.84倍、2.87倍和7.04倍,并且血压等级越高,相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就越大(线性趋势检验P=0.000).结论 脑卒中患者入院血压在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且随血压级别增高而增强.

    作者:于亮;金额尔敦朝鲁;张永红;佟伟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与巨噬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研究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与小鼠巨噬细胞J774A.1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3株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毒株SR-11、低毒株RIA和将pRST98经接合转移导入RIA的接合子pRST98/RIA在体外分别与小鼠巨噬细胞J774A.1共培养,于0、2、4、6、12和24 h用Jc-1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RST98对J774A.1,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用Annexin V-FITC试剂盒和TUNEL法检测J774A.1的凋亡情况;台盼蓝染色法和系列稀释法分别用于活细胞和胞内活菌计数.结果 从感染后2 h起,SR-11组、pRST98/RIA组和RIA组J774A.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百分率依次降低,随着感染的时间延长,J774A.1通过线粒体途径而导致的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各感染组J774A.1的凋亡率表现为SR-11组>pRST98/RIA组>R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时间段J774A.1的活细胞数和细胞内活菌计数均呈现SR-11组

    作者:宋国蓉;吴淑燕;李螈渊;吕杰;眭阳;黄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3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43例颅内动脉瘤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42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 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3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8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手术采用Yasargil入路或颞下、枕下入路.结果 43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出现血管痉挛、脑梗死致偏瘫、失语3例,有精神症状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36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HuntⅢ级以内者手术效果较为显著,Ⅳ级以上者术后致残率明显增高.

    作者:鲁峻;顾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髓内螺钉固定对髋臼横断骨折的髋臼接触特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髓内螺钉固定对髋臼横断骨折的髋臼接触特征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具成人尸体髋关节,经手锯造成髋臼横断骨折,采用自加压钉、空心钉2种内固定,采用压片敏技术,对不同螺钉固定后的髋关节标本分别加载800N,研究髋关节的接触特征.结果 自加压钉和空心钉固定的髋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接触应力分别与正常髋臼比较(自加压钉)相差12%、11%、13%,而后者(空心钉)相差22%、21%、25%.结果 显示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横断骨折之后采用2种不同髓内螺钉固定后有助于增加髋臼与股骨头之间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应力.2种固定中,自加压钉优于空心钉.

    作者:张伟中;计小东;夏春林;孙茂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目的 探讨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测定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以迷走神经指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 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存在心率变异性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焦虑、惊恐患者比抑郁患者更需尽早发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病变.

    作者:张谦;栾彤;沈洁;吴爱勤;潘能荣;梅其一;何焕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消痛宁胶囊的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小鼠热板致痛和化学致痛的痛阈值,观察消痛宁胶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并测定消痛宁胶囊小鼠灌服给药的急性毒性.结果 热板法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消痛宁胶囊500 mg/kg剂量组在240 min时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而1 000、1 500mg/kg剂量组在给药60 min就能较明显地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作者:朱永红;秦媛媛;朱路佳;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enor内固定器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3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38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滑脱腰椎节段椎板切除减压、神经根松解、Tenor内固定,滑脱椎尽量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对其临床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6年,平均38.2个月.神经功能、腰背痛、下肢疼痛改善各37例,无变化各1例;脊柱活动改善36例,无变化2例.结论 Tenor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可达到减压、复位、固定、融合的目的 ,效果满意.

    作者:成茂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6例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远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66例单纯行UPPP术的SAHS患者进行随访,对疗效欠佳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及相关临床检查.结果 疗效显著34例,有效率为51.5%;疗效欠佳32例,其中PSG检查显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4例,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11例,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17例;伴有严重鼻腔疾患5例,舌根肥大9例,下咽腔狭窄3例,下颌后缩或小颌畸形3例.结论 术前正规详细检查并准确判断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类型是提高UPPP术疗效的重要前提,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术式.

    作者:吴昊;周维镕;丁小军;尤易文;王强;钮冠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10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对肾囊肿进行穿刺并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105例肾囊肿患者的112个囊肿进行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直接冲洗(无水乙醇总量不予控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12个囊肿中,治愈97个,明显有效10个,有效5个,无效0个.治愈率为86.61%,有效率为100.00%.无1例出现肾囊肿破裂、出血、乙醇过敏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效果明显,过程安全.

    作者:严禹;邓学东;黄敏;沈延政;金秋龙;顾军;周轶群;郭建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通道抑制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通道抑制物(TFPI)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Ⅲ期或Ⅳ期胃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浆TF、TFPI的水平.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F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FPI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能增加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FPI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TF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能促进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TFPI的表达.

    作者:华东;茆勇;张力元;黄朝晖;魏巍;姚强;葛荣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uPAR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和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受体(uPAR)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uPAR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包膜侵犯、门脉癌栓等的关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系Hep-3B和SMMC-7721中uPAR的表达,通过Boyden小室侵袭实验比较两种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别;从SMMC-7721中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uPAR阳性及阴性的细胞,比较两者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别,并通过裸鼠体内成瘤及转移模型,比较两者体内侵袭和转移的能力.结果 肝癌中uPAR的表达和肿瘤的包膜侵犯、门脉癌栓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肝癌细胞系HeP-3B和SMMC-7721中uPAR的表达和其体外侵袭能力相关;而在SMMC-7721中,uPAR阳性组较阴性组有更强的体外及体内侵袭及转移能力.结论 uPAR蛋白的表达在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

    作者:刘双海;李德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蓝斑H1受体介导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的抑制作用

    目的 揭示蓝斑H1受体在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抑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反射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对应激条件下CSR的影响.结果 蓝斑内注射CHL(0.5μg/μl)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显著下移,反射参数中朗压、饱和压和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均减小,而MAP变动范围与反射大增益加大,这些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蓝斑内注射CHL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 蓝斑H1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应激效应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作者:刘丹丹;王洁;薛建;张玉英;王国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移行区校正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各19例,就其声像图特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应的PSAD和PSATZ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例PCa中,超声发现14例,5例仅提示为BPH.14例中,1例为弥漫性病变,13例为结节性病变.共检出16个结节.其中低回声结节占75%(12/16),高回声及混合回声占25%(4/16);13个结节位于外周区,3个位于移行区.PCa的PSA值为8.61~98.65 ng/ml,平均(48.79±25.34)ng/ml;BPH的PSA值为0.58~28.36ng/ml平均(9.73±8.19)ng/ml.PCa与BPH两组间的前列腺体积及其移行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AD与PSATZ则PCa组显著高于BPH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直肠超声对PCa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合PSAD及PSATZ则可提高对PCa的检出率.

    作者:沈伟东;查月琴;王阿军;侯建全;欧阳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D)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SUI的30例患者在局部浸润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TVT手术,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出院时治愈28例,改善2例.29例获随访6~24个月,其中治愈28例,改善1例.结论 TVT手术治疗SUI方法简单,效果确切.

    作者:黄吉;余进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诺前列酮栓剂用于孕足月引产63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剂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无引产禁忌的单胎头位孕妇63例.将地诺前列酮栓1枚(10 mg)置于阴道后穹隆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足月妊娠孕妇56例,给予硫酸普拉酮钠200 mg每天静推作为对照组,连用3 d.两组用药结束后24 h若未临产,且宫颈条件≥6分,予人工破膜并静滴催产素2.5u引产.观察两组的宫颈评分、引产效果、产后出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宫颈评分提高≥2分的占79.3%(23/29),对照组为48.4%(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24 h内临产占58.7%(37/63),对照组为12.5%(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81%(51/63),对照组为64.3%(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平均产前住院时间(2.9±2.5)d,对照组为(4.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剂可以有效改善宫颈条件,并有启动分娩的作用,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汪云;金蕴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

    目的 研究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3个模型观察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和炎症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5、10、2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片肿胀;也可显著抑制纸片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使血清和炎症液中PGF2含量减少,NOS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11-脱氧甘草次酸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朱茉莉;朱路佳;秦正红;孙晓飞;梁中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超声肿块检出率94.7%,病灶诊断符合率65.8%,隐匿性癌诊断率16.7%.超声的图像特征主要有: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多发型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结论 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注意隐匿性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金钰玛;方军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