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洲;顾非;周超;吉登军
目的 采用PCR array技术探讨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揭示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组、化瘀祛痰组.高脂血症组、化瘀祛痰组予高脂饲料喂饲30天后,化瘀祛痰组予化瘀祛痰中药汤剂灌胃,正常组、高脂血症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30天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PCR array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组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胞浆内多出现脂肪空泡;与高脂血症组相比,化瘀祛痰组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滴减少.PCR array显示:化瘀祛痰组发生差异改变的基因为Abca1、Apoe、cel、Cyp39a1、Cyp46a1、Cyp7a1、Hmgcr、Ldlr、snx17.结论 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控Abca1、Apoe、cel、Cyp39a1、Cyp46a1、Cyp7a1、Hmgcr、Ldlr、snx17基因,影响胆固醇代谢,发挥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干预作用.
作者:陈阳;张妮;贾连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测定针刺和艾灸前后,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针灸减轻骨髓抑制、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取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24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CTX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针刺组、艾灸组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正常组、模型组陪同固定,不治疗.各组均在2~6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Elivison二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和分析骨髓细胞XPD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针灸可以通过上调CTX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XPD的蛋白表达,促进骨髓细胞受损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减轻因CTX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结论 上调受损骨髓细胞DNA修复基因XPD的表达,促进细胞受损DNA核苷酸切除修复,是针灸减轻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路玫;宋晓琳;曹大明;赵喜新;李建伟;张丽;于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首先对熊果酸测定的显色条件进行了优化,探讨秦巴秦艽中熊果酸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秦艽中的熊果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提取的佳条件.结果 秦艽中熊果酸提取的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240 W,固液比1:30,水浴温度60℃.结论 抗氧化性实验表明秦艽熊果酸提取液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性.
作者:姜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岷县当归传统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药材、切片和根皮进行系统的成分比较,指导产地加工方法的改进和资源的合理应用.方法 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比较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比较各样品的阿魏酸含量.结果 从GC-MS分析结果看出岷归药材、切片和根皮的挥发性成分差异不大,从HPLC结果可看出三者图谱相似,阿魏酸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药材、根皮、切片.结论 岷归根皮的成分与原药材、切片无明显区别,仅部分成分的含量有差异,应与全当归具有相似的药理活性,很有必要加强对岷归根皮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朱孟夏;余小磊;陆晟;卢燕;陈道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参阅相关领域的有效文献,初步了解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和睡眠障碍各自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等.从疏肝、调肝角度,探讨PTSD和睡眠障碍的所属关系,从而在综合性防疗体系的建设领域给予理论支撑,同时也能凸显中医预防和治疗PTSD及睡眠障碍病症的特色与价值.
作者:张泽国;曹瑞;徐富菊;李越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在中医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第9版)和国家标准《头针》(GB/T 21709.2-2008)中,头针疗法的顶颞前斜线和顶旁一线的定位与历版教材及WHO“头针标准命名”方案不尽相同.通过查询考证相关资料,发现该版教材和《头针》国家标准中上述两头穴线的定位确系编刊错误,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作者:田开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ML-A、ML-A1、ML-A2、ML-A3、ML-A4、ML-A5)和肝龙浸膏对CCl4诱导L-O2肝细胞损伤的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培养L-O2肝细胞,24h后用60%饱和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培养6h,分为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美洲大蠊提取物组、肝龙浸膏组,分别培养12,24,48,72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CCl4损伤后肝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CCl4模型组比较,除ML-A1、ML-A4和ML-A5外,ML-A、ML-A2、ML-A3和肝龙浸膏均能提高CCl4损伤L-O2肝细胞的存活率,其中ML-A2作用的损伤肝细胞存活率高.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ML-A、ML-A2、ML-A3和肝龙浸膏均能提高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存活率.
作者:黄丽;杨永寿;肖培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齿敏灵糊剂在治疗牙本质过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本质过敏患者252例,将其分为研究组128例,对比组124例.研究组采用齿敏灵糊剂进行治疗,而对比组则采用氟化钠甘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即刻效果和4个月后以及7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齿敏灵糊剂对于牙本质过敏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效果,且其治疗方法简单,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肖严;何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期刊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文献,总结临床研究中气虚证的常见疾病.方法 从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VIP)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的中医、西医病名规范化整理后,进行频数统计.结果 共纳入1516篇文献.气虚证主要中医疾病依次消渴、胸痹、水肿、虚劳、眩晕;主要西医疾病依次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冠心痛、肺恶性肿瘤、糖尿病性肾病、慢性心力衰竭.结论 气虚致病广泛,见于多种疾病,以慢性病多见,该调研结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陈玉招;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贵州省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开展了铁皮石斛组培驯化苗仿野生种植,对种植过程中选地、种苗标准、种植密度及方法,施肥种类与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初步探索出一套规范标准的仿野生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铁皮石斛野生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可作为类似喀斯特生态环境山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药材生产、农民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作者:刘海;张荷轩;罗鸣;李娟;吴明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平乐郭氏正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并指导临床.方法 总结平乐郭氏正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药方剂126首,共计140味中药,进行用药频率分析.结果 得出平乐郭氏正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使用规律.结论 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平乐郭氏正骨用药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药的筛选与合理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作者: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工艺制备的中药复方牛贝消核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制备抗结核中成药制剂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制备分别含50,100,200 g·L-1牛贝消核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的改良罗氏培养基,并分别制备含1,10μg/ml异烟肼(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INH)和50,250 μg·ml-1利福平(Rifampicin,RFP)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为对照,将3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牛结核分枝杆菌和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接种于含药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中,置37℃培养4周,测定其低抑菌浓度(MICs).结果 牛贝消核水提取物对这8株供试菌的MICs均为200 g·L-1;醇提取物对牛结核分枝杆菌和母牛分枝杆菌的MICs均为100 g·L-1,对3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胞内、瘰疬、偶发分枝杆菌的MICs均为200 g·L-1.结论 牛贝消核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敏感或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比水提取物略强.
作者:刘晓;梁艳;李江英;王兰;张俊仙;阳幼荣;白雪娟;王小美;陈实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周铭心教授根据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创新提出“排闼宗阳法”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桂枝、旋复花、茜草、砂仁、丹参、苏梗、瓜蒌、枳壳、桔梗等,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赵明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天灸疗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天灸疗法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4、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天灸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4、IL-6和TNF-α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天灸疗法可能通过调节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防治哮喘的反复发作和发展.
作者:万力生;温鹏强;陈争光;赵欣欣;李佳曦;王国斌;崔冬;马东礼;郑跃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金丝桃苷联合长春新碱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金丝桃苷对HCT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o;采用IC20浓度的金丝桃苷联合不同浓度的长春新碱,观察对HCT8细胞增殖的影响;金丝桃苷联合长春新碱处理HCT8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的变化.结果 金丝桃苷能有效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IC20约为5mg/L,IC50约为30mg/L.金丝桃苷与长春新碱联合作用于HCT8细胞48h,可提高HCT8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增敏4.88倍.金丝桃苷与长春新碱联合用药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比单独用金丝桃苷和长春新碱都有所提高(P<0.01).结论 金丝桃苷能提高人结肠癌HCT8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金丝桃苷联合长春新碱后会增强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从而促进HCT8细胞凋亡.
作者:王丽敏;卢春凤;白雪;杨玉;孙长海;刘明远;佟关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医临证四诊合参,其中常以脉诊为尊,通过脉诊,可由表知里,揆度奇恒.朱南孙教授为海派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临证七十年,临床诊脉详尽,对妇人脉象有着独到的体会,认为脉象气血要分明,脉证所属须辨清,脉象虚实详辨证,妊娠脉象和为平.
作者:张静;李丽蓉;胡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采用中医文化背景下院-校一体化的人文关怀教育模式,使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人文课程的教学,更要将以中医文化为特点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也要重现人文关怀教育.将护理人文关怀建设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程、系统、全面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
作者:贺惠娟;邢彩珍;王向荣;熊振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控制所需的适宜检验方法及关键技术参数.方法 借鉴《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相关方法,摸索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适宜的检验方法,并检测种子的质量.结果 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净度为(92.47±1.22)%;百粒重(1495.10±143.41)g;水分测定采用低温烘干法,烘干时间为2h;选择纱布作为发芽床、温度25℃条件适宜种子发芽;TTC和红墨水法均可检测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的活力.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为检测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提供检验方法;实验结果可为黔产莪术和郁金种子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技术参数.
作者:朱诗国;罗俊;许政旭;潘年松;刘英波;张学愈;潘文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提取、解析《伤寒论》方剂之药对配伍关系.方法 选取《伤寒论》方剂88首,统计用药频数,将频次较高药物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提取其中的药对;引入方剂计量学新立药对分析法,解析药对的配伍特性与运用情况.结果 《伤寒论》88首方剂,全部用药431药次,共得不重复用药60味,其中29味频次较高者为常用药.对29味常用药进行相关分析,得378对两两药物组合,其中龙骨与牡蛎、生姜与大枣等18对药之两药间相关系数较高(r>0.40),可视为初选药对.对29味常用药进行聚类分析,以甄别初选药对,从中确定生姜大枣、人参半夏、黄芩黄连、麻黄杏仁、白术茯苓、栀子豆豉、龙骨牡蛎、枳实厚朴、粳米知母等9组药为《伤寒论》方剂之常用药对.解析9组药对,计算其运用频度、配合强度、离对比,以揭示其配对亲和程度及其独立性或依存性关系;分析其成对和离对运用功效,以表明其运用时机.结论 《伤寒论》方剂药对为后世医家用药之典范,迄今仍被广泛使用;方剂计量学之药对分析法可以为方剂药对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产地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 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产地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 需要补肺和补肾时,以怀山药为佳;需要补脾和固肾功效时不用特意指定怀山药.结论 产地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周滢;舒承倩;段恒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