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

蒋兴良;唐天驷;蔡建平;钱邦平

关键词:脊柱融合, 可吸收材料, 颈椎椎间融合器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fusion cage, CFC)的初始稳定性及拔出力.方法 采集40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自体髂骨组(L)、InterFix组、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器(allograft fusion cage ,AFC)组、可吸收椎间融合器(absorbable design fusion cage, ADFC)组.制作成颈椎融合标本,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别测试不同CFC椎间融合的轴向刚度及拔出力.结果 InterFix轴向刚度高;ADFC的轴向刚度与AF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出力以InterFix大,ADFC、AFC拔出力也较大,它们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FC刚度低、拔出力大,是理想的CFC.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1000例4年随访观察

    对国产皮下埋植剂使用4年的1000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其1、2、3、4年的累积续用率分别为93.9%、90.8%、86.7%和83.5%,4年累积妊娠率为0.2%,主要副反应和终止使用的原因为月经紊乱.表明该埋植剂具有长效、高效、安全、简便、易接受等特点,积极改善月经紊乱将更有利于该埋植剂的使用.

    作者:傅伟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IN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 构建鼠ING4(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的腺病毒载体,获得鼠ING4(mING4)重组腺病毒子,为ING4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pcDNA3.0-mING4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mING4,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AdTrack-CMV质粒上,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AdTrack-CMV-mING4,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mING4,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收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RT-PCR鉴定,并用MTT法检测mING4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mING4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1-pAdTrack-CMV-mING4,获得了mING4重组病毒子.结论 mING4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

    作者:章春花;张海峰;盛伟华;王金志;叶震敏;杨吉成;缪竞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维生素C对尿亚硝酸盐试验的影响

    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能干扰多项尿液干化学的检测.我们探讨了多大浓度的维生素C对尿亚硝酸盐试验的影响大,如何避免维生素C对尿亚硝酸盐试验的干扰,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毛菊珍;张莹;许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LPS对小鼠巨噬细胞HIF-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体外常氧条件下,LPS的刺激是否影响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Balb/c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并分组进行体外培养,刺激组给予LPS、对照组给予PBS并作用10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HIF-1α、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刺激组HIF-1α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但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且VEGF基因表达上调(均P<0.01).结论 常氧条件下,LPS刺激下的巨噬细胞可以在转录后水平上调HIF-1α蛋白的表达,并可通过上调靶基因VEGF的表达参与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程羽青;谢可鸣;谢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XGY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XGY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菌素(STZ)和肾上腺素(Adr)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0.1、0.2、0.4 g/kg XGY灌服,观察其给药不同时间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1)0.2、0.4 g/kg XGY组灌服8 d后血糖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15 d后,0.1、0.2、0.4 g/kg XGY组血糖降低更明显(P<0.01).在注射STZ后,STZ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灌服XGY 15 d后,血清胰岛素有增加的趋势,XGY大剂量组能显著增加血清胰岛素水平(P<0.01).(2)0.2、0.4 g/kg XGY组可明显对抗Adr升高血糖的作用(P<0.05).(3)0.1、0.2、0.4 g/kg XGY组能降低正常小鼠口服糖负荷后血糖的峰值(P<0.05~0.01),并加快已升高的血糖水平回落的速度;同时能显著增加动物肝糖元含量(P<0.05~0.01).结论 XGY可对抗STZ和Adr引起的血糖升高,改善糖耐量,增加肝糖元合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增加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有关.

    作者:周巧霞;张经硕;茅彩萍;顾振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VEGF和MVD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5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COX-2、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58例Nsclc的COX-2阳性表达率75.9%(44/58),VEGF的阳性表达率82.7%(48/58),临床分期高的COX-2,VEGF表达及MVD计数要高于临床分期低的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COX-2,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OX-2的表达与VEGF、CD34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COX-2、VEGF在人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COX-2、VEGF和MVD三者在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浸润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作为评价NSCLC预后的共同指标.

    作者:顾宇平;束永前;张炜明;王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分化相近的肺鳞癌、肺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EGFR表达阳性率为63.79%(37/58),正常肺组织为11.11%(1/9),EGFR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浸润显著相关(P<0.01),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况无关(P>0.05),EGFR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低于EGFR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 EGFR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EGFR可作为肺癌的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段光军;吴曙华;胡华成;邓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在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为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在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择期行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病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F组(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3 μg/ml)和R组(0.375%罗哌卡因),每组40例,记录两组麻醉后生命体征、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状况.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作用明显,能很好地满足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的特殊要求.

    作者:于海;董希玮;代志刚;郭素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新术式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设计并临床验证乳腺癌腋窝及锁骨下逆行淋巴结清扫法的临床可行性;同时探索保乳手术的实施策略.方法 对78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42例施行保乳手术,36例施行改良根治术)采用逆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清扫法进行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结果 78例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29个月,未见1例复发和转移,也未发现上肢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结论 逆行腋淋巴结清扫法,对各组淋巴结显露清晰,能全面掌握区域淋巴结状况,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各种保留胸肌或保乳的乳腺癌手术.

    作者:何山;张志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垂体功能减退1例

    患者,40岁.8年前因流行性出血热在我院治疗,后因经济拮据未愈出院.出院后未继续积极治疗,出院约3周左右逐渐出现头晕、乏力、虚脱甚至休克症状,反复发作,静滴葡萄糖液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作者:刘鸿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对兔心力衰竭心房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兔慢性心力衰竭(CHF)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衰组(HF组)和厄贝沙坦组(I组).3组在12周后分别观察心衰指标和左房内径(LAD)及左心房细胞的膜电容大小.结果 HF组与I组12周心脏重量/体重(HW/BW)、肝脏湿重/体重、肺湿重/体重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高于S组,射血分数(EF)较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组肺湿重/体重、LVEDD、LVESD小于HF组,I组EF值较HF组升高.HF组和I组心房肌细胞膜电容和左心房内径均大于S组(均P<0.01).I组左心房内径小于HF组(P<0.01),心房肌细胞膜电容小于HF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对心衰心房的重构有抑制作用.

    作者:罗骏;杨向军;李红霞;蒋彬;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细胞淋巴瘤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目的 构建B细胞淋巴瘤Fab噬菌体抗体库.方法 从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免疫球蛋白轻链κ基因及重链Fd片段,然后经酶切、纯化、连接等步骤将轻链κ基因和重链Fd片段依次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H-SS中,并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结果 构建了抗人B细胞淋巴瘤Fab噬菌体抗体库,轻链κ基因、重链Fd片段与载体的重组率分别为100%和78%,库容量为2.18×107.结论 成功构建了抗人B细胞淋巴瘤Fab噬菌体抗体库,方便进一步筛选抗人B细胞淋巴瘤抗体.

    作者:申咏梅;杨晓春;董宁征;谢小芳;白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术前未行任何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6例作为实验组(卵巢癌21例,子宫恶性肿瘤25例),良性肿瘤患者24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术前肘静脉血、术中腹腔液的MIF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A125浓度.结果 实验组腹腔液MIF的浓度(21.98±11.27 ng/ml)与对照组(13.85±8.11 ng/ml)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血清MIF浓度(分别为5.13±3.53 ng/ml和3.42±2.06 ng/ml )无明显差异(P>0.05).卵巢癌患者腹腔液和血MIF的浓度(26.26±11.46 ng/ml,5.52±3.04 ng/ml)分别与良性卵巢肿瘤(11.10±6.68 ng/ml,2.92±1.90 ng/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P<0.01);腹腔液与血清中MIF浓度有相关(r=0.5821,P<0.01);腹腔液MIF浓度与血CA125有关联(r=0.6649,P<0.05),与血清VEGF也相关(r=0.405,P<0.05).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液和血清MIF的浓度(18.20±8.67 ng/ml和4.68±3.24 ng/ml)与子宫肌瘤(17.24±6.32 ng/ml和2.8±2.20 ng/ml)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腹腔液与血清均有MIF表达,而腹腔液MIF呈高表达,可能与CA125类似,主要源于肿瘤组织.MIF与VEGF可能存在互相诱导分泌的关系.

    作者:夏晓艾;何成章;李莉华;吕蓓;浦红;任金冬;张振宇;毛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SCT仿真内镜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应用不同方法对20例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疾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MSCTVE)检查,其中膀胱癌11例,膀胱癌术后复发5例,前列腺癌伴膀胱浸润3例,输尿管下段开口变异1例.结果 表明MSCTVE能较好地显示上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但在动态观察方面则不如传统膀胱镜检查.认为MSCTVE具有无创、图像清晰、无盲区等优点,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朱文勇;朱云峰;钱声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HNP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牛磺胆酸钠组和手术对照组,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胰腺组织和肺组织中MCP-1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牛磺胆酸钠组术后胰腺和肺组织MCP-1 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术后1、3 h与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6、12 h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且表达与胰腺组织的病理积分成正相关.结论 MCP-1可能在AHNP发病过程及与AHNP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袁健;周国雄;徐岷;黄介飞;张弘;魏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fusion cage, CFC)的初始稳定性及拔出力.方法 采集40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自体髂骨组(L)、InterFix组、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器(allograft fusion cage ,AFC)组、可吸收椎间融合器(absorbable design fusion cage, ADFC)组.制作成颈椎融合标本,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别测试不同CFC椎间融合的轴向刚度及拔出力.结果 InterFix轴向刚度高;ADFC的轴向刚度与AF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出力以InterFix大,ADFC、AFC拔出力也较大,它们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FC刚度低、拔出力大,是理想的CFC.

    作者:蒋兴良;唐天驷;蔡建平;钱邦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56例临床分析

    分析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56例的效果和经验.其中22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4例为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6例,其余为三支病变.同期室壁瘤手术4例,瓣膜置换40例,瓣膜成型16例,人均搭桥2.84支.手术后低心排3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结果 5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1例因低心排术后48 h死亡.提示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是有效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陈鑫;沈振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学生校园心理社会压力分析

    运用关联分析法和差异分析法,对苏州大学500名大学生的校园心理社会压力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国内大学校园心理社会压力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并从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教育体制上分析我国和西方大学校园心理社会压力的不同之处.

    作者:蒋晓虹;彭晓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了解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脂联素水平及罗格列酮干预的效果.方法 20名正常对照和28例确诊为IGT的个体进入研究.所有IGT患者均服用罗格列酮4 mg,每日1次,共用3个月.服药前及服用3个月、12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联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与OGTT同步测定的胰岛素(Ins 0分、120分),并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统计分析正常对照与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脂联素的水平差异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治疗前后IMT的相关性.结果 IGT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70±4.93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3.26 mg/L)(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水平从8.70±4.93 mg/L显著升高到13.50±8.30 mg/L(P<0.05).体重指数、TG、胰岛素抵抗指数和IMT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为显著的因素.结论 罗格列酮除了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外,还能升高脂联素,改善动脉硬化.

    作者:洪侃;郁志明;宫玲玲;薛一峰;袁庆芳;石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125例诊治分析

    分析125例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诊治情况,其中121例(96.8%)由霉菌直接感染,4例母亲有霉菌性阴道炎史.经2%小苏打溶液冲洗外耳道,清除分泌物,制霉菌素粉喷洒外耳道,每周1次,持续3周~3个月的治疗,痊愈110例(88%),有效15例(12%),无效0例.75例(60%)合并细菌感染者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提示做好婴儿外耳道护理,保持外耳道干燥很重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注意产道卫生,可预防部分由于产道污染引发的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分泌物培养是确诊的有效手段.该病治疗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窦训武;钱芝瑞;郝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