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分型针刺加后伸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观察

孙红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辨证分型, 针刺, 牵引
摘要:笔者辨证分型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以针刺加牵引治疗,并与同期30例单纯牵引治疗者作对照,结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1例

    临床上脐血管破裂非常少见,且以脐静脉为多,约占脐血管破裂的67%.脐动脉破裂更为罕见,国内目前仅见9例报告,5例为死产.笔者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收治1例脐动脉自发性破裂致宫内出血、死胎,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英;程蓝君;徐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疗产品细胞毒性3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评价医疗产品细胞毒性的3种方法,即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方法用MTT法、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对19种医疗产品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并对样品毒性分级及作出合格与否的判断,比较这些方法之间的符合程度及在检测细胞毒性方面各自的优缺点.结果MTT法与活细胞计数法的毒性级别判断符合率为73.7%(14/19),判断样品合格与否,两者符合率为94.7%(18/19),15号样品MTT法毒性级别判为4级,但细胞形态观察法发现细胞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结果与活细胞计数法一致.重复3次检测,仍出现这种现象.结论MTT法操作简便,人为误差小,更适于多种医疗产品的同时检测,但对于MTT检测不合格产品要结合活细胞计数法及形态观察法,作出综合判断.

    作者:房红莹;顾冠彬;杨珠英;徐培君;万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妇科急腹症581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妇科急腹症581例,现就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16~65岁,其中20~46岁552例,占95%.本组共有12个病种,分为感染性、内出血性、肿瘤并发症和其他四大类,其构成比分别是感染性疾病213例,占37%,其中急性盆腔炎198例,占感染性疾病的93%;出血性输卵管炎15例.内出血性疾病284例,占49%,其中异位妊娠260例,黄体破裂20例,子宫穿孔4例.肿瘤并发症53例,占9%,其中卵巢肿瘤蒂扭转4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4例.流产及内外科误诊为妇科病共31例,占5%,分别为流产15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阑尾炎8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尿潴留2例.

    作者:朱彩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对87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因不孕求查患者共136例,排除内分泌、男性不孕等因素,考虑输卵管性不孕并行宫腔镜检查者共87例,占63.97%.原发不孕2例,其中1例有盆腔炎史.继发不孕85例,其中有流产史83例,有宫外孕史9例(均为药物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有盆腔炎史21例,有流产史而无盆腔炎史者占73.60%.年龄23~37岁,平均27.1岁.不孕年限1~10年,平均2.8年.

    作者:杨红;杨嫣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吸收球囊制作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以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可吸收球囊的生物学性能及其用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DL-乳酸与ε-己内酯(70:30)的共聚物(PDLLA-CL)制造直径1.9 cm的可吸收球囊,进行体外降解试验和动物实验,观察胫骨上端回植骨块的愈合情况及球囊的吸收情况.结果可吸收球囊的初始拉伸强度为8.5 MPa,2周后为4.2 MPa,于体外24周可完全降解.载负磷酸钙骨水泥的可吸收球囊的动物实验显示,于16周时,球囊已部分吸收,胫骨上端开槽处回植骨块愈合良好,无骨膜反应和排斥反应.结论采用PDLLA-CL研制的可吸收球囊,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正常组织结构无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将灌注入内的磷酸钙骨水泥与周围组织形成一个良好的分割屏障,有效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作者:周云;唐天驷;熊成东;陈海啸;杨惠林;程华强;潘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基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双基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在风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以喉癌上皮细胞和猴肝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11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CTD)和4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的血清ANA.结果CTD中ANA的阳性率为84.1%,显著高于非CTD风湿病组的2.3%(P<0.01).ANA阳性者可呈现不同的荧光模式.结论ANA是区别CTD与非CTD风湿病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荧光模式有不同的意义.

    作者:郭雨凡;陈志伟;顾美华;邓迎苏;武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35例临床分析

    寰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少年儿童,由于寰枢关节在颈椎中具有大的活动度,且以旋转活动为主,因而是不稳定的部位,常导致颈椎功能不良.自2000年至2004年间,我科收治了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儿35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诸长明;张晨逸;袁家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AS-R-2型机器人系统导航下微创治疗脑出血

    运用CAS-R-2型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及操作平台,微创治疗脑出血21例.结果无1例死亡;按ADL分级判断:正常自理13例,轻度功能缺陷5例,中度功能缺陷2例,严重功能缺陷1例.表明CAS-R-2型机器人系统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定位准确,创伤小,对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邵君飞;王海秋;姚建社;孙骏;唐永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X线监视金属导丝引导置入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采用X线监视金属导丝引导置入鼻十二指肠营养管(NET)行肠内营养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胃瘘等严重并发症18例.结果:X线监视金属导丝引导下置入NET的成功率77.8%(14/18),置管操作时间5~15 min,平均10 min.营养管维持时间5~71 d,平均25 d.18例全部保守治愈,效果满意.说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患者痛苦小耐受好,无置管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李小兵;郑世营;周福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及意义

    对388例宫颈糜烂(分轻、中、重度3组)患者及60例无宫颈糜烂的正常组,检测其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结果:宫颈糜烂中、重度组CT及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80%(75/157)、68.18%(60/88)和40.13%(63/157)、55.68%(49/88);CT、UU双重阳性率分别为34.39%(54/157)和46.59(41/88),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糜烂组(分别P<0.05和P<0.01).提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丙酚复合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将100例ASAⅠ~Ⅱ级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50例,采用单纯异丙酚麻醉;异丙酚加曲马多(异+曲)组5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曲马多麻醉.记录术中异丙酚的用量、术毕患者清醒时间和术中皱眉或肢体扭动及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异丙酚用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曲组术中患者皱眉或肢体扭动的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异丙酚组(P<0.05),且术后患者主诉疼痛也比异丙酚组轻,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两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曲马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华;陶苏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5例临床分析

    分析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表明,COPD合并肺癌多数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并多数为Ⅲ~Ⅳ期,以对症、支持、化学治疗为主,预后差,应注重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金建强;马家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童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分析2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显示,患儿以男性多见,大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占绝大多数,病程迁延,激素治疗欠敏感.

    作者:冯勤妹;唐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单次链脲霉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移植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培养液,移植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至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中,测定大鼠血糖变化,评价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由17.58±2.46 mmol/L降至5.94±2.25 mmol/L,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作者:李立人;徐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组BMP7腺病毒的构建及转染兔髓核细胞的表达

    目的构建重组BMP7腺病毒(Ad-BMP7),观察其转染兔髓核细胞后的表达.方法(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P7经一系列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重组了BMP7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293细胞进行扩增、滴度测定.(2)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作为实验组,5只作为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椎间盘注射Ad-BMP7,实验对照组注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另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注射后1周、2周和4周各处死5只实验组兔子,注射后1周处死全部实验对照组兔子.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7的表达情况.结果(1)重组Ad-BMP7经限制性内切酶PI-SceⅠ和I-CeuⅠ双酶切获得BMP7基因片段,PCR扩增得到特异的扩增片段,表明重组的Ad-BMP7载体构建成功.(2)实验组的髓核细胞显示了BMP7染色阳性结果,1、2和4周组的阳性染色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重组BMP7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兔髓核细胞的表达,为研究其对体内髓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巍;李涛;史勇;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HPRT基因的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探讨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突变频率,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外周血HPRT基因突变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RT基因突变频率分析可作为患癌风险评估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周菊英;王利利;徐晓婷;俞志英;秦颂兵;许昌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脾脏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对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肿瘤12例,均行CT轴位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12例脾脏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为100%;准确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8例.认为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部分肿瘤良、恶性鉴别可得到明确诊断,但对肿瘤的定位诊断很困难.

    作者:薛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潘立酮、黛力新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多潘立酮10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黛力新早、中各1片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P<0.01).表明多潘立酮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作者:马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良Parks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斜视在眼科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斜视手术是一个力求恢复双眼视功能兼美容的手术,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切口,做到隐蔽、术中扰动少、术后反应轻、不留瘢痕,成为医患更高的追求.我科自2002年起,对65例(79只眼)斜视患者均采用改良Parks切口,术后随访2年,疗效较满意.

    作者:姚静艳;王熹;李龙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对23例肝脏小病灶患者做了超声造影检查,同时与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23例造影显示病灶34个,选择其中28个典型病灶为重点观察对象.结果超声造影定性的准确率为91%,高于常规超声的55%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70%.提示二代造影剂Sono Vue可连续观测病灶内血流灌注情况,等同于增强CT和增强MRI的检查原理和判断标准,是超声诊断肝内病灶的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手段.

    作者:高勇;黄海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