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皮素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费梅;熊佩华;陈爱平;张玲;府剑英;徐峰坡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内皮素, 内生肌酐清除率, β2-微球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内皮素(ET)水平在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正常人和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尿ET-1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的值,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ET-1、β2-MG均较正常人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β2-MG与Scr呈显著正相关(P<0.01),β2-MG与尿ET-1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尿ET-1均与Sc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ET-1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780,P<0.01),尿ET-1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888,P<0.01),且尿ET-1与Ccr相关性较血ET-1与Ccr相关性更强.结论尿ET-1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肾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探讨(附53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3例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3例肾错构瘤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肾部分切除19例,单纯肿瘤切除34例,共切除瘤体57个,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失血300 ml,术中无并发症,51例平均随访56.5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金虎;侯建全;浦金贤;严春寅;温端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8-表氧-前列腺素F2α(8-表氧-PGF2α)和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D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浆VEGF、6-酮-PGF1α、8-表氧-PGF2α和DH-TXB2等检测,分别分析其与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的相关关系.结果 DN各组血浆VEGF、8-表氧-PGF2α、DH-TXB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临床期DN组(CDN)高于早期DN组(EDN)(P<0.05),血浆6-酮-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DN组低于EDN组(P<0.05).经相关分析,血浆VEGF(r=0.3694,P<0.05)、DH-TXB2(r=0.4391,P<0.05)和8-表氧-PGF2(r=0.4831,P<0.05)均与UAER呈正相关,而血浆6-酮-PGF1α与UAER呈负相关(r=-0.3892,P<0.05).结论 VEGF过度表达、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和脂质过氧化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作者:卢国元;沈蕾;谢燕;周玲;王兆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32例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对32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大肠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行择期手术,6例因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1例、骶前积脓1例、死亡1例.无酮症酸中毒病例.提示只要围手术期合理控制血糖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患者可以得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钱永祥;刘兆伟;蒋挺;王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三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2 ng组,瑞芬太尼3 ng组,每组1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异丙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情况等.结果术中异丙酚的总用量芬太尼组>瑞芬太尼2 ng组>瑞芬太尼3 ng组,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术后恢复时间以瑞芬太尼2 ng组快,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3 ng恢复较慢;术后的呼吸抑制在瑞芬太尼的两组中所有患者均有发生,明显高于芬太尼组;三组体动发生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芬太尼组多,瑞芬太尼两组相仿.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有一定的优点,但需注意术中的呼吸管理,从综合效应看效应部位浓度2 ng/ml优于3 ng/ml.

    作者:杨建亚;谢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相应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关系.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采用HE染色TUNEL法检测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0~6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改善,24 h症状又有加重,提示再灌注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神经细胞出现坏死或凋亡与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TUNEL标记缺血1 h后再灌注48 h之内,皮层区细胞凋亡指数(AI)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结论线栓法成功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可用于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害及脑保护的研究.缺血性神经原死亡经历凋亡和坏死两种途径,中度、重度缺血以坏死为主,轻度缺血以凋亡为主.

    作者:张正春;孔岩;郑世营;薛寿儒;刘春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与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HAMD抑郁量表和Webster功能评分,对5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抑郁及功能障碍评定.结果 56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有29例伴发抑郁,占51.8%,抑郁与帕金森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结论抑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较高发生率,其与帕金森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袁霞;董万利;方琪;孔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榄香烯体外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榄香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FCM)、DNA电泳方法观察榄香烯对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采用RT-PCR、FCM检测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榄香烯在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呈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可见凋亡小体和梯形条带,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凋亡率高达51.8%,在凋亡过程中细胞阻滞于S期,并检测到bcl-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榄香烯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赵小瑜;杨吉成;盛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眩晕综合征的病因及其治疗

    将41例眩晕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治疗:A组21例,用西比灵+复方丹参液+碳酸氨钠+654-2+高压氧舱进行治疗;B组20例,用尼莫地平+复方丹参液+胃复安+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结果:A组显效率(85.7%)明显高于B组(50.0%)(P<0.05).提示A组治疗眩晕综合征疗效明显、可靠.

    作者:赵正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MSCT后处理技术在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瘤性肠梗阻术前及MSCT后处理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SCT对本研究中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100%,对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41/4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7.6%(40/41).STS-MIP后处理技术可以显示29例(29/41,70.7%)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MSCT是术前无创性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对引起梗阻的肿瘤的定位、定性准确性高,对肿瘤的供血血管能较好显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光强;龚建平;李勇;纪建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5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探讨ICP的诊断和治疗.结果:ICP的发生率较高为2.73%,ICP的临床分型对临床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掌握ICP患者的剖宫产指征和决定ICP患者的分娩时机十分重要;胎儿监护对于ICP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陈昕;钱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复合氯胺酮用于门诊人流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将57例拟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PF组,n=28)和异丙酚+氯胺酮组(PK组,n=29).观察:注射异丙酚量患者是否诉疼痛;异丙酚用量;术中患者有无肢动出现及患者的苏醒状况等项目.比较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门诊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患者恢复状况.结果:异丙酚用量和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注射异丙酚时患者诉疼痛者PF组明显高于PK组患者;术出现肢动情况PF组明显高于PK组.提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门诊人流术麻醉,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患者的恢复也都迅速、安全,不过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能更理想.

    作者:江漩;马彩艳;杨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LEEP和CO2激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将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75例行LEEP切除(包括CO2 激光治疗效果不佳者),另一组90例行CO2 激光治疗.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2~4 mm,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评价LEEP和CO2 激光对中一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果: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术后12周末一次治愈率96%,效果明显高于CO2激光组(71.1%).提示:LEEP适用于重度宫颈糜治疗,尤其对合并宫颈肥大及CO2激光治疗疗效不佳者,且手术简单、安全、易行,同时可提供全部病理标本,能明确诊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率.

    作者:蒋国华;郭彩霞;何国蓓;芮小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栓前体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10例住院UA患者入院时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TpP水平,出院后分别随访6个月,观察TpP水平各等级间患者发生阳性心脏事件数.结果有100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总共17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三组不同等级TpP水平的心脏事件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TpP水平的增高,心脏事件阳性率逐渐增加.结论 UA患者的近期预后与TpP水平有关,且随着TpP水平的增高,其危险度相应增加.

    作者:沈雁波;俞燕;唐建中;袁鼎山;蔡丹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外伤后迟发性血气胸65例诊治分析

    回顾性分析65例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65例, 探讨其诊治方法.结果: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65例占同期闭合性胸部外伤住院患者的17.1%(65/381),经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治疗48例,剖胸手术12例,自行吸收5例;治愈61例,死亡4例.提示胸部损伤患者应警惕发生迟发性血气胸,对于可疑的患者应严密观察、进一步检查,强调迟发性血气胸一旦确诊,应早期采取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或剖胸探查术等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肖接承;华菲;陆士奇;黄坚;汪智卿;沈振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肝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舒肝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大无干扰浓度.建立舒肝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舒肝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5 EU·mg-1,大无干扰稀释倍数为60倍.提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舒肝宁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钱惠芬;陶仲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

    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收住的吸入性损伤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认为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转归是有利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明元;陆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妥泰在治疗小儿各种类型癫痫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用妥泰治疗各种类型癫痫共48例,单药治疗35例,添加治疗13例.妥泰从小剂量0.5~1 mg/kg/d开始,每周增加0.5~1 mg/kg/d,直至到达目标剂量4~8 mg/kg/d,或加量期以临床不发作为有效量,停止继续加量.探讨妥泰治疗小儿各种类型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8例,疗程至8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5.8%,其中完全控制36例占75%;有效10例占20.8%;无效2例占4.2%.单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添加治疗总有效率70%,无效30%.48例中有不良反应31例,占64.5%.不良反应均出现在开始治疗的3个月内,6个月后大部分不良反应消失.提示:妥泰是一种新型、广谱、安全的抗癫痫药物,对小儿各种类型的癫痫总有效率达95.8%.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加量期,减慢加量速度可减轻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临床治疗耐受性好.

    作者:徐晓华;华颖;梅柏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及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对5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情况随访.患者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29),对其中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52例患者应用FACT-B(4.0)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及进行术后外观美容效果评价,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评价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疗效、美学效果与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提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并且有QOL.

    作者:顾筱旻;吴洁;钱秀珍;胡豫;胡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消炎坐浴洗剂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临床观察

    运用消炎坐浴洗剂治疗38例肛瘘术后患者,另设30例PP粉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探讨消炎坐浴洗剂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结果:消炎坐浴洗剂组伤口愈合时间较PP粉组缩短约4 d;术后伤口疼痛、渗液等症状减轻,消炎坐浴洗剂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显示消炎坐浴洗剂对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严冠敏;殷雪群;吴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疗效影响.方法对首次来院就诊前320例患儿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来院就诊后62例患儿仍坚持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来院就诊前未进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22%,来院就诊前自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48.5%,与来院就诊后仍坚持在家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80.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正确规范训练方法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单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顾琴;王浙东;李岩;汤继宏;金建华;胡斯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