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损伤36例临床分析

陆志荣

关键词:胰腺, 创伤与损伤, 外科手术
摘要:分析36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仅9例,36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16.67%,胰瘘8例.认为胰腺损伤合并伤多,术前诊断困难,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高.早期确诊、术中仔细检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处理胰腺损伤的关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小切口治疗腋臭及腋毛增多症

    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来治疗腋臭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笔者在比较了传统的皮肤梭状切除、激光、冷冻、药物注射等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创小切口破坏和去除大汗腺的同时破坏毛囊达到除去异味和减少腋毛的双重作用,近1年来用该法治疗腋臭及腋毛增多症27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联合乳果糖治疗重症肝炎对血浆氨基酸谱变化的影响

    目的明确重症肝炎氨基酸谱变化的特点,探讨血浆置换(PE)及血浆置换联合乳果糖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血浆置换及其联合乳果糖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各20例,分析其氨基酸谱变化特点及氨基酸变化与PTA改善的关系.结果重症肝炎患者血清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浓度显著增高,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浓度和BCAA/AAA比值显著下降(均P<0.01);PE及PE联合乳果糖治疗组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下降,支链氨基酸浓度升高,BCAA/AAA比值上升(P<0.05),联合组与单纯P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BCAA上升值、AAA下降值与PTA增加值呈正相关.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存在特征性氨基酸谱改变,尤以BCAA/AAA比值的改变与肝功能改善显著相关,PE治疗能调整氨基酸代谢,改善患者肝脏功能,联合应用乳果糖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吴旭东;赵卫峰;谢学顺;甘建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临床、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方法的比较

    通过对32例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前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关节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难以诊断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磁共振检查在术前判断膝关节内是否合并其他结构紊乱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关节镜检查为目前确诊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好方法.

    作者:高宜军;董启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分析既往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其中定位失误、椎间隙感染、原位处理不当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认为术前详尽检查,严格手术适应证;术中准确定位,谨慎操作;术后加强指导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建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23例髋臼骨折患者行薄层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3DCT),对骨折类型进行三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螺旋CT三维成像能立体、直观、准确地评估髋臼骨折的形态、类型、移位及是否合并脱位.螺旋CT三维成像在显示髋臼骨折上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晓东;范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olE2质粒复制增强片段的克隆

    目的研究ColE2质粒复制起始点下游能增强质粒复制的DNA 片段enhancer Ⅱ的作用机制.方法以pEC22为模板扩增出含ColE2 ori-enhancer Ⅱ的DNA目的片段,并将经双酶切的目的片断克隆到载体pBluescript Ⅱ SK+中.经限制性酶切凝胶分析、PCR鉴定、DNA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结果与结论该实验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Bluescript ColE2 ori-enhancer Ⅱ,从而为下一步探索该片段增强复制作用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继红;汪成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50例分析

    应用宫腔镜电切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和(或)宫颈管赘生物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或)阴道镜检查排除子宫颈恶性病变,置入宫腔镜应用电视成像系统全方位观察宫颈表面及宫颈管病变,确定宫颈管赘生物的位置及与宫颈管内口的关系,采用顺行或逆行切除法,用环行电极自赘生物根部纵行切割直至切净赘生物,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验.术后2个月随访,46例治愈,治愈率达92%,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表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胡敏;徐惠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胰腺癌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68%,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分期相关(P<0.01).结论 MMP-2在胰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房丽忠;冯一中;任苏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148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92例,女56例.年龄43~80岁,平均54.2岁.48例均有高血压病史.1.2 病情分级按高血压脑出血意识状态分级[1],Ⅰ级2例,Ⅱ级31例,Ⅲ级42例,Ⅳ级70例,Ⅴ级3例.

    作者:陈盛团;应纪辉;曾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

    我院3年来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21~53岁,平均31.4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4.1年.

    作者:周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负载冻融抗原的DC诱导特异性CTL杀伤U937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负载白血病细胞株U937冻融抗原,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CTL),使其对U937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基因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rhGM-CSF)联合培养体系自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DC,使其负载U937冻融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CTL.观察负载U937冻融抗原的DC对所激发的T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及CTL对U937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负载U937冻融抗原后DC的CD1a表达率较培养前明显增高(P<0.01),CD86、CD11c、HLA-DR表达也较培养前明显增高(P<0.01),而CD83、CD14与培养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且负载U937冻融抗原DC诱导的CTL中,CD3+CD8+T细胞比例较诱导前明显增高(P<0.01).U937冻融抗原负载DC诱导CTL对U937细胞及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6.96±6.21)%和(9.81±4.45)%,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经rhGM-CSF、rhIL-4培养产生的DC为CD14-CD1a+的DC,能诱导CTL产生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负载U937冻融抗原DC诱导的CTL中的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提示CD8+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白;邱国强;谢晓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BS与SEP在脊髓半切损伤后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稳定的脊髓损伤建模方法,为本研究室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A组,行T12椎板切除术+脊髓左半切)、假手术组(B组,行T12椎板切除术,不切脊髓)及正常组(C组).术后1、2、3、4周行改良联合行为评分(CBS),术后24 h及4周行体感诱发电位(SEP)等检测,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一致性.结果 A组各周CBS与B、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术后24 h SEP消失,术后4周有恢复,较B、C组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少,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动物模型操作简单,动物存活率高且稳定,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施婵宏;万明辉;朱奇;郭试瑜;夏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喉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对20例喉部病变进行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并与纤维喉镜对照.螺旋CT轴位图像、MPR 、CTVE 所示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气道狭窄情况与纤维喉镜一致.提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MPR 及CTVE,使喉部病变显示的细节得到明显提高,对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奚日泉;周慧;高亚枫;邢建明;滕金宝;徐正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创技术在胆道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联合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DE)的胆道结石患者78例.其中先行ERCP/EST,然后行LC 35例;先行LC,然后行ERCP/EST 25例;同时行LC和LCDE 18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上无差异.胆总管结石总取出率为92%,3组分别为93%、95%和87%.认为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联合应用多种微创外科技术治疗.

    作者:谷春伟;王浩炜;吴浩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发性肾破裂10例诊治分析

    回顾性分析10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细胞癌2例,肾囊肿3例,移植肾1例.肾移植1例家属放弃治疗,余9例抢救成功并恢复良好.表明自发性肾破裂常见原因是肾肿瘤,我国常见原因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掌握该病特点并结合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王文熲;单玉喜;颜纯海;孙传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57例口干患者念珠菌感染情况调查

    分析57例口干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SS)、放疗后患者口腔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阳性率高;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程度与唾液流量多少有关.

    作者:莫朝阳;刘瑾;杨建新;汤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向电泳法测定辐照前后大鼠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

    目的用双向电泳方法分析γ射线照射后辐射损伤期和修复期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以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辐射损伤与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2 Gy全身照射SD大鼠,分别于辐照前和辐照后24、72 h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制备蛋白样品,进行双向电泳测定.电泳胶银染显色,用ImageMaster 2D Elite软件对获得的蛋白图谱加以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辐照前相比,有7个蛋白点在照后24、72 h表达消失;4个蛋白点在辐照后24 h表达减弱,72 h表达消失; 6个蛋白点在辐照后24、72 h表达减弱;6个蛋白点在照后24、72 h表达增强.结论大鼠辐照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和辐射诱导的损伤及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王洁;童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脊液中右旋布洛芬含量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观察脑脊液中右旋布洛芬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方法新西兰家兔脑部直接注射右旋布洛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色谱条件:Kromasil C18(150 mm×4.6 mm,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65:30:5),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25 nm,以保泰松为内标.结果脑脊液右旋布洛芬在0.5~8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药物在脑脊液中Tmax为1.1 h,Cmax为9.9 μg/ml,T1/2为3.5 h,AUC为61.0 μg*h/ml.结论 HPLC-RP法可用于测定脑脊液中右旋布洛芬含量,药物在脑脊液中代谢呈一室模型.

    作者:缪丽燕;张华;王中;丁盛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200例脂代谢分析

    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分析.分为总组和对照组,HbAlc≤7.0 mmol/L组与HbAlc>7.0 mmol/L组,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分别观察TC、TG、HDL-C、LDL-C、APO-A1、APO-B及比值等指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总组TG增高、HDL-C降低、LDL-C增高、APO-A1降低、APO-B增高(均P<0.01或<0.05);高血压组TC增高、HDL-C降低(均P<0.05),HbAlc>7.0 mmol/L组TG增高、APO-B增高(均P<0.05).表明该组患者完全符合2型糖尿病的脂质三联征特点.

    作者:吕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灯盏佃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佃辛注射液,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灯盏佃辛注射液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琰萍;许丽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