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水平正压通气在ICU多发伤患者机械通气中的运用

缪建中;吴震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 多发伤
摘要:运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对12例多发伤患者辅助通气,结果使用该模式撤机成功11例(占92%),镇静剂使用量明显减少且能维持较好的动脉氧分压,全组无死亡.认为双水平正压通气是多发伤患者行辅助通气良好的通气模式,可避免肺气压伤、大剂量使用镇静剂的不良后果.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48h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肝功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术后2周大多可恢复正常.

    作者:缪云翔;谷春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癌手术后残胃病变76例报告

    我院自1984年以来,对胃癌手术切除后残胃行胃镜检查,现将资料完整的76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金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能力比对试验对不同仪器测定结果的相关校正

    用同一份新鲜混合血清在3台仪器上分别测定电解质(K+、Na+ 、CL-)和总二氧化碳(TCO2)浓度并计算3台仪器的精密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台仪器的精密度均良好(CV<2.5%);3台仪器测定的Na+、Cl-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K+和T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以常规生化仪的测定结果为标准对其他两台仪器进行相关校正,消除基质效应是可行的.

    作者:张萍;宋红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收集26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率与年龄、性别、血清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GM)、甲状腺肿大、疗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为42.3%(110/260);随着疗程的延长,复发率逐渐降低;疗程大于1.5年者,复发率为19.1%;随着年龄的增大,复发率逐渐降低;随着甲状腺肿大程度的增加,复发率逐渐升高;停药时,TSH水平低,TMA、TGA活性高者,复发率高.结果表明,影响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复发的因素是年龄、疗程、甲状腺肿大程度及血清TGM、TGA、TSH水平.

    作者:刘保群;张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血脂、血尿酸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高血压患者及48名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血压、人体测量变量值及生化指标.血清瘦素用ELISA法测定.结果 (1)两组血清瘦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肥胖者血清瘦素浓度显著于非肥胖者(P<0.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01);(2)高血压组血清瘦素与BMI、血尿酸(URIC)、总胆固醇(TC)、腰围、臀围、WHR显著正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血清瘦素浓度的影响因素为性别、BMI、URIC、WHR.结论血清瘦素浓度与血压、年龄无关,而与BMI、腰围、臀围、WHT、URIC显著相关.

    作者:徐文新;卢国元;李声宏;柴华旗;侯宝元;钱永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胰头癌55例诊治分析

    对55例胰头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占69.1%,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占76.4%,余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腹部包块、呕吐、血糖升高以及肝、肺转移、腹腔转移等.13例检测CA19-9,12例升高.认为胰头癌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以及B超、CT、MRI、MRCP等影像检查.应根据患者相关的临床、影像诊断,予以合理治疗.

    作者:陈卫昌;李锐;赵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22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的分型与临床特点分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2年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422份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血清型研究,同时填写临床表现调查表.结果:422份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65%,以11月份为发病高峰;以G3为主要流行株.临床特点以呕吐及水样便为主要表现,31.37%的患者合并肠外表现.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是苏州地区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G3型为2002年的优势毒株,呼吸系统感染为常见的肠外并发症.

    作者:顾红英;唐伟国;金忠芹;武庆斌;严文华;金辉;王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克隆法检测大鼠体细胞HPRT 基因突变探讨

    目的探讨克隆法检测大鼠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参照文献提供的克隆法,靶细胞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脾淋巴细胞时,选取自体或异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或脾淋巴细胞作为滋养细胞,比较相应的克隆率.结果无论靶细胞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还是脾淋巴细胞,自体来源的滋养细胞组的克隆率高于异体来源的滋养细胞组,脾淋巴细胞为滋养细胞时克隆率较高.结论自体来源的滋养细胞优于异体来源的滋养细胞,滋养细胞为脾淋巴细胞时有更好的克隆效果.

    作者:崔凤梅;赵经涌;劳勤华;王六一;杨淑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颈部臂丛神经鞘瘤2例报告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细胞瘤,是周围神经中常见的良性肿瘤.颈部的神经鞘瘤,一般发生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者较多,发生于臂丛神经者罕见.若误诊或手术处理不当常导致臂丛神经损伤.1998~2001年我院收治颈部臂丛神经鞘瘤2例,现报告于下.

    作者:承翼南;路和平;羊一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效果的评价

    78例被诊断为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的低分子右旋糖苷.通过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液粘滞度、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液粘滞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南佳彦;贾吉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肉瘤VEGF和PCNA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新生在骨肉瘤生长、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52例骨肉瘤组织标本的研究,采用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单克隆抗体、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1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单克隆抗体,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代表血管新生的肿瘤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icrovessle Density)及代表肿瘤细胞增殖的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VEGF表达和MVD与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细胞分型无关(P>0.05);PCNA表达与骨肉瘤转移有关(P<0.05).结论骨肉瘤体内血管新生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条件,也是其转移的基础.PCNA可作为术后肿瘤转移的预测因子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曙光;杨惠林;梅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O2部分重吸入法监测心排血量

    目的评价CO2部分重吸入法监测心排血量的准确性.方法对20例择期神经外科患者同时应用CO2部分重吸入法与温度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每隔10 min采集数据(10对数据).结果二者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882(P<0.01).结论 CO2部分重吸入法监测心排血量无创伤,费用低,操作简单,在临床麻醉和术后监测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培敏;谢红;李华;周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6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心电图分析

    对6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1例(33.3%),窦性心动过缓12例(19.0%),窦性心动过速21例(33.3%),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4.8%),急性心肌损伤型改变2例(3.2%),心肌缺血型改变6例(9.5%),Q-T间期延长4例(6.3%);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5.7%、73.2%和87.5%.提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改变,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

    作者:沈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灯笼草消炎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灯笼草的消炎作用.方法对用完全弗氏佐剂致炎后的急性期和慢性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予4.2g/kg灯笼草灌胃给药1周后分别测定其致炎后爪的局部周长和厚度的改变.结果灯笼草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急性期和慢性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致炎后爪的局部肿胀.结论灯笼草具有消炎作用.

    作者:单立冬;龚珊;郭试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雾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192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6~2001年用气雾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19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海藻硫酸多糖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目的建立一套从褐藻中提取海藻硫酸多糖(SP)简单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法采用乙醇分级提取和Sevage去除蛋白的方法分离、纯化SP,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茚三酮法和硫酸基法等鉴定SP产品,用苯酚硫酸法测定SP产品中的糖含量,硫酸基法测定SP产品中的硫酸基含量.结果从褐藻中得到了SP产品,其得率为3%,SP产品的总糖含量高达85.4%,硫酸基含量为5.3%.结论我们建立的SP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所得产品确系硫酸酯化的海藻多糖.

    作者:强亦忠;王崇道;邵源;吴可;丛建波;孙存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洁欣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严重感染的疗效观察

    44例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症合并严重感染者在接受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洁欣(国产rhG-CSF)2~5μg/(kg*d)和不加洁欣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素加洁欣治疗的实验组有效率为95.45%,不加洁欣的对照组为59.09%,两组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中原中性粒细胞较低(≤1.0×109/L)者在接受洁欣后90.91%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而对照组只有543.55%(P<0.01),且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及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1),提示洁欣与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ANC减少症合并感染可缩短ANC减少的持续时间,加快骨髓造血功能及外周血ANC的恢复,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可提高抗菌的疗效,故洁欣升白的作用明确,副作用小,应尽早使用.

    作者:沈文香;陶瑞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式顶侧结合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术102例分析

    102例改良法腹膜外剖宫产与122例腹膜内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损伤和产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新式手术后排气时间是14±5 h,显著短于腹膜内(21±8 h,P<0.01),且术后切口疼痛轻,感染明显减少.认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具有简捷、创伤小、副损伤少、术后进食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切口疼痛轻、远期无肠道粘连等优点.

    作者:戴志远;徐美娟;柴利强;朱挺;蔡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0%葡萄糖点状注射治疗肛管直肠脱垂11例

    肛管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由于肛管直肠粘膜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所致.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大便过分用力和老年体弱是主要诱因,常发生在女性,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门诊部自2000年起至今,采用50%葡萄糖液作粘膜下点状注射治疗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徐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附10例报告)

    10例动脉导管未闭窄处直径为1.2~4.4mm,均值为3.06mm.由股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或由股动脉途径置入弹簧圈;术后10min行降主动脉左侧位造影观察有无分流.术后1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与再通.结果:10例均一次封堵成功,24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9例封堵完全,1例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分流消失.认为经导管介入治疗PDA是适用于小儿、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袁志昌;孙凌;贺永明;许菊珍;蒯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