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灵芝和针刺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龚珊;单立冬;蒋星红;印其章

关键词:灵芝, 针刺, 学习记忆,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灵芝和(或)针刺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和Y-迷宫法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给小鼠120mg/(kg*d)灵芝灌胃和(或)针刺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灵芝能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灵芝+针刺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灵芝和(或)针刺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西比灵预防丛集性头痛36例疗效观察

    将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丛集性头痛57例纳入随访,其中治疗组(西比灵组)36例,对照组(全天麻胶囊组)21例,分别在发病季节前1个月开始服药,连续3个月以上,观察头痛发作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药物反应.结果:遵从医嘱坚持口服西比灵治疗的29例中,21例(72.4%)未出现头痛发作,5例再次发作但症状较前减轻,3例头痛症状与以前相似发作;7例未遵从医嘱患者均与以前有类似发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坚持服药后6例未再发病,4例再次出现症状但有所减轻,9例服药后仍完全发作.两组预防头痛发作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比灵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药物副反应.认为西比灵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丛集性头痛的药物,长期口服副反应较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李晓凤;王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阑尾炎的特有体征500例分析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阑尾炎536例,体检时出现特有特征,即右下腹压痛点伴有放射至脐周痛500例,现分析报告于下.

    作者:周惠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海藻硫酸多糖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目的建立一套从褐藻中提取海藻硫酸多糖(SP)简单可行的工艺流程.方法采用乙醇分级提取和Sevage去除蛋白的方法分离、纯化SP,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茚三酮法和硫酸基法等鉴定SP产品,用苯酚硫酸法测定SP产品中的糖含量,硫酸基法测定SP产品中的硫酸基含量.结果从褐藻中得到了SP产品,其得率为3%,SP产品的总糖含量高达85.4%,硫酸基含量为5.3%.结论我们建立的SP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所得产品确系硫酸酯化的海藻多糖.

    作者:强亦忠;王崇道;邵源;吴可;丛建波;孙存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ulsinelli四血管法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制作的改进

    将Pulsinelli四血管法加以改进,分两阶段阻断椎动脉和颈总动脉,使用双极电凝器,用细钢丝插入翼突孔间接烧灼椎动脉等.改进后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成功率,降低术中死亡率.

    作者:范圣登;王琛;谢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附10例报告)

    10例动脉导管未闭窄处直径为1.2~4.4mm,均值为3.06mm.由股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或由股动脉途径置入弹簧圈;术后10min行降主动脉左侧位造影观察有无分流.术后1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与再通.结果:10例均一次封堵成功,24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9例封堵完全,1例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分流消失.认为经导管介入治疗PDA是适用于小儿、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袁志昌;孙凌;贺永明;许菊珍;蒯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式顶侧结合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术102例分析

    102例改良法腹膜外剖宫产与122例腹膜内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损伤和产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新式手术后排气时间是14±5 h,显著短于腹膜内(21±8 h,P<0.01),且术后切口疼痛轻,感染明显减少.认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具有简捷、创伤小、副损伤少、术后进食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切口疼痛轻、远期无肠道粘连等优点.

    作者:戴志远;徐美娟;柴利强;朱挺;蔡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23例临床分析

    对该院1997年11月~2002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39.4%,123例VAP患者中痰中细菌检出率为93.5%,其中革兰阳性(G+)菌17.2%,革兰阴性(G-)菌72.0%,霉菌10.7%;病死率为26.0%.认为VAP是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持续性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尽量不使用抗酸剂以及胃肠促动力药物应用可预防VAP的发生.选择合理抗生素、争取早日脱机,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生长是减少VAP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戴海文;严静;虞意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个简便的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的研究延迟性排斥反应的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法监测猕猴体内天然抗体水平在出生后0.5~3月龄的变化,选择新生梅山猪和2.5月龄中国猕猴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非协调性猪-猴异种移植模型.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排斥后取移植心进行电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IgM类天然抗体水平出生后缓慢上升,3月龄时达到31%左右,而IgG类天然抗体水平始终处于低水平.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36 h,电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显示为延迟性排斥反应.结论选择新生梅山猪和2.5月龄中国猕猴建立非协调性猪-猴异种移植模型,可方便克服急性排斥反应,从而有助于延迟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作者:张治;沈振亚;何建明;瞿冀琛;倪斌;余云生;叶文学;孟自力;黄浩岳;刘鸿程;滕小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雾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192例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6~2001年用气雾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19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造瘘的手术指征和方法探讨(附60例报告)

    分析60例十二指肠造瘘手术病例资料,结果:治愈40例,好转20例,无手术死亡;经残端十二指肠造瘘有并发症6例,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无并发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合理选择手术指征和方法是十二指肠造瘘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章小平;邱建平;袁建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来人员在疟疾高发区发病率的调查

    用瑞氏染色法对中国援外工作人员970人和当地巴基斯坦民工450人中不明原因发热者进行血片检测.结果:共检测到间日疟54例,其中中国援外工作人员51例,发病率为5.26%;而中国雇用的当地巴基斯坦民工仅3例,发病率为0.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可能与当地人反复感染而产生了免疫力有关.

    作者:钱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能力比对试验对不同仪器测定结果的相关校正

    用同一份新鲜混合血清在3台仪器上分别测定电解质(K+、Na+ 、CL-)和总二氧化碳(TCO2)浓度并计算3台仪器的精密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台仪器的精密度均良好(CV<2.5%);3台仪器测定的Na+、Cl-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K+和T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以常规生化仪的测定结果为标准对其他两台仪器进行相关校正,消除基质效应是可行的.

    作者:张萍;宋红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丽科伟治疗急性疱疹病毒性脑炎45例效果观察

    对45例急性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用丽科伟治疗,结果38例治愈,4例好转,3例无变化,好转率为84.4%.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认为丽科伟是一种高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急性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药物.

    作者:孙惠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肱骨外侧髁骨折的伸肌腱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采用光学弹性实验及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法,研究伸肌腱在不同体位加载下对肱骨外侧髁的应力作用规律,探讨肱骨外侧踝骨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分别制造儿童肱骨三维光学弹性及有限元模型,模拟伸屈肘及前臂旋前、中立、旋后和内外翻等多种体位加载,观察和计算分析相应部位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各种体位肱骨外侧髁区平均应力值均大;半屈肘时应力值远大于相应伸肘时,而伸肘时的伸肌腱作用节点应力值却大于外侧髁区;伸肘内翻位有伸肌腱作用力的加载下,肱骨外髁上部为拉应力条纹,内髁上部为压应力条纹.结论儿童半屈肘位时易发生肱骨外侧髁骨折,而在伸肘内翻位时,以伸肌腱牵拉为主的弯力偶矩可拉脱外侧髁形成骨折;肱骨外侧髁骨折的复位可利用伸肌腱的牵拉作用,而固定则尽量避免伸肌腱的牵拉.

    作者:俞莉敏;陈日齐;张建新;郑祖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6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心电图分析

    对63例急性颅脑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1例(33.3%),窦性心动过缓12例(19.0%),窦性心动过速21例(33.3%),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4.8%),急性心肌损伤型改变2例(3.2%),心肌缺血型改变6例(9.5%),Q-T间期延长4例(6.3%);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5.7%、73.2%和87.5%.提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改变,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

    作者:沈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供体血管内皮细胞胸腺修饰对猪-猴心脏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腺修饰对大动物异种心脏移植的影响,建立猪-猴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受体猕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照射组、照射+胸注1640组和照射+胸注供体血管内皮细胞(VECs)组,对受体进行不同预处理后,作猪-猴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同时在移植前作供体VECs溶解率和供体VECs与受体淋巴细胞(猴T细胞)的混合细胞反应检测.结果照射+胸注猪VECs组平均供心存活时间(Mean Survival Time,MST)显著延长(124.2±4.2h),超过照射组(65.2±6.6h)、照射+胸注1640组(63.0±4.0h)和对照组(36.2±5.9h)(P<0.05).同时,该组供体VECs溶解率显著下降(P<0.05),受体T细胞增殖显著受抑制(P<0.05).结论供体VECs(猪VECs)胸腺修饰可通过抑制受体(猴)T细胞的识别与增殖,减轻供心VECs激活,终缓解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从而使供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但不能完全克服DXR.

    作者:何建明;沈振亚;张治;瞿冀琛;倪斌;余云生;孟自力;焦鹏;张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粒细胞减少伴发热33例疗效观察

    随机分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对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疗效,结果发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72 h体温恢复正常的比率(54.5%)高于头孢噻肟组(25.8%),提示在严重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治疗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有良好疗效.

    作者:谭洁;李汉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药物性血尿21例报告

    我院自1992~2002年共收治因药物选择不当、浓度过高、剂量过大或用药速度过快造成的可逆性血尿患儿2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免疫调节剂SCA诱导的抗血吸虫性肝病变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诱导的抗肝内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取鼠肝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下测量肉芽肿大小(平均面积和体积);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百分数及二者的比值;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和IgG3水平.结果服用SCA(SCA-1,SCA-2)实验小鼠肝内肉芽肿病变均非常显著地小于感染对照组(均P<0.01);实验鼠肝内虫卵肉芽肿的平均面积和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减小率达40.71%~53.08%;实验组CD4+/CD8+值(2.72~3.67),显著地高于对照组(1.89)(均P<0.05);用药组的特异性抗体IgG及其亚类IgG1和IgG3水平,均显者地高于对照组(均P<0.01或0.05).结论中药合剂SCA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免疫调节剂,其抗病免疫的分子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密切相关.

    作者:骆伟;龚唯;庞智;李允鹤;周洪福;胡永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血脂、血尿酸等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高血压患者及48名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血压、人体测量变量值及生化指标.血清瘦素用ELISA法测定.结果 (1)两组血清瘦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肥胖者血清瘦素浓度显著于非肥胖者(P<0.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01);(2)高血压组血清瘦素与BMI、血尿酸(URIC)、总胆固醇(TC)、腰围、臀围、WHR显著正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血清瘦素浓度的影响因素为性别、BMI、URIC、WHR.结论血清瘦素浓度与血压、年龄无关,而与BMI、腰围、臀围、WHT、URIC显著相关.

    作者:徐文新;卢国元;李声宏;柴华旗;侯宝元;钱永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