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芳;李雪峰;张晓梅;王大新;李江伟
“顽痹”与现代医学中“类风湿关节炎”的表述相似.其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终可导致关节畸形,活动障碍,而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旷惠桃教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传承导师,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著名风湿病专家,悬壶40载,长期致力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策略简介如下.
作者:周珂;王莘智;廖亮英;吴伊莹;旷惠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野芑蕉抑制高血压伴稳定劳力型心绞痛(PH+ SAP)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取32例行PCI术的PH+ SAP患者,用西药联合野芭蕉处方治疗(治疗组)l周,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hs-CRP、TNF-α、IL-6和IL-18,分别为(25.31±5.27)mg/L、(17.88±6.37) ng/L、(19.65±6.82) ng/L和(122.5±23.4) pg/L,治疗后为(27.46±5.56) mg/L、(19.03±6.19) ng/L、(21.88±6.43) ng/L和(132.7±25.7) p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26.01±4.96)mg/L、(18.35±6.96) ng/L、(18.99±6.52) ng/L和(123.8±23.8) pg/L,治疗后为(31.46±7.56) mg/L、(26.83±7.55) ng/L、(26.73±8.36) ng/L和1(61.3±39.5) pg/L,与治疗前比较,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P<0.01),IL-18平均水平降低(P<0.01).结论 西药联合野芭蕉处方可有效缓解PH+ SAP患者PCI治疗后短暂的低度炎症反应.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益.
作者:潘兴寿;梁烨;李天资;蓝家富;陆高翔;韦彤雁;赖腾芳;李近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栀子提取物对异质性及多因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H/M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先利用腹腔注射半乳糖促衰老,再反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致脑缺血,后大鼠侧脑室一次性注射Aβ1-40制备H/MAD模型.将8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假损伤组、模型组、70%乙醇粗提物高剂量组、70%乙醇粗提物中剂量组、70%乙醇粗提物低剂量组、安理申组,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他组造模,各给药组于术后3d开始灌胃给药6d.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试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血清中CAT和AchE的含量.结果 栀子70%乙醇粗提物各组和安理申组均可增强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能使模型大鼠血清中CAT的活力增强,降低AchE含量,尤以70%乙醇粗提物高剂量组效果佳.结论 栀子70%乙醇提取物对异质性及多因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CAT的活力和降低AchE含量有关.
作者:左月明;蔡妙婷;张忠立;罗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龙血竭不同提取部位对链脲佐菌素性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龙血竭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研究不同提取部位对链脲佐菌素性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血脂水平及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龙血竭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能降低链脲佐菌素性高血糖小鼠空腹血糖水平,乙酸乙酯部位可上调模型小鼠GLUT4mRNA表达.结论 龙血竭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具有降血糖功效.
作者:陈洪涛;刘源焕;覃学谦;朱智德;蔡丹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灸法治疗感冒的临床研究,总结与灸法临床实践高度相关的高质量证据,为临床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以灸法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为中心,全面检索目前可获得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循证医学5级标准从高到低选用能够回答相关临床问题的证据,采用RevMan5·0·20统计结局指标.结果 有2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B级证据证实灸法治疗感冒的有效性,化脓灸可以达到;相对常规抗感冒药,灸法可能有治疗优势或相当的疗效,如感冒清、先锋Ⅳ(C级证据)、荆防达表汤(C级证据)、维C银翘片(C级证据)等;仅有2项不同刺法灸法之间比较,1项为B级证据显示化脓灸比单纯针刺效果好,并在提高机体免疫较优;1项为C级证据表明温和灸比针刺效果好:4项C级证据表明灸法配合其他对比药物其效果要好或者效果相当,如雷火灸配合小青龙汤治疗感冒疗效优于西药等.而部分措施疗效和西药相当,比如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佩药疗法对照达菲胶囊,但是其对症状改善更优等.结论 笔者认为灸法治疗感冒是有效的.灸法治疗感冒与西药相比很可能等效甚至更优,当然灸配合其他措施的效果也有一定优势,但是尚需要更高质量证据来证买.
作者:罗小军;熊俊;陈日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解聚复肾宁(JJFSN)对DN患者血清MMP-9、TIMP-1的影响.方法 120例早期2型D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解聚复肾宁组、厄贝沙坦组、解聚复肾宁+厄贝沙坦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12周为1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解聚复肾宁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显著好转,血清MMP-9显著升高(P<0.05),血清TIMP-1显著降低(P<0.05).结论 解聚复肾宁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清MMP-9、TIMP-1水平而影响细胞外基质代谢调控系统,延缓DN的进展.
作者:焦颖华;邢磊;陈继贵;田发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麦冬多糖对NOD小鼠颌下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予NOD小鼠高中低剂量麦多冬多糖灌胃11周,观察麦冬多糖对NOD小鼠颌下腺中水通道蛋白5(AQP5)及血管活性肠肽mRNA(VI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麦冬多糖高中低剂量均可降低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度,上调颌下腺AQP5和VIP mRNA的表达.结论 麦冬多糖对NOD小鼠颌下腺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陶依凤;李成荫;汪悦;孙丽霞;晏婷婷;吴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老年骨折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中医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分别于患者住院时、住院10天后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抑郁自测量表(SDS)进行评分比较,及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比较分析.结果 SAS评分、SD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在健康教育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合中医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健康教育掌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樊星;赵海燕;崔立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线粒体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的H9c2细胞建立H2O2损伤模型,分别给予100,75,50,25,1μmol/L的红景天苷预处理,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红景天苷的适保护浓度;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检测线粒体特异性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etramethyrhodamine ester,TMRE),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的变化,证明红景天苷是否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开放而发挥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同时用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初步探讨其具体信号转导机制.结果 与H2O2组比较,红景天苷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TMRE荧光减弱程度均明显减低,以浓度50 μmol/L时作用明显(P<0.05);红景天苷(50 μmol/L)可显著上调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红景天苷能够通过线粒体保护途径对抗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且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其下游因子GSK-3β的磷酸化,从而抑制mPTP的开放实现的.
作者:尹敬;田炜;魏建强;崔书霞;喇孝瑾;徐菁蔓;王亚;李继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庙岛群岛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33属、65种,并发现了2属、2种为山东省分布新纪录.文章介绍了庙岛群岛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生境、药用功效,并对野生菊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利用野生菊科植物资源的一些建议.
作者:马成亮;张克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更年期综合征也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1].该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延长,该病呈现出发病早、病程久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HRT),单纯补充雌激素、辅以孕激素或雄激素联合用药.虽疗效肯定,但其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及中远期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中风等副作用无法排除,寻找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很多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承至今,且药物毒副作用少,成为研究的热点.滋肾疏肝饮是已故天津著名妇科专家王敏之教授的经验方,吾师在早年跟师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自身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吾有幸将之总结如下.
作者:闫清雅;夏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橙皮苷水溶液在不同的pH、温度、离子强度、初始浓度条件下降解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条件下橙皮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计算橙皮苷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预测其半衰期(t0.5)和活化能.结果 橙皮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在酸性pH环境中为稳定,碱性条件下较容易降解,pH=10时的半衰期为2.56 h,活化能为24.73 kJ·mol-1,离子强度和初始浓度对其降解影响不大.结论 橙皮苷在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随着pH的增大降解速率逐渐加快,呈现pH和温度依赖型,提示橙皮苷的使用和保存适宜在低温偏酸性条件下,避免碱性环境和高温条件.
作者:王萌;任晓亮;刘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亚型,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50%~81%[1].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烧心,泛酸,反胃,嗳气,胸骨后不适等,内镜检查并无食管黏膜损害现象,且PPI对症状的改善率低于反流性食管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朱生樑教授从医近三十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笔者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朱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莲;朱生樑;程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灵芝酸G诱导小鼠肥大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17+ FcεRIα+分子的表达;比色法测定小鼠肥大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OPT法检测组胺释放.ELISA法检测IL-10和TNF-α的分泌.结果 灵芝酸G能诱导小鼠肥大细胞97.18%的CD117+ FcεRIα+分子表达;体外实验显示2μg/ml灵芝酸G可以诱导小鼠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为72.0%,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为32.2%,并分泌IL-6和TNF-α.结论 灵芝酸G能诱导小鼠肥大细胞脱颗粒并分泌细胞因子,同时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李仲娟;杨朝令;杨细凤;胡芳;汪宏良;喻昕;向环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从冠心病本虚证、标实证和本虚标实证入手综述了冠心病各证候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五来年,研究涉及的客观指标已从宏观的心率变异性深入到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表达、基因多态性等微观层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延伸至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系统研究,且冠心病证候的内在实质和证候演变存在相应的微观表达.
作者:曲淼;张明雪;张天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BODE指数(包括FEV1、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标准体重指数);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观察2组患者疗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及显效率(42.8%),高于对照组(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BODE指数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呼吸困难量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BODE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治疗组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史肃育;吴同启;郭建辉;韦蓉;梁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脉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自拟益脉降脂汤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60例,只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检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改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升高(P<0.01),但是治疗组在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益脉降脂汤是有效的降脂调脂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绍杰;刘华盛;康善平;王丽;汤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把握制方原意,结合临床体会深有见地分析方剂配伍机制及相关运用事宜,尤其是王老强调的治病考虑人、不伤人的思想,值得临床、教学工作者学习.
作者:南淑玲;章健;赵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SHF)提取物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HYPERSIL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16:84);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04 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酸枣仁合欢方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在0.2~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方程为:Y=36 431X +71 143,r =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1.20%.结论 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SHF提取物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孟飞;张庆伟;李佩孚;符敬伟;乔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依据.方法 利用10%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血清培养正常大鼠的卵巢颗粒细胞以复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细胞模型,观察二仙汤对该模型中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二仙汤对颗粒细胞的生长呈现促进作用.结论 二仙汤在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其对颗粒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关.
作者:杜萍;卢金福;洪敏;许惠琴;卞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