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

黄水香;叶盈盈;邵志林

关键词:中医分型分证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摘要:目的 观察通过中医临床路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将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通过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平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肝功能、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2.5%,有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愈率为3.1%,有效率为49.1%,总有效率为51.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中医临床路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疗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数据挖掘在中医诊疗规则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首先提出了一整套通用中医诊疗数据库集的建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收集到的中医慢性胃病病例数据转化为适合数据挖掘的中医胃病数据决策表;其次,构建出“属性约简+改进值约简”算法并对上述决策表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相关的中医诊疗规则;后在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获得了与中医专家咨询结果相一致的数据挖掘效果.

    作者:金力;王宗殿;阚红星;韩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Slit2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每组24只.后两组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电针治疗组取“环跳”、“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Slit2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电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Slit2及其mRNA在第一疗程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且都高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两组始终都高于空白对照组,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电针治疗能明显增强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Slit1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杜旭;王瑞辉;张秋红;王孟林;陆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80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各项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发生血压升高、糖耐量低减、血脂异常、肝功能损害的例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万淑琼;张军;熊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参川芎嗪配合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8年以来对9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手法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选择2008-04 ~ 2012-04四年间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7例中,男性病人41例,女性56例;年龄35~ 72岁,平均47岁;症状主要有头痛,耳鸣,眼花,68例有眩晕,32例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颈椎X线平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其中骨桥形成23例,生理曲度改变52例,经颅彩色多普勒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不同程度椎-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后动脉痉挛、供血不足.对照组48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作者:秦练;周赤兵;陈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延迟反应临床观察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加之生活方式改变等多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在临床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表现,严重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1].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常用手段,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病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部分患者在实施化疗24 h后,肖化道有程度不等的延迟反应发生,48 ~ 72 h后,相关症状更为显著,甚至较难耐受,严重妨碍了化疗进程,部分患者选择放弃治疗,故如何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对消化道相关延迟反应加以控制,是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3].

    作者:任雪梅;王兰兰;翁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如何正确应用MEDLINE数据库检索针灸的循证医学证据

    文章旨在通过系统全面介绍MEDLINE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详细描述各种检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通过MEDLINE数据库检索的实例,具体说明如何在MEDLINE数据库科学检索针灸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兰蕾;吴凤;梁繁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单体汉黄芩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汉黄芩素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汉黄芩素对A549增殖的影响;Hochest染色、流式细胞仪等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汉黄芩素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 汉黄芩素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其细胞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形态学上观察汉黄芩素明显诱导肺癌细胞A549凋亡,同时明显抑制了凋亡相关蛋白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提升Bax蛋白表达.结论 汉黄芩素可以明显诱导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其诱导凋亡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黄恺飞;黄亦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手参醇提物对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TC、TG的影响.结果 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而高、中、低剂量手参乙醇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TG、ALT、AST及肝组织TG的含量(P<0.05,P<0.01).结论 手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并能保护脂质代谢紊乱造成的肝损伤.

    作者:张天娥;陈朝勇;李少华;陈冲;刘伟伟;闫智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从符合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中按照住院病例号比对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研究对象100名,然后再按照住院号随机抽取5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另外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即纯西医治疗组.按特定的治疗方案治疗满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的均衡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横乘列联表的卡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疗效较好.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较好.

    作者:罗晓华;张效斌;马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中医科实习同学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中医科实习同学带教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医科实习的135例同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同学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和科室留用率.结果 观察组实习同学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科室留用率和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实习同学带教应用中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妹;黄金美;伍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藤黄酸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 藤黄酸是一种从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中提炼出的天然产物.藤黄作为祖国医学中药的一种,被认为具有消肿、化毒、止血、杀虫的功效.自1973年藤黄的主要活性成分藤黄酸被提取出,并证实具有抗肿瘤活性后,这种古老的中药被开发出新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发现藤黄酸还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ATP结合膜糖蛋白的表达、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等机制有关.文章就藤黄酸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进行讨论,对现存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朱晗;陈宝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体外清除自由基及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体外清除自由基和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观察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通过测定大鼠血清、肝匀浆和心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观察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对·OH、O2-·、DPPH·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0.53,0.23,0.56 mg/ml;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肝脏和心脏中SOD、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结论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在体内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在食品和药物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郑光耀;何玲;薄采颖;谢衡;刘冬芹;谢学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脉通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建的影响

    目的 观察BMSCs移植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结构变化及突触重建标志性蛋白的变化特点及脑脉通对其的影响,探讨脑脉通联合BMSCs移植促进脑缺血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途径.方法 体外全骨髓贴壁筛选培养法扩增BM-SCs;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h颈内动脉移植BMSCs;脑脉通灌胃给药;BMSCs移植后7d、14d、28d综合测评神经功能,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突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神经丝蛋白(NF-200)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突触素蛋白(Synaptophysin,Syn)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各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假手术组降低;脑脉通和联合组各时间点、移植28d组神经评分较模型组增高;联合7d和28d组评分较移植组增高.模型各组NF-200和GAP-43及Syn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减弱;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和移植28d组、联合14d和28d组大鼠NF-200、GAP-43、Syn表达均明显增强;与移植组比较,联合14d和28d组的NF-200和GAP-43表达均增强,28d组Syn表达增强显著.结论 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结构损伤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并使突触重塑功能减弱;BMSCs移植脑早期对神经功能修复作用不明显,脑脉通可使BMSCs移植后修复神经功能的作用提前并增强,其作用途径可能与增强突触重建相关生长蛋白GAP-43水平,进而促进神经元突触重建相关.

    作者:刘敬霞;刘轲;李建生;赵跃武;郭晓燕;孙捷;苏静;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提取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对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程度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600 W,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40(g:ml),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黄酮类化合物能基本被提取完全,总提取率为2.653%.结论 该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强化提取,工艺简单可行,达到省时、高效和节能的目的.

    作者:冯纪南;黄海英;余瑞金;赵丽萍;邓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鳖纤溶活性蛋白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鳖纤溶活性蛋白(EFP)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制备不同浓度EFP小鼠含药血清;采用MTT法检测EFP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采用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FP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EFP含药血清各组对A549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EFP使A549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发生改变;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ax表达逐渐增强,Bcl-2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EFP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EFP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而诱导凋亡.

    作者:林泽飞;韩雅莉;陈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运用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述略

    瘀血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文章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归纳总结了瘀血理论的源流及特点,依据瘀血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其病机关键是“瘀血内生”,立“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以补气活血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曲淼;张明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西食用土当归资源调查研究

    采用文献法、走访调查法、样方调查法等调查方法,对食用土当归的野生生境等状况进行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除广西植物名录中记载的融水、龙胜、资源3县有分布外,全州、兴安两县也有分布;食用土当归主要分布在平坡、斜坡、陡坡上,其垂直分布的下限为1 000 m;分布地成土母岩以花岗岩为主,也有砂岩,土质肥沃潮湿;分布地多为荒草地,阳生或半阳生,常傍水而生,壤土,土壤酸度适中,pH值4.1 ~5.8;主要伴生种子植物有45科72属81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10个样地中有一个为有林地,此样地中食用土当归分布在林中空隙处,光照充足;其余样地均为荒草地,疏生乔木、灌木;样方中草本层植物出现频度较高的有橐吾、画眉草、鱼眼草、珍珠草、五节芒、鼠曲草、金丝桃、蔓生莠竹等.

    作者:陈荣;廖英汉;朱昌叁;安家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黄中5种游离蒽醌及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后的大黄提取物中5种游离蒽醌及总蒽醌的含量.方法 以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提取物中总蒽醌进行富集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中游离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及总蒽醌含量.结果 大黄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游离蒽醌及总蒽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6%和4.98%,未经纯化的大黄提取物中二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6%和1.66%.结论 X-5型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富集纯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

    作者:徐晶;于艳;王晓荣;修丽丽;田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黄酸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大黄酸(RH)及其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种光谱技术测定,用Stern-Volmer方程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大黄酸及其配合物均能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并以静态猝灭为主.在293K和300K时,RH-Fe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3.55×105 L/mol和2.46×105 L/mol,RH-Co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4.83×105 L/mol和1.87×105 L/mol,RH-Mn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4.12×105 L/mol和1.83×105L/mol.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大黄酸及其配合物间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依据F(O)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大黄酸及其钴、铁、锰配合物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分别为为2.22,2.57,3.14和2.59 nm.结果还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金属离子如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的存在会影响大黄酸与BSA的结合.结论 大黄酸形成配合物后与BSA的结合显著增强,会对大黄酸及金属离子的储运产生影响.

    作者:周能;覃苑;周振;沈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流式细胞术分析多酚类药物姜黄素对ROS影响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 分析姜黄素在流式细胞仪器F1通道荧光(525 nm)的荧光,探索阴性对照设置对DCFH-DA探针检测ROS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和20μmol/L)处理SY-5Y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分析F1通道荧光;收集姜黄素处理细胞并装载探针,两种方式设置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细胞为阴性对照,检测对应实验组ROS(方案A);忽略姜黄素荧光,以不合姜黄素的细胞为对照(方案B).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和20μmol/L姜黄素组荧光显著增强.方案A克服了姜黄素荧光对探针荧光的干扰,检测值显示随姜黄素浓度增加(0,5,10和20μmol/L),细胞内ROS逐渐下降(72.96±0.97,51.87±2.11,42.73±2.22和16.67±3.97),体现其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ROS的效应,而方案B(mode B)分析后,10μmol/L和20μmoL/L组受姜黄素荧光影响,检测值偏差较大.结论 采用含姜黄素的细胞做为阴性对照可克服药物荧光对探针信号的影响,获得准确的ROS检测值.

    作者:张慧锋;王月鹏;张铎;李妍;滕利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