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筠;员晓云;戴铭;董岚;张璐砾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甲状腺功能(以下简称甲功)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及左甲状腺素片疗效.方法 根据患儿甲功及治疗方案分为四组.未服用甲状腺素片(B组)与服用甲状腺素片(A组)的患儿中进行1∶1配对分析.结果 肺脾气虚兼血瘀、脾肾阳虚兼血瘀分别与气阴两虚兼血瘀在T3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余证型在甲功方面无差异(P>0.05);配对显示,治疗1周,两组D-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余指标在治疗后改善不明显,但CHO、TG这两项指标A1组较B组改善明显;服用左甲状腺素片患儿中,仅1例出现T4明显升高(77.1).结论 中医证型与甲功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加用左甲状腺素片无改善疗效作用;甲功低下的NS患儿加左甲状腺素片是安全的.
作者:刘莎莎;郭庆寅;任献青;丁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优化补肾温肺微乳的佳处方组成.方法 以多分散指数(PDI)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挥发油的用量对微乳形成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处方组成拟合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挥发油佳比例为S∶coS∶ oil=63.87∶ 21.40∶ 15.15,电镜视图显示微乳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8.25 ±0.08)nm,多分散指数(PDI)平均值为(0.173±0.02),优化的微乳物理稳定性良好.结论 Box-Behnken法能够客观地优化微乳处方,粒径分布均匀,性质稳定.
作者:冯传平;杨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男科疾病与脾胃相关的历史源流,病因病理,男科相关内脏与脾胃的关系,分证型论治,经验方,以及相关案例等多个方面来总结徐福松教授男科临证的脾胃观.
作者:唐志安;景涛;孙志兴;王庆;章茂森;金保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采用叶绿体trnH-psbA序列对天门冬属9个物种进行种间关系分析.结果发现,9个物种的trnH-psbA序列的长度和GC含量变异较小,序列全长在625 ~638 bp之间;GC含量约为36%;基于trnH-psb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天门冬和石刁柏优先聚类,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门冬优先聚类后再与武竹聚类,新疆天门冬和文竹优先聚类,短梗天门冬在系统树的外层.结果认为,trnH-psbA序列可以有效地鉴别天门属冬物种,但某些物种的划分地位值得商榷,认为trnH-psbA序列分析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欧立军;孙海军;危革;王梓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比较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煎液药效学剂量相关性,为超微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观察麻黄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以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麻黄汤对小鼠祛痰作用;以浓氨水引咳法检测麻黄汤对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汤超微饮片止咳作用低起效剂量为0.78 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4,祛痰作用低起效量为1.56g/kg,相当于临床等效量1/2,发汗作用低起效量为1.56 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量1/2.结论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药效学低起效剂量为传统饮片起效剂量的1/2 ~1/4倍.
作者:林祝山;刘宇聪;林晓春;黄添友;佟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从收缩压分层的角度观察降糖丸治疗并有糖调节受损(IGR)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疗效的机制及并有IGR的MS与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把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并有IGR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6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给予降糖丸治疗12周后,测量FPG、2hPG、TG、TC、HDL-C、LDL-C、BM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收缩压未分层时,中药降糖丸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TC、TG、HDL-C、LDL-C(P <0.01,0.05);收缩压≥140 mmHg时,中药降糖丸能降低患者的FPG、2hPG、TG、TC、LDL-C、BMI(P <0.01,0.05),130 mmHg≤收缩压<140 mmHg时,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收缩压< 130 mmHg时,降糖丸能降低2hPG、TC、、BMI(P <0.01,0.05).结论 气阴两虚型并有IGR的MS患者以高收缩压型为主.中药降糖丸能够改善FPG、2hPG、TG、TC、LDL-C、BMI,以改善2hPG和BMI为主,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从分层来看,可以降低高收缩压组的FPG、2hPG、TG、BMI以及正常收缩压组的2hPG,但尤其适用于高收缩压组患者的2hPG、BMI的改善.
作者:陈红谨;刘小溪;杨宇峰;石岩;王莉;连捷;王宏涛;冀天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元代医家罗天益,精研《内经》《伤寒杂病论》,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其代表作《卫生宝鉴》,其对脾胃病辨治继承了其师李杲的脾胃学说,并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脾胃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辨治脾胃病突出整体观念、提出脾胃病须分饮伤食伤、劳倦虚损当有寒热之辨论,以及治疗脾胃病重在甘辛温补、慎用苦寒、反对滥用下法等处方遣药特点.
作者:李付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筛选妇宁丸微波干燥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物料传输速度、物料厚度、干燥温度为指标,考察妇宁丸的水分含量、微生物限度、溶散时限.结果 妇宁丸微波干燥以物料传输速度0.4 m/min,物料厚度6 mm,干燥温度70℃为佳工艺条件.结论优选妇宁丸微波干燥工艺效果理想.
作者:石新华;李原;梁惟俊;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以田间栽培的红花为林料,对红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CI-301PS光合测定系测定光合参数,相应方法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红花全生育期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在生长初期较低,营养生长旺盛期含量提高,现蕾开花以后又逐渐降低.生育期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呈单峰曲线变化,量高值在6月中旬;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全生育期中起伏变化较小,两次高值出现在莲座期和现蕾开花末期;C/N比在成熟期高,现蕾开花期其次,营养生长期间则较低.结论 该研究可为红花光合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白岩;李慧玲;李雁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学验俱丰,著作等身,是我国历史上著作多的医家之一.其中富盛名者当属《万病回春》.该书以“凡疾者疗之,沉病顿起,如草木之逢春”而名.该书刊出后,不仅国内梨枣再易,一版再版,名声大噪,17世纪中叶还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多次付梓,并形成巨大影响.鉴于此,现代中医学者对其现代学者对该书的发掘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初步成绩.文章对《万病回春》现代研究概况予以全面的评析.
作者:徐春娟;何晓晖;陈荣;许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刘华一教授在临床诊疗脾胃病时,善用对药,疗效显著.如胡黄连与当归配伍,清除食积瘀阻,治疗患者不欲饮食;紫苏与蒲公英配伍,下气除满,清热解郁;木香与丹参配伍,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生白术与虎杖配伍,大剂量应用,利湿通便;九香虫与延胡索相须配伍,行气止痛;白及与煅瓦楞子配伍,护胃生肌,制酸止痛;诃子与石榴皮配伍,涩肠止泻;刀豆与荜拨配伍,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作者:杨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有“神”的参与.该文从“神”的角度出发理解癌症,希望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康复有所帮助.
作者:王立国;部爱贤;熊旺平;何裕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一种以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综合疗法.方法 治疗组:针刺以风池、华佗夹脊穴为主穴,并配以悬灸百会穴;对照组:西比灵胶囊5 mg,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疗法对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丁一;焦杨;吴常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白藜芦醇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地塞米松为对照药物,观察各组药物对豚鼠模型症状的影响,并测定豚鼠鼻粘膜组胺(HA)含量、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并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 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动物的鼻腔分泌物量、喷嚏次数、抓鼻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并能显著降低豚鼠鼻粘膜HA含量、降低血清IL-4及升高血清INF-y水平(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马慧敏;王倩倩;尹雅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五爪龙是路志正国医大师应用较多的一味中药,体现了他重脾胃、顾润燥的学术思想,该文从五爪龙的名实辨析、性味辨析、临床应用经验三个方面作了阐述,结合案例总结了路老应用此药的经验.
作者:周计春;路洁;邢风举;颜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藤糖浆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方法 Agilent Ep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3∶ 6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芒柄花素在进样量为0.010 25 ~0.512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0.24%.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鸡血藤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希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得气的相关因素进行探析,重点介绍治神在针刺得气中的重要性,且治神贯穿针灸治疗疾病的进针、行针、出针及针后调治等过程.并从疾病模式角度分析影响得气的病情、社会、环境、气候时间等因素,探讨得气的本质及与疾病的关系,分析得气治疗疾病的机制是引邪气出,引谷气入.寄以此引出针灸临床需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
作者:郭太品;梁繁荣;任玉兰;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文章主要对中医经典补益方剂四物汤补血调经的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概述.简要介绍了四物汤补血调经的物质基础,并从免疫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内分泌学五个方面详细评述其补血调经作用分子机理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富徐燕;陈梦;赵丕文;李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的红外鉴定方法,并探讨它们所含的化学组分.方法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32次,扫描时实时扣除H20和CO2的干扰,并用Omnic 8.0红外光谱处理软件进行图谱分析及图谱数据比对.结果 获得11种药用红树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并推测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中均含有萜类、甾醇类、鞣质、黄酮类、醌类、酯类等化学组分.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该研究可为这11种红树植物的定性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银胜高;吴伟红;林秋;宁小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筛选三叶青藤的抗炎活性部位.方法 分步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抗炎活性部位.结果 三叶青藤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液部位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结论 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液部位为三叶青藤的抗炎有效部位.
作者:李江;蔡小玲;罗昱澜;何洁;张智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