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郭思佳;孙增涛;李月川;吴琦;刘恩顺;封继宏;付敏

关键词:补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口服补肺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30天后比较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62%,对照组为21.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颗粒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且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为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职教学院《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学科护理的基础,它突出了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思想,在护理学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我院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开设,他们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判断和解决问题.加上近年来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录取分数偏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而中医内容抽象、枯燥,中医课时又少,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多年,体会到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通往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桥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了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俊志;徐雪华;韩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系病位特征与基础证的专家意见征询研究

    文章探讨肝系病位特征与基础证的专家意见征询研究的相关内容.在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和5位教授的咨询预调查的基础上,于全国范围内遴选26位知名专家,邀请专家对肝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常见症状作出重要性评价.将得到的肝系病证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以及舌脉特征等相关信息通过内容效度和系统聚类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标准化分析,通过整个分析过程建立了肝系病证的辨证要素系统.

    作者:史话跃;吴承玉;杨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在老年腹部术后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老年上腹部术后患者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者均给与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吸入,一天两次,每次雾化时间20min,观察术后第一天至术后第五天两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以及用药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缓解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缓解咳嗽咳痰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缓解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两组接近(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的病例.结论

    作者:邹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口服补肺颗粒,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30天后比较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3.62%,对照组为21.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颗粒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且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为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郭思佳;孙增涛;李月川;吴琦;刘恩顺;封继宏;付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甘草配方颗粒快速鉴别的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甘草配方颗粒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甘草配方颗粒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薄层色谱中甘草配方颗粒中甘草酸铵均能被检识,其余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红外光谱存在15个特征吸收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甘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罗文汇;毕晓黎;谭志灿;李素梅;江洁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推拿手法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推拿手法是产生疗效的关键.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推拿手法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报道进行整理,并提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萌;李亚;尚坤;张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IL-23/IL-17轴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CIA)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及苗药金乌健骨方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制备CIA模型,检测各给药组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 CIA模型大鼠IL-17、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乌健骨方各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均能下调IL-17、IL-23的表达(P<0.01或P<0.05),以高剂量金乌健骨方组明显,优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5).结论 CIA模型大鼠血清IL-17、IL-23呈高表达水平,苗药金乌健骨方能够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

    作者:马武开;陆道敏;姚血明;龙小琴;黄颖;唐芳;王莹;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中医药院校科研专业建设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医药院校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中医药院校科研专业学生来说,优化生物学相关课程的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应针对其专业需求,切实为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富有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医药人才服务,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赵丕文;胡秀华;李亚东;杨向竹;黄春芳;赵俊云;陈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海洋糖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糖类物质不仅作为结构成分和能量物质存在,如在高盐、高压等逆境条件下,海洋糖类物质还对生物体起着良好的保护性作用.海洋糖类物质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使它们在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精细化学方面有着优良的应用潜能.文章对有良好应用潜能的海洋糖类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预示了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广阔前景.

    作者:于国友;王天琦;吴海歌;姚子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型EGF、TFF1及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三叶因子1(TFF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胃炎(CS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共75例[包括脾气虚证(PQDS) 22例,脾胃湿热证(PWHS) 53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标记法检测各组胃粘膜EGF、TFF1、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各组及其亚型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均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脾胃湿热及其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亚型Hp阳性者TFF1表达均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除脾气虚证Hp阴性者外,各组及其亚型ICAM-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表达高于脾气虚证(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结论 EGF、TFF1、ICAM-1在Hp相关胃病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中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初步提示其“邪正相争”的病理状态;脾气虚证以正气尚能一定程度抗邪为特点;脾胃湿热证则显示邪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至“正气”一定程度受损;ICAM-1可能从某种程度反应“湿邪致病”的病理机制;Hp与湿热病邪在致病上互为因果,可一定程度加剧“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

    作者:周建红;胡玲;邢海伦;罗琦;郑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8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产后尿潴留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2.79%,观察组尿潴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产妇自解小便的时间,为尿潴留患者解除痛苦的同时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方便、价廉、安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黄帝内经》中的楚地方言简析

    由于《黄帝内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在其语言文字上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一些时代、地域特征.从《黄帝内经》的楚地方言角度入手,对该书中一些文字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早期理论的民族性、地域性找出语言学证据.

    作者:贾会欣;李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昼夜节律角度研究针灸治疗RA作用原理的思考

    针灸治疗实验性RA具有确切的抗炎效应,从不同角度开展的相关原理研究亦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在分析把握RA炎症病理及HPAA功能均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昼夜节律角度探索针灸治疗RA作用机制的新思路,对于进一步深化其原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马文彬;周海燕;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李丽芸教授论痰浊与不孕

    痰浊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之一.其病理是痰湿壅阻胞宫,胞脉闭塞而致不孕.痰湿不孕大多虚实夹杂,而尤以本虚标实证型为多见.李教授精读《傅青主女科》,宗易水学派,根据岭南湿热毒的气候地域特点总结临床所见,认为痰浊不孕主要有阳虚痰湿、阴虚痰湿以及痰瘀交结型,并总结辨证论治思想及方药.

    作者:徐珉;温丹婷;黄健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脾阳虚对实验大鼠脑组织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采用肌注氢化可的松和灌胃大黄水煎液复合方法复制肾脾阳虚模型大鼠,观察肾脾阳虚对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组织形态及Klotho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肾脾阳虚模型大鼠衰老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桂附理中丸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同时灌胃生理盐水,其余组大鼠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同时灌胃大黄水煎液,维生素E组灌胃维生素E混悬液,桂附理中丸组灌胃桂附理中丸混悬液,共30 d.透射电镜下观测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变化.取大脑海马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lotho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Klotho蛋白表达.结果 肾脾阳虚模型大鼠大脑海马CA1区细胞器及神经元出现衰老表现,桂附理中丸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轮廓清晰,无细胞器及神经元细胞衰老征象,用药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脑海马Klotho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桂附理中丸组大鼠Klotho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肾脾阳虚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细胞衰老的病理改变明显,表明肾脾阳虚可导致大鼠衰老.肾脾阳虚可导致模型大鼠大脑海马Klotho表达水平下降,温补肾脾方药可上调Klotho的表达,改善大脑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病理改变,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Klotho蛋白低表达是肾脾阳虚模型大鼠衰老的可能机制.

    作者:周艳艳;郭煜晖;周安方;徐安莉;赵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疏肝化浊法在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60例患者治疗方案的总结,探讨疏肝化浊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化浊药物辨证施治.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复常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12周、24周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24周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在治疗12周、24周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患者肝脏病理学的改变,2组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疏肝化浊法治疗肝纤维化,能改善纤维化指标,保护肝功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作者:张伯鹏;赵艳;宋春霞;刘文君;张金川;马玉杰;李纯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八段锦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病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八段锦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24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增加八段锦疗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min.6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八段锦联合康复训练能降低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郭健;张铭;白艳杰;冯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莫若林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中医临床具有治疗优势的一类疾病.莫若林教授为广西名老中医,学尊内经、伤寒、温病诸大经典,博采百家之长,擅长诊治脾胃病及肺系疾病,尤其是在中医脾胃病辨证论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从医50余年,治愈大量脾胃病.笔者有幸跟随莫老学习,耳濡目染,深感其积累的临床经验之宝贵,总结研究、继承推广其学术经验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丽萍;陈延强;秦艳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提取三棱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三棱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溶媒体积(A)、提取时间(B)和提取次数(C)为参数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用量为药材10倍量,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三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林琪宇;苏湘耘;杨菁;彭腾;余成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金花茶叶对糖尿病小鼠胰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胰腺结构、功能及糖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金花茶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于末次给药后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取胰腺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结构改变,并测定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结果 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水平(P<0.05),缓解胰腺病理性损伤,显著增加肝糖原储备(P<0.05).结论 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改善胰腺结构和功能,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发挥可靠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夏星;潘传燊;黄琳;王志萍;王勤;潘为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