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春
运用“通经接气针法+头部同名四组穴加减”组合法,辨证针治偏头痛.
作者:孔繁墨;张志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经水出诸肾,月经后期多与肾气不足有关,肾气亏虚则冲任失调.本文从肾论治,应用月经周期调理冲任,以调冲汤、八珍汤为基本方,辨证审因,灵活加减,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作者:边俊;王学文;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约1/3的偏头痛患者在发病前可出现神经系统先兆症状[1].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偏头痛为人类第三常见疾病,全球患病率为14.7%,仅次于龋齿和紧张型头痛[2].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偏头痛年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偏头痛患者人均治疗费用728元/年[3].偏头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中医药在治疗偏头痛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增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黏附分子的影响,研究血府逐瘀汤保护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都给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血府逐瘀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TnI、CK-MB、ICAM-1和VCAM-1,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TnI、CK-MB、ICAM-1和VCAM-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S);两组惠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CAM-1和VCAM-1水平,从而保护血管内皮,降低cTnI和CK-MB水平,保护心脏.
作者:李国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方在老年眩晕证中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老年眩晕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常规西医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30例)和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常规组[96.67% vs.73.33%,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方在老年眩晕证中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邓青峰;宋小平;黄小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与应用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观察,以其疗效对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80例变应性鼻炎的病人进行分组.治疗组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西药治疗组为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片(开瑞坦)每日口服1次10mg.对比研究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组比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对比差异性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麻黄汤加减方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值得借鉴.
作者:杨瑞权;杨宇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史哲新教授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在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医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赵俊红;史哲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老年腰突症痛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确诊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14%,对照组为2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用于老年腰突症痛症的近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雄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文章总结了曹田梅教授临床运用疗效显著的几种常用治法,如清肾活络饮,气虚水肿方,芡实合剂,肾综血瘀方等,详细阐述曹田梅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等的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部分心得及用药经验.
作者:张庭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当下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针对肿瘤早期患者的治疗和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当下中药治疗主要以汤剂为主,但中药剂型丰富,不同剂型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优势,本文就中药丸剂治疗肿瘤的优势作简要论述.
作者:王文顺;杨晓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蠲痹柔筋汤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蠲痹柔筋汤合垫枕调曲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枕颌带坐位悬吊式颈椎纵向牵引并口服氯唑沙宗片、布洛芬片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蠲痹柔筋汤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占国;张江平;李瑞晓;张长泉;赵建强;张秀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旋覆代赭汤汤善益气和胃、降逆化痰,可用治气逆所致的呃逆、呕吐,亦可用于鼻衄、郁证、失眠及倒经、妊娠恶阻等症,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顽固性经期头痛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孟联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中医的辩证施护对科室收治的11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愈49例,好转61例,无效7例.结论:通过落实辨证施护,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加强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手段,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宋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对护理管理在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某院口腔科采取的规范化护理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介绍,回顾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结果:各项消毒隔离工作指标均满足卫生部提出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要求,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4.5%,远低于卫生部9.7%的要求.结论:护理管理在口腔科控制医院感染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文以中医脏腑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的观点,以肝、肾两脏的功能与特点为出发点,探寻其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作者:王彦杰;郝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急性前列腺炎属于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生殖、泌尿系统的疾病,中医称本病为“淋浊”,现在确诊急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方法是运用泌尿系、生殖系彩色超声、前列腺液的化验、肛门内前列腺按摩指检和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来综合诊断的.临床资料:选用30 ~ 60岁男性患者,彩超显示前列腺肥大伴增生,前列腺液化验白细胞80以上,指检前列腺肥大且有明显压痛和波动,临床症状明显且经过西药抗生素输液加口服两周治疗无效者,自愿来我院要求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
作者:冯建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自拟归芪五草汤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归芪五草汤治疗崩漏60例.结果:痊愈48例,占80%;好转10例,占16.7%;无效2例,占3 3%.总有效率为96.7%.结论:此方治疗崩漏疗效确切,收效快.
作者:周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是指发生在发育期的全身骨代谢疾病.主要的病理表现是骨量减少,典型表现是青春期发病,患者以背部下端、髋部和脚踝的隐痛开始,可导致行走困难,常发生承重关节疼痛和下肢骨折,或可发生畸形,身高变矮等.该文报道1例男性青少年患者出现全身骨痛10月余,骨密度测定检查发现腰椎L1-L4 T值:-0.8,Z值:-0.4,左侧股骨T值:-2.1,Z值:-2.0.25-羟基维生素D3:5.36ng/ml,考虑为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
作者:马莉莉;高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简略论述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与经筋病之筋纵的典型特点相符合,从而得出重症肌无力可以隶属于经筋病的范畴.又简略论述经筋与卫气关系,得出通过浅刺法可以治疗经筋痛,从而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结论.
作者:李宝杰;龙明豪;李瑞雪;夏景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在对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对定向免费的政策和所学专业较为认同,但存在的问题是定向就业对其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在校学习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定向就业与学医有冲突、较为纠结,大部分学生渴望毕业后继续考研,较大比例的定向免费生因不能升学、不能自主择业等原因在专业课程学习上不刻苦.本文重点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强化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认同的对策进行探究.
作者:刘奇麟;张博;史瑞;赵星晨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