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雅;余红;马荣丽;颜宇琦;杨艳云;方燕锟;张继江;王笑欢;范春燕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力图进一步揭示高血压病各证型的本质及演变规律,也将筛选出能反映临床疗效的客观、敏感指标.方法 以泸州地区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为对象进行病例一对照相关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M235T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4.087,P=0.000<0.05):高血压组TT型,MT型和MM型分别为57.1%,38.5%,4.4%,对照组分别为22.5%,42.5%,35.0%;高血压组M等位基因频率为23.6%,对照组为56.3%;T等位基因频率为76.4%,对照组为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157,P=0.000<0.05).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M235T正常对照组除与肝火亢盛证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证与痰湿壅盛证相比,无明显差异(X2=1.979,P=0.372>0.05).阴虚阳亢证与阴阳两虚证之间基因型无明显差异(X2=2.110,P=0.348>0.05),其余各证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易感基因型;中医实证和虚证之间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葛丽春;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史书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制模成功后进行实验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假手术组的ICAM-1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低与中剂量组及高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脑组织内ICAM-1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病理损害有关.
作者:王宝亮;苏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津血源颗粒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大鼠模型.观测干燥综合征(SS)模型鼠唾液分泌量、体重、进食量、颌下腺指数及脾和胸腺免疫器官指数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津血源颗粒小剂量组、模型组及佐剂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进食量减少,但无明显差异;津血源颗粒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唾液分泌量从造模第14天起明显增加(P<0.05),颌下腺指数、脾指数及胸腺指数极其明显减小(P<0.01).结论 津血源颗粒对SS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汪红仪;许超;李庆平;钱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分析真武汤与方中生姜和白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真武汤、生姜、白术和生姜白术阴性样品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 真武汤全方共鉴定出82个成分,生姜挥发油鉴定出51个成分,白术挥发油鉴定出21个成分,生姜白术阴性样品鉴定出10个成分,其中真武汤全方挥发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80.6%,生姜为91.5%,白术为57.5%,生姜白术阴性样品为91.4%.结论 真武汤挥发油主要来自生姜和白术,其他三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较少.
作者:罗国安;应旭辉;李莎莎;韩凌;王义明;卢传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紫茎泽兰中黄酮类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60%乙醇为溶剂,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紫茎泽兰中黄酮类色素含量.结果 紫茎泽兰中总黄酮含量为6.14%,RSD=1.62(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紫茎泽兰中黄酮类色素的含量测定,为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焱;黄筑艳;宴雨寒;张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析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问题和展望.结果 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肝郁脾虚型、气虚血淤型、血淤型几种较为成熟的模型.结论 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周玉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温度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温度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含油率为评价包合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温度条件的包合率、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简单可行.
作者:刘晓燕;张红;程林;许向群;衷友泉;洪年;杨婕;韩修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地鳖纤溶蛋白(EFP)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EFP,并制备不同浓度EFP小鼠含药血清;采用MTY法分别将EFP和EFP含药血清加入HepG-2和MCF-7细胞悬液中,分别检测增殖抑制效果.结果 EFP直接用药各组均对HepG-2无抑制作用,而EFP含药血清各组对HepG-2细胞均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EFP组和EFP含药血清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结论 EFP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血清药理学方法更能真实的反映药物作用.
作者:陈冰;韩雅莉;曹付春;黄明星;叶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海桐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植物,是传统的庭园名花和民间用药,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文章从化学成分和药片价值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海桐的研究成果,为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理论依据,也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作者:肖炳坤;黄荣清;杨建云;董俊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蕲艾提取液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Wiste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蕲艾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和丹参组.猪血清腹腔内注射法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蕲艾提取液组可下调Bcl-2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蕲艾提取液可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蕲艾提取液药物血清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熊振芳;胡慧;邢彩珍;李华成;张赤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蟾毒灵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蟾毒灵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蟾毒灵对大肠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蟾毒灵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 诱导大肠癌细胞周期S期阻滞可能是蟾毒灵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旭;陈腾;奉典旭;陈超;殷佩浩;左青松;陈亚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机理.方法 利用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与减食法,模拟慢性心衰大鼠模型,使用益气活血复方与赖诺普利对照治疗观察,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和心室重构关系密切的金属蛋白酶基质-1(MMP-1)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模型组MM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MMP-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其西药组效果为明显;模型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中药组为明显.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赖诺普利组,说明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有着毒副作用小,疗效突出等优势,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作者:马金;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发达国家在药学教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教育模式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分析发达国家与地区药学教育模式的两次转变,可为中国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药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药学教育实现第2次转变,逐步确立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作者:蒋君好;陈颖;李勤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薏苡仁注射液(康莱特)对人肺腺癌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康莱特抗肺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A549细胞,分别加入5,10,15,20,25μl/ml康菜特,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孵育24,48 h,MTT方法测定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20 μl/ml康莱特孵育48 h后,收集细胞,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PC-NA、P21、P27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康莱特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康莱特处理后,G1期的细胞均显著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20μl/ml康莱特处理A549细胞48 h后,PCN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21、P27及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结论 康莱特可通过下调PCNA表达、上调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和P27,以及P53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周期,发挥其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刘翠霞;周坤;王亚珍;吕品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工业化放大生产螺旋藻激酶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后续的酶学性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配制螺旋藻激酶粗酶液,通过离心沉淀,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凝胶层析来分离提纯螺旋藻激酶,后用SDS-PAGE电泳法验证螺旋藻激酶纯度,测定分子量.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了较纯的蛋白,酶回收率达到42.3%,纯化倍数达到6.1.所得螺旋藻激酶的分子量为40 KD.结论 初步探索出较为优化的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肖云晓;陈高斯;庞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发生变化,中药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及弥可保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通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钟慧群;张文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酒精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结果 其作用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以静电作用结合为主,酒精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 绿原酸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但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作者:贾昊迪;王建明;刘宪英;房琳琳;秦芳;颜羽;黄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封脐疗法对慢性荨麻疹(CU)临床近期、远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分散片(原研),治疗组加用中药封脐,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EOS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D4+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IgE、ECP计数下降.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封脐疗法可增强慢性荨麻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何斌;周敏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微波提取板蓝根中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 以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筛选指标,分别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及酸碱滴定法测定三者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微波辐照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辐照功率700 W,提取时间12,min(每次6 min,提取两次),30倍药材量的水提取(每次15倍水,提取两次),提取前浸泡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达到3.39%,10.25%,6.17%,与回流提取3.5 h的提取率无差异.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方便、节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李祥;陈建伟;程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综述了FTIR技术在中药鉴定、太空育种中药、中药剂型、中药成分含量、复方配伍等方面应用的新进展;并且阐述了FTIR在中药研究应用中的优化方法,包括:FTIR-OMNI采样器、热差分析法、GC/FTIR联用技术、阵列相关系数比对法、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等.FTIR技术及其优化方法具有无损、快速、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极大地推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赵前程;王晓兰;武中臣;关洪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