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考察

尚娜荣

关键词:缺血性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中西医联合
摘要:目的:考察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美托洛尔西药基础性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心电图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间期(QTc)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仅有部分患者表现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西药治疗联合稳心颗粒中药治疗的方法对于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以评价中医刮痧护理对高血压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率、刮痧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控制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刮痧前收缩压为(160.7±15.0)mmHg、舒张压为(112.8±9.1)mmHg,对照组刮痧前收缩压为(161.4±16.3)mmHg、舒张压为(113.5±8.2)mmH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刮痧后收缩压为(140.6±12.2)mmHg、舒张压为(98.4±8.2)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51.4±12.3)mmHg、舒张压为(103.4±8.5)mmHg,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配合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效果显著,能够疏通经络,排出血液内毒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晓彬;胡卓铭;李启杰;李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型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证型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观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280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外寒内饮型、肺热壅盛型、痰湿内盛型、脾肾阳虚型,每位患者留取痰标本,对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于治疗前抽取空腹肘静脉血7mL,送检验科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与各中医证型进行分析.结果:外寒内饮型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肺热壅盛型患者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痰湿内盛型患者以真菌感染为主,脾肾阳虚型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及真菌.肺热壅盛型患者PCT、CRP、WBC、Ne较其他三个证型均明显升高,痰湿内盛型患者CRP及WBC较外寒内饮型及脾肾阳虚型亦明显升高,外寒内饮型及脾肾阳虚型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肺热壅盛型证候积分与PCT、CRP成正相关,与WBC、Ne无明显相关性.痰湿内盛型证候积分与PCT成正相关,与WBC、Ne、CRP均无明显相关性.外寒内饮型及脾肾阳虚型证候积分与各炎症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医证型与细菌感染、炎症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利用上述客观化指标,将中医和现代生化指标结合起来,可为临床提供快速简便的病情评估方法,并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芮玩珠;蔡凯鹏;陈殿豫;张锡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改良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改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肠道准备,观察组实施改良术前肠道准备.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野暴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前肠道准备术中视野暴露较好,能有效缩短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史璐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洋金花作为治疗用药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它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洋金花中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为其所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包括如下:阿托品、莨菪碱、东莨菪碱等,本次研究中收集近几年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总结分析儿童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儿的基本资料,了解其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并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患儿经综合性治疗后,17例恢复良好,8例伴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结论:儿童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往往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可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诊断手段早期发现,并在病情稳定后给予积极的康复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预后效果.

    作者:程兆兴;梁冠华;肖伟群;伍爱平;黄波;高添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标记为A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另抽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标记为B组,给予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价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PaO2(50.1±10.2)mmHg,PaCO2(56.8±15.2)mmHg;B组患者PaO2(50.3±10.1)mmHg,PaCO2(56.9±15.1)mmHg,两组PaO2与PaCO2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PaO2(73.9±15.4)mmHg,PaCO2(48.3±10.4)mmHg;B组患者PaO2(65.9±12.3)mmHg,PaCO2(52.8±10.6)mmHg.A组PaO2高于B组,PaCO2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8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75/80),B组8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5%(66/80),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给予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后,可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建;王芳;陆娟英;曹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鸦胆子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鸦胆子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45例在放射治疗同时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观察和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7.8%,对照组为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注射液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虽然未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但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指操在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手指操训练对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参加手指操训练和未参加手指操训练分成常规组和训练组,每组30例.训练组在治疗间歇期,每天10:00~10:30、15:00~15:30,在护士的带领下做手指操训练,坚持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静脉血管康复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个月后,训练组患者的静脉血管可见数量增加(χ2=5.71,P<0.05),静脉血管分级尤其是Ⅱ级、Ⅲ级血管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χ2=4.40,P<0.05,χ2=18.08,P<0.01),训练组老年肿瘤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服务态度及操作技术满意度较常规组高(χ2=8.89,χ2=19.20,P<0.05).结论:手指操训练能提高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的可见数量及血管分级,改善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的康复,增加了老年肿瘤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薇薇;杨红旗;王晓媛;蔡玲玲;刘伟娜;孙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得宝松联合自拟鼻炎方治疗过敏性鼻炎150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得宝松联合自拟鼻炎方用于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R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和C组(50例),分别给予得宝松、自拟鼻炎方及联合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96.0%,与A组的80.0%和B组的78.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PEF和PEF昼夜变异率改善情况显著好于A组和C组(P<0.05);C组治疗后Ig-E、TNF-α、IL-4及IL-12优于其余两组(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得宝松联合自拟鼻炎方可有效提高AR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鸿杰;邹增城;李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应用调查与管理措施实施意义

    目的:调查并分析药房当中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并探讨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从2016年1月开始,我院对药房进行了用药管理,将管理前后随机抽样调查的12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对比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显著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药房实施规范管理能够显著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出现,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提升医疗品质,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笔者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45例,与西药对症支持治疗45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55.6%、71.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的胃镜检查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艾灸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曾宜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证候的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候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证候分为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心阳不振、水饮凌心、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并对比不同证候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的大小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中医证候冠心病患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大的是水饮凌心,其次是痰浊阻滞和气滞血瘀,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水饮凌心证候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且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分布宽度随之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其中三支病变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双支病变组红细胞分布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并且冠脉Gensini评分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结论:不同证候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之间存在差异,以水饮凌心大,并且冠脉病变程度与红细胞宽度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陈佳杰;唐波炎;余伟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治疗ACS急诊PCL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联用半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因ACS就诊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术中血栓负荷重并使用比伐芦定或肝素联用半剂量替罗非班抗栓者212例,根据使用抗栓方案不同分为比伐芦定+半量替罗非班组及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术中TIMI血流的变化、术后出血和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结果:比伐芦定+半剂量替罗非班组(n=119)与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n=93)比较,TIMI血流情况、心功能情况、术后30 d MACE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再次心肌梗死、卒中、死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h、72h、30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伐芦定组低于肝素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联用半量替罗非班应用于ACS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与肝素+半量替罗非班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血风险降低,安全性提高.

    作者:匡隽;李岚;姜海兵;马骏;姜述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的效果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的效果,以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卵巢的正常排卵.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激素指标、血糖及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5.0±1.5)IU/L、LH(6.6±2.2)IU/L、T(1.4±0.5)nmol/L、E2(117.6±19.4)pmol/L、A2(5.8±1.9))nmol/L、SHBG(173.8±45.9)nmol/L较对照组的(6.9±2.4)IU/L、(12.8±2.7)IU/L、(2.1±0.6)nmol/L、(137.9±17.8)pmol/L、(12.6±3.2)nmol/L、(135.7±38.5)nmol/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N(16.7±5.3)mIU/L、FBG(4.9±0.6)mmol/L、TG(1.2±0.4)mmol/L、TC(4.6±1.2)mmol/L、HDL-C(1.7±0.3)mmol/L、LDL-C(2.7±0.3)mmol/L均明显较对照组的(18.9±5.5)mIU/L、(5.8±1.1)mmol/L、(1.7±0.5)mmol/L、(5.5±1.4)mmol/L、(1.5±0.4)mmol/L、(2.9±0.4)mmol/L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和代谢水平,更好的改善高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性激素血症,恢复正常内分泌水平,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和正常排卵,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及经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和胃降逆颗粒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和胃降逆颗粒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综合内科收治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液静滴,1剂/d.研究组加用和胃降逆颗粒治疗,主方药物:代赭石20g,枇杷叶20g,茯苓15g,炒白术15g,延胡索15g,鸡子黄10g,白芍10g,姜半夏8g,荔枝核10g,炒麦芽20g.上述诸药为中药颗粒制剂,每剂无菌密封分为2份,分早晚2次餐后热水冲服,1剂/d;同时采用循经穴位按摩:包括循经按摩和穴位敲打治疗.循经按摩:循经任脉膻中至神阙,由上至下,推揉100次;穴位敲打:使用经络锤进行穴位敲打,主穴:膻中、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以胃镜检查和十二指肠钡餐造影透视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和胃降逆颗粒直达病所,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循经任脉膻中至神阙推揉及穴位敲打刺激使其经脉活力增强,改善胃部功能,促其病愈;且能挖掘患者及家属潜能,提高治疗效果.此法为我院中医的特色治疗,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操作简单,正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培;邢佑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辨证施教临床护理路径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辨证施教临床护理路径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湿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教,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及健康教育达标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教临床护理路径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合作学习在临床常见病康复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而这些都是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能力.本文通过临床常见病血脂异常康复课程论述了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如何实施,通过对课堂活动的分析,说明了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效果.

    作者:张煜;刘晗;马捷;仁青加;李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我院所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及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但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而且还可对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云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短波结合电针及中药外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电针及中药外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超短波结合电针及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观察整体疗效、VAS评分,并随访1个月和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VS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短波结合电针及中药外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优于针刺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到我院及广州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并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卒中住院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120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别定义为两个不同的组别,试验组为60例,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为60例,采取一般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差异进行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共两次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HAMA评分、HAMD评分与NIHSS评分以及Barthe指数评分上进行对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的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比较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预后质量的提高均有着明显的意义,与此同时还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脑外科广泛的推广.

    作者:汪云芳;李日照;王美;谭凤玲;崔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