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王琴;陈静
通过分析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对门诊药师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对策进行探讨.认为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包括:紧张、焦急;疑虑、不信任;急躁、易怒;忧郁、失望.提出门诊药师应对个体情况实施药学服务、掌握必要交流方法和语言艺术、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和采用开放式柜台发药等药学服务,对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朱卫星;朱志冰;沈英俊;李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胃炎(主要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亦有密切关系.少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极少数可发展为胃癌.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胃脘部胀满、痞闷或疼痛伴嗳气、恶心、吐酸、乏力等,因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时隐时现,且无特异性,故确定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疗效评估不仅仅满足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更应重视和追求疾病本质的改善.
作者:吴军;崔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草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研究者试图通过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进行结构修饰或类似物的合成,来发现一些新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就1999年以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活性成分和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虞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综述了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展以及临床应用,为深入研究木贼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惠顺;金光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中药乳香炮制工艺的改进.方法分组(烘制法、炒制法)对比试验,测定乳香炮制前后失重率.结果烘制法挥发油驱除率明显高于炒制法,且具产品疏松,无焦糊结块等优点.结论乳香等树脂类中药的炮制,如以驱除挥发油为主要目的,均可采用烘制法.
作者:蒋世银;叶桂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黄连素是中药黄连、黄柏、三棵针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又名小檗碱.多年来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疾病,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连素有广泛的临床用途.现将黄连素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鄂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大蒜素加用思密达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热、止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鹏;王琴;陈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八宝丹胶囊与苦黄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服用八宝丹胶囊0.6 g,3次/d;对照组服用苦黄注射液30 ml,3次/d;疗程4~6周.每周检查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八宝丹胶囊有良好的退黄、降酶作用,不良反应少,与苦黄注射液类似,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
作者:崔学军;刘世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甘利欣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法治疗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纯使用甘利欣治疗的2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6周治疗后,显效17例,占62.5%;有效93例,占33.3%,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124例,占45.95%;有效90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吕晓玲;黄新造;叶春香;黎希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缺血病人围术期对心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肌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术前准备,治疗组手术前5 d加用果糖二磷酸钠20 g/d,至术后第2天.于术前,插管、拔管即刻,术后1,2 d分别抽血测定心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cTn-I与CRP在术毕拔管及术后48 h与麻醉前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第1天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麻醉插管时cTn-I、CRP与麻醉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病人在围术期,对缺血的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旭初;於建鹏;黄国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3个月.
作者:苏仁意;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中药新药复方天麻头风胶囊中白芷所含有效成分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AP (5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 ,检测波长为248 nm.结果在0.3~2.6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1.19%.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并通过对数批样品含量进行考察,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作者:李海燕;岑志芳;林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对膀胱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耐受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126例膀胱痉挛频繁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托特罗定2mg,对照组用度冷丁75 mg肌注,时间为2 d.结果:治疗组64例,显效58例(显效率90.6%).对照组62例,显效60例(显效率96.8%),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21.8%.结论: 托特罗定是治疗膀胱痉挛的有效、安全药物.
作者:关勋;马德祥;王桂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天花粉、巴戟天、牡丹皮、黄柏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10组32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作者:李炳生;孙龑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传统的干柱方法进行了改进.方法采用玻璃干柱代替传统的方法.结果分离效果理想.结论改进后的干柱可快速有效地进行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分离.
作者:钟方晓;李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作者:李晓光;高勤;翁文;章佩芬;肖飞;罗焕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病例9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分别采用三仁汤和西乐葆口服,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湿热证主要症候变化,通过湿热证候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对术后体温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术后湿热主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对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畅;林定坤;李永津;邓晋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间接化、社会化、法制化、平等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提出了深化医院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快卫生立法、规范护患行为等措施.
作者:宋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以标准品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为内标,色谱柱: KromasilC18柱(4.6×20 mm,5 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90:4:2),流动相 B: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1 nm.结果丹参素加样回收率为97.59%~101.66%,RSD为1.50%(n=6);原儿茶醛加样回收率为97.19%~101.25%,RSD为1.90%,(n=6);丹参酚酸B加样回收率为100.39%~102.11%,RSD为0.6%,(n=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测定4个不同厂家(分别以A,B,C,D,表示)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为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参数与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进行,以蒸馏水为释放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9 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度;使用SPS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r Model)对不同厂家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厂家A,C,D分别与厂家B的溶出度有显著差异(P<0.005),而厂家A,C与D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必要测定芒果止咳片的体外溶出度.
作者:黄献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