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王树英

关键词:微创手术, 开腹手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选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12% vs.78.05%),术中出血量[(127.6±25.4) ml vs.(376.6±38.6)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09.4±30.6)min vs.(157.3±33.7) min]和住院时间[(19.5±4.7) dvs.(25.8±6.3)d]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32% vs.21.9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表现为单发肺磨玻璃影的早期肺腺癌患者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单发肺磨玻璃影不同性别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方法 收集126例明确为肺腺癌并且TNM分期为T1N0M0的单发肺磨玻璃影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78例.对不同性别患者中p5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Ki-67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间p53、TTF-1、Napsin A、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单发肺磨玻璃影不同性别患者免疫组化结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杰;孙岳军;刘澄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观察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 心衰患者108例均分为两组.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地高辛,试验组加用地高辛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 vs.81.48%)(P<0.05).治疗后,两组HR、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9.26% vs.7.41%) (P>0.05).结论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衰较单一应用地高辛疗效更佳.

    作者:齐旭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MRI测定骨髓水肿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MRI测定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RI检测24例ax-SpA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并分析骶髂关节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CRP、ESR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9、0.442、0.453和0.429,P<0.05),而与IL-8、IL-17、IL-21、IL-23、TNF-α、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无关(r=0.016、0.147、0.196、0.049、0.096、0.333和0.224,P>0.05).结论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水平和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IL-6可作为监测骶髂关节病变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魏禺;王凤仙;梁军;华冰珠;周正阳;赵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予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10 ml/kg灌胃联合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3 ml/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每周2次.建模成功后,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10 ml/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G和TC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G、TC和COX2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ALT、AST、TG、TC和COX2蛋白表达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无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情况;模型组大鼠肝小叶边界模糊,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变清晰,脂肪变性减轻.结论 姜黄素可降低COX2蛋白表达,减轻NAFLD大鼠的肝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

    作者:黄婷婷;赵丽娟;姜双燕;杨洋;李敏;陈莎莎;朱明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炎并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抗感染诊疗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1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发热20余天”于2016年11月初入院.(1)现病史:20余天前因受凉出现反复咳嗽,咳大量黄脓痰,易咳出,伴寒战、高热,高体温达40.3℃,伴乏力、纳差,偶伴胸痛,无头痛、心悸,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曾就诊当地医院,先后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星、乌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治疗,后加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咳痰由黄脓痰转为白痰,但仍有反复发热.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全腹增强CT:双下肺炎症并实变,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

    作者:穆鹏;胡方芳;袁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的效果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效果及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48例食管狭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2周后评估治疗效果,随访预后.结果 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功能等级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 vs.66.67%) (P<0.05).随访3~7周,观察组校正后预后不佳率低于对照组(18.82%vs.81.18%) (P<0.05).治疗后食用坚硬或油腻食物和治疗后饮酒为影响食管狭窄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讨论 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临床效果好.治疗后食用坚硬或油腻食物和治疗后饮酒为影响食管狭窄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吴先杰;袁珑;韦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组织中AQP-1和Fas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 (AQP-1)和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脂多糖组(A组)、乌司他丁组(B组)、脂多糖+乌司他丁组(C组)和对照组(D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中AQP-1和Fas的表达.结果 B组、C组和D组AQP-1表达均高于A组(0.542士0.035、0.499±0.039和0.593±0.084vs.0.218±0.072) (P<0.01),而Fas表达均低于A组(0.088±0.043、0.081±0.029和0.098±0.062 vs.0.412±0.032)(P<0.01).B组、C组和D组间AQP-1和Fas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上调AQP-1表达和下调Fas表达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孙轶;聂时南;唐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L-10、IFN-γ与HPV相关性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发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密切相关.IL-10是参与免疫抑制和炎症反应的因子,IFN-γ则介导细胞免疫应答,是抗病毒感染的主要细胞因子.近年来众多宫颈癌免疫学研究表明,HPV感染与IL-10、IFN-γ等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可能促进HPV的持续感染,甚至疾病的进展.

    作者:李雯;韩雪;刘会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8F-FDG PET/CT显像对中晚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7例予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30 min,每周1次,共5周,予调强放疗照射主要危及器宫.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行PET/CT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率(ΔSUV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晚期胰腺癌原发病灶治疗后的SUVmax低于治疗前(8.96±3.14 vs.12.40±4.65) (P<0.05),而其治疗后代谢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仿(99.46±33.77 vs.97.48±22.92)(P>0.05).ΔSUVmax%灵敏度、特异度和阈值分别为100%、53.3%和25.4%.以ΔSUVmax%为25.4%划分为两个亚组,两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腹腔淋巴转移、治疗前后SUVmax以及ΔSUVmax%均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SUVmax指标可用于评估中晚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及预后.

    作者:杨航;张清波;杨静;尹预真;朱蔚友;庞丽俊;周虹;闵艳艳;李丹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组合性抗体检测在转移性肺腺癌与胸膜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组合性抗体检测在鉴别诊断转移性肺腺癌和胸膜恶性间皮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涂片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患者胸水样本;免疫组化检测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间皮细胞(MC)、钙网膜蛋白(CR)、细胞角蛋白5/6(CK5/6)、广谱细胞角蛋白(p-CK)和CK7的表达.结果 常规涂片法诊断转移性肺腺癌35例,恶性肿瘤细胞6例及可疑恶性肿瘤细胞19例;免疫组化染色后诊断为转移性肺腺癌53例和胸膜恶性间皮瘤7例.TTF-1、Napsin A、CEA、CK7和p-CK在转移性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MC、CR及CK5/6在胸膜恶性间皮瘤组织中阳性表达,免疫组化组合性抗体检测法鉴别诊断优于常规涂片法(P<0.05).结论 组合性抗体检测在转移性肺腺癌和胸膜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优势.

    作者:魏亚敏;郑锦花;马秦榕;钟玲玲;胡洁;金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肋下斜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部手术术后静脉PCA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下斜入路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B组术后使用静脉PCA;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侧TAP阻滞,每侧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比较两组术后2、24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以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术后24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肋下TAP阻滞能提高开腹手术患者术后PCA镇痛效果.

    作者:田伟千;汤洋;张杰;詹伟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TIRC7在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应答cDNA7 (TIRC7)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单核细胞(MN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24例CML患者(CML组)及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新鲜骨髓或外周血,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IRC7基因在MNC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应用TIRC7引物可扩增出大小约210 bp的片段,与理论值相符.CML组TIRC7扩增条带亮度较弱,而对照组TIRC7条带明亮.CML组TIRC7相对表达量为0.085(0.032,0.197),低于对照组的0.960(0.715,2.027)(P<0.01).结论 TIRC7在CML患者MNC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可能在CM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尹玲玲;朱锋;赵恺;徐开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整合素连接激酶抑制剂在高糖诱导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抑制剂QLT0267在高糖诱导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糖干预组(B组,高糖30 mmol/L)、QLT0267干预组(C组,QLT0267 30 mmol/L)和高渗干预组(D组,高渗液30 mmol/L).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和RT-PCR法分别检测IL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B组细胞增殖率较A组增加(0.417±0.072 vs.0.336士0.062)(P<0.05),而C组细胞增殖率较A组降低(0.146±0.027 vs.0.336士0.062)(P<0.0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细胞中ILK、α-SMA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加(P<0.05);B组α-SMA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C组(P<0.05),但B组与C组间ILK蛋白和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LT0267可能部分抑制ILK信号传导通路的下游效应分子,从而延缓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进展速度.

    作者:林智峰;刘冬;贾林;张春江;杨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 分析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维A胶囊口服,每次10mg,每天2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浴;再给予窄谱UVB治疗仪光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口服,每天15~30 mg,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10% vs.76.19%) (P<0.05).观察组出现皮肤干燥1例,腹部不适2例,肝功能异常1例;对照组出现皮肤干燥1例,腹部不适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好.

    作者:金京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IS-TLIF(MIS-TLIF组)与传统TLIF(Open-TLIF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末次随访行三维CT检查显示,MIS-TLIF组椎间融合率为96.4%(27/28),Open-TLIF组均融合.MIS-TLI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重返工作时间均少于Open-TLIF组(P<0.05),重返工作率高于Open-TLIF组(89.3% vs.82.1%)(P<0.05).MIS-TLIF组术后腰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Open-TLIF组(P<0.05).结论 与Open-TLIF比较,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吕游;陈鸣;秦入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连续303例食管癌术后无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开展的食管癌手术303例,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重点关注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住院天数(18.6±4.6)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因咳痰无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乳糜胸2例,声音嘶哑25例,死亡1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目前食管癌的各种手术方式均已十分成熟,保持良好的吻合口血供和较低的吻合口张力是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威章;史加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Toll样受体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85例HCC患者TLR3的表达,同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血管生成相关指标,TUNEL法检测HC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CC中,TLR3阳性表达率为58.8%(50/85),TLR3的表达与生存素和Bcl-2呈负相关(P<0.01),与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呈正相关(P<0.05或P<0.01).TLR3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MMP-2、微血管密度和内皮干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HCC中TLR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有关,提示TLR3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作者:袁明明;任晓燕;谢慧君;王伟伟;陈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留置胃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留置胃管对术中反流误吸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先行置入胃管,术毕拔除;B组不插胃管.行食管下段pH值监测,记录气腹平卧位时(T1)和气腹头低足高位后10 min时(T2)的pH值.记录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和血压,并行VAS-PONV评分.结果 A组T1和T2时的食管下段pH值高于B组(7.33±0.08 vs.7.20-±-0.09和7.21±0.11 vs.6.98±0.12)(P<0.05).A组患者VAS-PONV评分低于B组(2.44±1.22)分vs.(4.02±1.53)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时的血压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置入胃管可以减少反流误吸与PONV的发生.

    作者:江钦玉;缪长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套细胞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化疗21例(常规化疗组),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化疗联合移植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58岁,男女比例为8∶1.首发部位累及淋巴结21例(58.3%),累及胃肠道10例(27.8%).疾病分期以Ⅲ期和Ⅳ期为主;25例有完整骨髓形态结果的患者中,骨髓累及16例(64.0%).全组2年和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3%和53.3%.年龄>58岁是MCL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常规化疗组中年龄>58岁和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MIPI)≥6分提示预后不良(P<0.05);化疗联合移植组中单核细胞计数≤0.5×109/L和sMIPI≤3分提示预后不良(P<0.05).结论 MCL多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sMIPI中高危患者的预后,可作为一线巩固治疗方案.

    作者:王超;刘丹丹;陈苏宁;薛胜利;王婧婧;闫晓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影像学诊断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析影像学在IPMN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55例患者中,分支胰管型(BD-IPMN) 36例,主胰管型(MD-IPMN) 14例,混合胰管型(MT-IPMN)5例.良恶性BD-IPMN患者的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主胰管(MPD)直径、囊壁增厚或强化以及胆管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良恶性MD-IPMN及MT-IPMN患者的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以及MPD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诊断BD-IPM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1.4%,准确率为75.5%;诊断MD-IPMN和MT-IPM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62.5%,准确率为78.9%.结论 影像学对不同分型IPMN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宇;许秦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