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76例临床分析

申太明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过敏反应, 病例, 治疗, 低毒, 安全
摘要:随着中药注射液不断研制成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普遍认为中药注射液低毒、平和、安全,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由中药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病例时有发生,现将1990年以来我们观察治疗的7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高症致重度腹水1例

    患者,女,30岁,住院号6076,孕2产1.因重度妊高症致腹水在当地人民医院治疗无效后终止妊娠.引产术后6 d腹水呈加重趋势,伴肢软乏力、头晕、恶寒、咳嗽来我院求治.既往无肝炎、高血压、肾病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88次/min,R 19次/min,BP 18/12.7 kPa.神清,精神萎靡,皮肤巩膜无黄染,右腋下可及1.5 cm×1.5 cm两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心率88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罗音,腹部起呈蛙腹,腹围106 cm,叩诊移动性浊音存在,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有少量暗红色血液自宫口溢出,宫体前位拳头大小,质中,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正常.入院当日B超提示:中下腹见重度腹水、肝脏增厚、子宫增大、占位性待排、宫内积血、胸片示: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后给予多种维生素,肌苷、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等护肝利尿药对症治疗48 h症状无缓解.修正治疗,补充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中医辨证为肝虚湿盛,本虚标实之证.以泻实补虚为主,采用健脾、利水、补益等治法相结合,口服中药以白术散加减.方药:白术20 g,云苓20 g,大腹皮15 g,陈皮10

    作者:张祖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的干燥全根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 .我院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尤其多用于治疗消化道系统肿瘤,如食道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其混淆品有松叶耳草Hedyotis pinifolia Wall..为使临床用药有效,本文从性状、理化性质进行鉴别.此法快速,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贤铭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食管克隆氏病致多处食管纵隔瘘的护理

    克隆氏(Crohn)病是病因未明的消化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从口腔到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但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与邻近结肠,食管、胃Crohn病极少见[1].2001-02-13我科收治1例食管Crohn病致多处食管纵隔瘘的病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住院76 d,痊愈出院.现将该例成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胡淑玉;关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旋光度法测定薄荷脑的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旋光度法测定薄荷脑含量.方法:将薄荷脑溶于75%乙醇中,测定旋光度,计算含量.结果:在4~20 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8 4,n=5),平均回收率99.2%(RSD=0.29%,n=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

    作者:张正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血栓通治疗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例

    目的:观察血栓通对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以血栓通治疗TIA患者32例,10 ml加入5%葡萄糖水250 ml中,1次/d,14 d为1疗程,另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1.25%,治疗显效率为90.63%和65.63%.经Ridi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甘油三酯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能改善TIA症状,改变其血栓前状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克痒舒洗液对128株阴道感染细菌的抗菌作用

    目的:研究克痒舒洗液对引起非特异性阴道炎细菌的抗菌作用.方法:用克痒舒洗液及其中药和西药组分对从病人体内分离出的7种125株病原菌及3株标准菌种检测了低抑菌浓度(MIC),低杀菌浓度(MBC)及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该药组分对受试的7种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杀菌作用,合剂克痒舒则有协同作用.结论:克痒舒洗液对细菌性阴道病及霉菌性阴道炎将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程惠娟;乐红霞;汪长中;产美英;王钦茂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天麻及常见伪品的鉴别

    天麻为常用中药,原名“赤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市场上,曾发现有多种植物的根或根茎经加工后伪充天麻出售,应注意鉴别.

    作者:谷翠霞;吴修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45例

    1999-10~2001-03,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患者45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45例黄褐斑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6岁,平均31岁,病程3个月~20 a,皮损以面颊部为主,呈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状.主诉发病相关因素有:妊娠、分娩26例,日光照射加重7例,服避孕药物3例,使用化妆品4例,上环后3例,其他因素2例.45例患者均有月经不调史.

    作者:王志;柯智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60%红花酒精在预防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脑外伤及骨伤病员大多数须长期卧床休息,而且病情危重时,翻身则更加困难.在临床护理中预防褥疮的工作至为重要.1999~2000年观察我科病员采用60%红花酒精预防褥疮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燕;丁冬琴;王立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正交设计研究蒙药复方莎日嘎胶囊剂提取工艺

    目的:以所含总黄酮为指标对蒙药复方莎日嘎胶囊剂提取工艺进行考查研究,确定蒙药复方莎日嘎胶囊剂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1 h,共煎煮3次;加8倍量90%乙醇热回流提取1 h,共提取3次(即A3B1C3的方案).结果:提取次数对提取液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较大,其次是乙醇浓度.结论:蒙药复方莎日嘎胶囊剂有效成分的佳提取方法是95%乙醇热回流法.

    作者:杨阿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76例临床分析

    随着中药注射液不断研制成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普遍认为中药注射液低毒、平和、安全,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由中药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病例时有发生,现将1990年以来我们观察治疗的7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申太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防晒霜的研制

    目的:研制防晒霜乳膏,观察该乳膏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方法:以UV-B,UV-A为防晒剂,制备防晒霜乳膏;以透气胶带为角质层,紫外分光光度计为光源,测定防晒效果.结果:UV-B防晒剂对280,290,300,310,320 nm5个波长的吸光度分别为A280=1.9,A290=2.3,A300=2.7,A310=3.7,A320=2.9.吸光度A值随波长的改变而改变.结论:防晒霜具有完全防护紫外线效果.

    作者:马平勃;黄中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血罐疗法在治疗急性腰腿痛中的应用

    拔罐疗法是民间的一种简易疗法,历史悠久.因古人是用兽甬制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所以古人称之为甬法.其原理是在罐内点火燃烧,急扣在施治的部位上,利用负压外吸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可单独使用亦可和针灸法、三棱针、梅花针法并用.

    作者:严金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少阴脉的诊法与临床运用一得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源远流长.脉学精深玄妙,历代医家精心研究者甚众.早在《内经》《难经》等著作中就初步奠定了脉学基础;汉代张仲景对脉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曾指出切脉应寸口、人迎、趺阳三部合参;西汉王叔和,编著了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其在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要全面掌握脉诊方法,确非易事.笔者在跟随我省已故的老中医李良学医期间,耳闻目睹其运用独特的“少阴脉”的脉诊技术于临床,如秦镜鉴物,直达病所,确系发前人之所未发,受益匪浅.余不揣浅陋,敢僭述于下,供同道参考,企望斧正.

    作者:李传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感冒口服液中牛蒡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 Sinocrom OD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牛蒡子苷在30~200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1.7%(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作者:毛颐晴;李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圆叶锦葵伪充黄芪的鉴别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补气药,使用广泛,用量大.近年来,在中药材市场经常发现以锦葵科植物圆叶锦葵Malva ratunditolia L.的干燥根伪充黄芪进行销售的现象.圆叶锦葵经加工后从外观形状上看极易与黄芪相混淆,使人真假难辨.为保护患者利益,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下面就黄芪与其伪品圆叶锦葵的比较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邓慧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温病条辨》的温热病即新感春温病推论

    应用类比法,探讨从<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论述的温热病的发病季节、病因、传变规律、证治内容,结合历代温病名家对新感春温病的肯定,推论温热病即新感春温病,阐明吴氏对春温病贬废伏气学说、褒扬新感学说的学术思想.

    作者:翁宜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药及卡提素佐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其疾病回升率为全球首位.故目前单纯抗结核治疗有时疗效并不理想.特别是老年肺结核及反复发作的复治结核病人,伴发肺部感染的机会较多.因免疫机制对此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免疫角度出发治疗肺结核也是十分重要的.我科近年来采用卡提素增强免疫,同时配合自制中药丸剂佐治肺结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明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脑血管病的临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是一种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常见病.抢救治疗及恢复功能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护理工作的优劣对该病的治疗和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小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当玛-5胶囊对胃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当玛-5胶囊进行与临床主治功能有关的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相应的药理学模型研究当玛-5胶囊在镇痛、止泻、小肠吸收、胃蛋白酶活力、抗溃疡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当玛-5胶囊可减少腹腔注射冰醋酸小鼠扭体次数、减少番泻叶引起的湿粪粒、提高脾虚模型小鼠的血清木糖含量、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力、预防大鼠Shay溃疡的发生、促进乙酸溃疡模型的愈合.结论:当玛-5胶囊具有镇痛、止泻、促进小肠吸收、提高胃蛋白酶活力、抗溃疡的作用.

    作者:盛惟;周雪梅;王玉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