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宁仙;吴卫东;毛丽芬;尹丹琴;段满林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家兔缺血心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描记8只家兔离体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和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在正常灌流液(C组)、模拟缺血灌流液(A组)和模拟缺血灌流液+参麦注射液(B组)灌流情况下的跨膜电位曲线,并在模拟缺血灌流20 min后测量动作电位幅值、复极50%时间(APD50)、复极90%时间(APD0)、0期大除极速率(Vmax)、大舒张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VDD)和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 与C组相比,A组窦房结起搏细胞和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Vmax、VDD和RPF减少(P<0.05或P<0.01),APD0和APD90增加(P<0.01);与A组相比,B组窦房结起搏细胞和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VDD和RPF增加(P<0.05或P<0.01),APD50和APD90减少(P<0.05或P<0.01),窦房结起搏细胞Vmax增加(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家兔心肌自律细胞因缺血所导致的电位改变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三明;沈建昕;温晓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α2链(COLⅠ α2)PvuⅡ基因多态性与青藏高原氟暴露地区儿童氟斑牙的关系.方法 对所选调查对象进行氟斑牙检查,分为氟斑牙组(氟斑牙儿童,60例)和非氟斑牙组(健康儿童,60例),并抽取外周血进行COLⅠ α2 PvuⅡ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氟斑牙组儿童COL Ⅰα2PvuⅡ基因型PP分布频率低于非氟斑牙组(16.7% vs.60.0%) (P<0.01),PP分布频率高于非氟斑牙组(58.3% vs.18.3%)(P<0.01).氟斑牙组和非氟斑牙组Pp分布频率分别为25.0%和21.7%.结论 COL Ⅰ α2 PvuⅡ基因多态性与高原地区儿童氟斑牙有明显的关联.
作者:丛顾俊;赵俊才;周珉;康培培;陈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水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55例结核性胸膜炎和1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的新鲜胸水,分别进行T-SPOT.TB、γ干扰素(IFN-γ)检测和分枝杆菌培养,计算3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诊断效率.结果 69例患者中,T-SPOT.TB检测阳性51例(73.91%),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4例(20.29%),IFN-γ检测阳性43例(62.32%).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分枝杆菌培养(P<0.01).以终临床确诊结果为标准,T-SPOT.TB、IFN-γ检测和分枝杆菌培养的敏感度分别为89.09%、76.36%和25.45%,特异度分别为85.71%、92.86%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97.67%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50.00%和25.45%,约登指数分别为0.75、0.69和0.26,诊断效率分别为88.41%、81.16%和40.58%.结论 胸水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优于IFN-γ检测和分枝杆菌培养法.
作者:侯超;王新宁;王相栋;施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侧乳腺癌6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侧乳腺癌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和生存结果.结果 本组6例双侧乳腺癌占我院同期乳腺癌患者的0.96%,均为女性患者.6例患者病理分期以0、Ⅰ、Ⅱ期为主,双侧病灶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一致性较高,分子分型以基底样型较多.死于内脏转移1例,从第二侧癌手术时间开始计算,生存时间为11个月;复发可能1例,另3例患者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双侧乳腺癌的病灶可表现出更相似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患者的预后与双侧病灶中分期较重的一侧相关.
作者:张工;孙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法用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组(A组)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组(B组),每组40例.两组分别在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30 min(T2)、气管插管后60 min(T3)、手术结束后10 min(T4)时检测MAP、SpO2、气道压(Paw)、PE-TCO2和PaCO2;记录手术者对手术视野满意度.结果 与T1比较,两组MAP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A组各时间点SpO2无明显变化,B组T3时SpO2降低(P<0.05);两组T2、T3时Paw均增加(P<0.05);A组T3时PaCO2、PETCO2增加(P<0.05).与B组比较,A组T2、T3时SpO2、Paw、PET CO2、PaCO2均增高(P<0.05).A组胸腔暴露良好,对手术操作无影响;B组胸腔暴露不佳4例.结论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法用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作者:杜海靖;许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线粒体机制在右美托咪定(Dex)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on组)、I-R组、Dex组和亲环蛋白D(CypD)抑制剂环孢霉素A组(CsA组).肾缺血45 min后再灌注48 h制备肾I-R损伤模型.Dex组和CsA组在缺血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Dex 50 μg/kg和CsA 5 mg/kg.再灌注结束时取肾组织,观察肾小管坏死评分,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强度变化率以反映线粒体膜电位.提取肾组织线粒体,LS-55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540 nm处的吸光度(A540)值以反映线粒体肿胀度,Western blot测定线粒体CypD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I-R组、Dex组和CsA组大鼠的肾小管损伤评分、细胞凋亡指数、CypD表达增加(P<0.05),荧光强度变化率和A540值下降率减少(P<0.05).与I-R组比较,Dex组和CsA组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细胞凋亡指数、CypD表达减少(P<0.05),荧光强度变化率和A540值下降率增加(P<0.05).结论 Dex可维持肾I-R损伤大鼠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肿胀程度,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改善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CypD的表达有关.
作者:斯妍娜;韩流;张媛;陈利海;徐亚杰;孙凡;潘笑笑;曾令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超前使用氟比洛芬酯组(PF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全麻,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PF组至腹腔放气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 mg/kg,给药时间1 min.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躁动评分、全麻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60 min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全麻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组躁动评分、术后60 min VAS评分低于P组(P<0.05),PF组BCS舒适评分高于P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氟比洛芬酯能提高全麻苏醒期的质量,不延长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作者:颜伟;黄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以及血小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检测54例T2DM患者(A组)和46例健康人(B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RT-PCR检测两组血小板中MMP2、MMP-3和MMP-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A组MPV和PDW大于B组(P<0.05).A组血小板中MMP-2、MMP-3和MMP-9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组(P<0.01).结论 MPV和PDW可作为监测早期糖尿病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指标.血小板中MMP-2、MMP-3和MMP-9表达量可能在评价血小板参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坤;宁金玲;王婷;杜宣;袁和秀;施毕旻;施敏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50例NSCLC患者(A组)和3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B组)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和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分析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组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和外周血中CTC中位数均多于B组(68.19 CU vs.1.37 CU和33.50 CU vs.1.01 CU) (P<0.01).A组中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数量多于外周血中CTC数量(P<0.01),且与外周血中CTC数量呈正相关(r=0.88,P<0.01).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数量随着TNM分期递进和远处转移淋巴结数目增多而增加(P<0.01).结论 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检测可初步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
作者:万佳蔚;严子禾;韩志君;黄新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行冠脉造影患者327例,224例诊断为冠心病(CHD组),103例无CHD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血清Lp-PLA2水平与CHD病变的关系.结果 CHD组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134.74±45.67) ng/ml vs.(114.38±45.80) ng/ml](P<0.01).经调整年龄、糖尿病、HDL-C和收缩压等因素,Lp-PLA2水平与CHD密切相关(OR-1.262,95%CI:1.160~1.610,P<0.05).CHD组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90和0.222,P<0.01).结论 血清Lp-PLA2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提示冠脉病变的血管狭窄程度,但与病变稳定性无密切相关.
作者:沙翔;王栋;乔勇;鄢高亮;孔文杰;汤成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及2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BM38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实时FQ-PCR法检测54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BM3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中RBM38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48.9% vs.91.3%) (P<0.01);RBM38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RBM3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 RBM3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程功名;朱本磊;夏建国;丁永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是有效治疗角膜盲的重要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科学研究的深入,PKP的手术适应证发生变化,供体角膜的保存质量也得以提高.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降低术后免疫排斥发生率,改良的手术方法、新型的抗排斥药物及方法不断被探索并应用于临床.现就PKP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卞婕;杨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小鼠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LBP作用48 h后对体外培养的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率.ELISA法检测LBP 1000 μg/ml作用48 h后U14细胞分泌IL-12及IL-10的水平.构建20只C57BL/6J小鼠U14细胞皮下成瘤模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灌胃LBP 10 mg/kg,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IL-12及IL-10的水平;计算小鼠瘤质量、体积、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Ki-67的表达.结果 LBP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U14细胞的生长.LBP 1000μg/ml作用后,U14细胞IL-12分泌增加,IL-10分泌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血清IL-12水平、胸腺和脾脏指数升高,血清IL-10水平、瘤质量、体积及Ki-67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 LBP能够通过上调IL-12及下调IL-10的水平达到抗小鼠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马旭;朱艳;杨青;秦书俭;白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棕榈酸(PA)诱导HepG2人肝癌细胞炎症及纤维化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五组:B组细胞中加入PA 250 μmol/L干预;C1、C2和C3组细胞中分别加入姜黄素5、10和20μmol/L预孵育2h后,再加入PA 250μmol/L干预;A(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等体积的含NaOH 0.1 mol/L和10%胎牛血清白蛋白的溶液.五组均继续培养24h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干预后细胞内脂滴数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及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质蛋白Smad2及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组细胞内红色脂滴形成增多(P<0.01).与B组相比,C3组细胞脂滴形成减少(P<0.01).与A组相比,B组TLR4、MyD88、NF-κB、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B组比较,C1、C2及C3组TLR4、MyD88、NF-κB、TGF-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 姜黄素干预可减轻PA诱导HepG2细胞炎症及纤维化通路激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作者:高彩霞;邵琳琳;冯文焕;朱大龙;沈山梅;毕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分娩控制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足月妊娠胎先露孕妇1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前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产前给予早期体位干预.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分娩控制感量表评估孕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评分提高,第一、二产程和住院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5),家属满意率高(P<0.05).结论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双腔支气管插管是单肺通气的主要方法,可有效控制双侧气道,保持手术野清晰[1];但双腔支气管导管有效管腔较小,且深插进入主支气管,对气道刺激大,吸痰和拔管的强烈反应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2].本文探讨双腔支气管拔管期吸痰拔管的时机和方法.
作者:夏小丽;王小兰;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实施上肢手术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超声定位组(U组)、神经刺激仪定位组(S组)、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每组20例.各组均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穿刺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局麻药用量,同时观察麻醉效果并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结果 三组局麻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组和S组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C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U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短于S组(P<0.05),U组、S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良好.结论 超声引导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
作者:韦宁仙;吴卫东;毛丽芬;尹丹琴;段满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肥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江苏省盛泽地区893例社区老年人分为轻度动脉硬化组[A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过正常值20%~30%,381例]和中重度动脉硬化组(B组,baPWV超过正常值>30%,512例).分析肥胖相关指标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B组年龄、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比例、腰围(WC)、腰臀比(WHR)、HR、BP、TC、TG、FBG、尿酸、baPWV和动脉硬化指数(AI)均高于A组(P<0.05).肥胖组BP、AI、WC、WHR和BMI均高于过轻、超重和正常组(P<0.05).baPWV及吸烟史是动脉僵硬度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WC、WHR、baPWV及吸烟史均是老年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的影响因素.
作者:顾静彧;杨可名;茆丽娜;贾坚;丁海霞;占伊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麻醉重症监护室(AICU)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1d谵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入住AICU治疗的非心脏手术患者156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术后1d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术后谵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1d发生谵妄13例(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MAP降低40%为AICU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1d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336,95%可信区间(1.407~49.386),P=0.019],泵注右美托咪定是降低谵妄发生率的独立保护因素[OR=4.309,95%可信区间(1.066~17.417),P=0.040].结论 术中MAP严重降低是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1d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而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则能有效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作者:朱学文;马正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疾病谱的改变,眼底病变检出率逐年上升.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FA)是一种特殊眼科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具有荧光特性的造影剂快速注入受检者的静脉内,经血液循环到眼底的血管中,在特定的波长光(蓝光)激发下而产生黄绿色荧光,快速摄像机可连续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1].如今,FFA已成为诊断眼底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相关的并发症偶有发生[2].
作者:张萍;黄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