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静;王丽君;郭业松;刘菊英;黄蕾;张倩;姜雪松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小鼠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LBP作用48 h后对体外培养的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率.ELISA法检测LBP 1000 μg/ml作用48 h后U14细胞分泌IL-12及IL-10的水平.构建20只C57BL/6J小鼠U14细胞皮下成瘤模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灌胃LBP 10 mg/kg,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IL-12及IL-10的水平;计算小鼠瘤质量、体积、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Ki-67的表达.结果 LBP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U14细胞的生长.LBP 1000μg/ml作用后,U14细胞IL-12分泌增加,IL-10分泌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血清IL-12水平、胸腺和脾脏指数升高,血清IL-10水平、瘤质量、体积及Ki-67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 LBP能够通过上调IL-12及下调IL-10的水平达到抗小鼠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马旭;朱艳;杨青;秦书俭;白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家兔缺血心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描记8只家兔离体心脏窦房结起搏细胞和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在正常灌流液(C组)、模拟缺血灌流液(A组)和模拟缺血灌流液+参麦注射液(B组)灌流情况下的跨膜电位曲线,并在模拟缺血灌流20 min后测量动作电位幅值、复极50%时间(APD50)、复极90%时间(APD0)、0期大除极速率(Vmax)、大舒张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VDD)和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 与C组相比,A组窦房结起搏细胞和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Vmax、VDD和RPF减少(P<0.05或P<0.01),APD0和APD90增加(P<0.01);与A组相比,B组窦房结起搏细胞和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VDD和RPF增加(P<0.05或P<0.01),APD50和APD90减少(P<0.05或P<0.01),窦房结起搏细胞Vmax增加(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家兔心肌自律细胞因缺血所导致的电位改变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三明;沈建昕;温晓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负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1],常伴有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2].若治疗不当,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关节僵硬、膝内翻等不良后果[3].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复位、半月板撕裂的成形、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对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尤为重要[4].
作者:蔡鑫;王晓东;李宏斌;李玉前;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高频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由于其具有止血速度快、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认识和接受[1].本文探讨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使用Ligasure处理阴道残端的效果与手术配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行腹式宫颈癌根治术80例,年龄24~71岁.病理类型:鳞癌64例,基底细胞样鳞癌1例,腺癌15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igasure直接夹闭阴道残端(A组)和传统连续锁扣开放缝合阴道残端(B组).两组患者年龄和病情等基本资料相仿(P>0.05).
作者:倪红霞;陈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导管消融已经成为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其相关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包括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周围血管栓塞等.其中消化系统的并发症主要有胃动力受损、心房食道瘘以及膈神经损伤等.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幽门痉挛、胃运动减弱、胃肠道排空时间显著延长[1].胃轻瘫是指无机械性梗阻因素存在时的胃排空障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胃轻瘫症状主要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干呕、腹痛等.目前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融可损伤支配胃肠道运动的迷走神经[2,3].我科2014年9月-2015年1月对1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现胃轻瘫症状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庄婧;王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侧乳腺癌6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侧乳腺癌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和生存结果.结果 本组6例双侧乳腺癌占我院同期乳腺癌患者的0.96%,均为女性患者.6例患者病理分期以0、Ⅰ、Ⅱ期为主,双侧病灶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一致性较高,分子分型以基底样型较多.死于内脏转移1例,从第二侧癌手术时间开始计算,生存时间为11个月;复发可能1例,另3例患者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双侧乳腺癌的病灶可表现出更相似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患者的预后与双侧病灶中分期较重的一侧相关.
作者:张工;孙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4例分为三组,分别行甲状腺(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A组,26例)、甲状腺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B组,48例)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组,30例).检测术后第1天和术后1年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水平,比较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1天及术后1年,A组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B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3.3%和4.2,低于C组的50.0%和10.0%(P<0.05).A组术后第1天血清PTH和血钙水平均高于B、C组(P<0.05).A、B组术后1年血清PTH均高于C组(P<0.05).结论 甲状腺(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式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作者:陈松清;韩桂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儿童纵隔气肿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46例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儿童纵隔气肿中,1岁以下病因以重症肺炎常见,1~3岁病因主要为肺炎、支气管异物,3岁以上病因主要为肺炎、哮喘.临床表现多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发绀,32例伴有皮下气肿.所有患儿均予卧床休息、吸氧,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14例因出现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6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术,4例行硬支气管镜术.43例经积极治疗恢复良好,3例死亡.结论 纵隔气肿常急性起病,病情进展快.不同年龄段儿童纵隔气肿的病因构成不同,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原因.治疗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顾海燕;王全;赵德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因ACL特殊的解剖形态结构使其损伤后自愈率极低,关节镜下重建已成为治疗ACL损伤的金标准.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6月行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ACL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鹏;张峰;马大年;费成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obas(R) 4800高危型HPV检测技术对宫颈癌筛查的效能及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的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同时用Cobas(R) 4800高危型HPV检测技术和HC2进行HPV检测的数据,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以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2及以上为宫颈癌阳性诊断标准,Cobas(R) 4800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为90.0%(9/10),特异度为58.9%(53/90),约登指数为48.9%,阳性预测值为19.6%(9/46),阴性预测值为98.1%(53/54).Cobas(R)4800与HC2的总符合率为83.0%(x2=2.12,P>0.05).结论 Cobas(R)4800高危型HPV检测技术对宫颈癌的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婉薇;麻全慧;茅晓东;张静;王志国;张家明;姚孝明;施建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颅内皮样囊肿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比表皮样囊肿少见,其影像学表现(CT、MRI)变化多样,误诊率高,本文对我院病理确诊的颅内皮样囊肿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患者女,14岁,“间断头痛伴头昏1年”就诊,病程中无明显双眼视力减退,无乳腺溢液,无明显月经异常,无四肢肥大,无意识障碍,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及抽搐.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颅脑外伤史.辅助检查内分泌功能正常.
作者:王诚;邵君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50例NSCLC患者(A组)和3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B组)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和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分析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组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和外周血中CTC中位数均多于B组(68.19 CU vs.1.37 CU和33.50 CU vs.1.01 CU) (P<0.01).A组中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数量多于外周血中CTC数量(P<0.01),且与外周血中CTC数量呈正相关(r=0.88,P<0.01).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数量随着TNM分期递进和远处转移淋巴结数目增多而增加(P<0.01).结论 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检测可初步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
作者:万佳蔚;严子禾;韩志君;黄新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肥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江苏省盛泽地区893例社区老年人分为轻度动脉硬化组[A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过正常值20%~30%,381例]和中重度动脉硬化组(B组,baPWV超过正常值>30%,512例).分析肥胖相关指标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B组年龄、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比例、腰围(WC)、腰臀比(WHR)、HR、BP、TC、TG、FBG、尿酸、baPWV和动脉硬化指数(AI)均高于A组(P<0.05).肥胖组BP、AI、WC、WHR和BMI均高于过轻、超重和正常组(P<0.05).baPWV及吸烟史是动脉僵硬度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WC、WHR、baPWV及吸烟史均是老年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的影响因素.
作者:顾静彧;杨可名;茆丽娜;贾坚;丁海霞;占伊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是一种需要10~20 min来完成的评定工具,可以用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评估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水平[1].但MoCA量表能否完成有赖于被评估者的教育时间长短,对于教育时间≤12年者需要补偿1分;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教育时间10~12年者可补偿1分,而4~9年则需要补偿2分[1].但这种关于教育时间与评分补偿相适应的调整方案仅适用于一定区域内的具有相似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社会经济背景的人群.本研究探讨MoCA量表得分如何根据不同教育时间来有效调整,且量表中又有哪些项目易受到教育因素的影响.
作者:徐耀;陈兰兰;于海龙;张洪英;王坚;何嫦娥;朱晓峰;刘筱洁;徐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神经胶质瘤一般呈浸润性生长,与周边正常组织边界不清,故常规手术方法难以将其完全切除,加之胶质瘤细胞对放化疗均不十分敏感,故总体治疗效果不佳,治疗后极易出现局部复发.近10年来治疗方法不断进步,现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后配合放化疗,但是总体生存率依然不高.目前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有望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目前lncRNA在神经胶质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作者:李翔;李英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疾病谱的改变,眼底病变检出率逐年上升.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FA)是一种特殊眼科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具有荧光特性的造影剂快速注入受检者的静脉内,经血液循环到眼底的血管中,在特定的波长光(蓝光)激发下而产生黄绿色荧光,快速摄像机可连续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1].如今,FFA已成为诊断眼底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相关的并发症偶有发生[2].
作者:张萍;黄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手术联合使用超声刀及Ligasure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子宫恶性肿瘤患者20例,根据病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中联合使用超声刀及Ligasure.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旁组织及阴道切除范围、盆腔淋巴结清除数目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尿管保留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2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209.5±40.5) min;术中出血(210.6±102.3) ml,切除淋巴结(19.2±6.7)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1.9)d,术后发热(4.1±2.1)d,尿管拔除时间(12.5±3.3)d.所有病例切除宫旁组织达到广泛切除要求,病理报告断端及阴道切缘均阴性.术后8d发生不全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余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联合使用超声刀及Ligasure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可行性、安全有效.
作者:贾玉芳;马忠平;顾光华;杨荣贵;许培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临床怀疑复发或转移的49例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并与同期传统影像学检查资料、血清肿瘤标记物和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90.9%、83.7%、96.9%和58.8%.在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的30例患者中,18 F-FDG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100%、86.7%、100%和50.0%.依据18F-FDG PET/CT结果,73.5%患者更改了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PET/CT能有效评估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病例,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飞;胡瑶;丁重阳;李天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实施上肢手术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超声定位组(U组)、神经刺激仪定位组(S组)、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每组20例.各组均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记录穿刺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局麻药用量,同时观察麻醉效果并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结果 三组局麻药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组和S组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C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U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短于S组(P<0.05),U组、S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良好.结论 超声引导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
作者:韦宁仙;吴卫东;毛丽芬;尹丹琴;段满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行冠脉造影患者327例,224例诊断为冠心病(CHD组),103例无CHD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血清Lp-PLA2水平与CHD病变的关系.结果 CHD组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134.74±45.67) ng/ml vs.(114.38±45.80) ng/ml](P<0.01).经调整年龄、糖尿病、HDL-C和收缩压等因素,Lp-PLA2水平与CHD密切相关(OR-1.262,95%CI:1.160~1.610,P<0.05).CHD组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90和0.222,P<0.01).结论 血清Lp-PLA2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提示冠脉病变的血管狭窄程度,但与病变稳定性无密切相关.
作者:沙翔;王栋;乔勇;鄢高亮;孔文杰;汤成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