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健康护理评估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

顾媛媛

关键词:
摘要:护理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也是关键,贯穿于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其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将直接影响护士对病情的正确判断,从而影响后续护理措施的正确与否,全面准确的护理评估是确保高质量护理的首要条件[1].老年人是医院一类特殊的脆弱群体,由于生理功能衰退、感官功能缺损、认知功能改变以及精神心理等问题,造成评估内容的复杂性.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而患者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已经由单纯的延长寿命转变到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是指个体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舒适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1].我们通过自我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缪爱珠;顾懿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制颈部固定围脖在临时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在临床工作中,颈内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成功率高等优势,并广泛应用于建立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1].我院透析中心均在颈部置人中心静脉弯头导管,常规的胶布固定可导致皮肤长期牵拉,敷贴频繁更换,缝线易脱落,进而造成患者舒适度下降,护理工作量增大,局部感染概率和意外脱管风险增加[2].

    作者:王赟;薛波新;冯胜;欧阳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诊深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深静脉置管通常广泛用于生理参数的监测、输注药物和血液,特别是用于肠外营养(PN)支持等[1-3].但临床应用中发现深静脉置管能引起感染、导管脱落、湿疹以及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而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利于临床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4年7月340例急诊ICU行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中穿刺点渗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护理防治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兆芳;童本沁;钱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前列腺液Gal-3浓度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半乳凝素3(Gal-3)浓度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人Gal-3抗体免疫组化法对31例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穿刺组织进行染色,并按病理诊断分为前列腺癌组(A组,12例)和前列腺增生组(B组,19例).应用多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Gal-3浓度,分析两组Gal-3的表达差异.结果 A组前列腺液Gal-3浓度3703.3 μg/ml,高于B组的1028.4μ.g/ml(P<0.01);A组前列腺组织Gal-3表达量亦大于B组(P<0.01).4例前列腺癌患者合并转移性骨损害;其前列腺液Gal-3浓度高于8例非转移前列腺癌患者[(5265.6±345.2) μg/ml vs.(2292.1±1325.4) μg/ml](P<0.05).取前列腺液Gal-3浓度为4167 μg/ml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结论 前列腺液Gal-3检测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是否发生骨转移的评估.

    作者:谢赣生;李金虎;黄玉华;严春寅;侯建全;浦金贤;李纲;欧阳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肾转移性鳞癌一例

    患者男,47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个月人院.患者1个月前因左肺鳞癌于本院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前B超及CT发现右肾中下极一实质性团块(2.0 cm×3.0 cm),性质待定.患者无腰痛、血尿、发热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作者:金柯;阮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QCC活动提高PICU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品管圈(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2].本科室2013年7月-12月,开展了以“筷子圈”为圈名的QCC活动,用以提高病区护理满意度及第三方调查满意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清秀;彭明琦;史艺红;柳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丙肝)引起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初次治疗的慢丙肝患者212例,其中用于扰素治疗106例(治疗组),对照组为条件均衡的非干扰素治疗患者106例;每组均为男51例,女55例.比较两组甲功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发生甲功异常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7例(25.5%)、3例(2.8%)(P<0.01);治疗组男性甲功异常发生率低于女性(15.7% vs.34.5%)(P<0.05).治疗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29例,甲功异常23例(79.3%);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77例,甲功异常4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4周甲功异常3例(2.8%),治疗48周新发甲功异常24例(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甲功异常患者中,甲功减退(甲减)21例,甲功亢进(甲亢)9例.结论 干扰素治疗慢丙肝可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女性易受影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容易发生甲功异常,而且多在干扰素治疗后期出现.

    作者:汤颖;全会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滑抗菌导尿管留置导尿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超滑抗菌导尿管与普通硅胶导尿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需要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滑抗菌导尿管(A组)和普通硅胶导尿管(B组).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期间的尿道刺激反应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舒适度评分优于B组(P<0.01).A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0级尿道刺激反应比例大于B组(45.0% vs.15.0%) (P<0.01),尿路感染发生率少于B组(5.0%vs.20.0%) (P<0.05).结论 与普通硅胶导尿管相比,采用超滑抗菌导尿管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刺激反应小,舒适度高,尿路感染发生率低.

    作者:张华;李美;马利民;徐秀群;黄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PPCS)在临床中的诊断与预防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6例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46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PPCS,10例患者均出现局限性腹痛、压痛、反跳痛、C反应蛋白升高.其中,发热6例、白细胞升高7例、腹泻1例.结论 预防并尽早明确诊断PPCS,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凌云涛;邱梅红;袁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miRNA-122和miRNA-221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2 (miRNA-122)和miRNA-221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5例PHC患者(PHC组)及5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miRNA-122和miRNA-221表达,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HC组miRNA-122及miRNA-221表达水平上调(P.<0.05).计算miRNA-122和miRNA-221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和0.945,PHC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9.20%和97.29%,特异度为77.78%和77.78%,准确度为87.27%和90.90%.rniRNA-122和miRNA-221的表达与AF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miRNA-122及miRNA-221可作为PHC潜在的临床诊断标记物,联合检测血清AFP,可以明显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许丽娜;黄东凤;李峰;魏群;周国雄;张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Neuritin水平和坐骨神经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血清Neuritin水平和坐骨神经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NC组作为空白对照;DC、LD和HD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DC组为模型对照;LD和HD组分别腹腔注射硫辛酸20 mg·kg-1·d-1和40mg· kg1·d-1,连续用药6周.分别在给药2、4、6周时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Neuritin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测量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与NC组相比,DC组2周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和Neuritin含量降低(P<0.05),4周后坐骨神经MNCV降低(.P<0.05),坐骨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与DC组相比,LD、HD组给药2周后SOD活性和Neuritin含量升高(P<0.05),给药4周后MDA含量降低,坐骨神经MNCV升高(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直接或者通过影响Neuritin 水平引起糖尿病外周神经的异常.

    作者:张莹端;李剑波;奚春红;颜莓;徐宽枫;许馨予;陈恒;王玉成;杨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的疗效

    目的 总结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的疗效.方法 对16例患者共17个错构瘤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28个月,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栓塞术后症状消失或有所减轻;肿瘤较术前缩小11.7%-47.7%.随访期未见肿瘤增大和症状复发.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错构瘤,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张亚杰;甘卫东;张学斌;李笑弓;张古田;郭宏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TIMP-1-shRNA基因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RNA干扰与干细胞移植技术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学鉴定.按使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建立沉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基因不同位点分为三组:BMSCs株SH1组(LV-3-TIMP-1-rat-246),SH2组(LV-3-TIMP-1-rat-142),SH3组(LV-3-TIMP-1-rat-373).同时设立转染空载体组(LV-3-shNC,D组).观察各组细胞转染前后形态和荧光的表达;抽提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 原代培养大鼠BMSCs呈梭形,传代后漩涡状生长.慢病毒转染BMSCs 7 d后,各组均可检测到荧光出现,转染前后细胞形态无改变.在3个实验组中,SH3组TIMP-1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 应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可以建立沉默TIMP-1基因的BMSCs株,为BMSCs联合RNA干扰技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朱颖炜;龚镭;吴高珏;王小云;陈卫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绿激光手术模拟训练仪在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手术基本技能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绿激光手术模拟训练仪对具有不同水平绿激光手术经验医师的基本技能的培训效果.方法 将具有不同水平的绿激光手术经验医师分三组:A组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有不少于10例的选择性光汽化术手术经验者;B组:低年资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有反复观看绿激光手术经历者;C组:进修医师及研究生,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或激光手术经验者.每位参与者熟悉模拟机操作后,严格按照手术程序进行模拟手术操作,比较首次模拟训练及后一次模拟操作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包膜及尿道括约肌损伤次数变化.结果 首次操作时,C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前列腺包膜与尿道括约肌损伤次数等各项数据明显多于B组及A组,而A组各项指标明显占优势(P<0.05).经过2周模拟训练后,后一次模拟操作结果显示,B、C组的手术时间缩短、而出血量、前列腺包膜及尿道括约肌损伤次数减少,同培训前比较,两组数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医师的各项指标较培训前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激光手术模拟训练仪可以有效提高绿激光前列腺手术的学习效率,减少模拟操作时的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臧亚晨;阳东荣;单玉喜;薛波新;孙传洋;高洁;陶伟;朱进;周毅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微信群模式家庭病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群模式的家庭病床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建卡并诊断为GDM的100例孕妇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入微信群模式家庭病房,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孕妇母儿结局差异.结果 观察组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0%、2.0%、18.0%、2.0%;对照组分别为36.0%、13.7%、32.0%、13.7%,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2.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结局:早产率6.0%,巨大儿率6.0%,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0;对照组早产率30.0%,巨大儿率20.0%,新生儿窒息发病率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胎率0,低于对照组的3.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群模式的家庭病床管理可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降低GDM孕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夫艳;卫中庆;胡怀宁;陆薇;蔡成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采取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OVCF患者78例,采取体位复位联合PKP共同治疗,对其临床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OVCF患者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VAS评分(2.2±1.2)分低于治疗前(8.4±1.1)分(P<0.05);手术后的Cobb角(10.7±2.4)度低于手术前(24.6±8.7)度(P<0.05);手术后伤椎平均高度(28.1±1.6) mm低于手术前(16.5±3.1) mm(P<0.05);手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骨折已完全愈合.结论 OVCF患者采取体位复位联合PKP共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并且使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东;李华;王云清;佟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例术中经Teflon锥形头扩张器扩张处理狭窄后,进镜发现结石上移,予以留置F6双J管,术后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处理;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及结石.手术时间20-38 min.19例患者术后有轻微肉眼血尿或发热,所有患者无输尿管穿孔、脱套、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影像学随访检查显示肾盂积水均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 输尿管镜下Teflon锥形头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输尿管下段狭窄伴结石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史红雷;莫乃新;吕忠;吴斌;冯伟;魏汉平;施云峰;王旭刚;钟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川楝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川楝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采用0、6.25、12.50、25.00、50.00和100.00 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和50 nmol/L处理72 h后,采用MTS法检测川楝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酶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和cleave-PARP表达.结果 川楝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P<0.01).川楝素作用48、72和96 h的半数抑制浓度(IG0)分别为9.32、16.96和122.37nmol/L.川楝素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P<0.01),阻滞细胞在S期(P<0.01).以0、12.50和50.00 nmol/L川楝素处理MDA-MB-231细胞72 h,其早期凋亡率分别为8.12%、20.85%和67.21%,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占32.69%、47.90%和61.2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减少,cleaved-PARP增多.结论 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S期阻滞有关.

    作者:邵喜英;蔡锦威;金洪传;王晓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直视下阻断颈内静脉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经外周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有效减少肿瘤患者重复静脉穿刺、化疗药物或高渗性液体对血管的刺激,现被广泛应用在肿瘤患者治疗中.PICC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的特点,是目前安全的中心静脉输液方法之一[1].但在临床应用中导管异位仍不可避免.常见异位部位为颈内静脉、腋静脉、胸廓内静脉、奇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其中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高[2].

    作者:金小红;许小平;任燕;张海燕;刘小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二次电切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Re-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C)的疗效.方法 收集NMIBC术后患者60例.其中,30例行Re-TURBT(观察组),30例未行Re-TURBT(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灶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成功完成Re-TURBT,未见输尿管开口部位损伤、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和疾病进展率均低于对照组(13.33% vs.43.33%和13.33% vs.23.33)(P<0.05).观察组的复发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 Re-TURBT治疗NMIBC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延缓肿瘤进展.

    作者:金晓武;凡金虎;吴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