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杭元星;任天丽;周红霞;石国勋;房德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RA患者81例,合并ILD患者作为RA-ILD组(38例),未合并ILD为RA组(43例),比较两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差异.结果 RA-ILD组血清RF为(581.49±106.62) IU/ml,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8.62%,GPI为(1.44±1.36) μg/ml,均高于RA组的(377.79±155.77) IU/ml、64.87%、(1.05±1.21) μg/ml(P<0.05).而两组血清RF阳性率和抗CCP抗体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84.47% vs.71.88%)和(786.59±546.57) IU/ml vs.(782.21±605.21) IU/ml](P>0.05).结论 血清RF水平、抗CCP抗体阳性率和GPI水平高的RA患者较易合并ILD.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miR-200c对结肠癌SW620细胞5-FU化学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肠癌SW620细胞株中微小核糖核酸200c(miR-200c)的表达对5氟尿嘧啶(5 FU)化学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miR-200c类似物转染SW620细胞株组(A组)、miR-200c类似物阴性对照转染组(B组)、miR-200c抑制物转染SW620细胞株组(C组)、miR-200c抑制物阴性对照转染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采用RT PCR、MTS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5 FU半数抑制浓度(IQ0)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 Akt)的表达.结果 与B组相比,A组转染24 h后miR-200c的表达水平提高了(35.94±0.39)倍(P<0.05),5 FU的IC50提高[(1512.67±0.48) μg/ml vs.(926±0.70) μg/ml] (P<0.05),5 FU促细胞凋亡的作用降低[(5.01±0.25)% vs.(8.07±0.16)%](P<0.05).与D组相比,C组miR-200c的表达水平降低了(19.61±0.86)倍(P<0.05),5 FU的IC50降低[(740±0.60) μg/ml vs.(941±0.59) μg/ml] (P<0.05),5 FU促细胞凋亡作用提高[(12.23±0.60)% vs.(8.22±0.18)%](P<0.05).转染48 h后,A组p Akt的表达较B组升高(P<0.05),C组p Akt表达较D组降低(P<0.05).结论 在结肠癌SW620细胞中,降低miR-200c的表达可提高结肠癌细胞对5 FU的化学敏感性,可能与miR-200c调控Akt的磷酸化有关.

    作者:孟凡鲁;吴莺;袁英雪;贺明洁;武健;周红;王文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S及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1例NSCLC组织中TS及EGFR蛋白表达,评估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TS蛋白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5.1%(134/382);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GFR蛋白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1%(312/421);其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结论 TS及EGFR蛋白表达与部分临床病理参数相关,对NSCLC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江曼;钱晓萍;杨阳;任伟;刘宝瑞;胡静;王立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应用

    病理技术工作中,制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从标本的选材取材到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等一系列后续处理步骤,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若前一步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下一步操作,甚至影响到终的病理诊断.而在这些步骤中,绝大多数步骤均在脱水机中完成,繁琐的制片过程中,脱水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07年购置一台Leica ASP300全自动密闭式脱水机,现将使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峰;李玲玲;吴明霞;吕海军;夏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0例门诊体检者(A组)、28例慢性肝炎(B组)、28例肝衰竭前期(C组)和66例肝衰竭(D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TBil、PT、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D组分为D1组(有继发感染,48例)和D2组(无继发感染,18例);D1组又分为D1a组(好转,8例)、D1b组(加重,40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和D组治疗前的PCT阳性率值分别为0、14.3%、57.1%和72.7%,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C、D组PCT分别与TBil、PT呈正相关(P<0.05).PCT、WBC和hsCRP在D1组和D2组、D1a组和D1b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助于肝衰竭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艳;甘建和;冯婷婷;孙蔚;顾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8、LPA和MMP-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溶血磷脂酸(L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5例ACS患者(A组)入院时及病情稳定后血清Ib-18、LPA和MMP 9水平,其结果与9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B组)及117例健康人(C组)比较.结果 A组血清Ib-18、LPA和MMP-9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病情稳定后的血清Ib-18、LPA和MMP 9水平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Ib-18、LPA和MMP 9明显升高,与不稳定斑块破裂和ACS的发生密切相关.三项指标检测对于ACS有一定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浓度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变化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A组麻醉维持采用持续吸入七氟烷0.75 1.00MAC,B组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5 mg· kg1·h1.记录围麻醉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SBP、DBP和HR均低于麻醉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相仿(P>0.05);但A组术后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B组[(12.91±1.71) min vs.(15.51±2.01) min和(16.46±2.17) min vs.(19.95±2.58) min] (P<0.05).结论 与静脉泵注丙泊酚5 mg·kg1·h-1比较,吸入七氟烷0.75 1.00 MAC维持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循环影响相仿,但术后苏醒质量较高.

    作者:孙鼐;王其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行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各时点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疼痛管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消融10 min、左右肺静脉前壁、左右肺静脉后壁及消融结束时点的NRS分别为,试验组:(2.06±0.68)、(3.74±0.69)、(5.60±0.97)、(1.94±0.71)分,对照组:(2.54±0.61)、(4.26±0.78)、(6.30±1.05)、(2.42±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放射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术中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有效提高患者对术中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娟;陈琦;查燕红;周亚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2例(29足)跟骨骨折患者,并评价其术后疗效.结果 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9足,良7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89.7%.术后切口皮肤部分坏死2例,足跟疼痛3例,距下关节僵硬2例,1例SandersⅣ型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均经对症治疗后改善.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固定可靠,疗效较好.

    作者:张伟峰;李云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90例,结石直径0.6 1.5 cm(平均1.1 c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其中输尿管结石合并息肉11例,输尿管狭窄5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90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88例(97.8%),手术时间25 76 min,平均41 min.2例输尿管结石上移至肾盂,术中留置双“J”管,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治疗,排尽结石.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输尿管撕裂,输尿管穿孔,输尿管黏膜袖状撕脱等并发症.患者住院48d(平均5.5d),术后随访1 3个月,复查B超所有结石都排尽,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排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庄其辉;朱黄辉;黄晓东;宋林衍;刘洪辉;陆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ICU年轻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及效果分析

    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化医院收治各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专科,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抢救仪器设施多,是医院的重要科室[1].作为ICU专科护士,既要求具备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细心观察病情的能力,又必须具备熟练的突发事件应急急救能力[2,3].2010年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医院对护理人力资源给予大力支持;但ICU护理队伍年轻化和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也客观存在.为了提高ICU年轻护士的急救能力,我院ICU自2011年起,对ICU年轻护士实施急救能力培训和考核,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慧虹;胡雯晴;黄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光棒引导经鼻插管用于张口困难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临床上各种困难插管的情况不断增加,光棒在牙齿松动、张口受限等困难插管时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麻醉科对于张口度<2.5 cm的患者通常采用清醒盲探经鼻气管插管,失败后采用逆行引导插管,或微创气管切开,对患者损伤大,耗时长,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自2010年起,我院尝试对张口度<2.5 cm的患者采用快诱导经鼻盲探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插管时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邵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思明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增长及月经转归的效果

    目的 探讨口服优思明促进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子宫内膜增长及月经转归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人流术患者408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204例.对照组人流术后常规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用药组于手术当日除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同时加服优思明(每片含炔雌醇0.03mg和屈螺酮3 mg),每日一片,连续服用21d为1个周期,共用3个周期停药,间隙期7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用药组阴道出血少于经量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62.7% vs.47.5%) (P<0.05);用药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亦短于对照组[(5.0±2.6)d vs.(7.0±2.1)d)](P<0.05).用药组术后第3周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6.2±2.0) mm vs.(5.0±1.8) mm](P<0.05).结论 人流后患者服用优思明,对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子宫内膜增长及月经转归有明显效果.

    作者: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行制备实验室HBsAg质控品

    目的 探讨制备实验室日常HBsAg检测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 将日常收集的高滴度HBsAg阳性血清(S/CO>15.0)病毒灭活,经系列稀释后与已知浓度为(0.50±0.09) IU/ml标准品在试验系统中进行反应,分别测定A值.选择接近标准品A值的A值稀释倍数进行稀释;于制备后经20℃以下速冻保存2、180和360d分别抽取20支进行ELISA法测定其S/CO值,计算其均数(西、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结果 S/CO值的主=2.75,s=0.14,CV=5.1%.经20℃180 d贮藏后的检测值与保存2d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实验室自制的HBsAg室内质控品性能稳定,结果可靠,经济实用.

    作者: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精囊蛋白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精囊蛋白1(Sg1)在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病理诊断的20对膀胱癌和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g1的表达.同时,收集病理诊断的46例膀胱癌和15例癌旁组织的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g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了Sg1与分级、分期以及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g1 mRNA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Sg1蛋白表达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膀胱癌组织中Sg1的表达降低与肿瘤细胞的分期、分级和转移等具有明显的关系(P<0.05或P<0.01).结论 Sg1蛋白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邓云飞;李鹏超;张胜利;房建正;宋震;王海南;王增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33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 分析3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33例CHB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8周.检测治疗前后HBsAg定量、HBV DNA定量、CD4+T细胞及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率,分析治疗前HBsAg、HBV DNA、免疫状态与HBsAg阴转的关系.结果 CD4+T细胞百分率阴转组高于未阴转组[(41.09±10.25)%vs.(31.86±7.84)%](P<0.05);CD8+T细胞百分率阴转组低于未阴转组[(20.86±5.47)% vs.(28.38±6.46)%] (P<0.05).HBsAg 1 150 IU/ml组阴转率为58.3%,高于151 500 IU/ml组的11.1%和501 2500 IU/ml组的8.3% (P<0.05).CHB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HBsAg<500 IU/ml及处于非免疫耐受状态可作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优选人群.

    作者:张晓培;秦爱兰;张玉婷;刘涛;甘建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液基细胞制片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制片对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细针穿刺(FNA)甲状腺结节,穿刺物分别采用液基细胞制片与传统涂片制片技术处理,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制片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液基细胞制片诊断准确率为92.59%(75/81),高于传统涂片制片的86.42%(70/81) (P<0.05).液基细胞制片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0%和95.08%,均高于传统制片技术的75.00%和90.16%)(P<0.01).结论 液基细胞制片能有效提高甲状腺FNA涂片质量和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杨汶士;邹汉青;徐龙江;金涛;朱培培;洪荫;王亮;王国强;朱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5例采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功能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VAS疼痛评分降低[(5.6±2.4)分vs.(0.2±0.5)分](P<0.05),而Constant评分增加[(34.7±16.5)分vs.(95.5±6.3)分](P<0.05),优良率为92%.随访发现肩关节僵硬2例,局部皮肤感觉障碍3例.结论 应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满意,具有生物学固定和功能恢复佳、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俊芳;王琼;程力;张成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Klotho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目的 探讨klotho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中转染klotho过表达质粒(pCMV6-KL)、对照空白质粒(pCMV6-AC-GFP)以及特异性沉默klotho 的siRNA(siRNA-kl)和对照siRNA (siRNAc).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链蛋白(pcatenin)、细胞周期素1(cyclin Dl)、c-myc、组蛋白H3 (histone H3)和klotho的蛋白表达.结果 胰腺正常细胞中klotho表达高于胰腺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过表达klotho 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减少;而转染特异性siRNAKL能明显逆转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过程.结论 klotho可能通过抑制胰腺癌中Wnt/B-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史旭辉;汤小伟;黄曙;苏东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危险关系的分析

    结直肠癌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可能有共同的过程.其中较受重视的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作用、高胰岛素血症假说.结直肠癌是一种可通过筛选试验得以早期发现的实体性肿瘤,临床医师权衡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筛选试验非常必要.

    作者:曹宏;黄德芳;孙道崎;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血糖升高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根据患者发病后24h内HbA1c水平,将其分为HbA1c正常组(A组,30例),HbA1c升高组(B组,24例),比较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发病1、3、5、14d空腹血糖(FPG)、血清淀粉酶(AMY)、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及CT严重度指数(CTSI).结果 B组SAP发病率高于A组(20.8%vs.6.7%,P<0.05);与A组比较,发病3、5、14dB组患者FPG、APACHEⅡ评分、CTSI等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早期测定HbA1c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曹勇;范德森;吕纯业;蔡伟;黄林义;赵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