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原发性肝癌一例

冯艳红;李丽;邱洁;常家宝

关键词:
摘要:患儿,女,8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2月余加重1周.2个月前出现右上腹胀痛,呈间歇性发作,自行缓解,近1周加重.曾按“胃炎”服药治疗,无效.无肝炎病史.其母为HBsAg携带者,HBeAg阳性.入院时查体:T38℃,P 80次/分,R 16次/分,BP 100/70 mm Hg,消瘦,神志清,球结膜、皮肤无黄染,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复合体温保护对全麻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寒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和地佐辛干预对胃癌手术全麻患者术后早期寒战的影响.方法 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Ⅰ组不用任何干预;Ⅱ组实施保温措施;Ⅲ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Ⅳ组给予保温和地佐辛静脉注射.观察四组在术中体温的变化、术后1h内寒战的发生率,并对苏醒指标、镇静、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与T0比较,Ⅰ、Ⅲ组在术中各时间点温度均下降(P<0.05);Ⅱ、Ⅳ组术中体温高于Ⅰ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Ⅳ组的寒战发生率均下降(P<0.05);Ⅳ组的寒战发生率低于Ⅱ组和Ⅲ组(0 vs.16.0%和20.0%)(P<0.05).与Ⅰ组比较,Ⅱ、Ⅳ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缩短(P<0.05);与Ⅰ组比较,Ⅲ、Ⅳ组在拔管后10、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VAS评分下降(P<0.05).结论 术中给予适宜的体温保护及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少术后早期寒战的发生,且具有良好镇痛、镇静作用而不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

    作者:葛建岭;杨勇;王伟;王义芳;李勇;崔建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应用

    胃癌是我国常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良好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及患者满意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近年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佩君;徐梅;耿息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原发性肝癌一例

    患儿,女,8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2月余加重1周.2个月前出现右上腹胀痛,呈间歇性发作,自行缓解,近1周加重.曾按“胃炎”服药治疗,无效.无肝炎病史.其母为HBsAg携带者,HBeAg阳性.入院时查体:T38℃,P 80次/分,R 16次/分,BP 100/70 mm Hg,消瘦,神志清,球结膜、皮肤无黄染,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作者:冯艳红;李丽;邱洁;常家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光棒引导经鼻插管用于张口困难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临床上各种困难插管的情况不断增加,光棒在牙齿松动、张口受限等困难插管时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麻醉科对于张口度<2.5 cm的患者通常采用清醒盲探经鼻气管插管,失败后采用逆行引导插管,或微创气管切开,对患者损伤大,耗时长,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自2010年起,我院尝试对张口度<2.5 cm的患者采用快诱导经鼻盲探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插管时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邵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危险关系的分析

    结直肠癌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可能有共同的过程.其中较受重视的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作用、高胰岛素血症假说.结直肠癌是一种可通过筛选试验得以早期发现的实体性肿瘤,临床医师权衡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筛选试验非常必要.

    作者:曹宏;黄德芳;孙道崎;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应用

    病理技术工作中,制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从标本的选材取材到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等一系列后续处理步骤,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若前一步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下一步操作,甚至影响到终的病理诊断.而在这些步骤中,绝大多数步骤均在脱水机中完成,繁琐的制片过程中,脱水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07年购置一台Leica ASP300全自动密闭式脱水机,现将使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峰;李玲玲;吴明霞;吕海军;夏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Klotho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目的 探讨klotho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中转染klotho过表达质粒(pCMV6-KL)、对照空白质粒(pCMV6-AC-GFP)以及特异性沉默klotho 的siRNA(siRNA-kl)和对照siRNA (siRNAc).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链蛋白(pcatenin)、细胞周期素1(cyclin Dl)、c-myc、组蛋白H3 (histone H3)和klotho的蛋白表达.结果 胰腺正常细胞中klotho表达高于胰腺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过表达klotho 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减少;而转染特异性siRNAKL能明显逆转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过程.结论 klotho可能通过抑制胰腺癌中Wnt/B-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史旭辉;汤小伟;黄曙;苏东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E2F3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E2F3在肾透明细胞癌(肾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30例)和免疫组化方法(46例)检测在肾癌(A组)及其瘤旁组织(B组)中E2F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A组E2F3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B组(0.051±0.073 vs.1.841±1.551和0.434±0.109 vs.0.779±0.103)(P<0.01).E2F3 mRNA和蛋白表达与肾癌的TNM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E2F3表达下调可能在肾癌的肿瘤形成中发挥作用,且可能促进肾癌的恶性进展.

    作者:弓鹏峰;徐仁芳;徐海燕;何小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液基细胞制片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制片对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8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细针穿刺(FNA)甲状腺结节,穿刺物分别采用液基细胞制片与传统涂片制片技术处理,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种制片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液基细胞制片诊断准确率为92.59%(75/81),高于传统涂片制片的86.42%(70/81) (P<0.05).液基细胞制片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0%和95.08%,均高于传统制片技术的75.00%和90.16%)(P<0.01).结论 液基细胞制片能有效提高甲状腺FNA涂片质量和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杨汶士;邹汉青;徐龙江;金涛;朱培培;洪荫;王亮;王国强;朱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33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 分析3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33例CHB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8周.检测治疗前后HBsAg定量、HBV DNA定量、CD4+T细胞及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率,分析治疗前HBsAg、HBV DNA、免疫状态与HBsAg阴转的关系.结果 CD4+T细胞百分率阴转组高于未阴转组[(41.09±10.25)%vs.(31.86±7.84)%](P<0.05);CD8+T细胞百分率阴转组低于未阴转组[(20.86±5.47)% vs.(28.38±6.46)%] (P<0.05).HBsAg 1 150 IU/ml组阴转率为58.3%,高于151 500 IU/ml组的11.1%和501 2500 IU/ml组的8.3% (P<0.05).CHB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HBsAg<500 IU/ml及处于非免疫耐受状态可作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优选人群.

    作者:张晓培;秦爱兰;张玉婷;刘涛;甘建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84例,对腹膜炎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随访治疗结果.结果 84例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93例次,细菌培养阳性65例次(69.9%),其中革兰阳性菌40例次,革兰阴性杆菌19例次,真菌6例次.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较高的是青霉素G、苯唑西林和头孢唑啉;革兰阴性菌中耐药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和头孢呋辛钠.真菌感染患者预后差.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不断变化,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适应证,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华;杨敏;高小夏;向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精囊蛋白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精囊蛋白1(Sg1)在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病理诊断的20对膀胱癌和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g1的表达.同时,收集病理诊断的46例膀胱癌和15例癌旁组织的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g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研究了Sg1与分级、分期以及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Sg1 mRNA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Sg1蛋白表达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膀胱癌组织中Sg1的表达降低与肿瘤细胞的分期、分级和转移等具有明显的关系(P<0.05或P<0.01).结论 Sg1蛋白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邓云飞;李鹏超;张胜利;房建正;宋震;王海南;王增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miR-200c对结肠癌SW620细胞5-FU化学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肠癌SW620细胞株中微小核糖核酸200c(miR-200c)的表达对5氟尿嘧啶(5 FU)化学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miR-200c类似物转染SW620细胞株组(A组)、miR-200c类似物阴性对照转染组(B组)、miR-200c抑制物转染SW620细胞株组(C组)、miR-200c抑制物阴性对照转染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采用RT PCR、MTS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5 FU半数抑制浓度(IQ0)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 Akt)的表达.结果 与B组相比,A组转染24 h后miR-200c的表达水平提高了(35.94±0.39)倍(P<0.05),5 FU的IC50提高[(1512.67±0.48) μg/ml vs.(926±0.70) μg/ml] (P<0.05),5 FU促细胞凋亡的作用降低[(5.01±0.25)% vs.(8.07±0.16)%](P<0.05).与D组相比,C组miR-200c的表达水平降低了(19.61±0.86)倍(P<0.05),5 FU的IC50降低[(740±0.60) μg/ml vs.(941±0.59) μg/ml] (P<0.05),5 FU促细胞凋亡作用提高[(12.23±0.60)% vs.(8.22±0.18)%](P<0.05).转染48 h后,A组p Akt的表达较B组升高(P<0.05),C组p Akt表达较D组降低(P<0.05).结论 在结肠癌SW620细胞中,降低miR-200c的表达可提高结肠癌细胞对5 FU的化学敏感性,可能与miR-200c调控Akt的磷酸化有关.

    作者:孟凡鲁;吴莺;袁英雪;贺明洁;武健;周红;王文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miR-200c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抑制SW480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目的 研究miR-200c通过wnt/B-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SW480细胞分为类似物转染(A)组、抑制物转染(B)组、类似物阴性对照(C)组、抑制物阴性对照组(D)和空白(E)组.荧光定量PCR检测12h和24h转染效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显示,A组12 h和24h后伤痕宽度分别为(589.61±17.28) μm和(523.83±57.13) μm,C组分别为(465.33±16.60) μm和(393.99±7.53)μm,A组高于C组(P<0.05).B组12h和24h后分别为(430.93±20.76) μm和(221.38±44.37) μm,D组分别为(485.64±16.65) μm和(441.22±22.40) μm,B组低于D组(P<0.05).Transwe11实验显示,与C组和D组相比,A组24h和48 h通过8μm孔径的细胞数明显减少,B组明显增多(P<0.05).A组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均升高,B组各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miR-200c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SW480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武健;吴莺;孟凡鲁;贺明洁;袁英雪;周红;王文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RA患者81例,合并ILD患者作为RA-ILD组(38例),未合并ILD为RA组(43例),比较两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差异.结果 RA-ILD组血清RF为(581.49±106.62) IU/ml,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8.62%,GPI为(1.44±1.36) μg/ml,均高于RA组的(377.79±155.77) IU/ml、64.87%、(1.05±1.21) μg/ml(P<0.05).而两组血清RF阳性率和抗CCP抗体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84.47% vs.71.88%)和(786.59±546.57) IU/ml vs.(782.21±605.21) IU/ml](P>0.05).结论 血清RF水平、抗CCP抗体阳性率和GPI水平高的RA患者较易合并ILD.

    作者:杭元星;任天丽;周红霞;石国勋;房德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查PET/CT标准摄取值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复查PET/CT标准摄取值(SUL)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周期化疗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NSCLC患者53例,参照PERCIST标准确定靶病灶.化疗2周期后复查的患者30例(A组),化疗4 6周期后复查的患者23例(B组),两组病例各30个靶病灶.以SUL下降50%作为B组靶病灶部分缓解(PMR)的阈值,比较两组靶病灶治疗前后SUL的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B组靶病灶SUL下降百分比高于A组[(50.00±26.96)% vs.(32.00±42.00)%](P<0.05).B组靶病灶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80.0% vs.46.7%)(P<0.05);B组复查的靶病灶以SUL下降50%作为PMR标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应用PERCIST标准评价疗效时,化疗2周期复查时SUL下降30%以上的疗效类似于4 6周期复查时SUL下降50%以上的疗效.

    作者:丁其勇;张清波;陈建伟;孙晋;杨文平;施海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ICU年轻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及效果分析

    重症医学科是现代化医院收治各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专科,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抢救仪器设施多,是医院的重要科室[1].作为ICU专科护士,既要求具备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细心观察病情的能力,又必须具备熟练的突发事件应急急救能力[2,3].2010年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医院对护理人力资源给予大力支持;但ICU护理队伍年轻化和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也客观存在.为了提高ICU年轻护士的急救能力,我院ICU自2011年起,对ICU年轻护士实施急救能力培训和考核,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慧虹;胡雯晴;黄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育真熄风汤对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育真熄风汤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多巴胺(DA)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小鼠PD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模型对照(B)组、中药治疗(C1 C3)组和阳性对照(D)组,采用爬杆测试法观察育真熄风汤对PD小鼠行为变化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育真熄风汤对小鼠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B组比较,C组运动协调障碍有所减轻,DA神经元数目增多,TH表达增强.结论 育真熄风汤具有改善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运动障碍,保护DA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秦博文;党晓伟;卢思英;商亚珍;吕瑞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行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各时点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放射暴露时间及疼痛管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消融10 min、左右肺静脉前壁、左右肺静脉后壁及消融结束时点的NRS分别为,试验组:(2.06±0.68)、(3.74±0.69)、(5.60±0.97)、(1.94±0.71)分,对照组:(2.54±0.61)、(4.26±0.78)、(6.30±1.05)、(2.42±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放射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术中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疼痛管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有效提高患者对术中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娟;陈琦;查燕红;周亚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

    目的 研究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不稳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固定物及植骨融合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年内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至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末次随访时,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评分较术前提高[(26.5±1.2)分vs.(15.3±1.5)分](P<0.05),优良率达96.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较术前降低[(1 5.3±2.6)分vs.(46.2±4.2)分](P<0.05).结论 TLIF术后植骨融合快,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治疗腰椎不稳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惠;肖龙;张建伟;张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