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程虹;刘圣;施海彬;万琪;葛颂;张廉;张磊;龚洁;王兴霞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出血, 溶栓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发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7年-2011年共收治CVST伴发颅内出血10例,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结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12周后随访,死亡1例,完全恢复8例,遗留癫痫后遗症1例.结论 静脉窦内的局部溶栓治疗是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预后与治疗开始的时机有关,治疗越早,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喉罩通气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喉罩(LMA)通气在小儿先心病(CHD)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CHD患儿40例接受封堵术.入室后静注东莨菪碱0.01mg/kg.麻醉诱导用氯胺酮1.5 mg/kg、维库溴铵0.04mg/kg、雷米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LMA通气;继以丙泊酚4mg·kg1·h-1和雷米芬太尼8μg·kg1·h-1持续泵入维持.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麻醉诱导和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插入喉罩及术毕时心率和血压比麻醉诱导后略有增快和升高.结论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LMA通气应用于小儿CHD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

    作者:夏舒萌;薛晓东;薛满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南通市26753例女性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通市女性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乳腺临床检查和B超检查及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南通市26753例女性乳腺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6753例中有16608例未发现异常,发现乳腺疾病10145例(37.92%),其中乳腺增生8954例(33.47%),良性肿瘤787例(2.94%),乳头溢液318例(1.19%),乳腺囊肿73例(0.27%),乳腺癌13例(0.05%).结论 乳腺专科临床检查联合B超及钼靶检查是当前好的乳腺疾病普查方法.

    作者:刘伟;倪毅;王小燕;马家礼;刘蕾;钱炜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发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7年-2011年共收治CVST伴发颅内出血10例,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结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12周后随访,死亡1例,完全恢复8例,遗留癫痫后遗症1例.结论 静脉窦内的局部溶栓治疗是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预后与治疗开始的时机有关,治疗越早,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程虹;刘圣;施海彬;万琪;葛颂;张廉;张磊;龚洁;王兴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气管和主支气管恶性狭窄的支架治疗

    目的 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和主支气管恶性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和主支气管恶性狭窄共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共放置30枚支架.其中,气管狭窄26例支架27枚,气管并左右主支气管狭窄1例行Y形支架1枚,气管并右主支气管狭窄1例支架2枚.全部支架均置入成功,立即解除了呼吸困难的症状.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存活时间5.5个月.结论 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和主支气管恶性狭窄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

    作者:王书祥;孙陵;吕朋华;王福安;耿素萍;蔡明玉;黄文诺;王立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气管腺性乳头状瘤一例

    患者,男,52岁,因咳嗽、咳痰、气促1月余于2011年7月6日入院.患者自诉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白色痰,不伴胸痛,不向他处放射,稍感气促、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无喘息,夜间尚能平卧.体检:T36.5℃,P 90次/分,R 20次/分,BP120/80 mm Hg.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肖海;李伟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0例难治性肾出血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肾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30例中,医源性肾出血16例,外伤性肾出血2例,自发性肾出血12例.栓塞材料包括微弹簧圈、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酒精.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30例患者栓塞后出血停止,2例患者1个月内复发,复发率6.7%(2/30).患者栓塞术后肾区疼痛9例、发烧20例、恶心、呕吐2例.所有患者栓塞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作者:赵保成;冯耀良;施海彬;杨正强;刘圣;王杰;祖庆泉;叶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iR-375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375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44例胰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75.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iR-37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iR-37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 miR-375在胰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有关.

    作者:宋世铎;周健;朱东明;赵华;张子祥;李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测定评估肿瘤患者化疗后肾功能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99m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评估肿瘤患者化疗后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 肿瘤患者化疗后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全身骨显像肾脏过度显影的63例,行GFR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B2-微球蛋白(B2-MG)测定.按GFR水平分轻度降低组(15例,GFR 80-50 ml/min)、中度降低组(31例,GFR 50-30 ml/min)和重度降低组(17例,GFR<30 ml/min).对照组20例为未化疗的全身骨显像肾脏显影正常的肿瘤患者.比较四组血清BUN、SCr及B2-MG差异.结果 63例患者GFR均低于对照组.GFR中度降低时,血清B2-MG高于对照组(P<0.01).GFR重度降低时,血清BUN及B2-MG均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 99mTc-DTPA GFR测定对诊断肿瘤化疗后的早期肾损伤较血清BUN、SCr及B2-MG灵敏.

    作者:谭维琴;崔建和;杨士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COX-2、EGFR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 (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0例胃癌组织中COX-2、EGFR和PgP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COX-2、EGFR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36.1%和68.6%.其中,COX-2和PgP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EGFR与胃癌的侵袭程度有关联,PgP与患者的性别有关联.三者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检测COX-2、EGFR和PgP可用于对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进行评估.

    作者:孙晓春;朱卫金;吴乐乐;谢岩;朱伟;许文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的护理

    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是脑血管疾病术中或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巨大型脑动脉畸形(AVM)(直径≥6 cm)者术后发生NPPB达12%-21%[1].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手术治疗巨大型AVM患者16例,发生NPPB 2例,发生率12.5%,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6例巨大型AVM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发病年龄36-48岁,中位年龄42.5岁.首发症状为AVM出血11例,癫痫发作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巨大型AVM.2.方法16例均行AVM切除术,在术中适度控制性降压,术后扩容脱水降颅压,及时降低头部温度,控制烦躁不安,预防癫痫发作等.

    作者:张秋芳;沈梅芬;凌芳;徐颖;毛幼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用膜表面标志CD4+ CD25+ CD127low/-作为检测调节性T(Treg)细胞标记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两组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为(3.31±0.82)%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为(2.28±0.47)%,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07±1.59)%和(5.01±1.09)%(P<0.01).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与CD4+ 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13、r=0.709,P<0.01).结论 膜表面标志CD4+ CD25+ CD127low/-可以用来鉴定Treg细胞;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的显著减少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作者:韦月梅;邹洪才;崔俊;孔建忠;田安国;葛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在结直肠外科快速流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作为快速康复外科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表明,结直肠手术后24 h内进食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与传统胃肠功能恢复后再进食相比较,不但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而且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1,2].本文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各项措施的基础上,术后12h内经口进食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卵巢巨大囊性肿块蒂扭转的CT表现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而囊性肿块发生蒂扭转的机率明显高于实性肿块.因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而往往行CT检查.当囊性肿块体积巨大时,CT扫描对其进行定位诊断及识别有无发生扭转较困难.提高对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CT表现的认识,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本组通过分析6例卵巢巨大囊性肿块的CT特征,旨在探讨卵巢巨大囊性肿块蒂扭转CT表现的认识,并探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慧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T3期肠型胃癌肿瘤出芽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pT3期高、中分化肠型胃癌中肿瘤出芽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84例pT3期高、中分化肠型胃癌有无肿瘤出芽进行判断.结果 HE染色下肿瘤出芽发生率为52.4%(44/84),与免疫组化染色的59.5%(50/84)相仿(P>0.05).肿瘤出芽在有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者的pT3期肠型腺癌的出芽率分别为69.6%和71.1%,明显高于无淋巴管侵犯的39.3%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6.2%(P<0.05);随着阳性淋巴结数目增多,高度肿瘤出芽也越多(P<0.05).高度肿瘤出芽与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P<0.05).结论 应用CKpan免疫染色有助于判断pT3期胃肠型腺癌肿瘤出芽;肿瘤出芽检测可有助于预测pT3期胃肠型腺癌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文斌;赵有财;黄悦;李俐;杨小兵;王劲松;赵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F-κB p65 siRNA对延迟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核因子kappa B(NF-κB) p65的小干扰RNA (siRNA)对延迟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EOMA)分为7组:A组(空白对照),B组(阴性对照),C组(TNF-α处理),D组(siRNA处理),E组(scramble siRNA处理),F组(TNF-α+ siRNA处理),G组(TNF-α+scramble siRNA处理).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 p65 siRNA转染入相应的EOMA细胞,24 h后在C组、F组和G组中加入TNF-α(终浓度为20 ng/ml).于TNF-α加入后的6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RT-PCR法测定EOMA细胞内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 F组EOMA细胞内E-selectin、ICAM-1、IL-1α和VCAM-1表达明显高于A组,的明显低于C组和G组(P<0.01).结论 特异性siRNA抑制NF-κB p65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延迟性排斥反应.

    作者:周晓彤;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滕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asp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MVD的关系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中抑癌基因maspin的表达及其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0例PH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maspin及Caspase-3、CD34的表达.结果 PHC组织中maspin的阳性率为28%(14/50),Caspase-3的阳性率为36%(18/50),均低于癌旁肝组织的66%(33/50)和76%(38/50),两者呈正相关(r=0.553,P<0.01).PHC组织中的MVD为30.83±14.30,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14.47±4.00,maspin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780,P<0.01).结论 Maspin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蛋白酶的活性以及抑制血管生成来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

    作者:张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胆胰分流术治疗胆胰反流性慢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胆胰反流性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6例胆胰反流性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5例接受胆胰分流术.术后随访2年以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强度及频度.结果 15例行胆胰分流术患者中,疼痛有效缓解14例.结论 对于有明确胆胰反流证据的慢性胰腺炎患者,胆胰分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骆助林;汪涛;张炳印;刘湘林;庞勇;田伏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成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外科治疗效果

    目的 总结25例成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成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运动耐量增加.除1例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放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10年,1例因二尖瓣重度返流,心功能不全,再入院调整心功能.2例术后5年出现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经内科保守治疗,病情缓解.其余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疗效确切.

    作者:贺继刚;沈振亚;滕小梅;余云生;黄浩岳;叶文学;丁英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化疗药物输液性外周静脉炎危险性评估表的建立与应用

    作为治疗疾病、供给营养常用的手段,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输液性静脉炎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可以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而且影响原发疾病的诊治;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1-3]日常工作中接受非化疗药物、采用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发生的外周静脉炎更值得重视[3,4].我院近年来对非化疗药输液性外周静脉炎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在对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一些个体化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蓓;王贇;徐兰英;蒋银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首发表现腹部症状的恶性淋巴瘤CT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首发表现为腹部症状的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以腹部症状为首发表现且均行CT平扫者37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37例中,胃肠道淋巴瘤20例,18例表现为胃肠道壁增厚或肿块,其中5例伴有局部或远处淋巴结肿大.脾淋巴瘤3例,2例伴有腹主动脉周围、小网膜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脏淋巴瘤2例,胆囊淋巴瘤1例.单纯累及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11例,主要累及到肠系膜、胰周、小网膜、腹主动脉周围等部位,多数肿大淋巴结呈实性,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术前误诊共9例.结论 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腹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具有重要意义,以指导临床确立诊疗方案.

    作者:胡粟;胡春洪;郭亮;戴慧;陈铟铟;苗焕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