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髂关节紊乱之间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

师宁宁;沈国权;何水勇;郭汝宝

关键词: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相关性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研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髂关节紊乱之间的相关性,为慢性顽固性腰腿痛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理念和治疗途径.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子,可能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骶髂关节紊乱的症状与体征,以及脊柱与骨盆在X-Ray上的表现,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危险度估计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3%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并有骶髂关节紊乱,腰骶角异常是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险因素,单因素危险度估OR值是3.1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是14.23(P<0.01).结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骨倾斜紊乱是二联症,二者相互影响且有因果关系,共同存在于腰腿痛疾病中.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牵引和戴芬口服;治疗组50例,牵引和葛根黄芪汤加减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绍华;朱伟民;樊远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儿童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不常见的骨折,发生率较低,受伤机制主要是直接暴力传达到股骨颈导致其骨折.因儿童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骺还未闭合,骨折本身及内固定材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损伤,预后除了考虑股骨头坏死,还应考虑骺板损伤后的生长发育障碍.国外文献报道,应用钛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为4%~15%[1].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50例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两种手术方式,即切开复位拉力空心钉内固定(A组)与切开复位拉力空心钉内固定加股方肌骨瓣移植(B组),为对比分析其疗效,故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永赤;张才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牵引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8例

    我院自2002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 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74例,女44例;年龄24~81岁,平均58.6岁;摔伤74例,交通伤28例,坠落伤16例.骨折按AO分类,A型8例,B型25例,C型85例.

    作者:钱文亮;许勇;梁爱军;黄夕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浮膝损伤16例

    浮膝损伤(Floating knee)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发生骨折,使得膝关节与其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均发生中断.常合并躯体其他部位的骨折和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治疗较为困难.我们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共收治浮膝损伤16例,均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43岁;按骨折部位分:左侧7例,右侧9例;按Fraser[1]浮膝损伤分类:Ⅰ型骨干骨折型10例,Ⅱ型6例.

    作者:李绪松;郑臣校;付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骨软骨连接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会影响所有的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骨关节炎的特点是渐进关节软骨的损害.关节软骨的代谢变化及其理化性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软骨承受机械负荷能力逐渐下降.但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包括潮线、钙化软骨层和软骨下骨板的骨软骨连接(osteochondral junction)损伤可能是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另一病理变化,骨软骨连接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是骨关节炎发病的始发因素[1~2].本文就骨软骨连接在骨关节炎病程中发生的结构和代谢改变作一综述.

    作者:陈朝蔚;戴琪萍;陈永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29例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17例,女12例;年龄4~16岁,平均11.2岁.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8.8个月,29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影像学结果Theologis评分:满意26例,满意率89.66%,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优26例,良2例,优良率96.5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骨折对位及对线,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蔡攀;王秀会;付备刚;杨雷;廖维;尹志峰;方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型指掌骨钢板治疗骨骺损伤85例报告

    目的:通过采用微型指掌骨钢板治疗小儿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其在治疗小儿骨骺损伤中的优势.方法:自2004年6月-2009年5月,采用微型指掌骨钢板治疗小儿骨骺损伤85例,男52例,女33例;年龄大14岁,小1岁,平均年龄6.6岁.患儿全部为单部位损伤,上肢68例,其中肱骨髁35例,尺骨鹰嘴12例,桡骨远端14例,桡骨小头7例;下肢17例,其中股骨髁12例,胫骨髁5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85例患者获随访81例,随访6月~5年、平均随访2.6年,末次随访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1),其中优44例,良21例,中11例,差9例,总有效率达89.4%.结论:利用微型指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小儿骨骺损伤,可早期达到理想的解剖复位,保护了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术后关节功能活动良好、影响骨骼发育畸形少.

    作者:张岩;董万涛;刘保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拇趾跖籽关节炎与拇外翻畸形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拇外翻患者拇趾跖籽关节炎严重程度与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2007年1月~2009年5月期间治疗的162例(302足)拇外翻患者X线及临床检查,采用温建民等提出的分型标准进行拇外翻畸形分度,采用改良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的诊断标准制定跖籽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以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为基础的跖籽关节炎分度自拟标准,根据专家分别评价汇总结果判定法来分别确定拇外翻患者跖籽关节炎程度及拇外翻畸形程度,运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轻度拇外翻患者中:23.94%无跖籽关节炎,轻度跖籽关节炎占25.35%,中度跖籽关节炎占36.62%,重度跖籽关节炎占14.08%;在中度拇外翻患者中:15.44%无跖籽关节炎,轻度跖籽关节炎占23.49%,中度跖籽关节炎占49.00%,重度跖籽关节炎占12.08%;在重度拇外翻患者中:7.32%无跖籽关节炎,轻度跖籽关节炎占25.61%,中度跖籽关节炎占37.08%,重度跖籽关节炎占29.27%.经Kendall等级相关检验,轻、中、重度拇外翻与跖籽关节炎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拇外翻患者跖籽关节炎严重程度与拇外翻畸形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中度拇外翻患者中跖籽关节炎所占比重明显增加.

    作者:桑志成;张永超;温建民;孙卫东;胡海威;蒋科卫;龚浩;左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辨证分期治疗脊柱关节病的多中心研究

    目的:总结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脊柱关节病的疗效,分析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多单位的联合收集病例,设立中药组和西药组,其中中药组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观察临床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对疼痛、晨僵,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颈、腰、髋等关节的活动度进行前后测量和比较.测量BASDAI、BASFI、BASMI、BAS-G等量表指数,以及比较ESR、CRP的结果,并对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中药研究组(46例,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属急性期19例,属缓解期27例)在VAS的改善上优于西药对照组(16例,SASP-MTX组),P<0.05;2组对晨僵都有改善作用,中药研究组晨僵改善约16min,西药对照组改善约28min,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对脊柱和关节活动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指数(BASMI、BASFI)的改善2组都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中药组对主观叙述打分为主的BASDI和BAS-G评分的改善(减少1.2分和1.4分)似优于西药组(0.4分和-0.2分),患者自我疗效评估表明中药组的好转率74%,略优于西药组50%,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脊柱关节病的疗效确切,在部分指标上优于西药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波;石印玉;陈建华;肖涟波;何东仪;杜炯;杨佳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对衰老大鼠免疫功能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桂枝巴载天黄芪颗粒对衰老大鼠免疫功能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衰老大鼠模型.在大鼠造模成功后分组灌胃,每天1次,给药30d后,检测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血清中白介素2(IL-2)的含量及大鼠右侧股骨大载荷和大挠度.结果: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能增高衰老大鼠迟发性变态反应中耳肿胀度、血清溶血素及血清中IL-2含量,能增高模型大鼠股骨大载荷、大挠度.结论:桂枝巴戟天黄芪颗粒能增强衰老大鼠的免疫功能,改善衰老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有抗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辅助效果观察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其严重的并发症——骨折,除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外,对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得出,该病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习惯[1],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而健康教育是预防骨质巯松症经济、有效的手段[2].我科在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将前来就诊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两种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常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多伴有不同程度关节面的粉碎、塌陷,甚至累及干骺端和胫骨干,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传统方法创伤大,并发症较多,恢复较慢[1].现锁定钢板已逐渐应用于临床,2004年7月-2010年12月,笔者分别采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对两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超;唐光平;汤美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OPG/RANKLmRNA动态表达研究

    目的: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检测造模成功后不同时期大鼠胫骨OPG/RANKLmRNA表达量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分析OPG/RANKLmRNA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即去卵巢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去卵巢组去除双侧卵巢,对照组仅去除腹腔少许脂肪.分别在造模12周后0个月、6个月、12个月每组随机处死10只,检测不同时期大鼠胫骨OPG/RANKLmRNA表达量及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胫骨OPGmRNA表达量、血清雌二醇浓度在各时间点上均显著降低(P<0.05),RANKLmRNA表达量则显著增高(P<0.05);去卵巢组0个月与6个月、6个月与12个月比较,胫骨OPGmRNA表达量及血清雌二醇浓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mRNA表达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模成功后12个月内,去卵巢大鼠胫骨骨组织OPGmRNA表达量持续减少,血清雌二醇浓度均持续降低,RANKLmRNA持续高表达,OPG/RANKL比值缩小.

    作者:李春雯;汪煌;史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后环微创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损伤

    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骨盆骨折中严重的类型,具有旋转和垂直不稳定性.临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切开复位损伤大,后期内固定物断裂或取出会造成二次损伤[1].2003年1月-2010年10月,我们对54例闭合复位较满意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采用前后环微创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元;王海章;魏金栋;陈著学;吴新涛;石晶;高乐才;刘阳;武永东;王峰;邵明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当前的形势及对未来的思考

    1 当前中医所面临的形势1.1 中医文化的衰落中医文化是中医发展的土壤,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中医文化失落主要是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论、现代科学霸权主义思想造成的后果.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于是在医疗制度上、在教育教学上、在科研设计上、在医疗思路上,都出现了西化的倾向,使中医文化日渐的萎缩.

    作者:周奎龙;马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单人整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62例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关节周围常见的骨折.在临床中,经常出现医生1人接诊的情况,由于急诊医生少,缺乏助手的配合,易造成骨折的复位不良.笔者自1997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单人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此类患者162例,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锡玮;胡莹;刘井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消炎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的临床观察

    急性软组织挫伤为骨伤科常见和多发病,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消炎散是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的外用经验方,对急性软组织挫伤有良好的消肿止痛,缩短康复时间的效果[1].本研究者自2008年~2010年采用消炎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寅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锚钉系统治疗胸锁关节脱位12例

    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约占肩部损伤的5%,[1]多由高能量间接暴力所致.胸锁关节脱位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治疗较棘手.国内外学者对胸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尚存争论.由于非手术治疗后发生习惯性脱位,持续性疼痛并导致功能障碍和情绪不良,即需行手术治疗[2].但这种后期补救手术多需锁骨近端切除,患者不易接受,故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其内固定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我们自2008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胡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腹位固定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8例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少见,因新生儿骨骼生长特点,其治疗方法与成人不一样,一般采用简单的保守治疗,均能获得临床愈合.作者近5年收治8例新生儿股骨干骨折,采用胸腹位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凯;闫兆东;黄兹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75例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5%,其中15%为移位不稳定骨折[1].其Neer分型的三部分、四部分骨折及少数两部分骨折经手法复位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们自2007年1月-2011年5月应用加压螺钉合并克氏针、三叶草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7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红;吕海波;赫明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