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掌心石膏模握式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86例

何炯成;陈继红;姜扬明;刘克昌

关键词:掌心石膏模, 固定, 指骨骨折
摘要:2004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自行设计运用掌心石膏模型加绷带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8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临床常见儿童损伤疾病,其占全身骨骺损伤的50%[1].我院自2000~2005年间采用牵引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骺分离66例,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策;段永辉;田子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补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补肾壮骨方,对照组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提高性激素水平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壮骨方能有效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同时提高性激素水平,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剂.

    作者:凌家艳;刘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活血化瘀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方法:6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正常组6只和实验组54只,采用贺氏造模法,6周后处死正常组6只和实验组6只,确定造模成功;将剩余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桃红四物汤7ml/kg灌胃治疗,一日一次,对照组以生理盐水7ml/kg治疗,一日一次.并分别于治疗后第1、2、4周全部处死取材.分别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空缺骨陷窝数明显增多,骨小梁稀疏,髓腔脂肪细胞增大、增多;治疗组空缺骨陷窝数减少,骨小梁增多、增密;②治疗组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局部微血管的生长,改善股骨头局部血运,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作者:齐振熙;杜传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以及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降低导致抗骨折能力下降,从而使骨折危险频度增加[1].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

    作者:郭帮富;庞向华;刘庆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运动疗法

    骨质疏松症(OP) 是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它是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伴有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1].

    作者:章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性髋关节退变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髋关节退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6例有既往髋关节结核病史的髋关节退变,男5例,女1例;年龄40~65岁,平均50.8岁;感染静息期均达12年以上,平均19.5年.术前采用Kim方法评估髋关节畸形的严重程度,其中I 型3例,II型2例,III型1例.术前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以及检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来排除活动性结核.手术采用髋外侧切口,彻底切除关节周围的瘢痕组织,松解软组织;全部选择非骨水泥固定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围手术期没有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8~50月,平均31.5月.所有病例无术后感染、下肢神经功能损伤或深静脉栓塞形成等并发症.到后一次随访,所有病例无复发活动性结核;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2.5分提高到83分;没有出现假体的松动,或明显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核感染后的髋关节退变,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病例选择应在结核感染静息10年以上,而且术前排除活动性结核的可能,围手术期可以不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

    作者:杨胜武;李悦;朱雄白;叶澄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泉州市区少年儿童脊柱侧弯患病普查

    目的:调查泉州市区少年儿童脊柱侧弯的患病情况,以提高对脊柱侧弯的防治水平.方法:以2002年9月~2005年3月间对泉州市区11所中小学21112名学生为对象,对其脊柱侧弯患病三检法(体格检查、脊柱侧弯测量尺检查、X线检查).结果:泉州市区少年儿童脊柱侧弯的患病率为0.748%,7~10岁、11~14岁、15~18岁各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患者比男性稍多,男女患病率之比为0.841:1;侧弯20°以上者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276:1;特发性侧弯占96.84%,先天性侧弯占2.53%,神经肌肉源性侧弯占0.63%.结论:泉州市区少年儿童脊柱侧弯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患病率较高,且侧弯角度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少年儿童进行脊柱侧弯患病的普查能为防治少年儿童脊柱侧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建新;林国文;曾晓东;高天海;刘宪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局部用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现状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治疗上因全身用药副作用较大,近年来多倾向于局部用药,现将近几年来药物局部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保新;陈廖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伤科病房工作站信息系统

    我院骨伤科是省重点学科,骨伤科病房的管理工作量大,为给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将病人在院期间所有的临床医疗信息通过计算机来管理.通过工作站填写病历,开检查申请单,查阅报告,特别是实时查阅病人医学影像报告等,使系统建立传统的病案工作转向信息电子化,方便骨伤科医生开展诊断和治疗工作.

    作者:梅海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掌心石膏模握式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86例

    2004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自行设计运用掌心石膏模型加绷带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8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炯成;陈继红;姜扬明;刘克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好发部位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肥胖的中老年妇女.我自1998年开始采用自拟中药方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8例,取得满意结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振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葛根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按随机表随机分葛根治疗组、阿法D3对照组.治疗组每日口服葛根30克,用煎药机煎汁200m1,每次100m1,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阿法D3,每次0.25μg,每日2次.28d为1疗程,观察患者的疼痛VAS、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变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VAS、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等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VAS、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等方面的临床症状.

    作者:孙玉明;王培民;查炜;赵和庆;夏建龙;刘晓清;周福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七、川芎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血流量变化的影响

    目的:本文观察了三七、川芎(sqcx)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血流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川芎注射液组和单纯脊髓损伤组.用改良的Allen's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在术后1,2,4,8,12,24 h用Hochesst荧光染色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氢清除法测量脊髓血流量(SCBF)变化 .结果:两组中均发现细胞凋亡,模型组损伤8 h后损伤节段灰质中阳性细胞达到高峰,12h后灰质中阳性细胞减少,但白质中出现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用药组8 h后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24h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BF在损伤后1h明显下降,4h后略有回升,8h后达到低.24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三七、川芎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并提高脊髓血流量.

    作者:周鹏;张晓艳;朱超;楚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常见并发症分析

    就外伤性远侧指间关节以远部分的组织缺损而言,岛状皮瓣作为手指端组织缺损的一种重要修复手段,与其他术式(包括残端修整、局部推进皮瓣、离断指体回植、邻指皮瓣等等)相比,具有:①避免了过多的咬除骨质致指体缩短;②创面皮瓣成活率可靠;③术后皮瓣弹性、质地良好,挛缩少,厚薄适中[1];④血管蒂长,旋转修复创面容易;⑤无需二次手术断蒂等等优点.但是随着该项技术的临床普及,其不足之处也逐渐凸现出来,包括术后指端感觉减退和(或)异常、残留指甲异常生长影响外观、转蒂部卡压影响血供、愈合后原皮瓣蒂部外观臃肿甚至影响远侧指间关节功能等等种种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下面就已报道的相关资料,结合本组病例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刘镠;邹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颈痛颗粒组(观察组) 60例,颈复康颗粒组(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马勇;周建中;周临东;金翔;周福贻;杜斌;汤小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老年人群多发.在美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居第二.而据我国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显示,其在人群的患病率为8.3%,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数字必将增加[1].近年来随着关节镜及中医药的应用,对于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本文仅就近年来膝OA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任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系列中医外治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系列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手法弹拨、功能锻练30例,B组手法弹拨、中药熏洗30例,C组功能锻练、中药熏洗30例,D组手法弹拨、功能锻练、中药熏洗30例,分别于治疗后7、14、21、28天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有效果(P<0.05).D组的疗效优于A、B、C组(P<0.05).四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系列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大伟;熊昌源;叶劲;李浩;白书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换药法在骨牵引针眼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骨折病人在进行骨牵引术时,针眼极易发生感染,用传统方法进行针眼护理效果欠佳,容易使患者的骨牵引治疗无法顺利进行.笔者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针对这一状况,对红肿化脓的针眼改为联合针眼换药法,在110例骨牵引患者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陈一平;张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aley Ⅱ型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复杂骨折之一,对其分型与治疗方法较多.自2002~2006年,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小切口植骨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Paley II型跟骨骨折,发现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伟志;杨茂清;谭远超;朱惠芳;石关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掌侧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或骨质疏松等因素造成,粉碎骨折,关节面常受损,此类骨折极不稳定.为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完整和腕关节正常力学轴线,防止腕关节功能障碍发生,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2003年5月~2006年12月对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