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换药法在骨牵引针眼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陈一平;张莉萍

关键词:针眼护理, 骨牵引, 预防
摘要:骨折病人在进行骨牵引术时,针眼极易发生感染,用传统方法进行针眼护理效果欠佳,容易使患者的骨牵引治疗无法顺利进行.笔者于2005年6月~2007年6月间,针对这一状况,对红肿化脓的针眼改为联合针眼换药法,在110例骨牵引患者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Paley Ⅱ型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复杂骨折之一,对其分型与治疗方法较多.自2002~2006年,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小切口植骨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Paley II型跟骨骨折,发现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伟志;杨茂清;谭远超;朱惠芳;石关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络论治腰腿痛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沟通上下,联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枝,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络脉形态细小,分布广泛,具有渗濡灌注功能及血气运行缓慢的生理特点,决定了络脉病理上易感受邪气,引起络脉失养,调控气血功能紊乱,继而造成络脉痹阻,渗化失常,形成络病.可见,络脉痹阻是络病的病理特点.络脉病变的实质是湿、虚、瘀、毒互结,痹阻络脉,并由此导致络病经久难愈,渐成痼疾[1].

    作者:刘书堂;刘井利;郭金甲;那海芬;张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补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补肾壮骨方,对照组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提高性激素水平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壮骨方能有效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同时提高性激素水平,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剂.

    作者:凌家艳;刘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运动疗法

    骨质疏松症(OP) 是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它是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伴有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骨骼疾病[1].

    作者:章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临床常见儿童损伤疾病,其占全身骨骺损伤的50%[1].我院自2000~2005年间采用牵引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骺分离66例,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策;段永辉;田子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仙灵骨葆联合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使用仙灵骨葆、乐力和鲑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8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分组,在骨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仙灵骨葆胶囊、乐力胶囊和鲑降钙素针剂,对照组A使用乐力胶囊和鲑降钙素针剂,对照组B单纯使用仙灵骨葆胶囊.结果:治疗后三组均有疗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仙灵骨葆胶囊、乐力胶囊和鲑降钙素针剂合用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晓光;吴大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

    目的:考察健骨颗粒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其有无开发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药新药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多种心研究方法.受试者均服用乐力钙250mg bid作为基础用药,再分别服用健骨颗粒5g Bid、骨松宝颗粒5g Bid、安慰剂颗粒5g Bid,共6m.意向性数据集(ITT)样本144例,其中健骨颗粒组48例,骨松宝组48例,空白组48例.符合方案数据集(PP)样本108例,其中健骨颗粒组37例,骨松宝组36例,空白组35例.评价指标为脊柱、股骨颈及Wards区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L2 L4骨密度治疗后骨松宝组及健骨颗粒组较治疗前都有增加(骨松宝组P=0.017,健骨颗粒组P=0.006), 安慰剂治疗前后骨密度无明显变化;股骨颈及Wards 区骨密度各组均无明显增加.三组间骨密度改善情况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健骨颗粒和骨松宝对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相似,与乐力钙胶囊联用均能改善椎体骨密度.单独使用乐力钙胶囊能维持骨密度.

    作者:熊炎昊;藤蔚然;刘涛;符诗聪;顾品芳;傅文彧;李飞跃;施荣庭;奚小冰;张凤华;王毓兴;唐旭升;胡大佑;李舸;李中伟;张昊;高峰;杜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好发部位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肥胖的中老年妇女.我自1998年开始采用自拟中药方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8例,取得满意结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振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掌侧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骨折常因高能量损伤或骨质疏松等因素造成,粉碎骨折,关节面常受损,此类骨折极不稳定.为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完整和腕关节正常力学轴线,防止腕关节功能障碍发生,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2003年5月~2006年12月对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局部用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现状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治疗上因全身用药副作用较大,近年来多倾向于局部用药,现将近几年来药物局部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保新;陈廖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伤科病房工作站信息系统

    我院骨伤科是省重点学科,骨伤科病房的管理工作量大,为给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将病人在院期间所有的临床医疗信息通过计算机来管理.通过工作站填写病历,开检查申请单,查阅报告,特别是实时查阅病人医学影像报告等,使系统建立传统的病案工作转向信息电子化,方便骨伤科医生开展诊断和治疗工作.

    作者:梅海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是髋部严重的骨折之一,治疗不当常引起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主要由交通压砸、坠落摔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且移位大,复位困难、手术出血量多,以往多采用牵引等闭合整复方法,疗效差.近年来,随着对髋臼骨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内固定材料和手术器械的改进和发展,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采用积极的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本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11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来元;徐华生;刘文军;欧阳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颈痛颗粒组(观察组) 60例,颈复康颗粒组(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马勇;周建中;周临东;金翔;周福贻;杜斌;汤小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常见并发症分析

    就外伤性远侧指间关节以远部分的组织缺损而言,岛状皮瓣作为手指端组织缺损的一种重要修复手段,与其他术式(包括残端修整、局部推进皮瓣、离断指体回植、邻指皮瓣等等)相比,具有:①避免了过多的咬除骨质致指体缩短;②创面皮瓣成活率可靠;③术后皮瓣弹性、质地良好,挛缩少,厚薄适中[1];④血管蒂长,旋转修复创面容易;⑤无需二次手术断蒂等等优点.但是随着该项技术的临床普及,其不足之处也逐渐凸现出来,包括术后指端感觉减退和(或)异常、残留指甲异常生长影响外观、转蒂部卡压影响血供、愈合后原皮瓣蒂部外观臃肿甚至影响远侧指间关节功能等等种种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下面就已报道的相关资料,结合本组病例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刘镠;邹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关节软骨缺损的临床治疗进展

    随着高能量、高速创伤的不断增多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和退变的疾患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成年后的关节软骨缺乏血液淋巴供应、神经营养及未分化细胞,所以损伤后自身修复的能力很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关节反复疼痛、肿胀、行走困难、晨僵、交锁、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活动磨擦感等表现,严重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临床上采用清理和钻洞、微骨折、移植、组织工程化等治疗这一疾病,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其作一综述.

    作者:李亮;孟林;黄有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葛根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按随机表随机分葛根治疗组、阿法D3对照组.治疗组每日口服葛根30克,用煎药机煎汁200m1,每次100m1,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阿法D3,每次0.25μg,每日2次.28d为1疗程,观察患者的疼痛VAS、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变并进行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VAS、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等各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VAS、活动能力、腰背静息痛等方面的临床症状.

    作者:孙玉明;王培民;查炜;赵和庆;夏建龙;刘晓清;周福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老年人群多发.在美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居第二.而据我国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显示,其在人群的患病率为8.3%,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数字必将增加[1].近年来随着关节镜及中医药的应用,对于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本文仅就近年来膝OA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任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9例类风湿关节炎(证属肾脾两虚、寒湿瘀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29例采用蚁参蠲痹胶囊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通痹胶囊+安慰剂治疗,两组每次服用4粒(通痹胶囊含3粒安慰剂),早、中、晚各1次,连服2月.治疗前及用药后每2周进行疗效评价,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为判定标准评价疾病疗效,并以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证候积分减少程度为判定标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前后的三大常规、心、肝、肾功能、精液、脾脏等安全性检查,观察以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对疾病的有效率达86.7%、对中医证候的有效率达87.3%、中医症状总积分较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蚁参蠲痹胶囊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两组治疗对比观察,发现蚁参蠲痹胶囊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是一种治疗肾脾两虚、寒湿瘀阻类风湿关节炎的理想制剂,且用药安全.

    作者:刘建忠;王春民;刘书堂;金伟伟;宋跃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成年人桡骨头粉碎骨折

    对成年人桡骨头粉碎骨折的治疗,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固定植入物用来安放骨面,传统手术治疗多采用桡骨头切除术.但由之引发的肘关节不稳,桡骨近端移位等远期并发症为医患所头疼.笔者在2004年8月~2006年12月间应用Swanson人工钛合金桡骨头置换术(Wright)选择性治疗部分难以复位固定的成年人桡骨头粉碎骨折12例,认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兴征;刘晓峰;严松鹤;蔡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掌心石膏模握式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86例

    2004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自行设计运用掌心石膏模型加绷带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8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炯成;陈继红;姜扬明;刘克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