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综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57例临床观察

陈圣华;徐卫国

关键词: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治疗, 鲑鱼降钙素/注射, 中药内服, 功能锻炼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低下和骨组织结构退化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随后引起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代谢疾病.这种低骨量和微结构破坏在脊柱中表现较早、较广泛,常因轻微外力或跌坐而出现脊柱压缩性骨折.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移位骨折非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自2004年5月~2007年6月对53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 LPHP)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胡海清;蔡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切口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疗效好、骨不愈率和固定失败率低、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1,2].

    作者:温宏;胡月正;成少安;潘孝云;张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不同类型骨不愈临床观察

    骨不连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开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虽然疗效比较确切,但需要开放手术且存在很多并发症.

    作者:刘克地;胡俊华;卜志勇;王家良;彭兴国;付守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野木瓜合剂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炎、臀筋膜综合症等,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病证.近几年,我科应用野木瓜合剂局部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122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炯成;王艮存;陈继红;姜杨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的适应证探讨

    理筋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的常用方法.虽然包括手法在内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腰突症的方法各有所长[1,2,3],但对其适应症的掌握往往失之偏颇.为了更好地提高手法治疗腰突症的疗效,笔者结合60例临床报告对手法的适应证探讨如下.

    作者:柯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红外热图技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外热图技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中医气滞血瘀型、湿热痰滞型、风寒湿滞型、肝肾亏虚型进行分类,分别选取50例,并相应选取各5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受检者均通过PFK-800医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腰背部、股后区、小腿后区.并记录相同区域的两侧体表温度差值结果:1、中医各证型与对照组之间双下肢温度差异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医各证型之间双下肢温度差异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中的健康人群双下肢温度高低不是非常明显.气滞血瘀型与湿热痰滞型患者的患侧温度要比对侧温度高;而风寒湿滞型与肝肾亏虚型患者的患侧温度要比对侧温度低.结论:1、通过红外热图技术结合相应的临床体征能够很好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双下肢温度差异程度有显著性差异).2、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红外热图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中医八纲辨证中的寒、热证型,为中医在辨证过程中判断寒、热证型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刘肖瑜;周肃陵;王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手法治疗机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该病38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多发时间、病因、病程、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改变、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78.9%)儿童起因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和头颈部外伤.38例患者均有枢椎棘突偏歪,具有诊断学意义的影像学表现为:颈椎正位(开口位)、侧位片中的ADI≥3.0mm,齿状突偏歪,颈1、2顺列不良,寰枢椎外侧关节面不平行,咽后壁厚度≥4mm,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向,寰椎后结节上或下翘,咽后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3,寰枢棘突角≥10°,喉室壁与颈4椎体矢状径比值>0.7.本文中冯氏手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头颈部扭伤,咽喉与口腔部炎症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本症主要的发病原因,X线检查必须和症状体征结合才可作出诊断,冯氏手法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韦良渠;韦颖;刘珺;高越;高相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世纪90年代射频消融技术广泛应用于美容手术和关节外科,1996年Yeung等首先采用该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国内于2001年底应用这项技术治疗椎问盘病变.

    作者:徐剑;勘武生;黄方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加强其围手术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章武;刘安平;方体会;曹日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模型兔膝关节软骨滑膜形态学的变化,以及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关节软骨光镜下形态学的影响.探讨伤科薰洗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32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中药熏洗组,手术方法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汤治疗4周,扶他林组给予扶他林外搽4周.治疗完成后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形态及组织学变化,评定中药熏洗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扶他林组相比,中药熏洗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用伤科薰洗方薰洗有减轻模型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破坏的作用.说明中药熏洗汤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熊鹏程;寿折星;熊昌源;白书臣;沈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注氧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17例临床报告

    肱骨外上髁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既往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满意.我们从1994~2003年应用局部注氧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968例,其中对217例病人进行了3~6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江宁;赵晓勇;许丽霞;刘福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消瘀散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成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A组用消瘀散外敷治疗,B组空白对照.用药第3、5、10d作大体观察、光镜下组织观察、血液流变检测.结果:两组大体观察各时相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第5dA组组织病理革兰氏染色评分优于B组(P<0.01);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A组用药后各时相全血粘度(低、中切)、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都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1).结论:消瘀散外用治疗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其血液流变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作者:彭力平;孙德毅;林松青;范世珍;徐宁达;单爱云;熊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牵引加灸疗贴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我科2006~2007年应用颈椎牵引加多克-自热式柔性TDP灸疗贴治疗颈椎病19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动力髋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人,患者跌倒,髋部着地,直接暴力作用于股骨粗隆,导致粗隆间骨折.由于此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必需有早期稳定的固定,使患者尽量早期活动,以避免长期卧床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列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松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多,既往对老年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行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病程长、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胡优威;陈刚;蒋建伟;谭益云;杨阶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多发性骨科疾病,其中尤以老年患者多见.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选择牵引术治疗.而采用牵引术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卧床治疗3个月以上,导致压疮发生率高,肺部感染多发.

    作者:金阳;李宏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斜扳手法的操作规范

    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如何评价临床疗效的准确性,一直是人们长期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军;韩磊;宋铁兵;王芃;于栋;林江豪;孙树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法复位后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并发症Volkmans综合症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1].因此,如何预防肘内翻畸形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罗贤红;卢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上50%~80%的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可伴有头昏、头痛、失眠、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突然猝倒等症状.

    作者:陈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靶标-组织蛋白酶K干预价值的探讨

    随着世界人口趋于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之势,已构成对社会和中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在全世界居常见病第六位[1].

    作者:史晓林;刘康;吴连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