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高秀菊

关键词:溶酶治疗,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系统症状, 医疗纠纷, 医疗干预, 脑血管病, 临床医生, 临床结果, 临床过程, 致残率, 死亡率, 难治性, 卒中, 应用, 患者, 报告
摘要: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卒中的原发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1].如何有效阻止其病情的进展是临床医生强烈关注的难题,本文报告3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纤溶酶治疗的临床结果.
微循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湖北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检测126名正常对照者和1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结果:共发现12种启动子基因型,以GG·GG·CC·CC、GG·GG·CC·CA、GG·GG·CT·CC和GG·GA·CC·CC基因型多见,约占85%;通过对TNF-α基因启动子4个位点基因型分析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TNF-α基因启动子-238G/A、-857C/T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而-308G/A、-863C/A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湖北汉族人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与TNF-α基因启动子-308G/A、-863C/A位点多态性有关,其中TNF-α -308GA、-863CA基因型携带者患慢性乙型肝炎风险相对较小.

    作者:张平安;吴健民;李艳;向萍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当归注射液及前列腺素E2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表达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在25%当归注射液、前列腺素E2(dmPGE2)的肺脏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组、PGE2组.按博莱霉素(BLM)5 mg/kg体重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当归组、dmPGE2组术后分别给于25%当归注射液(腹腔内注射)、dmPGE2(肌肉注射),于第28天处死全部大鼠.制备大鼠肺组织切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CTGF mRNA、纤维连结蛋白(FN)和Ⅲ型胶原(Col-Ⅲ)在肺内的表达,HE染色评价肺纤维化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 mRNA、FN和Col-Ⅲ的表达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当归组及PGE2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两治疗组间比较,除CTGF外,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CTGF表达水平与肺纤维化程度(r=0.886;P<0.01)、FN(r=0.836;P<0.01)和Col-Ⅲ(r=0.918;P<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5%当归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CTGF而减轻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叶旭军;王桦;袁胜;王宇琴;袁公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孕诊断试纸检查异位妊娠患者腹腔血和尿液β-HCG的对比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常伴不同程度腹腔内出血,临床上有时与其它急腹症混淆引起误诊.我们应用早孕诊断试纸检测异位妊娠患者腹腔血和尿液β-HCG,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腹腔血β-HCG检查可以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作者:刘晓华;董建雄;杨玉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湖北地区三级医院肠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肠球菌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细菌,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从污水、食物、粪便中分离.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抗生素盲目使用,导致耐药株扩散和蔓延,致使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如耐氨苄西林肠球菌(ARE)、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甚至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分离率日渐增高.已引起国内外临床医师和临床微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解肠球菌的耐药现状及流行病学资料,监测其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我们对2004年湖北省三级医院分离的肠球菌耐药监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田嵩;刘素玲;程文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肾早期损伤与相关因素分析

    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尿微量白蛋白(MAU)的检测可作为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和可靠的诊断指标[1].本文测定57例2型糖尿病人的MAU并以MAU异常升高为糖尿病人早期肾损伤标志,调查分析肾早期损伤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拥有的糖尿病工具、吸烟情况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等相关因素,为2型糖尿病病人肾早期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段秋林;郑伦和;高岭;刘翠银;陈红;殷海燕;徐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氯沙坦逆转高血压大鼠心肌重塑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16周龄雄性SHR 20只,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和SHR对照组.同龄雄性WKY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每天30 mg/kg溶于饮水灌胃治疗17周.测定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壁的厚度、左心室重量与体重之比(LVW/BW).透射电镜评估左心室肥厚(LVH)的程度.用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左心室胶原容积分数.结果:氯沙坦治疗组血压、LVW/BW、左室壁厚度与SHR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但与WKY相比有所升高.透射电镜下氯沙坦治疗组心肌的超微结构与WKY相似,SHR的结构有异常改变.与SHR对照组相比,氯沙坦治疗组左心室胶原容积分数下降.结论:氯沙坦能有效地降低SHR的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室重塑.

    作者:胡钢英;王晋明;李庚山;邓汉华;王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郧阳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的研究

    目的:检测郧阳地区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严格挑选1043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男性548名,女性495名),用R80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差异,但50岁~75岁男女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增高趋势.结论:建立本地区正常参考范围,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邱方城;秦维超;李雅嫦;严礼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恶性腹水AgNOR、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明确诊断积液性质的重要手段,50%以上的恶性积液可经此而明确诊断,但这种建立在形态学上的研究,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假阴性问题较为突出[1].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近年来在肿瘤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另有许多作者提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腹水/血清CEA及腹水/血清LDH比值可用于积液性质判别[2,3].为探讨这些指标及方法在恶性腹水性质判别中的意义,我们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95例患者的腹水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明凤;刘军;陈永玲;周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2003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经验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WHONET 5.2软件统计细菌敏感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用确切概率法.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随其分离时间和病区而异,差异多具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经验性治疗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应根据其具体流行程度和耐药性特点给药.

    作者:李波;陈林娜;林凌;王春香;周立勤;刘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上腺髓质素抑制醛固酮促大鼠主动脉外膜增殖效应

    目的:观察醛固酮(ALDO)对血管外膜肾上腺髓质素(ADM)产生和分泌的影响以及ADM mRNA表达水平,以探讨ADM和ALDO之间相互联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LDO刺激后ADM产生和分泌水平,用3H-THR掺入反映血管外膜增殖,半定量的RT-PCR测定ADM基因表达.结果:ALDO呈浓度依赖的刺激大鼠血管外膜ADM分泌和mRNA表达,ADM抑制ALDO诱导的外膜增殖.ALDO活化外膜成纤维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明显增加其活性,该效应可被ADM抑制.结论:ALDO促进血管外膜ADM的生成,而生成的ADM拮抗ALDO诱导的血管外膜增殖.

    作者:吴胜英;蒋维;潘春水;齐永芬;汪雄;唐朝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冬眠时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冬眠时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急性心肌冬眠模型,测定急性心肌冬眠时电场刺激引起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A)的释放,并观察复灌后的酪胺反应.结果:电场刺激引起的NA的溢出在心肌冬眠组、对照组和复灌组分别为3.24±1.27、76.89±27.65和80.30±23.86 pmol/g·min,复灌30min时,酪胺引起NA的释放和心率明显增加,而在去甲丙咪嗪存在的情况下,酪胺的这种作用消失.结论:本研究表明离体鼠心急性冬眠时,电场刺激引起的心脏NA释放明显减少, 复灌后这种释放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心脏对酪胺的NA反应证明心脏交感神经末梢功能的完整性.提示在急性心肌冬眠过程中,心脏的交感神经功能可能也经历了一个类似冬眠即神经冬眠的过程,再灌注后交感神经的功能可部分或全部恢复.

    作者:付作林;冯义柏;史春志;谷翔;黎明;张新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卒中的原发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医疗干预后仍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1].如何有效阻止其病情的进展是临床医生强烈关注的难题,本文报告3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纤溶酶治疗的临床结果.

    作者:高秀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几种疾病的血液流变性检测结果分析

    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研究证实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某些遗传病以及高热、烧伤、应激、吸烟、酒精中毒等,均有程度不同的血液流变性改变[1].本文对133例疾病组和66例健康对照组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旨在证实不同疾病状态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住院脑出血病例157例,均经头颅CT确诊,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健康人群对照;对所有患者按血肿量大小及出血部位分组,观察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随血肿量的增大,血粘度增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丘脑、壳核、脑干出血,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呈浓、粘、聚、凝状态,血肿量及出血部位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影响.

    作者:高慧娟;黄永勤;王宏伟;黄香梅;李新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自从1997年Asahara等[1]首次从外周血液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以来,EPC的分离、纯化、扩增、功能和应用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动物试验和早期临床试验都表明EPC具有改善缺血肢体血供、促进心梗后侧枝循环的形成及加快血管损伤后的内皮修复、抑制内膜增生等作用,并且发现有多种细胞因子和药物调节其从骨髓至外周循环的动员、迁移、分化、增殖和归巢等步骤,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顾俊;王长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平喘糖浆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平喘糖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436名住院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平喘糖浆组)和对照组(氨茶碱组),观察两组疗效以及IL-5、ECP、EQC的变化.结果:经4周治疗后,平喘糖浆能有效控制哮喘患者症状,有效率达到96.4%,显著高于氨茶碱对照组的78.3%(P<0.01),并且明显改善肺功能(P<0.01).平喘糖浆能使外周血IL-5、ECP、EOS显著下降(P<0.01),其中IL-5、ECP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1).结论:平喘糖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兴亮;杨祖旺;魏东;孟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50例异常ESR值和H-T曲线的检测分析

    红细胞沉降率(ESR)虽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但一直被公认为是与炎症的急性期或慢性疾病的活动期相关的较为可靠的检测指标.ESR的检测方法正在不断改进,传统的魏氏法逐渐被自动化仪器所代替.本文采用自动化血沉仪,对1995年2月~2004年2月750例住院患儿的异常动态ESR曲线(H-T)及相应参数Vm和Tm进行了检测,并对患儿血液分析、红细胞形态观察、纤维蛋白原和巨球蛋白含量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杨黎;鲍连生;张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DRAGONMED2010型全自动血沉仪在检测红细胞沉降率中的应用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被用来判断机体有无感染或某些疾病有无活动、进展、恶化及肿瘤浸润等.随着临床检验技术不断提高,ESR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ICSH推荐的经典魏氏法正在被一些新法所取代,DRAGONMED2010型自动血沉仪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验证DRAGONMED2010型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我们将该方法与魏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韩刚;吴远江;王功海;郑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院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近年来,在我院医院感染的病例中,真菌感染的病例数有所上升,这可能与医院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增多有关.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发生的79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巫学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患者(AMI)溶栓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1例患者被分为两组:溶栓再通组21例;常规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病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结果:溶栓再通组病人在各时间点的HRV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组内比较,3月、6月时的HRV均高于2周时(P<0.05).2周时再通者室性心律失常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溶栓后冠脉再通可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祁必富;蒋锡嘉;许家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微循环学杂志

微循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