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操作环境管理的效果评价

蔡青利;蔡明玉;陈佳

关键词:腹膜透析, 操作环境, 腹膜炎, 操作环境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操作环境管理对降低腹膜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361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按入组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64例和改进组1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改进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居家腹膜透析环境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予以操作环境管理.结果 干预1年内,改进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腹膜炎有关的拔管率和病死率相对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组腹膜炎患者各项环境评分显著高于非腹膜炎(均P<0.01).结论 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操作环境管理,能有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各级指标的权重,为综合评价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环节质量指标、终末质量指标、整体护理质量指标构成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共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运用Saaty's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及终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是91.4%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89,变异系数0.08~0.26,协调系数为0.34;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环节质量指标权重为0.6878,终末质量指标权重为0.2075,整体护理质量指标权重为0.1047,权重分配结果可以接受.结论 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中环节质量的权重较大,实际中应加强环节质量的护理工作.

    作者:冯丽娟;雷颖;刘俊雅;刘小红;雷慧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路径的构建

    目的 构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护理路径,为有效实施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GRACE评分将NSTE-ACS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极高、高、中、低危级别.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筛选,确立NSTE-ACS介入治疗患者分层护理路径相关标准及不同危险层次护理路径文本方案.结果 构建了极高、高、中、低危患者的护理路径文本方案.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925;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0.27~0.56.结论 根据NSTE-ACS救治方案,基于GRACE评分对患者进行病情危险程度评估,构建的不同病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路径可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逄锦;张静萍;柏晓玲;楼婷;梁青龙;吕美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介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概念,阐述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为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孙烯辉;李琳;廖婷婷;杨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胰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高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围手术期高血糖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充分认识胰腺癌围术期高血糖的危害并积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将血糖控制在一定目标范围内,对于保障胰腺癌围手术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胰腺癌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相关问题如胰腺癌围术期高血糖的危害、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找适合临床的血糖管理策略,预防因血糖紊乱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李倩;方小萍;黄晓萍;嵇加佳;王旻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体力活动的指导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IPAQ-L)和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72例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度、中度、低度体力活动水平分别为68例(25.0%)、152例(55.9%)和52例(19.1%),每例患者每周工作、交通、家务和休闲运动代谢当量(MET)中位数分别为0、0、585和495 MET-min/周,体力活动类型以家务为主(41.4%).146例(53.7%)达到指南推荐的活动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 =2.003,P=0.014)、青中年(青年:OR=2.545,P=0.019;中年:OR=2.088,P=0.042)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OR=2.349,P=0.012)是体力活动未达标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体力活动不足,低于正常人群,尤其应针对男性、青中年和高学历患者给予个性化的体力活动指导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体力活动,改善疾病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沈国静;张玉侠;项波;吴薇薇;李晓蓉;俞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无助感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无助感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症状管理、躯体功能、疾病控制、疾病预后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是RA慢病管理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RA无助感的测量工具包括疾病认知问卷、关节炎无助感指数、风湿病态度指数、改良风湿病态度指数、数字评价量表,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症状、疾病活动度、心理社会因素;可以改善无助感的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运动疗法与职业治疗等,可为未来RA患者无助感的研究、筛查和干预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妍伶;陈红;梁燕;王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11例后踝骨折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回顾关节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和物品,制作流程图,标记关键点,参与主刀医生手术方案制定,确定牵引方法,从而确保手术中与主刀医生配合紧密.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时间45~70(50.1±12.0)min,术中出血量220~290(248.9±20.6)mL,术后X线摄片显示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无内固定穿入关节,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并精心准备器械,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的关键.

    作者:张恂;芮琳;邱旭升;施鸿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操作环境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操作环境管理对降低腹膜炎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361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按入组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64例和改进组1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改进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居家腹膜透析环境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予以操作环境管理.结果 干预1年内,改进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腹膜炎有关的拔管率和病死率相对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组腹膜炎患者各项环境评分显著高于非腹膜炎(均P<0.01).结论 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操作环境管理,能有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作者:蔡青利;蔡明玉;陈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PCEA介入时宫缩水平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介入时的产妇宫缩水平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工作给出参考和指导.方法 选取要求进行PCEA镇痛分娩的产妇,将宫缩水平<200 Montevideo(MU)的169例为弱宫缩组,宫缩水平>200 MU的产妇188例为强宫缩组,观察两组产程进展.结果 强宫缩组行PCEA前即刻、后30 min及60 min的VAS值和MU值与弱宫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强宫缩组潜伏期时长、活跃期时长、新生儿Apgar评分、转剖宫产率、Ⅱ度及Ⅲ度羊水率、缩宫素使用率及产钳助产率与弱宫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CEA介入时的宫缩水平较高,则对产程时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较小,临床工作中在决定是否进行PCEA时应将宫缩水平纳入参考.

    作者:李倩;黄丽玉;倪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按接诊时间分为对照组69例,研究组7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分娩前血糖、体重指数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入组时及分娩前两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都哈理论营养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能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

    作者:张艳;凌湘;季晔;徐惠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体验教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体验教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体验教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测评患者血糖及自护行为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自护行为能力中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体验教具的应用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

    作者:张超;崔银杰;孙晓娜;李兵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剂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注射部位的选择策略,为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抗凝剂皮下注射治疗的妊娠晚期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通过脐部做一水平线,经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的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注射深度安全的情况下在腹部8个区域行轮换皮下注射;对照组选择部位为上臂部三角肌中、后区域轮换注射.比较两组注射后即刻、2h疼痛评分,皮下淤斑和硬结的发生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注射后即刻、2h疼痛评分,淤斑、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避开脐周(距脐10cm以内),在腹壁外侧缘8个区域内运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对妊娠晚期患者行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可行、有效.

    作者:李燕;万丽;葛静萍;Sutedjo Janesya;赵伯翔;顾建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医务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江西省各级医院651名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现状.结果 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总分为(116.13±22.84)分,得分率为64.5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务人员性别、年龄、职称、医院级别、是否参加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及是否参加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是其重大传染病疫情核心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应加强对低年资、低职称及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突发事件救援演练及培训学习,以提升医务人员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

    作者:刘玲玉;张宝珍;杨珍;汤利萍;桂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护士心理契约违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契约违背量表、护士组织沉默量表对湖南省长沙市8所二甲和三甲医院40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量表得分为(74.63士18.89)分,条目均分(3.55士0.90)分.护士组织沉默与心理契约违背呈负相关(r=-0.479,P<0.01),性别、医院等级、组织沉默是护士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士心理契约违背处于中等水平,组织沉默越严重的护士,心理契约违背感知越高.护士应多参与组织决策,护理管理者应对护士实行个性化管理,多与护士进行沟通并适当授权,减少护士组织沉默,完善薪酬管理,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降低其心理契约违背.

    作者:王冬华;左波;陈芳;唐小清;肖清玉;喻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全麻苏醒期患者去氧饱和的防范策略研究进展

    综述全麻苏醒期患者去氧饱和的现状、监测方法、拔管后管理与镇痛技术等,认为患者发生去氧饱和的情况被严重低估,发生时段也相对集中,提出在苏醒期应用多种监测方式,规范气管导管拔除前后评估与护理、有效镇痛及早期使用采用肺复张技术,可帮助降低患者去氧饱和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全麻苏醒期安全.

    作者:王树欣;韩文军;薄禄龙;张玲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介绍医院开展产褥期延续护理的作用及方案,从组建跨学科产后延续护理团队、建立高质量的电话随访流程、聚焦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支持、践行多元协同护理模式、倡导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家庭访视等方面进行详述,并对各干预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思索及展望,为实施由医院开展的产褥期延续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董晗琼;叶萌;姜金霞;王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全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全机器人辅助下不开腹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历时5~7 h,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术后9~13 h顺利出院.提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机器人专用器械、物品及患者所需体位物品的准备;术中器械护士对机器人各种突发状况的灵活快速处理,巡回护士短暂精确的机器人摆位;术后机器人器械的处理、还原等.

    作者:刘林莉;王莉;程勤;周娅颖;张玲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头颈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梯式心理护理对头颈肿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头颈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后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4步阶梯式心理护理方案,包括2周观察等待、4周指导性自助、6周面对面问题解决疗法、4周专业心理干预和(或)药物疗法,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在疼痛、吞咽、感觉、发声和进食等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以阶梯式护理为指导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头颈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展阳妮;王斌全;田俊;刘洁;冯翔;郭珏;贾越;郭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二孩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二孩妊娠护士的主要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职业压力量表(CNSS),对广东省200名二孩妊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二孩妊娠护士的总压力水平为(92.17士24.84)分,压力强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14.96±3.78)分、患者护理(30.21±8.92)分、护理专业及工作(18.09±5.00)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7.57±2.6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21.68±7.72)分;不同孕期、一孩年龄、职称、职务、护龄、科室、轮值夜班、用工形式、月收入的二孩妊娠护士职业压力各维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二孩妊娠护士存在重度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二孩妊娠护士的具体情况给予支持与干预,以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吴杏菊;周宏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6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7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7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教学.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哀伤辅导水平及两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两组护士哀伤辅导评分高于培训前,但观察组哀伤辅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护士哀伤辅导培训有积极作用,教学效果好.

    作者:罗俊娥;傅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