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宋洁;张男;庄会宝;王业青;张小满
目的 探讨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闭经的体验及需求,为临床开展健康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经历化疗相关闭经的13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对化疗相关闭经的担忧,对化疗相关闭经的接受,对生育力维持的需求及担忧,迫切的信息需求4个主题.结论 患者对化疗相关闭经及生育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缺少信息支持;医护人员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应深入了解患者实况与需求,提供针对性支持,从而帮助患者提高应对能力.
作者:李敏丽;孙慧敏;邵雨娜;黄婧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应用替加环素治疗肝移植术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5例肝移植术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给予替加环素治疗,规范用药、观察用药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 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肝功能良好.结论 替加环素用于肝移植术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注重针对性护理,有利于防止相关不良反应,保障疗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王苑;吕少诚;高艳平;韩桂杰;李先亮;刘秀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衰弱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对24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衰弱评分为21.17±3.92,36.5%的患者发生衰弱.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付费方式、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衰弱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是影响患者衰弱的主要因素(调整R2=0.552).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须建立和完善适用于老年CHF患者的衰弱评估及干预机制,以早发现早干预.
作者:刘春香;段功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决策冲突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本文就决策冲突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应对策略及评价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研究决策冲突提供参考.
作者:廖宗峰;金迪;梅翠红;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总结5例孕妇孕期因母儿Rh血型不合而予以宫内输血治疗的护理经验.提出新生儿溶血病成功实施宫内输血的条件包含:合适的适应证,即母亲Rh(—)血型造成母儿血型不合;恰到好处的时机,即在胎儿水肿发生之前;医务人员多年的穿刺经验是保证母儿成功治疗的基础;充分的团队合作,穿刺输血中超声的连续监测及出生后新生儿的配合抢救是母婴安全的保证.
作者:王姗;王彦林;杲丽;刘春敏;赵欣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对1例喉气管狭窄长度为6 cm的患者在全麻下行颈前切开生物人工气管埋植术(Ⅰ期手术),3个月后CT扫描证实埋植气管完好,无排斥和吸收,Ⅱ期手术将埋植的生物人工气管移植至喉气管狭窄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8天经CT扫描证实,移植气管软骨环存活,管腔通畅.随访3个月,患者能经口鼻呼吸.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根据此次手术的特殊性及新颖性,提前与主刀医生做好沟通,了解手术步骤,术中做好体位防护、定时抬举左下肢促进其血液循环、防止电灼伤、做好体温管理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冀润芳;师文;李静;郭利红;强惠婷;范瑞;孙倩;顾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反应量表,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心理应激模型作为理论框架,从心理反应的认知、情绪、意志力3个层面拟定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收集访谈资料形成条目池,经专家评审修改条目制定初始量表.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75例乳腺癌患者配偶进行调查,对其中20名配偶于2周后进行量表重测.结果 量表共22个条目,提取逃避与回避、体像改变反应、情绪应激反应、负性情绪以及应对反应5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57.025%.总量表与各维度的相关系数0.774~0.874.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2,分半信度为0.865,重测信度为0.853.结论 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反应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评估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反应程度.
作者:谭思敏;严谨;张爱迪;阮春红;王玲;谭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接受血小板凝胶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时采用枕头等软垫使足部抬起或平行放置于床沿处,以充分暴露伤口区域;观察组设计制作换药处置架用于治疗.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换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换药处置架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中的伤口处置.
作者:王莉;付阿丹;熊莺;易兰;杨静;尹业莉;何珊;刘淑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双上肢周径及淋巴水肿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连续周径测量法确定患者双上肢周径;采用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评估患者淋巴水肿相关症状情况.结果 19例(12.3%)双上肢周径差>2 cm,99例(64.3%)双上肢周径差<1 cm,36例(23.4%)双上肢周径差1~2 cm.不同双上肢周径差患者淋巴水肿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及症状体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上肢周径差越大,症状个数、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总分及症状体验总分显著增加(P<0.05,P<0.0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双上肢周径差大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P<0.01).结论 较大比例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通过症状评估可筛查出早期的隐匿水肿患者,需尽早为其提供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李凤莲;路潜;赵权萍;金三丽;崔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护理行业且影响深远.对发达国家护际间横向暴力的发生、影响因素、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护际间横向暴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王萌;余艺华;皇甫超申;刘彬;戴付敏;石贞玉;王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晚期喉癌(T3及T4)行全喉切除同期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行全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15例,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并评估患者发音重建术的积极性,告知其术后可能出现的误吸、呛咳等并发症并做好心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配合医生处理相关并发症,完善出院指导.结果 14例患者能连续发音,术后2~6周拔除胃管.1例出现发音管粘连闭塞,后期无法再行二次手术被迫中断发音.11例饮水无呛咳,1例由于术后心理恐惧担心呛咳、1例由于声门太大呛咳明显、1例发生吻合口撕裂坏死而封闭发音口.结论 对胸骨舌肌重建新声门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支持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做好气管通路护理、吞咽指导和发音训练等措施,并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喉癌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周平;归纯漪;韩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符合我国社区实际的、相对科学有效的社区老年人应急准备教育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整理初步的社区老年人应急准备教育指标体系,并运用Delphi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确定此体系的各级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7.5%,权威系数分别是0.89和0.88,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7~0.22,协调系数为0.167~0.234.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了6个一级指标(日常应急物资储备教育、日常应急措施教育、慢性疾病管理教育、防灾应急心理教育、应急救助技能教育、传染病防护知识教育)、31个二个指标的社区老年人应急准备教育指标体系.结论 社区老年人应急准备教育指标体系符合社区特点、切合老年人特性及满足急救要求;专家咨询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指标体系符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作者:朱青;郑夏静;谢嘉欣;陈恒;赵丽;谭益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奥塔戈运动计划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功能锻炼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骨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塔戈运动计划干预.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膝关节屈曲度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术后2周HSS膝关节评分及术后1个月的跌倒效能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入组时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P<0.01).结论 术前采用奥塔戈运动计划训练能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有助于预防跌倒的发生.
作者:宗淑君;胡士丽;李璐;槐靓;王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行动研究法对ICU危重患者床边交接规范的作用.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 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和完善ICU床旁交接班流程;选取ICU 42名夜班轮转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床旁交接班流程应用.结果 规范交接班流程执行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水平及交接班规范流程执行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在ICU实施规范、系统的床旁交接班流程可以保证交班信息的正确传递,使接班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患者病情,从而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作者:郑剑煌;陈阿忍;李春燕;何鲤穗;傅晓玲;庄梦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女性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引入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溶栓、抽吸血栓,根据溶栓情况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出血征象,做好药物治疗护理及其他并发症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等.结果 5例均手术成功,未发生严重出血、肺栓塞、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出院1个月随访均无患肢肿胀和复发.结论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应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率高,有效的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褚婕;严敏;胡琼;胡德英;刘义兰;吴欣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从护士的角度对开展护士多点执业的意愿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护士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行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产生了4个主题:护士对多点执业多持观望态度;经验丰富、有专科优势的护士更适合多点执业;护士多点执业具有积极意义;护士多点执业存在较多风险.结论 护士对多点执业持褒贬不一的态度,认为多点执业可以提高护士的劳动价值和自我价值,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精力和完善的法律保障.我国仍需在多点执业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方面进一步探索.
作者:孙迪;张旭;侯秀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乳房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对6例单纯乳房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包括个性化皮肤护理,舒缓瘢痕组织,腋窝网综合征的治疗以及在徒手淋巴引流的同时采用加压绷带包扎等,每例共进行20次治疗.首次治疗及第5、10、15、20次治疗后分别采用十字测量法测量乳房横径与周径.结果 第1次治疗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后松开,患者患侧乳房肿胀明显减轻,同时肿胀部位皮肤有所改善,较以前松软、有弹性、颜色变浅,血液循环改善.治疗20次后,患者不同时间乳房横径、纵径、平均径均呈下降趋势,并趋向稳定;患者腋网综合征消失.结论 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淋巴水肿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张丽娟;罗庆华;张慧珍;李金兰;钟巧玲;唐海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初产妇参与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的体验,为推广该孕期保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初产妇进行深度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初产妇对该孕期保健模式的体验主要有4个主题:获得同伴支持,获得家庭支持,群组活动的优势,促进行为改变.结论 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能够帮助孕产妇同时获得来自助产士、家属和同伴的全面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围生期出现的问题.
作者:陈丹丹;李益民;周临;闫辉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社会比较与职业成长的现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INCOM)、职业成长量表,对南昌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38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总分为(49.04±10.90)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职称、人事关系、工作年限、专业选择方式、工作目的、进修次数和每月夜班数的护士职业成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社会比较倾向总分为(3.20±0.62)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社会比较倾向与职业成长之间呈负相关(r=-0.163).多元回归分析示,观念维度、每月轮夜班数、工作目的、工作年限是影响护士职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共同解释职业成长总分35.6%的变异.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社会比较倾向,为护士提供积极正向的临床护理工作理念,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职业成长.
作者:宋玉洁;熊欢;黄闻;张翀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护士的工作对象、内容及工作体验.方法 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原闸北区)、杨浦区、浦东新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名社区家庭护士进行为期5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结果 上海市社区家庭护士的工作对象多是罹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身心负担重、照顾压力大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出诊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特殊治疗、教育指导、辅助监测共4类18项服务项目,工作流程可概括为评估、预约、计划、访视、实施、记录与用物处理6个环节;上海市社区家庭护士对其角色和工作内容存在困惑,对其专业发展提升存在焦虑.结论 上海市社区家庭护士需求大、任务重,但其特色职能目前尚难发挥,根源是社区家庭护士工作内容缺乏重点、角色胜任力及转型路径不明确,亟需开展胜任力研究并建立规范的培养和培训机制.
作者:庞亚娟;汤先萍;洪波;周兰姝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