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体位调整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眼压的影响

陈春莲;何国龙;赵体玉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体位干预, 眼压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适时体位干预对患者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甲状腺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采取头后仰、颈过伸垂头仰卧位,直至手术结束;观察组手术开始约1h,即等待术中快速病检期间,垫高患者头部使其头颈呈水平位,并调高手术床背板10~15.,时间5~7 min.观察两组眼压变化及术后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毕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3例发生轻度球结膜水肿,术后1d回访症状缓解;两组均无其他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能有效预防患者眼压升高和球结膜水肿,减少视力损伤并发症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护理和家庭关怀理论以及家庭同心球环境理论

    概述以家庭为对象,有益于护理和关怀实践及研究的家庭护理和家庭关怀理论以及家庭同心球环境理论,旨在促进家庭护理学和关怀科学的发展.

    作者:法桥尚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CDIO模式的护士创新能力培训效果探讨

    目的 基于CDIO模式设计护理创新培训内容,探讨其对护士创新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 组建研究团队,在开展创新培训内容需求调查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构建护理创新培训内容,并在创新导师的带领下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对133名护理创新团队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前及结束后6个月,对创新团队队员进行创新行为调查.结果 培训结束后6个月护理创新团队队员的创新行为程度及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基于CDIO理念的护理创新培训内容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在职培训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了创新思维的产生,通过护理创新内容的学习,护士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江燕;孙丽凯;余云红;蔡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目的 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方法 将887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62例和观察组4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例,对照组发生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早期预防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褚婕;严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知识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包括情感支持、同伴辅助学习、记录饮食和运动日记等.比较两组孕妇糖尿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行为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行为及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王培红;罗健;程湘玮;罗丽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的构建

    目的 构建“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拟定“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运用Delphi法对3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89%、95.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4、0.300(均P<0.01).终构建的培训方案包括教学能力培训、临床护理能力培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科研能力培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人际沟通能力培训、法律与伦理实践能力培训7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的31个二级指标和106个三级指标,确定了培训学时、方法及评价方式.结论 该培训方案获得专家的认可,能够为各院校对“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作者:李静;芦桂芝;黄卉;陈颖丽;宋艳蕾;张慧琳;王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3D打印技术用于复杂Pilon骨折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用于复杂Pilon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91例复杂Pilon骨折治疗.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做好跟骨牵引及运动指导;术后提供患肢护理,预防皮肤坏死感染、腓总神经压迫等并发症护理.结果 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7周;完全负重时间12~16周,平均13.8周.结论 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患者治疗,能提供直观、形象的实物模型,有助于医护人员开展围术期准备及护理,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配合程度.

    作者:李卉;罗凯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研究进展

    介绍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概念、评估工具,并对生育信息支持、生育力保存、正念减压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和自我导向管理等干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缓解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提供参考.

    作者:刘秀儒;林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术中体位调整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眼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适时体位干预对患者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甲状腺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采取头后仰、颈过伸垂头仰卧位,直至手术结束;观察组手术开始约1h,即等待术中快速病检期间,垫高患者头部使其头颈呈水平位,并调高手术床背板10~15.,时间5~7 min.观察两组眼压变化及术后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毕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3例发生轻度球结膜水肿,术后1d回访症状缓解;两组均无其他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能有效预防患者眼压升高和球结膜水肿,减少视力损伤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春莲;何国龙;赵体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书写表达对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书写表达对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搜集国内外乳腺癌患者运用书写表达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12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提示,书写表达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消极躯体症状(MD-11.16;95%CI=-15.61,-6.71),减少与癌症相关的医疗就诊次数(MD=-1.69;95%CI=-2.30,-1.08),提高干预后1个月的生存质量(MD=7.31;95%CI=0.92,13.70);但对患者长时期的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无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书写表达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躯体症状,提高短期生存质量,但对长期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柯键;欧阳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与管理的证据综合

    目的 汇集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性疼痛护理及管理的佳证据,为烧伤专科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ochrane 图书馆、OVID循证数据库、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EMBASE、RNAO、NGC建库至2016年12月公开发表的烧伤创面操作性疼痛管理有关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明确标准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证据条目28条,证据内容涉及创面换药期间疼痛评估、操作技术、压力应对策略、非药物辅助干预措施、敷料选择、创面水疗等.结论 减轻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操作性疼痛需优化操作技术,遵循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决策,促进高级护理实践在烧伤领域的发展.

    作者:陈琛;陆巍;傅巧美;陈婧婧;谢芳;杜元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同步临床实习模式下护理研究分段式教学

    目的 探讨同步临床实习模式下护理研究分段式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11级85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76名本科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理研究》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法在第6学期学完,实验组采用改革的分段式教学方法分配在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学完.结果 课程教学结束后,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4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科研能力中问题发现、文献查阅2个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实验组期末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研究》采用分段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问题发现和文献查阅能力.

    作者:喻惠丹;蔡春凤;刘燕群;余立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持有态度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持有的态度,探讨其临床开展的可行性,为推进医院人文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现象学方法对5名医生及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分析资料.结果 医护人员认为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影响抢救,增加工作压力,造成家属心理阴影,同时认为需尊重患者家属意愿,表示如果有政策支持,愿意尝试.并期望接受相关培训及实践.结论 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持否定、消极的态度,需针对相关环节进行干预,推进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的实施,推进医院人文及文化建设.

    作者:过丽珍;田君;谷红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肌无力认知的研究进展

    介绍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概念、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综述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的认知现状、测评工具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旨在提高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肌无力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护理结局.

    作者:谢霖;罗健;李苗苗;胡霞;朱晓敏;柯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问题导向管理提高二级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

    目的 探索问题导向管理提高二级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设计适合二级医院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3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针对满意度低的问题重点改进,1年后再次评价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护士对护理工具的更新使用速度,护理质量的检查频率、方式,对护士职业生涯指导,护理科研管理,护士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护理队伍绩效管理体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均P<0.05).结论 以护理人员切身关注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红梅;冯晓玲;李育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国外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指南解读

    从疼痛筛查、全面疼痛评估、疼痛的动态评估和再评估、评估患者及家属有关疼痛管理的知识及理念、选择患者适合的科学疼痛评估工具及疼痛评估的记录6个环节,解读国外3项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指南的环节和内容,思考其对我国开展疼痛评估循证护理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开展优质的疼痛评估循证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黎晓艳;童莺歌;陈佳佳;黄静;陈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母乳哺育支持系统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乳哺育支持系统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69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给予持续性母婴皮肤接触>1 h,由母乳哺育支持团队成员提供母乳喂养护理支持,出院后哺乳顾问持续跟踪并给予帮助;对照组则行皮肤接触至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产后不同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产后7d、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产后7d、4个月及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医院母乳哺育支持系统能有效提高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率.

    作者:涂红星;邱嵘;邹智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胸腔闭式引流进展性案例实践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外科护理胸腔闭式引流进展性案例实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专业2个专科班的98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2014级2个班的99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考核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和临床综合技能成绩,学生对自己考核过程表现、考核教师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在操作考核过程中表现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对胸腔闭式引流实践考核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的理论及综合技能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考核的满意率,促进护生理论、实践技能成绩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卢玉仙;高薇;徐益荣;武晶晶;魏志明;王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目的 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2月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治疗与护理;2016年1~12月行相同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继芝;李秀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儿童疼痛管理短期培训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

    目的 设计儿童疼痛管理短期培训课程并评价实施效果,为构建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的规范课程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大样本调查结果,设计16学时儿童疼痛培训课程,包括儿科疼痛知识概述、疼痛评估、镇痛措施、镇静反应程度评分标准及处理4部分,运用情景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培训方法对45名儿科护士开展多学科合作教学.比较培训前后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结果 93.3%的护士认为掌握疼痛相关知识非常必要.培训后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中疼痛知识总分和4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儿科护士使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和FLACC量表的频率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儿科护士疼痛知识需求度高,多学科师资参与的短期课程培训可有效促进其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改善对疼痛管理的态度.

    作者:吴敏;龙良平;花芸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宫颈癌护理导航模型构建

    目的 建立系统、科学、思维可视化的宫颈癌护理导航模型,为宫颈癌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基于宫颈癌临床护理现状,依据宫颈癌临床护理要求拟定范本,分解宫颈癌护理知识点并根据宫颈癌诊疗轨迹建立雏形,再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遵循知识点间逻辑关系构建导航框架,后制作媒体素材并导入模型框架中进一步完善.结果 建构了基于思维导图及Prezi思维可视化的宫颈癌护理导航模型.结论 宫颈癌护理导航模型可优化护理人员的宫颈癌知识结构,重塑临床护理思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丽华;朱珠;乔成平;宋应莲;高月;徐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