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婷;芦桂芝;王晓慧;刘树佳;郑天瑀;仰署芬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时,不同声门下冲洗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气管切开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在持续声门下吸引时,A组给予5 mL空气冲洗、B组用5 mL生理盐水一次冲洗、C组用5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引流液稀薄),冲洗后10 min经人工气道吸痰,观察24 h声门下吸引总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三组24 h声门下吸引总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效果相当,但均优于A组.结论 在保持有效吸引的前提下,采用5 mL生理盐水进行声门下冲洗,可保持声门下吸引的通畅性,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但反复冲洗存在操作步骤多,有增加分泌物下行的风险,推荐使用5 mL生理盐水一次冲洗.
作者:冯萍;唐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同伴支持模式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效果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伴支持能降低T2DM患者的HbA1c水平,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WMD=-0.21,95%CI(-0.35,-0.08),P=0.002].且短期同伴支持干预(3个月、6个月)能够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HbA1c水平(均P<0.05),然而干预时间延长(1 2个月、24个月)时,干预组与对照组在降低患者的HbA1c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均P>0.05).单一形式(电话随访或个人访视或小组讨论等)对患者进行同伴教育,干预组与对照组在降低患者的HbA1c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采用多种形式联合(电话随访联合个人访视以及小组讨论等)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HbA1c水平(P<0.01).结论 同伴支持能够降低T2DM患者的HbA1c,且短期效果优于长期效果,多种形式联合比单一干预形式能更好地降低HbA1c.但是考虑到此次纳入文献的质量为中等,因此期待更多临床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来验证该模式的效果.
作者:赵振华;董永泽;杨青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早产儿家长的培训效果,为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对55名早产儿家长进行培训内容需求调查,从其希望获取的优势内容开始进行培训,收集培训前后家长的知识得分及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早产儿家长知识得分从培训前的(11.44±4.15)分提高到培训后的(19.25±0.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项课程内容认可度达到58.18%及以上;96.36%的家长对此次培训总体满意.结论 应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早产儿家长进行培训成效明显,可提高家长的早产儿护理能力.
作者:蒙婷婷;李亚玲;姚仁芬;陈婧;金慧珠;朱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升急诊科进修护士桡动脉穿刺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64名进修护士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34名,实验组33名.在统一理论教学后,对照组采用互动方式互相触摸桡动脉并讲解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变频式桡动脉穿刺示教器进行穿刺练习.结果 实验组进修护士动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变频式桡动脉穿刺示教器进行教学,可使进修护士多次进行模拟穿刺练习,提高其桡动脉穿刺水平.
作者:石天奇;姜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标杆管理法在无症状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无症状HIV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口头宣教和集中宣教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标杆管理法,即将患者中优秀者以标杆“立标”,引导和帮助其余同伴患者“对标”,帮助和督促患者“达标”,和患者一起“创标”.健康教育实施3个月后,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结合标杆管理法的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无症状HIV感染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杨茜;李雨昕;王稼香;陈燕华;黄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检索国内外常用的数据库,提取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文献,共获取中文文献69篇,涉及12个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英文文献294篇,涉及40个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在上述文献中应用次数≥10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进行评价,包括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情况,旨在为国内研究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高洁;陈利钦;王小娟;程冉;徐东娟;王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础胰岛素临床规范化使用优化管理项目在初始胰岛素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初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53例患者,在教育者、专科医生等的共同参与下,行5 min首日教育及门诊咨询,应用基础胰岛素临床规范化使用优化管理项目提供的IPAD软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 253例患者均接受持续追踪随访,其中停止胰岛素治疗的患者47例,随访脱落0例,有效追踪率100%.干预后患者自行停止药物治疗率为0,平均空腹血糖总体达标率79.05%.结论 该项目实施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血糖控制得良好.
作者:唐娇艳;孙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耳穴贴压预防阿片相关性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首次使用且观察期间持续应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的8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试验Ⅰ组(29例)、试验Ⅱ组(28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试验Ⅰ组、Ⅱ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患者首次使用阿片时、使用阿片3d后给予耳穴贴压,观察三组便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试验Ⅰ组、Ⅱ组及对照组阿片类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4.1%、39.3%、57.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Ⅰ组便秘严重程度显著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结论 耳穴贴压可有效预防阿片类便秘,且于患者首次使用阿片时干预为佳起始时间.
作者:杨丽华;段培蓓;侯庆梅;梅思娟;王晓庆;芮丹;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武汉市某区220名学龄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结果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56.82%,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的是喂养相关知识缺乏、允许儿童进餐时的其他行为、准备食物不够丰富多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抚养人自身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及强迫儿童多食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密切相关.建立儿科保健医护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饮食保健体系,促进抚养人科学喂养及发挥家庭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作用,对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天惠;华丽;秦秀丽;朱振云;郝燕;项莉;俞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口服含糖食物与葡萄糖粉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低血糖发生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口服含糖食物)和葡萄糖粉组(口服葡萄糖粉)各71例次,比较两组患者15 min血糖值、血糖纠正时间、血糖波动幅度、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葡萄糖粉组15 min血糖值、血糖波动幅度、纠正时间、15 min症状缓解率、30 min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 口服葡萄糖粉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效果优于含糖食物.
作者:郭红梅;步红兵;张文杰;尹卫;李志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听诊器污染率以及污染细菌种类两方面简述了国内外听诊器污染现状,从听诊器消毒方法、消毒剂选择、消毒部位以及消毒频率四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听诊器消毒措施,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听诊器的消毒意识,为医院制定相应消毒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作者:胡洁蔓;杨蕊;刘文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晋级考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将其分为5个层级12个等级,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及晋升各层级护士的标准,护士本人提出晋级申请,由护理单元考核、大科审核,经护理部终审认定申请者能否成功晋级.结果 实施护理人员晋级考核方案后,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护理不良事件(压疮、跌倒/坠床、给药错误、管道滑脱、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帮助护士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李方方;宋葆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生物反馈疗法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文献综述,列举了常见几种生物反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现况,并分析了各类生物反馈疗法的作用机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有效治疗周期,提出今后临床应加强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重视.生物反馈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丝;沈棫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深度呼吸与排痰训练护理对稳定期COPD患者排痰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排痰训练组(A组)、深度呼吸训练组(B组)、深度呼吸训练与排痰训练组(C组)各19例,三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排痰训练、深度呼吸训练、深度呼吸联合排痰训练,训练4周后,对三组患者的排痰量、肺功能进行测试.结果 训练后,三组排痰及肺功能情况均有改善,C组肺功能显著优于A、B组(均P<0.05).结论 深度呼吸联合排痰训练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情况.
作者:周胜兰;严喜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介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方法,从吞咽训练治疗方案、穴位按摩治疗方案、吞咽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优势3个方面对吞咽训练及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探索佳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韦艳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焦虑抑郁、生存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38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行为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焦虑抑郁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自我管理行为、焦虑抑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自我管理行为对焦虑抑郁也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焦虑抑郁的中介作用对生存质量起间接影响.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低,疾病认知不足,应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教育,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月元;张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9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即由康复师与护士共同进行被动肢体训练、肢体及穴位按摩等.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阐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回顾分析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陶宝明;梁静;曹癸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3个月、6个月、1年后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1年观察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教育有助于改善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薛丽娟;王晓琴;冯小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需求与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习需求与现况问卷,调查367名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护士.结果 87.5%护理人员对专科护士资格感兴趣,而12.3%获得专科护士资质;61.0%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听觉学习,75.2%喜欢动触觉学习;46.3%过去一年内参加培训3~5次/月,63.5%希望参加培训<3次/月;54.5%培训时长3学时/次,51.5%希望1学时/次;43.6%下班后参加培训,46.3%希望晨会参加培训;54.5%通过文件获取培训通知,63.8%希望通过文件与网络结合的方式获取培训通知;超过50%护理人员希望学习自己感兴趣或需求的知识.结论 护理人员学习需求与现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护理管理者应结合临床护理人员需求与现状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作者:汪欢;李素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