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弹力袜用于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

甘燕玲;周惠玲;张国群;严聪;全红敏

关键词:妇科,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经络弹力袜, 体温,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穿经络弹力袜对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开腹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调节室温至22~24℃、覆盖双层大单等常规保温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双下肢穿经络弹力袜24 h.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至手术后4h10个时点的体温变化.结果 手术开始后1h至手术后4h,8个时点对照组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实验组(均P<0.01).结论 经络弹力袜能有效防止手术患者热量的丢失,防止手术低体温的发生.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为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实地调查及查看原文献的方式调查荆州市7所二级医院2010~2012年护理人员现况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 7所二级医院有床位4 795张,有护士2 567人,其中一线护士1 827人,一线护士床护比为1∶0.38;高级、中级及初级职称构成比为3.5%、29.1%、67.4%;本科、大专及中专学历构成比为1 8.1%、68.3%、13.6%、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发表论文221篇,论文发表率8.6%;市级课题14项,专利1项,专著2部.结论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偏低.须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改革现有管理模式,引进高学历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科研培训,以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作者:高祖梅;张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判定方式的改进

    目的 探讨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听诊肠鸣音指导患者进食的效果.方法 将142例腹部非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在患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观察组在听诊有正常肠鸣音后开始进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腹胀程度、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腹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禁食时间、舒适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听诊肠鸣音指导患者进食,安全,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罗敏;曾丽文;程茂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学生自身及其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自身优势包括学习愿望强烈、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劣势包括学习定位不准、经验不多、知识未更新、时间不足;外部机会包括学科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单位提供支持、高校重视培养,威胁因素包括身份认同不到位、培养目标不具体、培养体系不成熟、师资条件不满足.结论 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涵盖学生自身与外部环境两大方面,需在自身优势与劣势及外部机遇与威胁因素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尼春萍;徐莎莎;彭晶;任晓冉;王晶;刘喜文;画妍;史瑞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方法 以1 59例需要肌内注射黄体酮的患者(观察组)为对象,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硬结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缓解硬结健康教育评分表并实施针对性教育,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注射时正确摆放体位,注射后认真执行热敷及外敷土豆片等预防硬结措施.对照组161例实施常规注射护理.结果 观察组硬结率发生率及硬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加强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与力度,患者依从性增加,有效降低了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作者:桂习侣;程璟;姜晓露;万盈璐;郑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从ERK/MAPK通路的角度探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药膳组(药膳灌胃)、模型组(白粥灌胃)、空白组(白粥灌胃)各16只,于实验第7天,药膳组和模型组行氟尿嘧啶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胃肠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化疗后第1天和第8天,每组各随机抽取8只大鼠处死后取回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化疗后第1天,模型组连接蛋白显著下降(均P<0.05),空白组各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或相对低于同期药膳组和模型组水平(均P<0.05);化疗后第8天,药膳组Claudin-1连接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空白组(均P<0.05),模型组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芪药鸡金粥可调节大鼠肠道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机械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可能是通过ERK/MAPK通路的活化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谢丽霞;陈锦秀;吴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剧吐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现状

    恶心、呕吐是妊娠妇女特有的且常见的早孕反应,是严重的早孕反应形式,是导致活产儿孕妇妊娠期间住院治疗的第二位疾病.妊娠恶心、呕吐分为轻度妊娠呕吐、伴代谢障碍的妊娠剧吐、晚期妊娠剧吐、其他疾病导致的妊娠剧吐、其他不明妊娠剧吐.研究表明妊娠剧吐主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激素、遗传等有关,其对围生期胎儿及出生后子女都有影响,严重者能够导致孕妇体质量快速下降、营养失调和脱水,终可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焦雪静;郭利洁;梁靖;李文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提高ICU护士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的管理

    目的 提高ICU护士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集束化护理依从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包括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对ICU护士培训、调整人力、视觉强化、质量监控等措施.结果 护士洗手、抬高床头、呼吸机管路的更换、冷凝水的倾倒及口腔护理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专项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单君;许惠芬;吴娟;朱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流程的优化

    目的 提高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的正确性和患者安全.方法 由心外ICU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流程进行优化,对259例心脏疾病术后患者采用优化交接流程完成麻醉师、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与心外ICU护士的交接.结果 交接中发现漂浮导管接头连接不紧密25例、漂浮导管测量肺动脉楔压的注射器持续充气1例、深静脉导管堵塞3例、自体血无标识3袋、皮肤局部有压红238例、发生1期压疮1例,均及时妥善处理.交接时间15~20 min.结论 采用优化交接流程各类人员职责分明、交接清楚,可有效保障术后患者交接质量和治疗安全.

    作者:赵海波;吴虹;沈玉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亚甲蓝在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亚甲蓝标记法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将亚甲蓝注入2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营养液内标记染色;遵循按需吸痰原则,吸出患者气道分泌物后,分别进行痰液颜色的肉眼观察和胃蛋白酶检测,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胃反流误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对亚甲蓝标记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标记法观察胃反流误吸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26%.结论 亚甲蓝标记法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的诊断.

    作者:张丹羽;王卫华;谢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综述了导致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凝血系统的变化和静脉血管损伤等;归纳了临床表现和物理、药物两类预防措施,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要点,旨在为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萍;赵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胃癌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全胃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胃切除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开腹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足三里按摩、小茴香热敷腹部、超声透皮治疗及足浴.评价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梗阻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发生肠梗阻2例,对照组发生肠梗阻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有利于促进全胃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郑伟;王芹芹;唐小丽;赵倩;赵婉;刘文炼;肖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捐献供体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护理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中国一类器官捐献供体的器官保护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于手术室获取供肝和供肾;术中做好循环、呼吸支持,及时调整药物用量,预防感染及记录各项数据等护理.结果 13例DBD供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转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稳定,获取有效肾脏26个用于26例受者、有效肝脏1 2个用于12例受者,肾移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是捐献供体器官保护的有效治疗手段,有效的护理是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运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蓝倩;孙煦勇;秦科;李壮江;董建辉;曹嵩;蓝柳根;李美思;黄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50%葡萄糖溶液灌注治疗开胸术后乳糜胸的护理

    对8例开胸术后乳糜胸患者采用50%葡萄糖溶液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结果 6例灌注3~5次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后治愈.提出乳糜胸是胸外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需仔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锻炼

    目的 提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实验组自制康复辅助具,进行滑动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于连续干预2周、4周、6周时评价卧床相关并发症、肌力恢复情况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锻炼依从性和锻炼效果.

    作者:谭妃英;范丽云;林美珊;陈富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维度纵向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和化疗过程中经历的癌因性疲乏变化规律,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PFS-C),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1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每个疗程开始前对癌因性疲乏进行多维度追踪随访.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整体及感觉、认知/情绪2个维度得分在第4次化疗前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行为/严重程度、情感2个维度疲乏得分在第3次化疗前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情感维度疲乏得分一直处于高位.行为/严重程度维度中“疲乏引起的忧虑”条目得分低.感觉维度中“身体虚弱”条目得分高.认知/情绪维度中“不能清晰思考”和“无记性”条目得分较低.在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疲乏达到高峰.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在整个治疗阶段不断加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在围手术期及化疗早期及时开展疲乏干预,从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和有氧运动训练等方面缓解患者的疲乏,其中情感疲乏护理是重点.

    作者:吴晓琴;夏海鸥;孔振芳;章灵君;张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 监测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对烟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估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在烟雾病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记录98例烟雾病术后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前15 min、治疗进行15 min、治疗后15 min 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呼吸.统计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各1d即连续5d的上述指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舒适度,疼痛、感觉异常等不良事件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适度评分为6~10(7.76±1.20)分,未生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事件.结论 烟雾病术后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安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范燕娜;周染云;张敏;于丹;赵岩;鲁鑫;李贝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国际标准化心脑死亡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心脑死亡器官捐赠供肺评估及获取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19例供肺获取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供肺的评估及选择、供肺切取术的物品准备、供肺切取的配合等.结果 19例经评估7例因感染、氧合差弃用;12例供肺按照国际标准化程序顺利获取转运至医院,完成10例双肺移植和2例右侧单肺移植,受者手术顺利.结论 完善的术前用物准备、充分的术前供肺评估,熟练、准确的术中配合是供肺获取和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徐海英;刘筱凌;毛文君;陈静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老年大鼠受压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老年压疮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老年压疮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只SPF级雄性老年SD大鼠(喂养1 6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均行10%水合氟醛麻醉;模型组承受46kPa压力12h诱导Ⅲ期压疮形成;对照组不受压.两组均实施安乐死后取标本.观察受压皮肤肌肉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肌组织中SDF-1、白细胞介素-6(IL-6)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 电镜下模型组疮缘皮下结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蜡样变性、自溶.模型组SDF-1、IL-6及MP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老年大鼠受压皮肤肌肉组织中SDF-1含量明显增高,其可介导炎症反应,对压疮的发生可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艳;张穗;陈慧敏;刁波;熊毅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患者术后护理

    对1例阴囊癌巨大腹股沟转移灶合并梅毒阳性患者行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加腹股沟区肿瘤切除术.加强介入栓塞术后护理、肿瘤切除术后护理、出血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特殊感染的控制,适时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指导.结果患者术后住院33 d,切口I期愈合出院;出院后外院定期随访,经电话联系,未发现肿瘤转移,生活质量好.提示联合治疗与系统的精细护理,有利于提高效疗.

    作者:何林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络弹力袜用于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

    目的 探讨全麻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穿经络弹力袜对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开腹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调节室温至22~24℃、覆盖双层大单等常规保温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手术室后双下肢穿经络弹力袜24 h.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至手术后4h10个时点的体温变化.结果 手术开始后1h至手术后4h,8个时点对照组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实验组(均P<0.01).结论 经络弹力袜能有效防止手术患者热量的丢失,防止手术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甘燕玲;周惠玲;张国群;严聪;全红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