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对比卡的制作与应用

李建军;肖春霞;乔秀娟;刘小丽

关键词:断指再植, 血液循环, 对比卡, 制作,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索早期发现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征兆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制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对比卡,用于69例74指再植手术指端的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和组织张力的观察.结果 及时正确判断4例5指血管危象,经处理后肢体恢复血液循环,再植指成活.结论 血液循环对比卡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判断准确率和缩短判断时间,及早正确处理,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患者发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不良妊娠患者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ck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25例不良妊娠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6.o%.社会支持总分42.86±6.70,应对方式6个分量表均分0.46~0.7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解决问题、自责、客观支持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不良妊娠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孕周、自责应对方式为危险因素,客观支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干预,防止抑郁的发生.

    作者:徐彬彬;程云;钱苗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填塞穿刺技术用于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方法 将2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填塞穿刺技术组(填塞组)各12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穿刺与固定;填塞组由操作者评估血管后采用2~4个无菌棉签头及输液贴粘构建固定平台后再穿刺及固定.结果 填塞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输液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填塞穿刺技术可有效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

    作者:石天奇;姜艳;李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423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5例、实验组2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实验组制定个案追踪图和护理质量管理追踪事项与评分标准进行追踪干预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总分97.76±3.25,得分率为97.76%;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作者:沈翠华;叶春萍;陈盈盈;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多维度纵向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和化疗过程中经历的癌因性疲乏变化规律,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PFS-C),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1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每个疗程开始前对癌因性疲乏进行多维度追踪随访.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整体及感觉、认知/情绪2个维度得分在第4次化疗前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行为/严重程度、情感2个维度疲乏得分在第3次化疗前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情感维度疲乏得分一直处于高位.行为/严重程度维度中“疲乏引起的忧虑”条目得分低.感觉维度中“身体虚弱”条目得分高.认知/情绪维度中“不能清晰思考”和“无记性”条目得分较低.在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疲乏达到高峰.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在整个治疗阶段不断加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在围手术期及化疗早期及时开展疲乏干预,从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和有氧运动训练等方面缓解患者的疲乏,其中情感疲乏护理是重点.

    作者:吴晓琴;夏海鸥;孔振芳;章灵君;张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对某三甲医院临床一线的9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护士基础护理认知得分2.98±0.45、基础护理意愿得分3.82±0.47,两者呈正相关(r=0.37,P<0.05);认为难落实的3项基础护理操作为女性患者导尿、会阴擦洗、床上浴;影响男护士落实基础护理的前三项因素为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量大、生活类基础护理不需有学问的人做,占59.78%~89.13%;男护士对护理职业的5项认同率为25.00%~64.13%.结论 男护士对临床基础护理及护理职业认知度、认同率低,与社会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男护士职业认同的培训和系统性支持,以提高其对护理职业的认同,进而提高基础护理执行率.

    作者:肖柳红;陈凌;伍玉琴;叶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对永久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首次行永久肠造口手术出院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出院时、6个月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中文版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和造口社会适应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同伴支持小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首次行永久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水平.

    作者:朱文娟;吴爱玲;杨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 监测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对烟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估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在烟雾病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记录98例烟雾病术后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前15 min、治疗进行15 min、治疗后15 min 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呼吸.统计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各1d即连续5d的上述指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舒适度,疼痛、感觉异常等不良事件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及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适度评分为6~10(7.76±1.20)分,未生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事件.结论 烟雾病术后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安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范燕娜;周染云;张敏;于丹;赵岩;鲁鑫;李贝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荆州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为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实地调查及查看原文献的方式调查荆州市7所二级医院2010~2012年护理人员现况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 7所二级医院有床位4 795张,有护士2 567人,其中一线护士1 827人,一线护士床护比为1∶0.38;高级、中级及初级职称构成比为3.5%、29.1%、67.4%;本科、大专及中专学历构成比为1 8.1%、68.3%、13.6%、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护士.发表论文221篇,论文发表率8.6%;市级课题14项,专利1项,专著2部.结论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整体学历及科研能力偏低.须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改革现有管理模式,引进高学历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科研培训,以提高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作者:高祖梅;张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索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内部结构及权重,构建胜任力模型.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确定教师胜任力,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提炼的胜任力归类,建立胜任力模型结构,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模型结构,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所构建的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由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基本素养、人格基本特征、科学研究能力、公共管理能力6个维度40个条目组成,问卷Cronbachs a为0.80,总方差累积贡献率78.01%;专家积极性95.70%~100%,专家权威程度Cr值为0.828;专家协调性W值0.20~0.60,P<0.05.结论 护理“双师素质”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为教师的聘用、培养、考核及晋升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护理“双师素质”教师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作者:祝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跟踪式干预对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跟踪式干预对混合牙列期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79名儿童进行连续3年跟踪式口腔干预,比较干预前与跟踪式干预后口腔疾病发生例数,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跟踪式口腔干预,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干预前,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 跟踪式口腔干预能有效降低混合牙列期儿童的口腔疾病,提高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

    作者:郭三兰;魏婷;张丽婷;田思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学生自身及其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自身优势包括学习愿望强烈、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劣势包括学习定位不准、经验不多、知识未更新、时间不足;外部机会包括学科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保障、单位提供支持、高校重视培养,威胁因素包括身份认同不到位、培养目标不具体、培养体系不成熟、师资条件不满足.结论 影响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涵盖学生自身与外部环境两大方面,需在自身优势与劣势及外部机遇与威胁因素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尼春萍;徐莎莎;彭晶;任晓冉;王晶;刘喜文;画妍;史瑞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胃癌切除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综合用于全胃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胃切除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开腹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足三里按摩、小茴香热敷腹部、超声透皮治疗及足浴.评价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梗阻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发生肠梗阻2例,对照组发生肠梗阻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有利于促进全胃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郑伟;王芹芹;唐小丽;赵倩;赵婉;刘文炼;肖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成人心脏术后双泵法更换大剂量多巴胺并行时间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换泵双泵并行适宜时间.方法 将85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多巴胺>10 μg/(kg·min)的患者,采用双泵法更换多巴胺微量泵;预设双泵并行时间为3s;关闭原通路观察1 min,以血压波动<10%以内为准,确定患者双泵并行适宜时间.结果 85例患者双泵并行时间为(3.24±0.59)s,95%CI为2.60、4.60;更换多巴胺微量泵前后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患者,可设置为2.60~4.60 s作为双泵并行适宜时间.

    作者:吴荣;石丽;余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综述了导致骨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凝血系统的变化和静脉血管损伤等;归纳了临床表现和物理、药物两类预防措施,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要点,旨在为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萍;赵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例入院患者身份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提高入院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方法 对2014年1~6月入院460例患者中发生2例身份错误信息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改进入院流程,改进客服人员、医生及护士工作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等对策.结果 实施改进流程和加强管理后收治的347例患者,未发生身份信息错误.结论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可收到良好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作者:陆琳;李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功能锻炼

    目的 提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实验组自制康复辅助具,进行滑动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于连续干预2周、4周、6周时评价卧床相关并发症、肌力恢复情况及锻炼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锻炼依从性和锻炼效果.

    作者:谭妃英;范丽云;林美珊;陈富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大鼠胃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从ERK/MAPK通路的角度探讨机制.方法 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药膳组(药膳灌胃)、模型组(白粥灌胃)、空白组(白粥灌胃)各16只,于实验第7天,药膳组和模型组行氟尿嘧啶15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胃肠黏膜损伤大鼠模型.化疗后第1天和第8天,每组各随机抽取8只大鼠处死后取回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化疗后第1天,模型组连接蛋白显著下降(均P<0.05),空白组各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或相对低于同期药膳组和模型组水平(均P<0.05);化疗后第8天,药膳组Claudin-1连接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空白组(均P<0.05),模型组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芪药鸡金粥可调节大鼠肠道机械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保护机械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可能是通过ERK/MAPK通路的活化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谢丽霞;陈锦秀;吴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提高ICU护士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的管理

    目的 提高ICU护士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集束化护理依从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管理,包括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对ICU护士培训、调整人力、视觉强化、质量监控等措施.结果 护士洗手、抬高床头、呼吸机管路的更换、冷凝水的倾倒及口腔护理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专项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单君;许惠芬;吴娟;朱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日首例手术准时开台率

    目的 降低日首例手术延时开台率.方法 组建品管圈,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对912例日首例手术未准时开台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落实改进目标及措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效果.结果 日首例手术开台延迟率由原来的42.86%下降至12.04%,目标达成率为109.95%,进步率为71.97%;圈员品管手法、责任心、解决问题等8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长.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日首例手术延时开台率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宋杨;李慧影;郭宏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50%葡萄糖溶液灌注治疗开胸术后乳糜胸的护理

    对8例开胸术后乳糜胸患者采用50%葡萄糖溶液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结果 6例灌注3~5次治愈,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后治愈.提出乳糜胸是胸外科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需仔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其护理重点.

    作者: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