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实施层级联合小组责任制管理的研究

刘英;樊落

关键词:急诊科, 护士, 层级管理, 小组责任制,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联合小组责任制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方法 设计护士长—大组长—小组长—轮班护士4层科室管理层级;将37名护士根据层级、工作能力、性格特点组成责任小组,分别安排在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输液室,每3个月能力考核后进行轮转;小组长根据工作量安排人员进行轮休和部门之间的人员调配.结果 实施层级联合小组责任制管理后护理质量考核得分较之前(2011年)显著提高(均P<0.05);8个方面的护理问题大幅度下降.结论 急诊科实施层级联合小组责任制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有利于提升护士自我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气垫床用于开颅术后防治压疮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气垫床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防治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术后使用雅博Pro-care4型气垫床,B组使用同品牌普通气垫床,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A组压疮防治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1),异常皮肤者无一例恶化.结论 雅博Pro-care4型气垫床用于开颅术后患者,可提高压疮治疗效果.

    作者:李桂云;蔡卫新;张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3D打印技术用于创伤骨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个性化手术应用的配合要点.方法 对6例创伤骨科的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实行个性化手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参与术前讨论,配合预演手术过程,提前熟悉手术方式,知晓定制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熟练配合手术医生的术中操作是其配合要点.

    作者:邱雪;吴荷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佳证据的遴选及应用实践

    目的 遴选出与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相关的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以促进用药安全.方法 遵循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和证据转化系统,遴选出16项证据,根据证据制定21条评价标准,对病区护士进行3个月基线评价了解证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3个月的培训及证据的应用实践,之后再进行3个月应用实践及执行率评价.结果 经过培训及临床实践后21条评价标准中9条执行率显著上升(均P<0.01).结论 循证文献检索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可确保遴选的证据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针对性培训和实践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给药流程及给药行为,有利于促进证据的转化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英凤;刘睿艳;秦薇;徐建鸣;薛一帆;杨红红;沈国妹;张琼;蔡志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失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不同夹闭时间对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首次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B、C、D、E五组,A组术后切口引流管持续开放,B、C、D、E组术后分别夹闭引流管1h、2h、3h、4h后放开引流管持续引流,均于术后24 h拔管.观察各组术后24 h切口引流量、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五组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引流管夹闭3h、4h组较其余三组显著减少(均P<0.05);五组隐性失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五组皮下淤斑、关节肿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术后夹管4h组发生率相对高于其余四组.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3h可减少术后引流量和总失血量,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不影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

    作者:许娜娜;陈秀丽;戴青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提升护士关怀能力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成立护理关怀委员会,对全院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知识培训,营造关怀氛围,开展关怀承诺活动,切实关怀护士和患者,开展关怀文化活动等.每年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护士关怀能力评分由2011年的61.56±6.72提升至2014年的75.26±12.51,患者满意度评分从90.23±5.25提升至97.28±4.45;一般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关怀的培训与实践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丁小菊;黄行芝;宁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脊柱转移癌患者压疮防护临床研究

    目的 提高脊柱转移癌患者翻身依从性,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 将58例脊柱转移癌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镇痛基础上由3人共同实施轴线翻身;观察组采用自制轴线翻身垫及与之相匹配的翻身流程翻身,强化疼痛干预及护理措施的落实.结果 患者翻身后即刻疼痛评分、翻身依从性、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每次翻身操作由3~4人减少到1~2人.结论 轴线翻身垫的应用及相应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脊柱转移癌患者压疮护理效果,同时节省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施萍;彭映;薛玉兰;谢艳;田海燕;熊焰宏;李莉;魏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监护型救护车的规范管理

    目的 规范监护型救护车的护理管理,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制定救护车急救物品、药品配置一览表及设备、药品管理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出诊工作流程,对急救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及考核.结果 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由实施规范管理前(2011年)的84.5%、85.0%均提升到规范管理后的(2014年)100%,满意度由89.9%升至99.6%,护理差错由6.3%降至1.3%;护理投诉从1.1%(9起)降为0.结论 监护型救护车的规范管理有效提高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邱春梅;陈晓娟;陈晓芳;刘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建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库的实践及效果

    目的 构建护士长后备人才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护士长队伍整体素质.方法 2010年开始实行护士长后备人才库建设.采取公布选拔方案、自愿报名和资格审核的形式选取合格者入护士长后备人才库;需增加护士长时从护士长后备人才库选取.结果 有2批共156人参加选拔,入人才库34人,聘任护士长27人,跨专科任职11人.结论 建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库有利于公平公正公开选拔护士长,有利于激发全体护士选取心和工作热情.

    作者:陈凌;黄惠根;伍玉琴;申铁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室实施团队合作工作模式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室团队合作工作模式的效果.方法 自2013年开始将以往的以个人工作量为绩效标准、功能制输液流程改为以团队合作模式,即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计算整体绩效,同时细化各班职责、实行首问负责、加强培训等.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士静脉输液一针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护士差错率、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静脉输液室实施团队合作工作模式,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操作技术,从而提高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杨华;史秀凤;李政艳;林庆芳;印治芸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父母知觉压力与元担忧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父母知觉压力与元担忧的关系,为护士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提供量性依据.方法 对157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父母运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和元担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知觉压力和元担忧的条目均分分别为4.17±0.37和4.33±0.54,知觉压力2个维度分及总分与元担忧2个维度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0.533~0.632,P<0.01);知觉压力的紧张感和失控感2个维度为元担忧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患儿父母知觉压力较大;元担忧程度较重;知觉压力能预测元担忧,应对患儿父母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减轻其元担忧程度.

    作者:赵婷;叶艳胜;刘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标准化方案在静脉输液专科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水平和专业素质.方法 抽取全院23个病区各2名共计46名临床护士,设计包括心态、理念及能力培训的标准化培训方案进行静脉输液专科培训2个月,分析培训效果和调查培训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得分85.20±4.13、95.18±6.22,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撰写个案护理报告46份,优良率80.4%;模拟情境角色扮演优良率89.1%;培训方案及实施7项满意率76.09%~84.78%.结论 标准化培训方案设计合理,用于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培训有助于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静脉输液水平和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王乔凤;荣丽;杨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与护士组织认同、团队凝聚力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与护士组织认同、团队凝聚力的相关性,检验护理管理者人际管理能力对下属及团队的影响.方法 采用和谐人际管理量表、组织认同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量表对252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阶层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 和谐人际管理得分5.11±1.01,组织认同得分5.66±1.14,团队凝聚力得分5.62±1.15;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对下属护士的组织认同(β=0.584)和团队凝聚力(β=0.562)都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结论 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呈中等偏上水平,领导者和谐人际管理可以提升下属团队组织认同和凝聚力,其中组织认同扮演部分中介角色.

    作者:孙宇婷;王琳;计琼玉;张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我国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的初步构建

    目的 制定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为眼科高级实践护士的培养提供相关工具.方法 设计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专家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后形成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结果 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包含培养方式、培训内容及资格认定在内的3个方面42个条目,专家选择率为56.6%~100%.结论 初步构建了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方案,为建立科学、系统的我国眼科高级实践护士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季芳;席淑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国内儿科循证护理实践现状与思考

    阐述了儿科循证护理实践的现状,即儿科循证护理实践已涉及专科疾病护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完善护理流程、改进护理管理及教学方法等诸多领域.提出遵循正确的循证护理实践程序、研究机构与临床的积极联合、全面的循证实践前及实践中评估、关注护理人员行为改变及系统改变,可有效促进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基于证据的改变植入护理决策系统是循证护理行为具有可持续性的根本保证.

    作者:顾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肺部恶性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护理

    总结4例肺部肿瘤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患者行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测各项指标(血糖)及预防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等.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作者:都菁;徐园;张佳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对严重水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置入18G静脉留置针

    目的 探讨ICU严重水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置入18G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选取ICU 45例严重水肿患者,常规穿刺失败后采用超声全程引导外周静脉置入18G静脉留置针.结果 1次穿刺置管成功42例,2次及以上穿刺置管成功3例;穿刺完成时间平均6.2 min.输液过程中1例发生轻度液体渗漏,拔出穿刺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置入18G外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提高ICU严重水肿患者的穿刺成功率.

    作者:朱艳;陆娟;吴曙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行动研究法验证基于循证的脊柱术后早期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方案

    目的 通过行动研究法验证脊柱术后早期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方案,提高用证安全性.方法 通过循证护理方法建立脊柱术后早期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方案,根据行动研究理想模型,以诊断、计划、实施、观察、改进5个阶段为基础,选取椎间盘手术患者20例,循环进行活动评估、指导,共实践7周,完成4轮循环,每轮根据患者反馈对方案进行调整.结果 第1~3轮实践均发现问题并对方案进行调整,第4轮未再发现新的问题.19例患者入院及出院当天舒适度得分均>90分,1例患者入院、出院当天舒适度得分<90分.16例患者住院期间完全依从行动方案下床活动,4例患者未按要求活动.用证过程中未发生一起跌倒、坠床、继发性损伤等不安全事件.结论 基于循证的的脊柱术后早期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方案能够提高椎间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舒适度及依从性,运用行动研究法验证活动方案能提高用证安全性.

    作者:谷金燕;刘均娥;丹金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模式用于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实践

    目的 探讨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ARCC)模式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效果.方法 借鉴ARCC模式,分3个阶段在全院推行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准备阶段成立循证护理委员会成员,翻译修订ARCC模式专用量表;培训发展阶段,编写循证学习资料,培训循证实践导师,建立循证网络资源平台,引导临床护士自我导向学习,举办循证学习培训班;循证实践阶段,成立循证护理杂志俱乐部,建立循证问题及推进循证护理实践,举办新知讨论会.结果 实施ARCC模式后,护士循证实践能力维度、循证护理实施量表以及医院循证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护理部共收集护理问题40个,形成循证研究问题10个,循证实践导师主导的循证项目9项,其中3项研究已制定出标准方案,分别在手术室、ICU、肿瘤科试行6~12个月,无一起因用证导致医疗纠纷、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患者人身安全受损事件发生.结论 实施ARCC模式有利于形成护理部—院级循证实践专家团队—科室循证实践指导者的三级架构,提高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水平,促进医院护理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证的安全性.

    作者:曾铁英;毛秋婷;杨阳;赵梅珍;汪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例妊娠合并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对2例妊娠合并Gitelman综合征患者,给予补钾、补液、预防感染等治疗,做好病情观察、剖宫产术护理、分娩期护理、补钾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出院指导等,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2例患者均顺利剖宫产,各分娩一男活婴,术后第4、5天,血钾、腹部伤口基本正常,Gitelman综合征好转出院.

    作者:蔡红侠;吴爱珍;林文华;黄清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SCI、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有关对比正念减压疗法和常规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4个RCT,包括760例研究对象;2个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正念减压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情感健康(均P<0.01);正念减压疗法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在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的管理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中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正念减压疗法与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效果的孰优孰劣.

    作者:杨丽梅;刘美玲;张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