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香;张琴芬;黄颖兰;屠文娟
目的 提高肿瘤化疗患儿外周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患儿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管理;观察组由化疗安全护理小组进行评估、操作、维护等全程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及液体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输液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相对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4%、76.9%).结论 构建和实施专门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化疗患儿静脉输液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谷照敏;邓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夜间护理服务的真实感受,找出护理服务的不足,完善整体护理服务.方法 采取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患者对夜间护理服务的感受,整理资料并提炼主题,运用矛盾分析法探究结论.结果 提炼出整体夜间护理质量高,耐心周到、和蔼可亲,回复及时、勤巡视,细心体贴,技术娴熟,夜间护理与日间护理无差别6个正性主题;休息环境差,人力资源缺乏,负性情绪困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4个负性主题.结论 夜间护理服务整体较好,但与日间护理相比仍存在忙乱、护理服务不及时等问题,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均应重视,并加以改进.
作者:杨雪娇;胡嫦;刘义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居家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为开展针对性的护理照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居家老人护理需求问卷对450名居家老人护理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患慢性病430人(95.6%),居前5位的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腰腿疼痛及糖尿病;276人(61.3%)月收入≤1 000元;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者护理需求存在差异(均P<0.05);12项护理需求中排序前5位的是测量血压、注射(56.7%)、康复期间护理(48.2%)、健康讲座与咨询(44.4%)、住院陪床(43.1%)、陪看病取药(36.7%).结论 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收入偏低,有较强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应针对居家老年人的需求建立健全居家老年人护理服务模式,以满足其基本健康服务需求.
作者:张念英;魏秀红;黄晶;纪青;任娅茹;刘瑾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患儿随访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我院产科HBsAg阳性母亲分娩并给予母婴阻断处理的150例患儿进行每年1次定期随访,监测其HBsAg和HBsAb表达情况并给予诊治指导.结果 150例患儿每例已随访3次,累计随访450次,进行健康宣教1 182次.随访患儿HBsAg阻断成功131例,无应答和低应答患儿16例,阻断失败患儿3例.结论 健康宣教和恰当的诊治指导是保证患儿能及时随访的有效管理措施.
作者:李颖;郑素军;马建红;段钟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5年后自我管理的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深度访谈10例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患病5年后糖尿病自我管理体验.结果 提炼出饮食困扰长期存在,并发症感知不一致,内心煎熬,客观指标监测懈怠,治疗技术认知不足,体育锻炼认同不一致6个主题.结论 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长期自我管理过程中,尚存在饮食管理、知识技能更新等困难,需进一步探寻完善护理干预方案.
作者:王琪;施耀方;汪小华;侯云英;蒋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立16个科护士长岗位,建立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分层管理.实施6个月后选取呼吸专科和骨科评价效果.结果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与实施后,呼吸专科7项基础护理质量和6项专项质量评分从89.5~99.5分上升至95.5~100.0分;骨科上述质量评分从96.8~100.0分上升至97.0~100.0分.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
作者:孙丽;熊莉娟;彭昕;杨霞;周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4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检查术(IVUS)与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行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诊疗术.结果 42例均植入药物涂层支架,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心脏骤停,左主干内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提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IVUS及IABP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熟练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作者:苏绮雯;周淑英;黄素风;黄京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养老院老年人预前指示现况,分析影响预前指示的因素.方法 抽取武汉市31所养老院的老年人429人,对其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质量(QOLC-E)、活动功能(I-ADL,P-ADL)、累积疾病状况(CIRS)、对临终医疗护理措施的态度等进行调查,分析各变量对是否愿意做预前指示的影响.结果 59.2%的老年人为女性,以丧偶为主(85.8%),平均年龄(76.86±8.59)岁;老年人QOLC-E平均得分3.22±0.49;I-ADL、P-ADL得分分别为12.97±4.25,20.66±4.89;累积疾病评分4.27±2.99;53.8%的老年人在病情严重时愿意接受CPR等急救措施,79.0%的老年人会选择儿女做自己的代理人;57.3%的老年人愿意在养老院度过自己生命的后时光;4.9%的老年人听说过预前指示;愿意做、不愿意做预前指示及不愿回答的老年人分别为31.4%、37.1%、31.5%;是否听说过预前指示、是否愿意接受急救、疾病总分是预前指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养老院老年人对预前指示的知晓率较低,少部分老年人愿意做预前指示;应对老年人加强有关预前指示的宣教,为愿做预前指示的老年人提供平台.
作者:倪平;曾铁英;夏莹;周晶;王朝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颈外静脉注射、腹腔注射途径用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鼠的移植效能.方法 选取38只SD新生大鼠制备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采用颈外静脉注射、腹腔注射途径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选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方法,了解干细胞干预后鼠学习记忆力改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了解干细胞在鼠脑组织内的定植.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颈外静脉注射组潜伏逃避时间较腹腔注射组缩短;脑片单位面积内DiI阳性细胞数,颈外静脉注射组较腹腔注射组增多.结论 颈外静脉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入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鼠脑内的效能明显高于腹腔途径移植.
作者:徐春香;张琴芬;黄颖兰;屠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减少住院患者血液透析转运不良事件.方法 对43例(337例次)住院患者血液透析运送不及时及漏送物品原因用鱼骨图解析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拟定改进措施,规范住院患者血液透析转运流程,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血液透析转运及时达标率105.0%,进步率73.3%;物品准确达标率116.4%,进步率81.0%,患者满意率从77.5%提升至95.0%;圈员认为本次圈活动增长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团队精神.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了住院患者血液透析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保证了患者转运的及时性及安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温春良;李梅凤;黎丽芳;彭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50例慢性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22.75±11.35,76.67%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38.06±5.68.自护能力整体水平与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对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自护能力中自护责任感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自我概念维度与对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与社会支持有较大的关系,提示社会支持对进一步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极为重要.
作者:王晓;韩玉梅;徐莎莎;尼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综述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三大类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及情绪的影响,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本身对该化疗不良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不足.提出对于使用神经毒性抗肿瘤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全面、动态评估症状,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以预防和延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彩艳;陆箴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引入护理依赖量表(Care Dependency Scale,CDS),分析其评估老年患者的信效度.方法 通过正向翻译、综合、回译、研究小组评议和专家评议5个步骤对CDS进行汉化和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CDS.采取方便抽样,对某护理院184例老年患者进行评估与分析,其中128例老年患者在2周后被重复评估.结果 中文版CDS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得到1个因子,可解释72.87%的总变异量.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评估者间信度Kappa值0.84~0.89,重测信度0.83~0.92.结论 中文版CDS结构合理,可应用于我国的老年患者.
作者:章舒琦;朱月妹;李丽;叶文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RDS早产儿,采取气管插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后拔除气管插管,立即给予BiPAP正压通气;同时做好滴入PS前后及应用BiPAP的护理,维持SpO2 0.85~0.93.结果 38例RDS早产儿3~12 d成功脱离BiPAP,改为空氧混合吸氧后逐渐脱氧;3例病情加重转为机械通气;1例放弃治疗.结论 BiPAP联合PS应用能改善RDS早产儿的症状和体征;精心的综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作者:唐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我国本科护士的就业特点、本科护士对目前工作的态度以及用人单位对本科护士的评价进行综述,揭示出现目前本科护士就业现状包括就业率高中有降,考研率低中有升;就业方向仍存单一性,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重三甲、大型公立医院,轻二级、社区医院等;而本科护士对于目前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包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方面不理想,缺乏发展空间,对专业前景持悲观态度等.提出应对本科护生的就业取向提供帮助,对本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完善提出展望,同时对教育机构及用人单位的决策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笃铭丽;姚娴凤;尤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的有效护理访视方法,提高护理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护理管理者并对其进行培训后,每2人一组对全院危重患者按病情进行基本信息、护理措施落实、存在的风险三方面访视;通过完善访视制度,规范访视内容,反馈访视信息,追踪改进等措施解决访视中发现的问题.结果 访视危重患者856例,与常规护理管理的1 095例危重患者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护理访视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刘明秀;潘瑞红;姜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老年长期护理的概念进行解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老年长期护理的文献,基于内容分析法对文献中的老年长期护理的定义从研究对象、时间界定、地点、提供主体、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 6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能代表老年长期护理内涵的指标.结果 老年长期护理定义涉及失能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服务等12个指标.结论 老年长期护理定义的基本元素体现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为失能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地点包括各类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社区及家庭.应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模式和服务体系,以提高老年长期护理的规范性、专业性和连续性.
作者:蔡菲菲;张泓;祝鑫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嵌入、离职意愿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哈尔滨市5所医院的307名护士,采用工作嵌入量表、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嵌入平均得分3.15±0.47,以社区匹配维度得分高,组织联结维度得分低;离职意愿平均得分2.71±0.61,3个维度中离职意愿Ⅲ(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得分高;工作嵌入各维度与离职意愿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组织牺牲、组织匹配、社区联结可以作为预测护士离职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需求,适当授权以提高护士工作嵌入度,降低其离职意愿.
作者:王凤菊;李楠;张国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综述糖尿病足护理师培训现状,包括糖尿病足护理师的定义和国内外培训现状.提出建立合格的糖尿病足护理师资队伍及改进教学方法的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糖尿病足护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李建军;郑娜;李炳辉;郑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根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正确给予饮食指导,预防低钠血症.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自制低钠血症风险评估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根据低钠风险评估表的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后,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饮食相关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饮食健康教育可有效防御低钠血症的发生.
作者:聂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