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沛;戴艳然;黄朝旭
目的 编制具有良好信效度且适合中国实习护生的压力源调查问卷.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编制实习护生压力源初始问卷,并对5个省市7所大学的991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测量问卷的信度、效度.结果 实习护生压力源问卷为9个维度34个条目,9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5.68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其拟合指数NNFI、CFI、IFI和GFI均大于0.80.问卷的总体信度系数为0.820,重测信度为0.823;内容效度为0.961.结论 实习护生压力源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中国护生压力源的测量.
作者:张桂霞;高姗;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三种溶液对术中脱落胃癌细胞的灭活作用,为手术器械携带肿瘤细胞的灭活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方法.方法 对44例胃癌患者手术开始后30 min内留取新鲜离体肿瘤组织标本各1份,每份标本均用20#无菌手术刀片均匀切割肿瘤组织标本,将沾有肿瘤细胞的刀片在生理盐水溶液中漂洗后,平均分装入9个15 mL离心管中,分为三组各3个离心管.A组加入无水乙醇,B组加入高温蒸馏水,C组加入生理盐水,每组每份标本各作用1o s、20 s、30 s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 mL,经过离心、染色和漂洗,用高内涵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灭活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高温蒸馏水[温度(85.95±1.65)℃]和无水乙醇分别作用10s、20 s时肿瘤细胞的灭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作用30 s时高温蒸馏水对脱落肿瘤细胞的灭活程度高于无水乙醇和生理盐水(均P<0.01).结论 将胃癌患者术中器械用高温蒸馏水浸泡30 s有助于灭活器械携带的胃癌细胞,降低胃癌细胞医源性传播的风险.
作者:闫沛;戴艳然;黄朝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1例暴发性紫癜患者的全身大面积皮肤坏死创面子多次切削痂植皮手术,后期小腿中下段并发骨髓炎及右踝关节结构完全坏死,予右小腿截肢术.护理重点包括术前积极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术后采取负压引流术及维持正确体位保护植皮区,密切观察创面外包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做好发热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患者创面闭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左小腿保留克氏针固定,住院158 d,好转出院,转康复医院继续治疗.
作者:陈丽映;潘丽沁;李玉宝;陈丽英;李海燕;叶洁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晚娩肩助产对足月单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产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比较1 120例实施晚娩肩助产(观察组)与973例未采用晚娩肩方法助产(对照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分析两组新生儿体质量、窒息、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体质量、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晚娩肩助产有利于降低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李媛;谭婵娟;刘湘兰;金屏;秦灵芝;颜蓉;邱华艳;王玉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骨科病房对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实施康复延伸训练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5月的50例四肢骨折康复期患者(对照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实施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剩余时间由家属督促患者自主练习.2013年1~5月的50例(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病房接受康复延伸训练.实施1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骨科康复病房对四肢骨折患者开展康复延伸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全面恢复.
作者:李卉梅;刘小芳;李秀云;刘四文;伍翰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血液科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专项小组,遵循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调研现状、分析原因)、实施(输血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检查(输血过程是否记录、输血单上签名是否清晰、输血病历书写是否规范等)、处理(根据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的步骤加强输血安全管理.结果 PDCA管理后,输血不规范率由管理前的2.62%降低至0.12% (P<0.01).结论 采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输血流程,杜绝输血缺陷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作者:邹天韵;曹洁;孔蓓瑾;张洪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婴幼儿先心痛心内直视术后中心静脉穿刺和导管置入,护理技术要求高,同时存在各种风险,如损伤、感染等,处理不当会增加患儿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综述导管的置入、固定和维护、测压和用药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控等,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茅爱芳;王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术后T形裂伤的缝合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提高复杂裂伤的愈合效果.方法 将102例会阴侧切术后T形裂伤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采用可吸收肠线,对照组按照常规行皮内缝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即将T形裂伤中的d、e、f三点按正确解剖关系串缝在一起,使裂伤皮肤对合更紧密.结果 观察组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产妇分娩后住院时间、盆底肌肉张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观察组采用的解剖复位缝合方法具有对合良好,伤口甲级愈合率高,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后盆底肌肉张力恢复等优点.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开发、实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框架拟定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将其应用于2012~2013级44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干预组)的临床教学,与2010~2011级接受常规临床实习培训的85名硕士研究生(对照组)进行对比.应用中文版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中文版NPGA)、中文版护理问题对应行动自我评价量表(中文版OPSN)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组在中文版NPGA和中文版OPSN 2个量表中除共情及共同参与、团队角色2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实习手册案例记录书写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认可率达86.4%~100%.结论 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水平,是其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作者:杨洋;康凤英;童宇平;刘璐;孟俊萍;王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对14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包括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加强交叉配血、血液储存及输注、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 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经治疗患儿皮肤黄染及肉眼血尿症状控制,血红蛋白提高到90 g/L以上,贫血及溶血纠正;住院5~16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加强输血治疗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保障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的输血安全.
作者:卢红梅;刘桂秀;闵望仙;刘体军;杨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减少或减轻肿瘤患者化疗后手足指甲发黄及手足麻木等不良反应.方法 将182例肿瘤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化疗期间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指导并督促患者依次按摩手足指/趾,每天至少3次,每次5~10 min.结果 观察组手足指甲发黄和手足麻木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按摩手足指/趾能有效减少或减轻肿瘤患者因化疗引起的指甲发黄和手足麻木等局部毒性反应.
作者:杨玉兰;钟娇;卢宏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适宜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将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R850型呼吸湿化器和文丘里装置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恒速泵持续滴入湿化法,两组湿化液均使用灭菌注射用水.结果 观察组气道湿化过程中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值较对照组更平稳(均P<0.01),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气道痰痂形成发生数、气管套管堵管发生数较对照组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发生数为零.结论 对颅脑疾病气管切开患者使用MR850型呼吸湿化器和文丘里装置可有效调节吸氧浓度,控制气道内湿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促进排痰,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海艳;蓝惠兰;陈丽芳;李艳敏;冯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培养高专护生的护理人文技能.方法 对2009、2010级高专护生进行人文技能综合培养,包括确立护理人文技能培养目标,构建人文技能培养的核心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将护理人文技能培养与专科护理技能紧密融合,营造护理人文的软性教育氛围等.结果 94.52%的护生认为护理人文技能的培养很有必要,85.45%对人文技能培养方法满意;用人单位反馈护生人文综合素质较前提高.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可提高护生的人文技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作者:黄文杰;刘燕南;岳琳;李定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改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腹腔引流的工具,提高引流效果.方法 将3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行腹腔冲洗引流;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置入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进行腹腔冲洗与引流.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换药次数及住院总费用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双腔免缝合引流管的应用可提高冲洗引流效果,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马培芳;代利;岳婷;管敬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本科护生分段早期临床实习前后护理认知及实习效能,为完善分段早期临床实习培养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4名本科护生分别于第4学期、第6学期及第7学期安排1个月、2个月及7个月实习;用自制问卷于实习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后护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评价显著优于实习前(均P<0.01);科研认知与从业认知显著差于实习前(P<0.05,P<0.01).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护生对护理科研及护士从业信心不足,需加强在校教育的积极引导来弥补实践中的不足.
作者:刘晓红;李翠萍;黄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使用泡沫敷料联合常规护理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2月关于泡沫敷料用于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类实验研究,文献的筛选与资料提取均由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分歧通过协商或第三方解决.纳入文献的质量依据Jadad量表评价,提取资料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1 611例患者.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存在压疮高危风险患者预防性使用泡沫敷料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RR=0.22,95%CI=0.10~0.49,P<0.05),但研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可能与预防部位、研究人群、泡沫敷料的来源不同有关.结论 预防性使用泡沫敷料联合常规护理能更有效减少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的发生,但是由于纳入7篇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泡沫敷料的有效性、具体的使用方法和经济效益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黄蕾;刘立宝;胡爱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6例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行常规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异体巩膜修补、眼内注药等治疗,治疗后患者眼内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眼压控制良好,佳矫正视力为0.5,差矫正视力为0.05.提出及时果断采取玻璃体切除是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的根本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剑晴;周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以面向患者安全的系统工程(SEIPS)模型为指导,阐述ICU护理工作系统及其人因与工效学(HFE)改进措施的相关研究状况.从物理环境、组织、技术工具、任务、人员5个方面探讨ICU护理工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护理过程和输出结果的影响,总结多维的HFE干预措施,认为HFE方法可在ICU护理工作系统设计中广泛应用.SEIPS模型是系统理解ICU护理工作系统的有效指导框架.以SEIPS模型为指导,运用HFE方法进行ICU护理工作系统分析及设计是发现和改进护理工作系统薄弱环节、提高工作系统效率、促进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蒲学梅;魏建新;冯庆敏;刘胜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俯卧折刀位在低位直肠癌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柱状APR术)应用的优越性,介绍手术巡回护士在安置俯卧折刀位时的方法和技术.方法 对1 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柱状APR术游离直肠系膜,向下游离到肛提肌的起点处停止,行乙状结肠单口造口术,关闭腹部切口.巡回护士协助术者翻转患者置于俯卧折刀位,实施扩大的会阴部切除.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手术体位导致皮肤受损或压疮,术后1~3 d恢复胃肠功能,住院8~10 d,会阴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柱状APR术采用俯卧折刀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郭攀;朱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缓解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口干、口渴的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选取90例麻醉恢复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条件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试验组使用自制柠檬水喷雾剂湿润嘴唇和口腔,条件对照组使用温开水喷雾剂湿润嘴唇和口腔,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结果 三组干预前后口干程度自评得分自身比较,试验组和条件对照组口干程度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均P<0.01);干预后三组口干程度自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口干程度自评得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条件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结论 柠檬水喷雾剂能有效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不适.
作者:黄秋瑞;张苓;徐娜;孙学丽;杨利利;张晓娇;刘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