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向群;龚璐超
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无创辅助通气方式,广泛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新生儿肺炎、呼吸暂停、拔管撤离呼吸机后的过渡等[1].传统的帽式固定法,利用帽子上的系带牵拉鼻塞使力量集中在鼻中隔,易发生局部皮肤压疮,甚至坏死,且帽式固定法完全遮盖头部,不利于头部皮肤情况的观察.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科护理人员使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NCPAP管道,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霍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消毒供应中心在高温消毒医疗器械后,通常需戴普通劳保手套取出医疗器械.在夏秋季节,由于衣着短袖工作服,而普通劳保手套较单薄,且手臂套太短使得整个上臂暴露在外,操作者的手和臂常被烫伤.为了解决普通劳保手套在高温下作业的缺陷,笔者制作了实用新型高温隔热长臂手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峰英;王作艳;王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阐述了ICU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缓解疼痛、休息、饮食饮水、体位活动)、心理需求(害怕、紧张、情绪不良)及社会支持需求.提出ICU护士需心怀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控制噪声,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休息与睡眠,关注其营养状态,积极行关节锻炼及协助活动,进行有效沟通,酌情增加亲友探视与陪护时间,增强情感支持,以提高ICU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64例首次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预防便秘,即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病理、社会文化、饮食与活动等因素进行整体评估,找出可能导致便秘的因素,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住院期间12例(18.75%)患者发生便秘,1例患者在排便时出现心律失常,1例三支病变患者因排便稍用力发生猝死.提示对首次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任凯;孙瑞雪;王园园;汪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社区护士心肺复苏(CPR)技能佳培训方法,为开展社区护士CPR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上海市浦东新区10所社区服务中心的120名社区护士均分为三组,每组40名,分别采用图片指导练习法、分步光碟指导练习法、讲授互动练习法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后三组CPR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均P<0.01),其中讲授互动练习法得分高,碟片法次之,图片法低.结论 三种方法对社区护士进行CPR培训均有效,讲授互动练习法培训效果佳.
作者:孙娜;彭幼清;马丽莉;王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1例成功应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气管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护理,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安全防范,完善相关资料检查;术后针对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时准确地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患者共先后经8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52 d后拔除气切导管,气喘缓解,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许丽辉;王爱民;张金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对实习环境满意度问卷对18所医院的583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72.7%~80.6%的实习护生对带教管理、带教活动安排和带教老师表示满意,而对实习的人际关系环境、激励环境、安全保障环境的满意率较低.结论 护生实习的基本环境能够满足护生需要,但人际关系环境和安全保障环境需要改善,激励机制亟待建立.
作者:刘艳荣;安秋月;刘玉荣;齐晓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管理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制住院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需求调查问卷对即将出院的7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0%的患者渴望得到预防疾病复发和康复训练指导的健康管理知识;78.6%和40.4%的患者分别希望获得定期电话随访和定期短信提醒的健康管理宣教;43.3%和82.0%的患者分别需要为期1个月的定期电话随访和定期短信提醒的健康管理服务.结论 出院患者渴望得到方式多样化、时间段及频次具体化、时间期限合理化的健康管理需求.医院在健康管理方式上需增加相应的形式,以满足出院患者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作者:陈晨;侯铭;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护士自我接纳情况,为新护士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程度量表(SAQ)对92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新护士自我接纳总分为(40.70±5.41)分,自我接纳因子得分为(23.50±2.62)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为(17.20±3.87)分.男护士自我接纳总分、自我评价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护士(均P<0.01).结论 新护士的自我接纳尤其自我评价水平还有待加强,工作中需加强思想疏导,培养其职业成就感,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作者:李灿;饶宇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认知康复护理介导的自我服药程序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6例伴有轻-中度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及42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自我服药程序干预服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应用自我服药程序过程中所经历的平均时间和终实现自我服药程序的通过率.结果 观察组自我服药程序第1~3阶段经历时间为(6.2±2.3)d、(4.2±1.3)d和(9.8±3.3)d,对照组为(9.7±3.2)d、(6.4±2.7)d和(4.7±2.3)d,观察组第1~2阶段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3阶段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终实现自我服药程序的通过率分别为83.3%(30/36)、35.7%(1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康复护理介导的自我服药程序应用于卒中后轻-中度认知障碍患者,可提高服药依从性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彭美娟;冯青嫦;刘健;余健敏;凌紫云;杨艳红;陈卫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入住PICU的重症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按照PICU呼吸机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结果 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确切有效的主动预防重症患儿VAP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素明;苏慧敏;张印兰;罗惠玲;刘强;曹志华;王月红;张思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控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组建网格化质控小组,由48名质控员组成;质控内容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7个条线;将质控员分成7组,使质控内容条线与质控小组组成网格,实施护理质控.结果 实施护理质控网格化管理后,病区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药品安全、培训考核、护士长考核、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 实施护理质控网格化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刘朝霞;高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心血管病专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为心血管病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35名心血管病护理专家和医学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建立心血管病专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 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7,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29%、96.97%,胜任特征族和胜任特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0.28.确定出知识族、技能族、角色能力族、个人特质族、动机族和价值观族6项胜任特征族和29项胜任特征的胜任特征模型.结论 构建的心血管病专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
作者:叶青芳;林平;陈巍;刘国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PASI评分是国际通行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我科将PASI评分引用到银屑病治疗观察表,规范了护理观察内容,减少了护理文书书写时间.介绍如下.
作者:蔡莎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化疗期肺癌患者的症状困扰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症状评估和有效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困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109例化疗期肺癌患者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期肺癌患者症状困扰发生率为96.33%,症状困扰得分(31.48±6.75)分.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社会支持、面对、回避、屈服能够显著影响化疗期肺癌患者的症状困扰水平(P<0.05,P<0.01),面对、回避、屈服、社会支持共同解释症状困扰43.20%的变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症状困扰对化疗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康复造成的消极影响;可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对症状困扰进行预测评估,提供社会支持、调整应对策略等干预措施进行症状管理,以改善患者症状困扰.
作者:王君;高文凯;钱涵;张全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为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应用德尔菲法对12位专家进行3轮咨询确定评价标准,并将评价标准运用于教学实践.结果 确立的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均赋予相应权重值,新的评价标准应用后护生及护理对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该评价标准研究结果可靠,可为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评价提供客观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的质量.
作者:高欢玲;任云青;李红梅;薛晶晶;兰赛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阐述了美国HIV/AIDS认证注册护士及高级认证注册护士的资格认证准入要求、考试形式、考核内容、认证机构及继续认证等方面的内容.提出美国HIV/AIDS护士资格认证对我国HIV/AIDS专业护士在认证准入资格、考核内容、认证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并有利于促进我国HIV/AIDS护理事业专业化、护理人才专科化的发展进程.
作者:干艳娟;查丽俊;张林;董宁;叶虹;鲍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床头卡是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护理同行对于床头卡的设计与改进不乏见解,各有所长,有人性化床头卡[1]、彩色标识床头卡[2]等.临床常将各种安全警示标识及个性化提示选用塑胶卡按扣式挂于床尾,不醒目,经常更换,容易损坏;有些特殊检查、时间用药等,常临时使用纸质床头交班,由于护士工作繁忙,时有遗漏.基于这些弊端,笔者对多功能床头卡进行改进,将安全警示标识及个性化提示设计入多功能床头卡,介绍如下.
作者:郭健丽;张媛;付沫;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中血液灌流器卸载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方法 对39例共234例次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患者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密闭法,117例次)与传统空气回血法(传统法,117例次)卸载灌流器的操作方法进行自身比较.结果 密闭法热原反应发生率为0.85%,透析器凝血发生率为4.27%,卸载所需时间为(2.17±0.03)min,传统法分别为11.11%、19.66%、(4.36±0.07)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密闭式空气回血法操作安全、简便,可降低热原反应发生率及透析器凝血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安全性,且可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费世枝;李红兵;张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婴儿肌内注射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在注射室接受肌内注射的婴儿10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单日注射为干预组,双日注射为对照组.干预组在肌内注射前15~20 min直至肌内注射后2 min整个过程实施直立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在接受肌内注射的过程中,不进行干预,常规给予肌内注射.分别记录两组疼痛面容、啼哭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组婴儿肌内注射时疼痛面容和啼哭开始的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疼痛面容和啼哭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能有效缓解婴儿肌内注射疼痛,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华维;李清;刘建华;柴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